迎春对联怎么分左右
1、迎春对联集锦
(1)、分析:在对联中,上联尾字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尾字是平声(一声、二声)。“遍地新风送喜来”的来为二声,“满天瑞气迎春到”的到为四声,所以满天瑞气迎春到为上联,遍地新风送喜来为下联,而对联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2)、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茶、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茶、郁垒。
(3)、对联讲究仄起平收,意思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普通话的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普通话的一二声)。仄声指古汉语中的上、去、入三声的总称,平声指古汉语中的平声、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
(4)、区分上下联,一般情况是按照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区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为上联,就是三声或四声调为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为下联,就是一声或二声(也叫平声或提声)为下联。
(5)、按字调平仄分。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比如“家园似锦添春色(“色”是仄声),福运齐天赖d恩(“恩”是平声)”。
(6)、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7)、这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规矩。
(8)、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也可以结合现代汉语的四个声部来进行判断。如果单边对联最后一个字是上声或去声,就归作上联,另一边就是下联。如“鸿运当头,雪梅春出彩;蓝天展翼,紫燕梦添花”一联中的“彩”是上声,就属于上联;“花”是阴平,同属于古汉语的平声,就是属于下联了。
(9)、人们在日常有着很多专属的语言习惯,如福禄寿,风调雨顺,很少会反过来读寿禄福,雨顺风调,为此部分对联可以遵循日常语言习惯分辨。
(10)、也会有动静相对的句子,这个就有点难度了。但春联,总体来说,都会是广泛流传、耳熟能详的对子,很多用词都是我们熟知的词语。比如下面这几首对联:
(11)、而对此联来说,属于因果关系,先迎后贺,所以迎新春富贵平安为上联,当在右侧;贺佳节万事如意为下联,当在左侧
(12)、现在对联左右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但在此处还要给大家提两个小建议;
(1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14)、最后再谈谈为什么要从左往右贴春联?有什么重要性?春联自古就是从左往右张贴,那是因为古时的大多数朝代,都是以左边为尊。当从春联起源的周朝,到鼎盛的明朝,都是以左为尊的,所以常常有从左到右,男左女右这些成语就可以看出,左为尊的思想,其实现在排座次,也是以左边为大的。
(15)、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
(16)、春联俗称对子,古时称楹联。楹联分上联、下联。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习惯,对联都是从右向左读的,横批也是从右往左看,写的时候也是从右向左写,(但现在可能很多人没有那么讲究,也会从左往右写)不管从那里写,先写的部分就是上联,后写的部分,就是下联。一般贴对联的时候,我们面向门口,右手对着的方向的一边门框旁贴右联即上联,左手对着的另一边门框旁贴的就是左联即下联。
(17)、.............................................................
(18)、那要怎样正确地区分大门的左右呢?就是当你背对大门站着,也就是和大门一顺时,你的左手边贴上联,右手边贴下联。当你面向大门站着时,你的右手边贴上联,左手边贴下联。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19)、联尾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是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20)、对联不会平白无故的乱写,每个字都是经过慎重决定的,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2、迎春写对联
(1)、对联分上下联,不能随意贴。每年都有许多人贴错。那么怎样贴才是正确的呢?这里要弄清二个问题,一是分清上下联,二是上下联的位置。简单介绍如下:
(2)、...............................
(3)、分辨上下联,可以按对联内容的时间,空间,范围,事件大小分辨,上联为大,下联为小,由大见小。
(4)、例如:小院栽花香四季(“季”是仄声),大门结彩乐全家(“家”是平声)
(5)、根据平仄关系,可以区分大部分的对联,但是部分对联尾字平仄区分不明显,那就根据对联所属内容的先后顺序,还有对联的气势来确定。不过现在的对联大都为批量生产,很少出现特殊情况。
(6)、上联:春暮偶登楼,上下鱼龙,应惜满湖绿水。
(7)、第分清上下联,到底是左为上还是右为上。(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先读的贴在哪边的问题)
(8)、古人写对联一般横批是从右到左读,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今天大部分为了顺应阅读习惯,横批选择了从左到右,上联也就在左,下联也就放在了右。
(9)、背对大门,一致的方向的时候来说左右!此时左为上联,右为下联。
(10)、但是也有特殊的,即古代的入声字,本来是仄声,但现在归入平声,看似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其实有一个字是入声字,往往就是入声字这一类春联会贴错,而闹出笑话。就像万事如意这幅春联。
(1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写大字”,这是流传百年的民俗谚语,意思是过了腊月就可以写春联了,但什么时候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
(12)、 如果遇到不是生肖联的情况,又怎么办呢?我们就要依靠联中的某个关键字或词组来判断。如“烟花才送辉煌岁,瑞犬又迎锦绣春”一联中,可以根据“才”和“又”来区分上下联;又如“春晚甜歌圆好梦,岁朝喜炮接新天”一联中,可以根据“春晚”和“岁朝”来判断。通过联中关键字在搭配组合中的先后顺序,选出对应的上下联。
(13)、把握特点,如按实用范围分类中的春联,它的特点是要写吉利喜庆的话,表现喜气洋洋、春意盎然的气氛和人们辞旧迎新、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因此在创作中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总体构思。
(14)、如果横批是从左自右的,那么上联应贴左边(面对着对联看);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的,那么上联应该是贴在右边的。
(15)、事情发生前为上联,产生因果为下联,如此甚好分辨,只需详读对联内容分辨,事情发生因果前后关系即可分辨上下联。
(16)、皇帝亲自题写的春联,这家人舍不得悬挂在大门外,让风吹雨刮,并高悬在中堂,准备每天焚香供奉。当朱元璋巡视完毕,看到这个现象非常高兴,赏了这家三十两银子。从此家家户户在春节都张贴春联,一来表示风调雨顺个,国泰民安、家家安居乐业;二来表示一种驱病除魔,迎福纳财的美好愿望。
(17)、第根据平仄对应上下联。(就是所谓的哪边先读的问题)
(18)、按字调平仄判断:对联的上下联要从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往往是是仄声(即汉语发音的第四声),下联多为平声(一般指第二声)。
(19)、(个例)有些从诗词、文章中摘出来的对偶句子作对联的,平仄也有例外。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阁毛泽东手书的柱联,出自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对偶句,上下联的位置就不同。
(20)、现代贴法主要是补充了一种三柱联的贴法。现在一些私房的建设形式,为三柱两间、两门并列,开始有人家张贴三柱联。所谓三柱联,是由一上联、两下联或两上联、一下联组合而成,打破了对联“一横额两竖联”的传统模式,需要“两横额三竖联”才行。
3、迎春的对联怎么贴
(1)、传统对联的横批是从右往左书写的,如同古书一样,要从右往左念。张贴对联时,先将横额贴在门楣正中。然后将上联贴在横额右边(面对着门),下联贴在横额左边。张贴时,要根据对联的长度来确定对联的高低距离,还要注意上下联两边要对齐贴正。
(2)、但贴春联有很大的讲究,却不可乱贴。贴错了,既是一种笑话,也是对中国数千年传统民俗文化的亵渎,起不到文化传承的作用。
(3)、在时间、空间、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年”比“月”长,所以“年年过年年年好”是上联,“月月赏月月月圆”是下联。
(4)、总的来说上联都是以(仄声)字结尾,就是四声,所以懂得平仄声的也会很容易区分左右。
(5)、贴对联一定要因地制宜,每副春联寓意不同,千万不要贴错地方。尤其有些地方有小对联,往猪圈或者车上贴的,千万不要贴错,那就闹笑话了。
(6)、听着好像有点绕口,可以举个例子说一下。“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上联就是这副春联的上联尾字“事”是四声,即仄声。下联尾字“歌”是一声,即平声。一般地说,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
(7)、现在,不论城市还是乡村,过年时几乎家家都要张贴春联,来寄托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和顺吉祥的美好愿望,增强节日的喜庆气氛。
(8)、正确的贴春联,其次要知道春联应该粘贴在什么位置,才恰当以前过春节,一般人们只贴一幅春联,现在日子好过了,房子也多了,就会出现有的人家会贴好几幅春联。
(9)、从桃符上书写的内容可以看出,最初贴春联的目的是用来表达一种驱除病魔灾害鬼怪,让新的一年无灾无祸平平安安的美好愿望,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愿望也差不多。
(10)、按语言习惯分。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11)、对联即为讲究平仄,押韵,对整。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这是对联分辨上下的一大特点。"仄声"指三四声,“平声”指一二声。
(12)、 此次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不仅蕴含着对群众美好生活的祝愿,也是社区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体现,极大地促进了社区d总支、居委会与社区居民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渲染出“我们的节日”新春佳节的浓厚喜庆的氛围,让社区居民们了解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魅力,丰富了居民们的文化生活。
(13)、正确的贴春联,首先要了解贴春联这一传统民俗的由来,和为什么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一项传统民俗,起源于起源于周代春节挂的桃符,即悬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桃木板上书写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就像现在茶室等高雅店铺用木板刻写的店联。简单地说,就是现在的春联写在红纸上,周代的春联写在木板上。
(14)、对联文字长短不短的仅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5)、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16)、含义方法区分: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17)、如今人们写对联已经不是那么严谨,意思对了,大体工整即可!上下联也不严格执行平仄关系,以意思表达为主!
(18)、例如:占天时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财源不断
(19)、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20)、这幅对联从平仄押韵来看,尾字是“福”与“祥”都是平音,所以无法通过平仄判断。我们就要从因果关系进行判断,首先上联为先迎春,迎福,迎喜等,下联则为接福,福祥,保平安等。
4、迎春对联大全2019
(1)、..........................
(2)、但不管怎样,大门上是一定要先粘贴春联的,其次才是书房联和厨房联。
(3)、可是,有些人区分不清大门的左右怎么看,所以常常贴错。
(4)、按因果关系分。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5)、以上这些就是区分春联的一些简单方法。明白了吗?
(6)、“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手写春联,是笔尖上愈久弥香的年味,是记忆里红红火火的福祉。
(7)、在我们中国,从除夕那天开始,过年”正式开幕,贴春联最佳时间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因为这段时间是阳气最足、最有朝气的时间段。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大年初一就不能再贴了。
(8)、联尾是仄声的为上联,一般为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
(9)、其它的厨房联和书房联等,也和大门联一样张贴。
(10)、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如下联:兴xīng一声是上联,旺wàng四声是下联。
(11)、面向大门,上联贴在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大门的左边,横批贴挂于楹间(又泛称为楹联)
(12)、按时序先后判断:时间在前的对联贴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对联为下联。又或者说先要办的事为上联,后办的事为下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13)、大家都知道,古人无论是写字还是书籍的排版,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前,古人要先将字写在竹简上,然后再穿起来,无论是为了穿竹简方便,还是写错了替换方便,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最为实用。而且在竹简上写字,右手要写字,左手自然只能拿着。这样长期发展下来,古人就养成了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的书写和阅读顺序。
(14)、当人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是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是仄声,下联为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
(15)、根据春联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分。一般来说,春联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仄声(即声调为第三声或第四声),那么就是上联,如果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即声调为第一声或第二声),那么就是下联,比如: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到"是仄声,这一联便是上联,"归"平声,这一联便是下联。但这种情况不是绝对的,也有少数对联不遵循这种规则。
(16)、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17)、既然已经确定了哪边是上联所在位置,那就要把正确的上联放上去。可是对联本就是从骈文演变而来,又借鉴了诗歌传统,讲究的就是对仗工整,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分清,确实有点困难。
(18)、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19)、按场面范围判断: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从时间上来说,年比月大,从空间上来说,城比院大,也就是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
(20)、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
5、春联迎春
(1)、如“绿柳迎风挥妙笔;紫燕衔泥鸣曙色;红梅送福携春晖”,横额“迎春接福,春意盎然”。在这副三柱联中,“红梅送福携春晖”是下联,应该贴在中间柱,“绿柳迎风挥妙笔”和“紫燕衔泥鸣曙色”则应该贴在左右两柱上,分别与下联相对仗。还有横额的问题,这里的左边横额“迎春接福”应该从左往右念,而右边的横额“然盎意春”则要从右往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