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古诗李商隐
1、
(1)、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2)、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
(3)、东篱:陶渊明《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句。暗香:幽香.此指菊花香。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6)、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7)、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9)、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10)、种菊幽幽小院待君来,为伴仙姿素手栽。雨落听风欣叶长,霜飞扫径喜花开。
(11)、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12)、相关诗词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13)、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4)、——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15)、满纸上写的都是平日自我怜惜的哀怨,谁又能透过片言只语了解我的愁思。菊花自从经过陶i渊明的品评后,高尚的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16)、翻译: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17)、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18)、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1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20)、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2、
(1)、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2)、——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3)、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 欧阳修《秋怀》
(4)、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5)、我花:指菊花。杀:凋谢。黄金甲:黄色菊花似金黄盔甲
(6)、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7)、诗人们喜欢菊花,白居易重阳咏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元稹田舍赏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诗人李商隐也写菊花,却托物言志,物我相融。
(8)、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9)、白话译文:等到秋天九月八的时候,菊花开了之后其他花都已经凋零。冲天的香气布满长安,整个长安城都能看见金黄色的菊花,好像带着黄金色的铠甲一般。
(10)、——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11)、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1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13)、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5)、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16)、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17)、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18)、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1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0)、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⑹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3、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⑵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2)、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3)、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4)、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5)、〔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6)、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7)、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
(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10)、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11)、最后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出来了:“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泛,指以菊花浸酒。“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岭表录异》一书中写道:“鹦鹉螺,旋尖处屈而味如鹦鹉嘴,故以此名。放上青绿班,大者可受二升,放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白玉堂”一语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两句中的后一句。此处暗指朝廷。这两句诗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12)、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13)、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4)、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15)、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6)、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物又不粘在物上,处处关己。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如匹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翻官之事。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震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小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其次,本诗在用典上也有独莹之处:自然而然,毫无切削之迹,囊无晦涩之感。如四两句用陶渊明与罗含的典故,如同己出,与自己的诗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实在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17)、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8)、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
(19)、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20)、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
4、
(1)、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2)、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3)、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明·唐寅《菊花》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4)、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6)、颔联用陶令、罗含典烘托菊花品格。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之意。尾联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
(7)、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8)、——刘彻《秋风辞》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9)、宋·杨万里《咏菊》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0)、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白居易《咏菊》
(11)、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蕉下客太多了..不知道够不够咧??。
(12)、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3)、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得蝴蝶也不敢来,将来我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14)、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5)、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6)、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17)、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18)、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19)、(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20)、——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黄菊枝头生晓寒。——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
5、
(1)、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2)、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3)、紫艳:菊色,这里指艳丽的菊花。红衣:莲花瓣。
(4)、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6)、唐末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7)、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9)、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1)、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12)、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3)、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14)、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刘禹锡《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16)、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17)、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18)、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太宗《赋得残菊》: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