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谐音的歇后语五年级下册
1、
(1)、▍声明:版权归原作者,因条件限制无法联系到原作者,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2)、(35)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3)、(24)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4)、 耗子跳到钢琴上——( )
(5)、答: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
(6)、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7)、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8)、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9)、(45)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10)、(2)焚: 。
(11)、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12)、(38)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13)、吃人参----------候补。(后补)。
(14)、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15)、▍综合整理:江苏微教育 ▍编辑:小苏君 ▍审核:凤凰君
(16)、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17)、(1)汉字产生于( )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18)、守着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19)、☞700多份1至6年级作文教案+课件+范文!
(20)、(7)相传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2、
(1)、(101)鸡脑袋上磕烟灰--几(鸡)头受气
(2)、孔夫子搬家——
(3)、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4)、②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坐)
(5)、 ①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谜面,后半部分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中,通常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6)、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7)、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8)、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9)、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10)、(56)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11)、 (1)举例赏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近闻齐桓采松香,锯断秦木留楚桩”
(12)、(4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13)、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14)、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5)、秃子打伞——
(16)、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17)、飞机上敲铜锣——
(18)、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19)、●.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20)、(52)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3、
(1)、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2)、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3)、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要重复)
(4)、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5)、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6)、32)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7)、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8)、婊子骂娼———路货色(比喻都是同一类人。)
(9)、(38)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10)、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11)、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2)、孔夫子搬家 从来不出门
(13)、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4)、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的东西。
(15)、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16)、 见鸡而作
(17)、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18)、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20)、(22)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4、
(1)、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2)、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3)、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4)、(7)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5)、(45)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6)、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7)、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8)、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
(9)、(54)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10)、●.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11)、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12)、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13)、(100)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14)、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15)、(9)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16)、电灯泡上点火——不然(燃);其实不然(燃)
(17)、(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
(18)、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9)、航空兵翻跟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20)、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5、
(1)、 完成学习单,深入体验谐音歇后语。
(2)、初步学会在一定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谐音歇后语。
(3)、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4)、(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5)、(明思汇总)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必备!
(6)、把搜集的有关资料,做成一期以“有趣的形声字”为主题的手抄报。
(7)、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8)、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9)、(4)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0)、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11)、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12)、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3)、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14)、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15)、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16)、(7)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17)、33)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18)、 (4)小结,谐音记忆法适用于枯燥而无意义的内容,比如较多的数字、多个名称的使用时尽量利用谐音将要记的内容编得生动有趣、便于记忆,最好与原来的内容相关联,不容易混淆。
(19)、(53)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20)、(18)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1)、(13)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2)、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3)、(39)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