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传
1、汤恩伯这个人怎么样
(1)、 如今,我的女儿大学毕业也已经十年了,女儿的工作也从环境艺术设计转化为儿童艺术教育。如今,我的外孙也已经六岁,女儿除了工作还要负担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但是,我还是会经常告诫女儿不要丢下画笔,不要丢掉自己曾经的艺术兴趣。女儿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一直都没有放弃过画笔,这是我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虽然她至今还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艺术高度,虽然她离艺术的殿堂距离甚远,但是我坚信,只要女儿认准了画画坚韧不拔不离不弃,那么假以时日,她的人生一定会有美妙的风景出现。
(2)、这其实是一个好办法,铸造铜币和发行钞票有一定的不同。阎锡山当时本身使用晋票,不能在外省流通,你发行越多的纸币,其实就是在搞垮本省经济,捞一点钱也是暂时的,长久以往是死路一条,更别说学生还虎视眈眈,恨不得再砸一次政府。
(3)、汤恩伯军团就此飘浮在日军侦察视线之外,当然,也就飘浮在李宗仁视线之外。甚至,一度军委会都不得汤恩伯军团动静。
(4)、因此,向以“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自居的杜月笙,竟然气愤地道:“我就是蒋介石的一个夜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塞到床下嫌臭。”
(5)、其时,在晋中战事后,汤恩伯以老13军一部为基础,编组了军团又一个主力,即王仲廉第85军。
(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6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军委总政治部干事兼俘管训练队队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连长、副营长等职。
(7)、我炮兵发紧密配合右翼纵队,三战皆胜,阳泉至寿阳段的敌人据点相继被我攻克,扫清了破路的障碍。接着部队、民工昼夜奋战,把这段长3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桥梁、车站等破坏殆尽。
(8)、而师团一级也不是说全部淘汰了41式山炮,很多师团的炮兵联队,还是装备36门41式山炮!
(9)、而第二师团编组地是日本北面自然条件较为艰苦的仙台,也就是鲁迅留学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民风也相对比较凶悍,所以第二师团战斗力比较强。在918初期以区区半个师团就敢深入东北军10多万大军内部四面出击!
(10)、也就是说,“五虎上将”的军事能力实属平庸,这一点在抗战时期就已基本显现出来,因此抗战结束对垒我军开国将帅群体时,那真是屡战屡败,表现的非常糟糕完全不足为奇。截止到1974年,五人当中的陈诚、顾祝同和蒋鼎文先后晋升陆军一级上将,卫立煌从香港回归大陆,刘峙终老台中。
(11)、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
(12)、该部长途驰援抵达战场,随即,向内线实施攻击支援。该部数度和日军或正面、或侧翼展开激战,互相摸底。
(13)、这家人看着满身是血,拎着枪别着刀的都井睦雄,都吓傻了。但是,都井睦雄没有伤害他们,只是要了纸笔,离开了。走之前他还对这个孩子说:“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
(14)、没想到,大同战役中,只有轻武器晋绥军和日军一接触就溃败,晋北大同地区很快沦陷。阎锡山一面向蒋介石要求帮助,一面开始调兵遣将。在随后平型关战役中,国军其他派系部队开始和晋绥军并肩作战,一举造成第五师团近万人的减员,但最后因为侧翼被攻破,被迫放弃了平型关。
(15)、会战策划也有对不利的设计,即“如兖州反攻失利,亦可利用在徐州地区构筑的防御工事以抗击日军”。
(16)、在壬辰倭乱中,日军投入了15万精锐部队,而明军仅仅派出3万多人。在两军主力第一次交手的平壤之战中,日军被明军重创。防御平壤的日军战将小西行长的1万9000人被明军李如松部打的全线溃败,根据朝鲜历史记载,日军仅有十分之一侥幸逃出,余者全部完蛋。
(17)、按照蒋介石、白崇禧的策划和李宗仁决心,坚守台儿庄、滕县、临沂,以侧翼完成对攻击日军的包围,继而痛歼日寇,甚至“以收复鲁中广大地域”。
(18)、第29军在七七事变后,表现并不是出色的。和一溃千里的东北军一样,他们也溃退了。
(19)、一部,是枣庄以东机动作战的国军精锐。一部,是枣庄以南,随着日军猛攻不克,力守台儿庄孙连仲部自然也就为日军重视。
(20)、 大约在四十岁左右,我感觉到了人生的不易,感觉到了三心两意的危险,我告诫自己必须专必须真的沉下心来,选择其中自己喜欢而且适合自己的一个兴趣,作为此后的终身兴趣和努力践行的目标。最后我经过深思熟虑以后选择写作作为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并且一直坚持不懈,直到今天。
2、汤恩伯历史
(1)、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观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状态和局限,认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明的别样性及其对人类发展提供多样选择的价值,争取和保持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日显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化解释的主动和主导地位。
(2)、萱岛支队在10月24日投入忻口战场,但仍然进展非常缓慢。整整10多天内,日军在忻口以蜗牛速度前进,还付出了巨大伤亡。
(3)、汤恩伯第13军,历来被写成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嫡系。
(4)、继而,由日军最初由南口会战而沿察绥、平绥线发起攻势开始,在抗战八年中,几乎一直背负着防备苏俄的沉重的军事战略负担。
(5)、而同样装备和训练的其他师团,就不如第六师团和第二师团。以最早编组的第1师团为例,这支名义上的老牌劲旅比起第六师团就有很大差距。因为第1师团编组地是东京,这个商业城市的民风温和,在江户时代200多年都是这样。所以控制东京的日本古代大名往往都不屑于在本地征兵,而在东京附近比较贫穷的长野县招兵。
(6)、国军追击战持续到4月15日撤离峄县,至此,台儿庄会战宣告结束。
(7)、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d创始人之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d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8)、几乎湮灭的南口会战,每次回首,总是感触万端。
(9)、他曾经受到包括武则天在内的五位大唐皇帝的重用
(10)、相比晋造12式75山炮完全依靠进口,只是在山西组装。晋造13式75山炮开始实行了一定程度的自产,由于山西工业能力很弱,所以炮管等核心部件仍然需要重金从日本进口。
(11)、日俄战争结束后不久,明治38年(1908年),新式山炮的研究工作交给了日本最有名的大阪兵工厂,由炮兵上校岛川文八郎负责。
(12)、这一部书就是描写汤恩伯将军一生的一部传记,这部书的特点有以下三点:第一它是家乡人所撰写的,我和章瑞年老先生都是土生土长的武义人,所以它从家乡人的视角去观察和描写汤恩伯将军;第二这本书中汤恩伯的史料最为详实并且描写比较全面;
(13)、自然,所有炮管以及特种钢材等核心部件仍然是从日本引进的。
(14)、日军由南口会战刺激,不断沿平绥线增兵、调动、作战,在外交上,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和苏联在蒙古边境的外交矛盾。
(15)、中日山地作战,日军大队火力猛攻第13军防区。在南口会战中,号称精锐的汤恩伯第13军火炮,相比日军,不过是3个大队的装备水平。
(16)、41式火炮在918中,往往被日军推到1,2公里上开炮,直接在近距离打击东北军的工事。
(17)、同时,汤恩伯部黄埔系部队在晋绥军配合下,在南口会战以弱势的兵力、战力,顽强并灵动地血战日军,逼迫日军沿平绥线不断添兵
(18)、当时日军还没有装备后来大量使用的92步兵炮,掷弹筒又打不动,一度无可奈何。
(19)、1923年到1925年晋绥军第二次大扩军,规模增加到4万多人。
(20)、到日俄战争之前,日军才开始大量装备自己组装生产的31式山炮。
3、汤恩伯后人
(1)、当然不是,因为日本政府的大力宣传,能去参战的士兵都是光荣的,都是最优秀的人,都要举行热热闹闹的欢送仪式的。都井睦雄呢?去不了啊,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去,自己拿个不合格继续宅在自己家里……
(2)、很多幸存者,都是因为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提前藏起来或者逃跑,才幸免于难。据幸存者所说,都井睦雄杀人的时候,那些没有说过他坏话的人,跪地求饶,都井睦雄都没有杀他们。
(3)、抗战很快爆发,作为华北堡垒的山西省自然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目标。阎锡山虽然知道日本不可能放过他,却也不想彻底把本钱拿出来拼掉,所以一开始没有大规模使用炮兵部队。
(4)、需要说明的是,阎锡山发展兵工厂几乎没有扰民。开始他试图通过增加税收充实财政,没想到瞬间引起学生运动,学生们冲入政府打砸抗议。阎锡山被迫宣布停止增加税收,改想其他办法。
(5)、此举也就是将火炮推到了第一线,这对于炮兵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样不但会遭到日机轰炸,还有可能遭到日军步兵攻击。
(6)、淞沪会战,江阴会战到南京会战,中国早期抗日基本在全面被动之下,初步实现了转移日本侵华由华北而华东,由华东而逆长江仰攻重庆,为八年抗战取得了至关重要的大战略主动。
(7)、其实,阎锡山早在10年前就表现出对火炮的极度需求,只是当时没有这个能力。他在1918年前后利用参战借款向日本购买41式山炮12门、三八式野炮12门,花了不少的钱。这批日式火炮对于缺乏炮兵的晋绥军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8)、最终,依靠纵深防御,在台儿庄力求打一个防御反击。
(9)、如要连贯抗战初期的战事,悄无声息的1937年夏秋的华北,突兀在历史上成为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漏点。
(10)、一个地方一旦商人多,民风必然比较温和,重享受,不愿意随便拼命。山西人为民还不错,精明能干,为兵则不行,打起仗来不狠不凶,官兵多惜命,往往打不了硬仗。
(11)、明治9年11月,日本又以3650美圆采购了1门最先进的克式70毫米野炮,此炮后来又采购了24门,大多装备近卫野炮兵队。
(12)、1938年5月20日下午,都井睦雄割断了电线杆上的电缆,导致全村停电,但是大家当时都没有太在意,就当成正常停电了。
(13)、其实很多五毛攻击国民政府,理由是阎锡山和张作霖都可以批量生产火炮,但国民政府生产的不多,这完全属于胡扯淡。
(14)、一般认为,日军在前线中损失的3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晋绥军炮兵的功劳。此战如果没有晋绥军200门大炮,日军伤亡仍然是有限的。
(15)、笔名阿良,祖籍山东省沂源县。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1988年荣获全国农村金融宣传先进工作者称号。主要文学代表作:散文集《石榴红》,诗歌集《牧天》。八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以散文创作为主,作品发表在《中国金融文学》、《美文》、《江南》、《现代作家》、《词刊》等杂志。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金融时报》等三十多种报刊文学副刊发表散文、诗歌、杂文、评论等600多篇(首)。作品《兵缘》、《相马与赛马》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16)、汤恩伯将军在历史上有若干的“黑锅”,就他练兵起家,讨伐红军,参加抗日以来,直到台儿庄会战爆发,战绩赫赫。
(17)、德帕尔玛对于自己选定的接班人是卧底这一事实感到难以置信,怕是死都不会瞑目。
(18)、在早期抗战里,有蒋先生两篇重要的文献,一篇是1937年8月18日的《告全体抗战将士书》,数日后,原西北主力红军正式改编为第八路军。
(19)、一位道行深厚的高人成为了大唐宫廷道观的掌门人
(20)、一旦截断了八年抗战战史,再来断章取义取出这些战役去就战术、战役得失,予以“客观”的评估,抗战之初的国军看似一溃千里,自然看上去无能至极。
4、汤恩伯之子
(1)、火炮射程也增加到6公里,当时世界主流山炮,如克虏伯之流射程也就是5公里左右。
(2)、因此,杜月笙悲愤之下,无奈感叹:“原来天底下最狠的不是我姓杜的,而是他姓蒋的(蒋介石)。”败落的悲凉据杜美如回忆,1949年5月27日,父亲带着家人乘坐“海燕”号荷兰轮船,从上海的吴淞口离开。一路上,父亲时常站在船尾,默默地望着上海的方向,一句话也不说。数日后,我们来到香港,并暂住下来。
(3)、经典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也特别用一个桥段诠释了这个现象,蒋军的美械王牌师师长汤沐雨兵败被俘,他在被关押期间不停对战争进行“复盘”,就是无法理解装备精良的蒋军是怎么失败的、而解放军为什么越打越多?恰逢黄埔同窗杨立青前往战犯管理所探望,杨立青用了个最简单的办法说明,让老同学恍然大悟。
(4)、可惜此时官兵杀敌心切,顾不上自己安全。他们连夜将火炮前移2公里,第二天天刚亮,晋绥军21团等几个团上百门大炮抢先开炮。晋绥军炮弹雨点一样砸向日军炮兵阵地,不但完全压制了日军炮兵,还真把日军轰傻了!
(5)、刘峙不消说了,淮海战役中他断送了最后的几十万蒋军精锐,彻底失去了信任,两年后跑去印尼当了一段小学教员,看来文化程度还是可以的。1949年9月17日,刘峙曾与“参谋总长”顾祝同相约,重游了广州黄埔军校旧地,但见“一片荒凉,令人有荆棘铜驼之感”,眼见景色如此破败,联想个人穷途末路,刘峙禁不住潸然泪下。
(6)、然在抗战时期,这“五虎上将”的战绩都乏善可陈,足见军事水平也就打打国内军阀还行,卫立煌有1941年的中条山惨败,蒋鼎文和汤恩伯1944年大败于豫湘桂战役的河南战场,顾祝同全面抗战八年始终被日寇第13军压迫在华东一隅,陈诚无论是坚守宜昌还是反攻宜昌,通通是灰头土脸,1943年的鄂西会战也实在难称大捷。
(7)、而与此同时其他火炮生产数量则较大,诸如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生产105门(仿造日本38式野炮),仿制奥式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生产300门(其实大体是零件组装),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各种型号火炮,总数也有200门左右!
(8)、蒋百里著作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国防论》,国民政府对侵华日军作战的理论依据就是《国防论》。蒋百里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观点,与毛主席提出的持久战不谋而合。
(9)、加西亚从小学习一般,但是身材魁梧,打得一手好棒球,梦想是进入国家队,后来他凭着打球的特长进了大学。
(10)、可见,抗战之初,华北战场的诸多疑问,南口会战作战经过和会战价值,便是最好的解释。
(11)、这些炮兵让本来战斗力虚弱的晋绥军脱胎换骨!
(12)、▲刘西尧(1916—2013)祖籍长沙,出生于成都。1937年10月入d,开国少将。
(13)、济南解放后的中原地区,国军存在两个大的军事机构,一个是徐州剿总,一个是华中剿总。此时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已联合作战,总兵力约60余万人(不含地方部队),按道理国民d方面也应该集中该地区所有兵力应对战略决战,蒋介石起初也是这么想的,拟定“国防部长”白崇禧设指挥所于蚌埠,统一指挥两个剿总的部队。
(14)、自古以来,我们武义也是人文荟萃,那么武义有哪些历史的名人?
(15)、同绝大多数败退台湾的国民d将领一样,汤恩伯在到达台湾后,也被蒋介石冷遇,“靠边站”。失去了所仰仗的权利,变得“什么都不是的”的汤恩伯在台湾郁郁寡欢。而且,汤恩伯不同于其他败军之将,他在台湾可以称得上人憎鬼厌,几乎没有朋友。因为,他不但屡战屡败,更曾在1949年卖师求荣,导致陈仪被蒋介石枪毙。
(16)、所谓以空间换时间,就是改变日军自北向南进攻的策略,引导日军沿长江自东向西进攻,根据中国地理西高东低,西部多山的特点,利用地形优势迟滞日军的进攻,日军劳师远征,战线拖得越长对中国越有利。
(17)、他曾经东京炮兵工厂板桥火药制造所长,制造日本历史上最初的无烟黄色炸药。由于能力出色,在日俄战争爆发前,他被提升为大佐,并且任命为野炮兵第3联队长。
(18)、抗战,汤恩伯几乎一直担当着救火队长的重责。担任31集团军总司令后,汤恩伯部依然是民国军委会直辖的抗日主力。
(19)、他所在的贝尾村的村妇们,开始喜欢上这个“小鲜肉”了。这些村妇们年龄不同,也不讲究太多道德约束,不少人都争取把小鲜肉搞到手。很快,都井睦雄就和村里的不少妇女有了“密切交往”。
(20)、------------------------41式火炮的威力较大,而且非常轻便,1到2匹马就可以拖动!
5、汤恩伯恩师
(1)、除了通过铜元捞钱,阎锡山甚至把钱投入金融期货领域搞投资,据说这样也赚了200,300万。要知道,阎锡山的胆子可真大,当时期货极为动荡,上海几乎每天都有投资商跳楼自杀,估计他也是被逼急了!
(2)、坂本支队先头部队随之突入台儿庄,日军士气为之一振,发起更猛烈攻势。孙连仲部再次遭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3)、无意之间,在第10师团各部对台儿庄实施向心攻击的同时,日军多部野战军团一再因为目标不明确而贻误战机。
(4)、后来阎锡山断断续续向日本购买了一批41式山炮,装备了一个炮兵团!
(5)、41式山炮理论上性能不错,没想到实战性能更佳。只是日军自一战青岛战役以后,没有大规模的作战,进入西伯利亚也算不了什么。
(6)、由此,临战怯敌、畏缩不前这盆污水,就此倒进了历史——汤恩伯依然是那个英勇善战的汤恩伯,污水不过是污了民族之后来。
(7)、兵员补充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机关人员包括参谋、教员和文工团员纷纷下部队,第二是地方武装在战役中升格为野战军,第三个就是数量众多的“解放战士”。《大决战淮海战役》中那个刚刚被邱清泉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转身就参加解放军的通讯兵丁小就是这些解放战士的代表。
(8)、日军利用轻便又有很大威力的山炮,将只有轻武器的国军完全压制。在长城会战中,一些地方国军被日军山炮却无力还击,一战下来伤亡是日军4,5倍。
(9)、八路军有一个炮兵团,在1938年正式成立的时候一共配有山炮12门,其中绝大部分是晋造13式山炮!不过,之前都是游击战,没有攻坚战,迫击炮足可以完成任务,山炮部队很难发挥作用,真正的大战就是在百团大战。
(10)、在日军南集团疯狂入侵,国军主力全力抵御,京沪杭鏖战的关键时刻,华北日军为什么会坐实战机?
(11)、6月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参加武汉保卫战、随枣会战。
(12)、抗日军兴,这几个人的军衔很快又都挂齐了三颗星(二级上将或者加上将衔),并且全部成为掌握重兵的战区司令长官,其中卫立煌担任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接卫立煌出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在抗战末期成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而陈诚先后担任第九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一时权势熏天。
(13)、这个时候,在内线的孙连仲部坚守台儿庄,血战不退,精疲力竭中苦苦支撑。
(14)、炮兵团受领任务后,立即展开了紧张有序的战前准备工作。3营营长张福臣率领9连的干部同新10旅侦察分队一道,进入敌占区现地侦察了作战路段的敌 情、地势、涵洞、桥梁、车站、碉堡、通讯设施等。与此同时,炮兵团参战连队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战斗动员,指战员们抓紧时间认真检查了火炮、弹药和装具等,很 快做好了战斗准备。
(15)、41式火炮的其他结构和31式大体类似,但又做了简化,大大减轻了重量。山炮可以分解成6块,由6匹马进行背负,以适应山地作战。而山炮全重仅为540公斤,拆卸以后平均每块也就100公斤左右。
(16)、这很短的一二天内,日军面对汤恩伯部若干动作,已然眼花缭乱。
(17)、不再是向心防守,给与敌人清晰的攻击目标。在台儿庄外围设防,国军一边次第阻击日军会师,一边往台儿庄为中心退却。
(18)、当时炮兵们冒着日军飞机扫射和日军火炮还击,从早到晚拼命射击。由于战斗紧张,射击强度大,炮兵们一般全身都是大汗,此时已经是山西的深秋,天气非常寒冷需要穿棉衣,但晋绥军炮兵一般脱掉棉衣,甚至赤裸上身操作。
(19)、而且该炮射速高,炮弹威力大,又非常精确,完全可以作为直瞄火炮使用。
(20)、按照李白构思,第5战区利用徐州地区防御工事,对日进行大规模的防御作战。如果再有汤恩伯军队驰援,那么,依靠纵深防御不断消耗日军攻势,最后,在台儿庄进行防御反击,日寇必败。
(1)、晋造12式75山炮的性能平平,在20年代已经属于落后的火炮,根本不能让阎锡山满意!
(2)、台儿庄会战发起,汤恩伯第20军团受军委会直接电令,由晋豫各集结地,驰援徐州战场。
(3)、那么,现阶段唯一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部队战斗力的方法,显然只有一个,就是装备更先进的武器,要超越其他军阀。
(4)、可见,由于戴笠的死,杜月笙已有“前程渺茫”之感。而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的“坎坷遭遇”来看,他的担忧是何等的有先见之明。败落的坎坷1945年,日本投降后,杜月笙认为曾为蒋介石做出过那么多的牺牲,倘若其“论功行赏”,应该可以捞个上海市市长的官职,最起码也会是个副市长。关键一点,蒋介石的亲信重臣戴笠是自己的挚友。因此,杜月笙对于自己“由黑洗白”的前程充满了希望。
(5)、当年,李宗仁由美国响应统战政策回归后,曾经多有著作对旧时同僚反戈一击。当然,对军界对头汤恩伯更不手软。
(6)、在之前,汤恩伯率部驰骋千里,一路由南口抗战、漳河打到晋中祁县。这些战例,因为几乎都是汤恩伯部只手擎天,所以少有争议。
(7)、如此,在正面对日军侵略进行战略上的遏制,但是,更惨烈的牺牲在所难免。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太原会战后,这样的牺牲,中国是否还能承受,不得而知。
(8)、-----------------------老式的31式山炮,这种山炮最初连防盾都没有,日军用木头防盾代替。这是日军第一款组装的山炮,通过组装他们学到很多东西。31式山炮射程只有2公里多,弹药威力小,射速慢,很快被淘汰了。但没想到抗战中,日军大量在中国增兵,一些部队山炮数量不足,也就将库存的31式山炮拿出来凑数。反正国军也没有山炮,31式还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
(9)、阎锡山是日本军校毕业,深知炮兵对于军队的作用。而山西全是山地,山炮是晋绥军最需要的武器,自然给予百分之二百的关注。
(10)、▲杜 屏(1915—2008),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1936年9月入d,开国少将。
(11)、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汤恩伯,汤恩伯是我们武义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民国上将,蒋介石的得力干将。汤恩伯的一生表现不俗,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的南口战役、台儿庄战役等比较大的战役中为抗击日寇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誉为“抗日铁汉”。
(12)、之后,他来到了附近的山顶,又写了一封遗书(案发前已经写好了两份遗书),之后就用猎枪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