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的意思10字(文案精选116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2-15 09:34:28 浏览59

望洋兴叹造句意思

1、望洋兴叹造句意思简单

(1)、草地上有一群鸡。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2)、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决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来的工匠只造第三层楼,第一层、第二层统统不要。工匠们听了哭笑不得,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没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怎么能盖起第三层呢?”

(3)、例句1:一些领导干部表面上按部就班,实际却失去进取心。

(4)、晋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郭象。他在对老子和庄子学说的研究上很有造诣。由于他学识渊博,表达能力强,对任何复杂的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学者王衍称赞他说:“听郭象讲话,好像是悬于山上的河流倾泻而下,从无枯竭的时候。”

(5)、例句1:维护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把传统等同于“复古”“守旧”。

(6)、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7)、望洋兴叹: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8)、(2015国考36)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迫在眉睫,不容_______。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环境的_______能力为基础;另一方面,环境保护_______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9)、老张有心帮他,但苦于条件不够,只能望洋兴叹。

(10)、都有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考虑到的意思。前者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后者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11)、春天的太白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充满着诗情画意,是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12)、东汉末年,刘备广纳人才,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听说在隆中卧龙冈隐居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就去请他出山。一连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刘备站在院里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感动了,答应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建立了蜀国。

(13)、异:比比皆是”强调的是到处都是,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用于物时可用于大的事物,如“建筑”等。俯拾皆是的对象一般是物,并且一般是较小的东西,或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

(14)、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大将韩信率领汉军,将楚军围困在垓下。一天深夜,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楚军以为楚地都已失守了,军心涣散。项羽也心乱如麻,仓促带领一支人马突围。逃到乌江边时,他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杀。其实,楚歌是刘邦命令汉军唱的。

(15)、(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16)、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成语作为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在孩子们的平常考试中也不可避免,无论是小学,还有初中或高中,都会用到。

(17)、(1)望洋兴叹: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18)、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19)、有个人得了分就得意洋洋,但是有个人得了一百分,他便望洋兴叹。

(20)、(英文): lament one&#s littleness before the vast ocean -bemoan one&#s inadequacy in the face of a great task

2、望洋兴叹的意思10字

(1)、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迫在眉睫,不容_______。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环境的_______能力为基础;另一方面,环境保护_______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2)、(提示)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3)、(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4)、考场作文最令人满意的10种开头,掌握5种足矣

(5)、(提示)比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6)、(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7)、例句1:与主流文化不同,自成一格的青年亚文化团体更喜欢标新立异、张扬自我,甚至故意挑战主流、正统文化形式和规范。

(8)、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9)、(9)在美丽而神秘的宇宙中,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10)、东汉末年的一个盛夏季节,曹操率军出征。因长途跋涉,士兵们口渴难忍,可又找不到水。曹操心生一计,用马鞭向前一指,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正好给大家解渴呀!”一想到酸酸的青梅,大家口水直流,顿时觉得口渴的感觉缓解了不少,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11)、(出处):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2)、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乐观向上、心态阳光,即便一时身处困境,仍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______,在茫茫暗夜中亦能读出星星指引的方向。相反,悲观低沉、心态消极,______也能感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在一杯愁绪中迷失自我。

(13)、(爱憎分明)形容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体现了个人或组织及团队的立场、观点与人生追求。

(14)、例句1:我们身边的某些人何尝不是如此,他们爱憎分明,内心善良,该出手时就出手,具有侠士风范。

(15)、例句2:“在……的支持下,在……的努力下”、“将狠抓……深入……”说了一大套,没一句错的,但也什么都没说。自以为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但一开腔就被老百姓抛弃了。

(16)、(5)眼前的高楼洋房、豪华轿车让普通百姓望洋兴叹。

(17)、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18)、文献学的范围很广博,有些人不免望洋兴叹,趑趄不前,这是很自然的事。

(19)、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20)、固定搭配的考点都不难,按照政策热点和谚语寓言都可以做出。

3、望洋兴叹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1)、选C。第一空,空白处需要和“形成”搭配,A项“吸引”,如吸引眼球、美女吸引了注意力等,但不能说“形成吸引”,故排除。D项,可以说促进发展和进步,A、D项在使用过程中,其后需要接词语,但不能说“形成吸引”、“促进吸引”,故排除。第二空,属于典型的并列句式,故空白处要与“涌流”相近,即体现源源不断向外涌流的效果,对应C项“迸发”,与“涌流”能够形成并列句式。B项“膨胀”如虚荣膨胀心、欲望膨胀、通货膨胀等,形容物体变大,用在言语中,往往带有贬义消极色彩,但文段是积极色彩,故排除。本题中,“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即形成刺激和激励,故C项在语感和语义上均合适。

(2)、例句2:当晚的“水滴”之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全运会开幕式将这座城市点燃。

(3)、如以宏观的角度(宏观是对做事的方式方法的修饰)、在本能的作用下(后文填写的词语要考虑是否能在本能作用下出现,如在本能的作用下,XX无师自通,强调没有外界教学,自然而然的学会)。

(4)、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今为渤海),那才真叫大呢。”

(5)、(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6)、③我有心帮他,但苦于条件不够,只能望洋兴叹。

(7)、(标新立异)意思是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8)、(盈科解析)选B。第一空,推托,找理由拒绝,语义不符合文段,排除。第二空,A承受,受是接受的意思,是外部的;B承载,载是装载的意思,在内部,经济发展是在环境的内部而不是外部,排除A。

(9)、选C。第一空,排除D项。“望尘莫及”强调比不上,搭配不当。“望洋兴叹”强调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搭配合适。“望而生畏”强调看到害怕,搭配合适。“望而却步”,强调遇到困难不敢向前,停止脚步,搭配合适。第二空,空白处前后出现代词时,要重点关注。“此”指前文的补贴政策是否纳入财政预算。企业对政府的政策的态度无法犹豫,可以说对政策持怀疑态度,故排除A、B项。第三空,“不言而喻”强调结果明显,搭配合适。“望尘莫及”即比不上。“望其项背”强调能赶上,往往用于否定句中,“难以望其项背”与“望尘莫及”意思类似。“不证自明”不是正统的成语,字面意思是不用证明即可明白,即明显的意思。

(10)、如感悟道理(“感悟”是动词,搭配名词“道理”)、抓住机遇(“抓住”是动词,“机遇”是名词)、设计方案。

(11)、战国时,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赵王的宝玉“和氏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秦王看到玉后,只字不提城池的事。蔺相如捧着玉说:“大王如不用城池来换,我就和玉一起撞个粉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带着完好的和氏璧回到赵国。

(12)、例句2:是青年,就理当如此: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

(13)、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

(14)、(注释)迎:当着,碰上。刃:刀口。解:分开。

(15)、(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16)、真题模拟题、申论材料(备考末期时间不足时,可以将真题和模拟题作为积累来源,从文段的热点素材中梳理。申论经常与热点时政密切相关,时政热评和申论材料是学习言语较好的渠道,可以通过做题积累固定搭配,通过材料积累误用成语等)。

(17)、逻辑填空如何正确打开?靠搭配和语感?别逗了!搭配和语感能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你说某两个词是固定搭配,是怎么知道的,我怎么不知道。你说某两个词不搭配,事实上还真地搭配,只是你见识少。靠搭配做题本质就是语感,语感从何而来?多看报纸、杂志?别扯了!给解析的人自己都不是这样做的。这样培养语感,简直就是愚翁移山,准确说是“蚍蜉撼大树”,怎可能有功效!

(18)、(成语拼音)wàngyángxīngtàn 

(19)、③李二和《海上七千年》:“人类的商业活动自古就与水陆交通息息相关,但古代商人使用的商船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却不得而知只能望洋兴叹,只能从古籍的只言片语中去揣测。”

(20)、春秋时,卫国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国君之位。州吁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愤恨。他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商量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大义灭亲”。

4、望洋兴叹造句意思是什么

(1)、这周我们又开始学习积累新的行测词语知识了,行测中那些易错易混淆的近义词。

(2)、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3)、②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4)、(3)本想去听音乐会的,可票价却让我望洋兴叹。

(5)、(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6)、(4)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望而却步,而要正视它,想办法解决它。

(7)、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有一年秋天,雨水特别多,小河的水不停息地流进黄河,黄河的河面一下子宽阔了许多。河伯看到自己如此强大,就得意地向东方奔流。到了入海口向外一望,大海广阔无垠,比黄河不知要宽多少倍,感到惭愧,河伯感叹地说:“见识越少的人,越自以为是,我就是这样啊。”

(8)、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它经过千年的积淀,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思想内涵。

(9)、大海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啊!”

(10)、大海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11)、(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也指多管闲事。

(12)、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为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还可以开拓视野,增长智慧,提高文化素养。

(13)、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4)、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截然不同。

(15)、树上的桃子太高了,我够不着,只能望洋兴叹。

(16)、固定搭配:重点关注真题和模拟题等积累来源,距离考试时间紧迫,可以从真题模拟题和申论材料中积累。

(17)、我早想制作一个航空模型,但多次努力均告失败,只能望洋兴叹了。

(18)、从3月1日开始,“曹灿杯”推出(每日成语)栏目,每天遴选一个成语,从正确发音、遣词造句、背后故事等多方面进行解析。

(19)、例句1:虽然叫“键盘侠”,却丝毫没有侠士风范。他们生怕天下太平,却又畏畏缩缩,不敢直面现实,所以只好恶意猜测、胡乱指责,暗箭伤人、博人眼球。

(20)、(注释)锦囊: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

5、望洋兴叹造句和意思

(1)、而且成语大多由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演绎而来,富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

(2)、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3)、眼前的高楼洋房、豪华轿车让普通百姓望洋兴叹。

(4)、(不可救药)是指人或事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5)、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6)、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宰相李昉组织编写了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百科全书,叫《太平御览》,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个。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们劝他不要太劳累了,宋太宗回答说:“只要打开这部书阅读,就能从中获益,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7)、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8)、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与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最后一名。看完榜后,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9)、记得时时复习哦,点击下面文字跳转昨日成语打卡:

(10)、(提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11)、鱼目混珠: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12)、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13)、(提示)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14)、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方面的创造性构思;后者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15)、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16)、东晋名将刘琨和祖逖是好朋友。他们年轻时看到朝廷腐败,深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于是互相勉励,立志要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每天鸡叫头遍时,祖逖就叫醒刘琨,一同起床舞剑,苦练杀敌本领。后来祖逖率军北上,收复了大片国土。

(17)、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18)、(提示)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19)、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20)、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尤其善于使用斧头砍削木器,所以人们认为在他的门前舞弄斧头是不自量力的行为。明代诗人梅之涣讥讽在李白墓前题诗的人,写过这样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1)、(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也作“对症用药”。

(2)、公元前65年,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国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御史魏相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3)、东晋时,秦王苻坚率兵百万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只有八万兵马应战。没把对方放在眼里的苻坚却在首战落败,士气大伤。一天晚上,心中烦躁的苻坚登高观察晋军,只见晋军布阵整齐,再望八公山上,草木都像人形。他对弟弟苻融说,敌兵很多呀。后来,在淝水的决战中,秦军大败。

(4)、战国时期,齐国的邹忌问妻子和客人,自己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他们都说邹忌漂亮。他遇到徐公,发觉自己比不上。他对齐威王说: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偏爱和有求于我;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比我多。齐王觉得很对,下令能指出自己缺点的,一律重赏。于是,门口进谏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

(5)、他成绩很好,但家里没钱,别人上大学时他只能望洋兴叹。

(6)、例句2:其实,比赛的胜负是两支队伍实力与精气神的比拼,双方势均力敌的比赛固然好看,而其中一方胜出的关键也许恰恰在于这支队伍身上凝聚的底蕴。

(7)、3月8日起,开始在“曹灿杯公益学习交流群”进行音频打卡互动。

(8)、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世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9)、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10)、(2)公司的要求很高,很多想来应聘的人都望而却步。

(11)、重点识记:望洋兴叹&望尘莫及、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形影相吊&形影不离、一笔勾销&一笔抹杀、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12)、树上的桃子太高了,我够不着,只能望洋兴叹。

(13)、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汉朝的孙敬,为了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他后来成为一位儒学大师。

(14)、(9)在美丽而神秘的宇宙中,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15)、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16)、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别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听说了,非常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狼狈逃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