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诗词名句(文案精选121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2-14 10:39:33 浏览59

关于战争的诗词现代

1、关于战争的诗有哪些诗句

(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____杨炯《从军行》

(2)、奇怪的是,战争虽然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生相伴,但社会科学乃至在现代学术定型之前的社会思想著作中,战争却一直更像是学者哲人在思考严肃问题时的配角;除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等少数讨论战争本体的著作外,大部分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鲜有把战争作为主体来进行研究、思考。

(3)、赏析:这首诗反映作者在南京目睹东北流亡学生唱“松花江上”的凄凉情景,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践踏祖国领土的痛恨之情。

(4)、——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5)、著名诗人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有代表性:

(6)、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7)、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8)、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其二)》)

(9)、所以汉斯·约阿斯和沃尔夫冈·克内布尔合著的《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事实上,约阿斯和克内布尔早在2002年就合作了《社会理论二十讲》一书,其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深厚的欧洲理论学养,使得这本书深入浅出、结构完备。而《战争与社会思想》算是两人第二次联手,虽然在行文风格上极为理论化(典型的德国式学术语汇),但在内容架构上还是以课堂讲义为主,所涉的思想家数量众多、观点众说纷纭,却被非常有条理地组织在一起。

(10)、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11)、如果说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人类历经了包括殖民地独立、全球化经济、性别革命在内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那么人类在战争方面也开始面向全新的形势和诉求。

(12)、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3)、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14)、除去霍布斯,《战争与社会理论》一举讨论了从十五世纪以来近百位学者思想家对战争的思考。其中重点深究的学者共二十余人,时间跨度长达上下五百年,地域上更是横跨欧美(当然以欧洲为主),很多学者在中国声名不显,甚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著名学者迈克尔·曼也承认有个别思想家连他都闻所未闻。对于读者来说,这确实也是一份难得的欧美“国家战争”思想史的全景图,尤其是那些并未被主流学界所熟知学者的学说,更像是未被彻底开发和挖掘的思想矿脉。

(15)、手持钢刀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16)、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____李白《战城南》

(17)、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____杜牧《题乌江亭》

(18)、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____许浑《塞下曲》

(19)、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20)、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____李益《塞下曲》

2、关于战争的诗词名句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2)、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5)、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6)、但瑕不掩瑜,虽然《战争与社会思想》面临种种无可调和的学科困境,不过两位学者对战争思想史进行了集高屋建瓴与精耕细作于一体的爬梳,让我们得以系统了解社会思想界对于战争问题的思想进程,既看到理论间对话的火花四溅,也看到各个学科对战争问题进行思考的“片面深刻”。战争这块研究领域原本错综复杂,学科之间交叉抵牾,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们欲言又止,社会学则顾左右而言他——这些都是学术界“对战争的抑制”——而约阿斯和克内布尔的研究,无疑厘清了这块本来暗流汹涌、却不为人所注意的学术议题。

(7)、《战争与社会思想》作者:汉斯·约阿斯  沃尔夫冈·克内布尔译者:张志超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5月

(8)、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唐·李白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9)、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10)、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11)、在《战争与社会思想》一书中提到的很多社会学家,如塞缪尔·芬纳、布莱恩·唐宁、迈克尔·曼、查尔斯·蒂利、西达·斯考切波,也都没有忽视战争在政治历史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战争的探讨有着更多的现实基础、历史语境和事实支撑,而战争在他们那里也不是单一的考察对象,而是历史变革的众多变量之一。这就使得战争走出了干巴巴的理论辨析和思想实验,而成为了国家政治社会中更为鲜活和复杂的组成部分。这也使得本书的前半部分,因为更为重视概念辨析、理论梳理更为精彩,且富有条理;而后半部分将纷繁的现代社会科学对战争所进行的探讨,因其力求全面且纠结于将战争从复杂的现实语境中予以抽离,所以略显芜杂。

(12)、荒田遍野,白露横天,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战士们,热忧踏破兴安万重山。

(13)、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5)、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16)、十面埋伏,刀光剑影,增兵减灶军令如山孤军奋战孤军深入千军万马全军覆没异军突起横扫千军溃不成军枪林弹雨单枪匹马荷枪实弹唇枪舌剑临阵磨枪刀光剑影刀山火海牛刀小试大刀阔斧心如刀割

(17)、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8)、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出塞》)

(20)、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____张玉娘《从军行》

3、关于战争的诗歌现代

(1)、学者们在讨论战争时,往往更多的是在探讨外交、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抽象和平的同时,将战争作为附带的现象、结果来进行论述。到了二十世纪,关于战争的讨论逐渐被现代学术的框架所框定,如萨缪尔·亨廷顿的《军人与国家》、芝加哥大学的莫里斯·简诺维茨的《职业军人》,以及兰德尔·柯林斯的《暴力》等书都讨论到了战争,但其面向都是政治学、职业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学术传统中关于战争的讨论散见各处,但对战争问题的学术脉络做出明确梳理的著作却完全缺席社会科学界对于战争本质(而非包括战略、战术这样的本体)的思考已然缺位许久。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____杨炯《从军行》

(3)、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____屈原《国殇》

(4)、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5)、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6)、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7)、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边雁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8)、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9)、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10)、这种独特的经历,加上他深厚的古典文化素养,就使他在荒诞和孤独中,用古典的复活,进行着现代诗歌的最初实践。在这首《宝贵》中,诗人并不高声呼喊,也没有时代的喧嚣,而是把中国青铜时代的古典英雄项羽,和西方文化核心地位的耶稣,放在同一个地平线上。这两个生活在地球两侧、却只相差200年的历史伟人,在简短有力的诗行中,构成了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一种对视,一次对话。而这种对话又呼应着现实中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语境,可谓匠心独具匠心。

(11)、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杂曲歌辞·采桑)唐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13)、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4)、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克劳塞维茨)

(15)、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____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7)、——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1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9)、天大的事放到更久远的历史来看,都是小事,甚至不算事。这是这首诗给我的最直接感受。第二感受是,世界发展变化太快了,你上一年可能认为有大价值之物,下一年可能变得可有可无不值得珍惜。这首诗传递出了这种恍惚感,一种巨变中“时间”和“价值”的不可确定之感。

(20)、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4、关于战争的诗词现代诗

(1)、“当年”,时间。“为争地界”,事件的起因。“老李头和老张头大打出手”,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有谁能割舍得下呢?尤其是老一辈人。“如今/俩老头已归于尘土”,日月如梭,白驹过隙,有谁能敌得过时间?那怕那些“万岁万岁万万岁”。臧克家有一首《三代》,把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刻画得特别好:“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不过,这都是当年的事了。现在是另一种情况:“而/这片土地/一片荒芜/荒得好像地老天荒/荒得好像人迹罕至”。都说物是人非,现在人非,物也非。土地荒芜,这是当下农村的普遍现象。土地的回报率相对较低,农民已经纷纷进城务工。农民也想过好日子,有什么奇怪呢?

(2)、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3)、关于战争的史书层出不穷,但关于战争本质及思想史理念的探讨却颇为混沌。《战争与社会思想》大刀阔斧、截断众流,将霍布斯视为战争社会理论的起点。在思想史层面上,霍布斯的出现告别了古典哲学,其“自然状态”和契约理论不仅为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家社会秩序的运作方式做出了深刻的思考;但同时在约阿斯看来,霍布斯某种意义上解决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但却反而导致了社会外部间(简言之,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尖锐冲突。由此开始,以霍布斯论点为基础的现实主义强权政治,为发动国家间战争找到了理论依据。

(4)、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5)、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

(8)、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9)、——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10)、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11)、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1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3)、杀人亦有限,列(一作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14)、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7)、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18)、(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唐·李白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19)、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20)、(沙场夜)唐·于濆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5、关于战争的诗文

(1)、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中国人民应牢记中华民族耻辱和伤痛的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与拼搏。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3)、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4)、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5)、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____李颀《古意》

(6)、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7)、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8)、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9)、(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0)、——杨炯《从军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3353933羌笛。

(11)、译文: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霍布斯不仅成为了之后战争社会思想的起点,同时也确定了之后类似思想的理论轮廓,无论是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式战争论,还是康德的永久和平论,乃至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的卡尔·施密特、雷蒙·阿隆、查尔斯·蒂利,都将国家作为理论前提来讨论战争对国家政治、国际局势乃至社会变迁。约阿斯和克内布尔一针见血地抓住了战争作为国家行为的主线,哪怕本书总共讨论了近百位举足轻重的社会理论家、思想家的学说观点,却在结构上仍能做到散而不乱、泛而不滥。

(14)、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15)、阿垅的《宝贵》,正是帕斯理论的又一个经典范本。似乎所有古老民族走入现代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寻求现代性的时候,他们重新发现了古代,发现了本民族的语言之光。可惜由于七月派诗人后来的不幸遭遇,更由于天才诗人阿垅的过早辞世,人为地中断了这种诗歌实验,使之成为至今未引起新诗史足够重视的、未完成的作品。

(16)、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17)、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迢迢万里馀,领我赴三军。

(18)、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____曹操《蒿里行》

(19)、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边马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20)、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1)、边草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2)、远渡重洋匡正义,长天飞虎斗倭狼。昆明空战奇勋树,重庆尘兵浩气扬。穿越驼峰连国脉,奔袭日阵卫漠疆。

(3)、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5)、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唐·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6)、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____屈原《国殇》

(7)、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8)、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9)、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____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10)、(李贺《雁门太守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迳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12)、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近代《梅岭三章·其一》)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3)、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1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5)、身经百战浴血奋战临阵脱逃严阵以待临阵磨枪冲锋陷阵勇冠三军

(1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17)、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1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0)、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爱因斯坦)

(1)、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