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帮助别人的成语
1、关于喜欢帮助别人的成语
(1)、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2)、助人为乐、雪中送炭、乐于助人、乐善好施、拔刀相助、见义勇为、慷慨解囊、两肋插刀、古道热肠、舍己为人、扶老携幼、解囊相助、打抱不平、如虎添翼、与人为善、路见不平、锄强扶弱、守望相助、成人之美
(3)、(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4)、(出自):《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5)、(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6)、1(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普通的乡下人”。误例:①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②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1(相濡以沫)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不能指一般情况下的互相帮助。误例:周礼的家是个四代同堂的小康家庭,一家人相濡以沫,幸福和睦,被居委会评为五好家庭。1(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不可指同一人、物,不可混同“同日而语”。误例:当年穷山沟沟里的小放羊娃,如今已是集团董事长,今昔之别,简直不可相提并论。1(心悦诚服)表示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不能理解为“心情舒畅愉悦”之意。误例:他听着风顶树梢,听着小鸟欢噪,心悦诚服,不原离开这个地方了。
(7)、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8)、(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9)、出处:《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10)、百无禁忌、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感交集、百花齐放、百口难辩、百炼成钢、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思不解、百战百胜、百依百顺、百折不挠、百孔千疮、精神百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闻不如一见
(11)、峥嵘岁月:“峥嵘”即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12)、下里巴人: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平民百姓或下等人。
(13)、舍生取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4)、刻苦:攻苦食淡、苦心孤诣、囊萤照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仰屋着书、映月读书、映雪读书、勇猛精进、引锥刺股、凿壁偷光、折节读书
(15)、雪中送炭:(xuězhōngsòngtàn)
(16)、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17)、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不能理解为:只要团结合作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18)、陈词滥调:侧重指所谈内容又陈旧又空泛,不合时宜,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19)、(出自):《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20)、(解释):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喜欢帮助别人的成语
(1)、(解释):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2)、(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3)、(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4)、(虎)虎视眈眈、虎口余生、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虎落平阳、虎穴龙潭、放虎归山、谈虎色变、如虎添翼、骑虎难下、为虎作伥、与虎谋皮、藏龙卧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降龙伏虎
(5)、(一柱擎天)最长的棍子。(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
(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不能理解为:进入屋室。
(7)、出处: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8)、(解释):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9)、出处:《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误例: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始作俑者)贬义词,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常被误解为中性词,当“第一个做某事的人”的意思来用。误例:①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②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96/(事倍功半)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事半功倍)意思相反。误例: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11)、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解释):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13)、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14)、出处: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15)、急公好义:热心于公益事业,侧重为公众的利益付出。
(16)、(解释):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17)、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8)、成语释义: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1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理解为:守信用。
(20)、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喜欢帮助别人的成语是什么
(1)、着名:草木知威、驰名中外、大名鼎鼎、德高望重、风云人物、功成名遂、功标青史、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声振寰宇、威望素着
(2)、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3)、(解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
(4)、成语释义: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5)、1(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后面不可以跟宾语。误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128/1(休戚相关)忧喜福祸相关联。与(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误例:①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②必须抓好商品质量,商品质量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利益休戚相关。
(6)、古色古香、天兵天将、不死不活、稳扎稳打、任劳任怨、有始有终、无穷无尽、大模大样、自高自大、破罐破摔、大喊大叫、自作自受、偏听偏信、本乡本土、有声有色、群策群力、虎头虎脑、无依无靠、毛手毛脚、人山人海、载歌载舞、瓮声瓮气、如泣如诉、问长问短、若隐若现、不慌不忙、难解难分、久而久之、如醉如痴、活灵活现、无影无踪、无拘无束、同心同德、无声无息、无边无际
(7)、(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8)、(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10)、(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鸟飞兔走、守株待兔
(11)、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12)、(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3)、惨绝人寰:侧重指人世间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惨痛,语义较重,一般不用来形容人。
(14)、(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5)、(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16)、云:彩云满天、天高云淡、乌云翻滚、彤云密布九霄云外、腾云驾雾、壮志凌云、风云变幻、风起云涌、行云流水、风卷残云、浮云蔽日、孤云野鹤、烘云托月、过眼云烟、烟消云散
(17)、(一文不值)最便宜的东西。(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18)、仁义君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19)、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不易”是“不可改变”意,不是“不容易”。
(20)、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心一意、一败涂地、一本正经、一臂之力、一尘不染、一见如故、一箭双雕、一脉相承、一目了然、一窍不通、一视同仁、一泻千里、一草一木、一成不变、一帆风顺、一鼓作气、一哄而散、一如既往、一丝不苟、一言难尽、一衣带水、一朝一夕、一针见血、一知半解、一表人才、一波三折、一步登天、一筹莫展、一触即发、一刀两断、一技之长、一蹶不振、一劳永逸、一鸣惊人、一念之差、一贫如洗、一气呵成、一清二白、一扫而空、一息尚存、一相情愿、略胜一筹、两败俱伤、两虎相斗、两面三刀、两全其美、两小无猜、两袖清风、进退两难、三长两短、三顾茅庐、三令五申、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头六臂、三心二意、三言两语、半夜三更、入木三分、火冒三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四海为家、四分五裂、四面楚歌、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危机四伏、四海升平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五体投地、五脏六腑、五谷丰登、学富五车、五雷轰顶、六神无主、六亲无靠、六月飞霜、六根清净、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窍生烟、七情六欲、八面威风、半斤八两、胡说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含笑九泉、十拿九稳、十年寒窗、十全十美、十万火急、十指连心、十冬腊月、神气十足、
4、喜欢帮助别人的成语句子
(1)、1(休戚与共)同甘共苦。同“休戚相关”、“息息相关”常混淆。误例: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社会休戚与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是个敬辞,只能对别人,不能用在自己身上。误例: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1(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不能理解为巧妙应变或细述委曲。误例:在接待外宾的大型活动中,敏锐果断的判断和虚与委蛇地应变显得格外重要。1(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定是指“并非活的”。误例:李丽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
(2)、关于帮助的成语及解释如下:(爱莫能助):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爱莫之助):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帮虎吃食):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抱打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标同伐异):标:标榜;伐:声讨。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不无小补):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财成辅相):指抑制其过,补救其缺,帮助其完成。(出谋献策):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春风风人):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春风夏雨):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从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打抱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得道多助):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3)、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4)、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局势败坏无法逆转。
(5)、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理解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6)、瓜果蔬菜:清香鲜嫩、青翠欲滴、果园飘香、果实累累、果实饱满、鲜嫩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