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诸葛亮的对联
1、写诸葛亮的对联七个字
(1)、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题成都武侯祠
(2)、对联从两样作品上找到了诸葛亮的做人准则和高贵品德,也表达了作者的无限哀思。后人已经看不见诸葛亮了,却能够通过《梁父吟》和《出师表》感受诸葛亮的精神,在千万年后与诸葛亮的精神交流。
(3)、上联意思是说,尽管周瑜花了不少时间在音乐上,但是不妨碍他赤壁之战大破曹操的功业。
(4)、正因为草堂留下了许多杜甫的精彩时刻,后人对于杜甫草堂也有无限感情。看到草堂,仿佛就看到了那个震古烁今的诗圣。
(5)、这幅对联赞叹陶渊明有一身的才华,却甘愿老于林泉之下,对此,此联作者颇有惋惜之意。
(6)、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7)、下联的意思是说,周瑜其实并不是小气之人,只不过遇到了诸葛亮才这么歇斯底里,令人无比唏嘘。
(8)、这是集句联,通过摘录前人的文字来歌颂诸葛亮,构思巧妙,运用得体,体现了对联作者的巧思与文采。
(9)、对联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诸葛亮忠肝义胆,所写的两篇《出师表》是《六经》以来最好的文章了;刘备托孤给他,他为了辅佐刘禅,光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可以和三位先贤并列的第一人。这幅对联主要是从诸葛亮的品行方面来说的。
(10)、下联下联则是说草堂因为杜甫而名垂千古,长留天地。杜甫颠沛流离,在草堂度过的那一段日子算是一生中少有的安稳生活。
(11)、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12)、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了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有一个妞。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
(13)、那么林则徐集的是哪篇诗文呢?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兰亭序》(也称《兰亭集序》。)
(14)、上联: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15)、这是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病逝之后,杨度撰写的挽联。
(16)、《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兵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的一份表章,表达了他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17)、《蜀相》——唐代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18)、下联歌颂了诸葛亮的品德,认为诸葛亮是真正的“大儒”,继承了商朝的执政大臣伊尹和周朝的执政大臣周公旦的品德。对联通过对比,赞美诸葛亮鞠躬尽瘁,德行高洁,可比前贤。
(19)、换言之,下联有许多废话,是为了强行对仗而写,没有上联那种自然的感觉。
(20)、第9副对联:伊吕允堪俦,若定指挥,岂仅三分兴霸业;魏吴偏并峙,永怀匡复,犹余两表见臣心。
2、有关诸葛亮的对联和诗句
(1)、《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节选)
(2)、有些人说:“《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吹得太神了,诸葛亮根本没有那么厉害。”我觉得,此言差矣。历史上的诸葛亮也许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神机妙算”,但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超级厉害。
(3)、对联的作者是清代文人赵藩。对联主要从“诸葛亮治蜀”的角度展开,既是对诸葛亮的歌颂缅怀,也是对诸葛亮精神的活学活用,在当年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4)、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5)、下联则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窄,几次想要害诸葛亮,最后还大叫“既生瑜,何生亮”而气死。
(6)、心县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7)、有才的朋友便给了几个,上联:“姜子牙渭水钓鱼”,这下联应对经典,与上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因此,以此为对,不仅对仗工整,且意境相符,不失为一副上佳的对子!
(8)、下联的“赋鹦惊手笔”,则是指祢衡写了一篇《鹦鹉赋》,成为文坛名作。
(9)、数代一堂:汉相、宋儒、战国才。题山东恒台三贤祠。
(10)、据说当年林则徐经过成都,对文殊院的景色念念不忘,所以写下了这副对联。
(11)、另外,曹操挟持天子,下面群臣都是变成了曹操耍的猴子了,而且猴子还表现的很敦厚!
(12)、第6副对联:王佐奇才,儒者气象;伊吕之间,管乐之上。
(13)、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4)、第3副对联:梁父吟成髙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15)、关注我,一起来欣赏赞颂三国豪杰的5副超级对联,文采飞扬传千年,英雄永远留天空。
(16)、再比如感情喜乐的《客至》,也是在成都草所写:“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7)、译文: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18)、下联是说,文殊院是清修之地,没有红尘纷扰,让人得到了心灵的安宁。
(19)、明代文人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位于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面,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时的纪念堂。
(20)、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题湖北襄樊古隆中。
3、写诸葛亮的对联中的故事
(1)、这副对联是赞美诸葛亮的名篇。上联的两表指的是诸葛亮写的前后《出师表》,陆游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赞誉。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更是家喻户晓的美谈。而下联的“一对”指的是诸葛亮为刘备指点天下的隆中对。
(2)、心县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3)、幸亏赵藩曾做过岑春煊的老师,两人的关系还不错,他就想通过委婉的方式劝诫岑春煊。有一天,赵藩来到武侯祠祭拜诸葛亮,他一直将诸葛亮视作心中的偶像,当走到偶像的墓前,赵藩感慨万千,突然想到了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4)、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题成都武侯祠
(5)、第5副对联:许先帝驰驱,东连吴会;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6)、三顾茅庐是千古佳话,帮助刘备确定了未来方针,可以说奠定了后期三国鼎立的基础。
(7)、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8)、此联高度赞扬了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描写了孙中山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9)、联中化用了他《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 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读书耕田,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从隆中一对,三分定局开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终为国事奔劳不息。
(11)、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题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
(12)、 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名长垂宇宙而不朽(古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下句颂美诸葛亮是国家元老重臣,遗像端肃清高,令人十分敬仰。
(13)、 “忠心”对“壮志”:名词对仗、平仄相对。 “昭”对“ 耀”:动词对仗;平仄相对。 “日月”对“边关”名词对仗、平仄相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4)、这副对联是纪念白居易和琵琶亭的。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代表作有《琵琶行》和《长恨歌》。其中《琵琶行》开头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所以下联的“荻花瑟瑟”,正是运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15)、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
(16)、所谓青囊,指的是华佗写的医书,虽然被烧了,但是还有一些留下传来。
(17)、孔子没有见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人,而诸葛亮却正是这样的人。相信大家一定背过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对联的文字是很巧妙的,尤其是上联与下联的后半句,两个三字句,两个四字句,对仗工整,构思精妙,体现了作者选材的用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诸葛亮的敬爱。
(19)、上联采用的是刘备对赵云的夸赞:“赵子龙一身是胆”,认为赵子龙威风凛凛,千年后依然威名远扬。
(20)、第8副对联:誓欲龙骧虎视,以扫荡中原,惊风雨,泣鬼神,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时当地裂天崩,求缵承正统,失萧曹,见伊吕,西汉功臣,东汉功臣。
4、写诸葛亮的对联九字
(1)、我们之所以喜欢去那些名人故居、名人祠堂游览,并不是因为这些建筑本身精美无比,而更主要的乃是通过这些遗迹,感受千百年前的伟大灵魂。
(2)、上联其实是作者的一种设想:祢衡死了后,谁替他扫墓呢?小儿子杨修和大儿子孔融都来了。
(3)、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4)、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不堪,不少地方都爆发了起义,当时四川境内就有白莲教、红灯照起义。朝廷任命岑春煊为四川总督,并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平定此地的叛乱。赵藩内心十分清楚,之所以会有这些起义的发生,都是因为朝廷和当地官府的腐败,但因为官职低微,他没有能力阻止朝廷的做法。
(5)、可以说,诸葛亮已经成为了成都的重要文化符号,让人们无限向往。
(6)、(《梁父吟》和《后出师表》都有作者不是诸葛亮的说法,不过影响力不大。一般认为,两者都是诸葛亮的作品。)
(7)、上联表明,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人是能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的。清契,指的是“无欲无求的和谐”,恰恰与佛门之理相通。
(8)、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水西抱,白水东环,祗余长留名士隐;
(9)、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0)、这幅对联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题苏武庙》。
(11)、下联的意思;君封在小暑,人人元让,人人元的意思是神经元,神经元对个个孔(独立的个体)就是单独的每个人推让,夏侯惇!(夏天的侯子们每个都很敦厚!)
(12)、诸葛亮在西蜀的方针是“严刑峻法”,但是老百姓生活比较安乐。作者认为,必须要像诸葛亮那样“审时度势”,而不能一味严刑或者一味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