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谐音古诗
1、汉字谐音古诗图片高清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思)(无题 李商隐)
(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3)、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有五十五首集句诗,例如: 群雄竟起向前朝,折戟沉沙铁未销。 平原好牧无人放,白草连天野火烧。 四句诗来自杜甫、杜牧、曹唐、王维的作品。
(4)、谜语诗,制谜成诗,让读者在欣赏诗趣的同时,又享受谜趣。
(5)、白话文释义:今天已经欢快地结束,我们即将分别,聚合又将在何时,明亮的灯火照着空空的棋局,我在想什么时候才会期待重逢。
(6)、这首同声诗的特点,大家一读就知道了,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声母。这样的诗不好读,实际是更不好写,难得难得。
(7)、(2)(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8)、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猜一字,答案是:尖
(9)、还是不要去拨弄孤独的琴弦吧,那琴弦能弹出我心中深深的怨恨。苍天永不会衰老,此情也难以断绝。我的心恰似双重丝网,中间打着千千万万解不开的结。夜已经过去了,东窗外尚未发白,天边还凝着残月。
(10)、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11)、间韵诗,又称平仄两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唐朝章碣首创间韵诗,他自号变体诗。全诗如下:
(12)、(元)贯云石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13)、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19《牧场之国》字词学习
(1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
(15)、秃子打伞——
(16)、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就过年。
(17)、明·施耐庵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18)、“古人”两句离“口”字,“加我”两句离“力”字,“剧(繁体)哉”两句离“刂”,六句诗离合为一个“别”字。全诗写出了男女离别的场景,可见其匠心独具。
(19)、清朝初年,有一些原来高喊民族气节的官吏,看到局势稳定,纷纷投靠清廷。有人作过一首讽刺诗云:
(20)、宋·苏轼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登山一字诗
2、汉字谐音古诗整首
(1)、释义: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2)、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3)、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 三人供食一碗饭,四人同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小小寞湖有新莲,婷婷五寸出水面。孰知狂风荷身轻,忍看素色没波涟。 渔翁偶遇立春早,残卉离根二尺全。借问英才贤学子,荷深几许在当年。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5)、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7《猴王出世》字词学习
(6)、(1)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8)、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
(9)、西江月·泛湖 (宋)·苏轼 雨过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晴芜平水远连天,隐隐飞翻舞燕。 燕飞翻飞隐隐,天连远水平芜。晴烟春日映东湖,柳弄风轻过雨。 廿回文曲回文曲·普天乐三首
(10)、柏梁诗,原称柏梁体诗,是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的一种七言古诗。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因而得名,称之曰柏梁体。 下面是汉武帝筑柏梁台时,与群臣的联唱: 汉武帝:日月星辰和四对, 梁孝王:骖驾驷马从粱来。 大司马:郡国士马羽林材, 丞相石庆:总领天下诚难治。 大将军卫青:和抚四夷不易哉, 御史大夫倪宽:刀笔之使臣执之。 太常周建德:撞钟伐鼓声中诗, 宗正刘安国:宗室广大日益滋。 卫尉路博德:周卫交戟禁不时, 光禄勋徐自为:总领从官柏梁台。 廷尉杜周:平理请谳决嫌疑, 太仆公孙贤:修饰舆马待驾来。 大鸿胪壶充国:郡国吏功差次之, 少府王温舒:乘舆御物主治之。 大司农张成:陈粟万石扬以箕, 执金吾中庶豹:缴道宫下随讨治。 左冯翊盛宣:三辅盗贼天下危, 右挟风李成信:盗阻南山为民灾。 京兆尹:外家公主不可治, 詹事陈掌:椒房率更领其材。 典属国:蛮夷朝贺常会期, 太匠:柱枅榑栌相枝持。 大官令:枇杷橘栗桃李梅,林令:走狗逐兔张罘罳。 郭舍人:啮妃女唇甘如饴, 东方朔:迫窘诘屈几穷哉
(11)、(3)姓: 。
(12)、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3《月是故乡明》课文讲解
(13)、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15)、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20《金字塔》字词学习
(16)、当时,皇上听南方官员一读这首“双声体”诗,一个个都成了“大舌头”,笑得有些支撑不住,靠在椅背上,险些倒了下去。在场的彭元瑞等人,也笑得姿态不整,失了官体。每逢南方官员求请题留,纪晓岚就将此诗抄录一份,送给人家,导演出一幕幕活剧。起初确实让乾隆皇帝很开心,但后来皇上见这样太不象话,就制止了他这种做法,不许他再给地方官员题赠什么。所以有人说纪晓岚侍驾过巡数省,看了许多风景名胜,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诗文,可能是受到皇上限制的缘故。
(17)、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8)、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19)、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猜一字,谜底是:( )
(20)、明·唐寅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向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3、汉字谐音古诗有哪些
(1)、唐·白居易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2)、这首诗的谐音特点更为突出,首联中“烛”字的谐音叮嘱的“嘱”,暗示了对于爱人的牵挂,“围棋”的谐音正是“违期”,“莫违期”也写出了诗人希望“郎”不要误了归期。这首诗是诗人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女子对于情郎的牵挂和爱意。
(3)、(唐)·吕温 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4)、建议:请在填写收货地址时留下您的邮编和QQ
(5)、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
(6)、(2)焚: 。
(7)、敦煌十字图诗 (唐)·无名氏天阴逢白日照仁卿霜开僻文王寒路结为此诗出自敦煌遗书,解读为: 天阴逢白雨,寒路结为霜。日照仁卿相,雨开僻文王。
(8)、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李白听着远处的笛声,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乡思。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既是写景,又暗寓“留”之意,显示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9)、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10)、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8《红楼春趣》课文讲解
(11)、诗的后两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则是紧承前面的“长行”博戏,引出玩长行,所需要的骰子。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手中玲珑骰子上的颗颗红点,都如那最为相思的红豆,你知道不知道我对你这深入骨中的相思?“玲珑骰子”,在这里指的是骨制的骰子。所以“入骨”便是谐音双关之语。它既指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又指入骨的相思。
(12)、盘中诗,是将诗句写于盘中,屈曲成文,词意回环。它以晋苏伯玉妻的《盘中诗》而得名。其中不少诗句可以倒读,已是道地的回文。因此,《盘中诗》不妨认为是回文诗的雏型。
(13)、桃衫倚醉牵。为怜婉转意,红烛不移前。忆起时,婉转月阶上。零妆斟意审,
(14)、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杨柳枝 温庭筠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竹枝刘禹锡
(15)、二十四节气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长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籽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簪开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热风催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祥瑞,小雪鹅毛飞蹁跹。大雪寒梅迎风开,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16)、泉把湾十字图诗 (唐)·无名氏唐 到西动马人山见日光水流长 此诗原存于敦煌红山口以南泉把湾一所古庙大殿东间北壁,为著名敦煌学家李正宇先生所录,解读为: 唐到西山水流长,长流水山见日光。光日见山人马动,动马人山西到唐。
(17)、四句诗,分别选自《赠韦右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述古》、《草堂》。
(18)、“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子夜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19)、独韵诗,是指诗词中通首用同一字作韵脚,也称福唐体、独木桥体。用同字作韵,堪称奇特。独韵诗少见,独韵词常见。
(20)、《当代教育家》微店还将陆续有其他优质读物上架
4、汉字谐音古诗作文五百字左右
(1)、其次,《唐国史补》中记载:“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掷采之骰有二”。所以“长行”二字,既是对古代博戏的称呼,也有谐音双关“长途旅行”之意。而“围棋”,是中国传统棋艺。它的特点就是变化多端,高手博弈,一局棋短则数个时辰,长达几天。这里主要谐音双关“莫违期”的意思。所以这位女子实际上是在告诉心上人,长途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
(2)、读书破万卷,许身一何愚。 赤骥顿长缨,健儿胜腐儒。
(3)、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书上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谐音:旧(舅)、无(吴)、输(书)、动(冻)、言(盐)、名(鸣)、枇杷(琵琶)。
(4)、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假借词意成篇。
(5)、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6)、此诗选自清代独逸窝退士所辑《笑笑录》。全诗实为“抛却妻,来看文,止因穷,博得病,既折手,全目昏,且过夏,弃甲奔。
(7)、(南北朝)萧衍后牖有榴柳、梁王长康强。偏眠船舷边、载匕每碍埭。六斛熟鹿肉、暯苏姑枯卢。
(8)、这首连环诗原铭于一把清代同治年间御窑所出的小茶壶上,呈循环圆形。这首诗的读法变化多。可以从任何一个字读起,不论顺读、倒读,都能读成一首五言绝句,这样共可以读成四十首诗,大家不妨试一试!
(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1)、(唐)·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12)、大家读起来感觉如何。第五句“空”字特殊,声母不是G。第七句“澹荡”两字,古代读音的声母与前三字相同。本诗最大的特点的每句都是同一声母,说起来与绕口令一样,但还确切的表达了僧舍里修身养性的情景。
(13)、(6)胡: 。
(14)、(南朝宋)谢庄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15)、你会出谜语吗?经常出字谜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我们是自己子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和开发我们的智力呢。用下面的几个字出字谜,你能做得到吗?赶快试试吧!(自由发挥)
(16)、两京二十年,投食公卿间。封章既不下,故旧多惭颜。
(17)、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18)、一个二字两个一样颜色龟和鳖。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 注:龟,谐音杨贵的“贵”;鳖:谐音王笔的“笔”。
(19)、飞机上敲铜锣——
(20)、上宰镇荆州,敬重同岁游。欢逢通世友,简授画戎筹。
5、汉字谐音古诗词
(1)、针穴名诗萧绎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五里,归来)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承光,通天)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曲池,玉堂)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中庭,步廊)下关那早闭,人迎已复开。(下关,人迎)
(2)、“低头弄莲子,莲子(怜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怜心)彻底红。”
(3)、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4)、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5)、久渐入汉客,每愧遵河影。 仙羽诚不退,蓬襟良未整。
(6)、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古诗鉴赏
(7)、谐音是用同音或近音的字词构成特殊表达的一种手段,是对同音现象的积极利用和开掘。
(8)、(南朝宋)·谢灵运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怀缱绻,口脉情亦伤。剧哉归游客,处子忽相忘。
(9)、歇后诗,指诗句中引用成语或现成语句,字面上只用前面部分,结尾一字省去,而其本意却在后面省去的一字,故称“歇后”。
(10)、连环诗的形式通常排列成圆圈形,字数不限,读的方法很多,一般从圆圈最上边的当中一字起头,然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每五字或七字一断,即可读成若干首五言诗或七言诗。
(11)、十字图形诗中心的“霜”字乃是全诗的破读关键,拆开为“雨”、“相”,合为“霜”由此带动全诗的推进。路:当为露;僻:当为辟,开辟。
(12)、视频:五年级下册语文2《祖父的园子》课文讲解
(13)、(1)第一到四则是字谜,谜底:日、田、立、也。
(14)、(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叠字曲 (元)·王实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