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书法的名言名句(文案精选70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30 10:44:42 浏览59

有关书法的名言

1、有关书法的名言警句,古诗

(1)、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怀素师草书歌马云奇怀素才年三十馀,不出湖南学草书。

(2)、——《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3)、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4)、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5)、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6)、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义出此。宋曾巩《墨池记》载,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迹在临川(今属江西)城东。唐刘梦得《酬家鸡之赠》诗:“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会官奴。

(7)、●书肇于自然(汉·蔡邕)●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唐·张彦远)●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字怕练,马怕骑●字无百日功●拳要打,字要练●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8)、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9)、现在不努力拼搏进取,将来你该拿什么跟别人比。

(10)、——扬雄《法言》▲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唐.卢携《临池诀》▲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

(11)、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12)、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

(13)、▲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

(14)、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1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6)、真行、大小、离合、正侧章法之变,格方而棱圆,栋直而纲曲,佳构也。

(17)、——(宋)郭熙石涛说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清)石涛张彦远的“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18)、〔中〕林蕴:《拨镫序》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中〕林蕴:《拨镫序》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中〕苏轼:《论书》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

(19)、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怀素上人草书歌戴叔伦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

(2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有关书法的名言名句

(1)、忽然绝叫三五声,满纸纵横千万字。傅山《论书》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2)、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3)、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4)、〔中〕刘熙载:《艺概?书概》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

(5)、宋.姜夔《续书谱》▲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论书》▲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

(6)、清.包世臣《艺舟双辑》▲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

(7)、——(中国画家)董其昌搜尽奇峰打草稿。(中国古代画家)石涛画法之妙人各意会而造其境,故无定法也。

(8)、——(美国作家)霍桑艺术就是感情,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间,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文人画之要素,第人品;第学问;第才情;第思想。

(9)、卫夫人: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10)、轻,重的反面,不要按住。捺之发笔轻,指的是写捺画时行笔不要太重,不要按住走。

(11)、峥嵘蹙出海上山,突兀状成湖畔石。一纵又一横,一欹又一倾。

(1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14)、大夸羲献将齐德,切比锺繇也不如。畴昔阇梨名盖代,隐秀于今墨池在。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16)、纤微向背,毫发死生。〔中〕王僧虔:《笔意赞》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

(17)、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吴兴张老尔莫颠,叶县公孙我何谓。

(18)、怀素上人草书歌朱逵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转腕摧锋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

(19)、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20)、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3、有关书法的名言名句及作者

(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北宋大臣蔡攸曾得一幅东晋王衍的书法,高兴之余邀米芾一起上船欣赏。米芾看了后,喜爱得不得了,就抱着字帖往河里跳。蔡攸吓得够呛,问道:“你这是干吗?”米芾哀叹道:“我平生收藏那么多,就是没有这幅字帖,我宁可死了算了!”

(3)、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4)、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5)、龙虎渐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6)、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7)、文采是一枝魔杖,它可以点石成金。——史密斯

(8)、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9)、若是用到我们的练习书法上,"眼高手低"则是一个普遍的认知,由此可以认定"审美能力"先于"技法练习",这就应对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观点。

(10)、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词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根伟贴切。

(11)、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12)、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指的是一个字的外边要宽,一个字的内部要紧。

(13)、〔中〕朱履贞:《书学捷要》臂肘一悬,则周身之力自至矣。〔中〕朱履贞:《书学捷要》中锋腕力尚矣,然腕力之运行,全在肘力左右之,非怒笔木强之谓。

(14)、〔中〕苏轼:《论书》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15)、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7)、——《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8)、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19)、王羲之:这个词的情况不应该宽窄,所以它不轻,不成比例。分区是白色的,距离接近平均值。孙婷婷:学校开始分配,但求正义。向木:书中有三条规则;初学者的分布,规则的不一致,规则的规则,生活的无能和停滞;最终的技巧,疯狂和粗俗。 ,王羲之:将两个人物融为一体,重量不宜长,单身不宜小,复不宜大,秘密不能太小,短不好长。魏太太:这些画就像落石的山峰,但它们就像坍塌。水平的画像就像一千英里的云,但它们是有形的。垂直的画像就像长寿的葡萄藤;这些画就像犀牛;郎雷本;斜钩,如数百根头发;水平折叠与肌腱部分一样强;每一句话,每个都喜欢它的形状,创作精彩,书是毕。 ,江河:有三块白布;单词是白色的,单词行之间的白线是白色的。必须停止初学者的分配;如果你知道停止,你将改变,斜率将分散。 ,陈宇:稀疏满满,偷偷起飞;平坦,危险的起飞地;充满肥料,起飞很薄。 颜真卿:首先要阅读字形,安排使其稳定,或意外分娩的愿望,这样就有所区别,据说是聪明的。 ,欧阳勋:初学者,首先设置一般,横向放置,对待白色,力求做到统一。 ,王羲之:分白,远近义军。 ,张怀奇:偃偃;向后;说了两个字和一个字,必须要求画上下画面。 ,王羲之:分画画,远近相,播,罚,和和笔墨;丰纤交流,密集而附。乡,香木:人们在书中,得心应手,千姿百态但不仅中性,肥胖,瘦弱。如果书本应短而长,重量与平衡,阴阳应适当,软软互利,世界理论不胖或瘦。不长或短也很美。

(20)、——(中国古代画家)王豆自然界之理法,画外之师也。——(中国画家)潘夭寿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

4、有关书法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4)、千百年来,中国书法的学习是围绕着历代名家法书(比如王羲之、颜真卿等)进行的,但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但古代无名氏的作品被纳入学习体系,而且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也被作为临习的典范。

(5)、从表面上看,字是冰凉凉的,而人是热乎乎的,也有热情,人与人因为热度,可以粘在一起,身近了,心就容易近了。心近书法,书法能领会得到,然后投桃报李。

(6)、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8)、〔中〕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缀法》书法,就其现象而言,它是一门借助于汉字,追求运动、节奏、张力,有着无穷变化的点画线条形式及其递进组合态势的抽象艺术。〔中〕丛文俊:《书法意象批评释名》喜即气和而宇舒,怒则气粗而宇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9)、明.丰坊《书诀》▲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

(10)、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