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名言名言(文案精选11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24 11:59:07 浏览59

唐代韩愈的名言

1、古代诗人韩愈的名句

(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

(2)、如果你身患重病或残疾,这也许不是你的错,但抱怨社会或指望他人怜悯,毫无益处。一个人要有积极的态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状。

(3)、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韩愈《祭十二郎文》

(4)、取其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只选取他的一技之长(或一事之善),不要责求他的其它方面;只就他新近的表现(来鼓励)。不要追究他以往的过错。

(5)、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日是与非。人生没有彩排,谁也无法预料后面的故事,谁也无法剧透人生的结局。

(7)、酥,指的是动物的油。韩愈说京城下起了小雨,这又细又密的雨点落在草叶上,像是给草叶粘上了一层又滑又腻的油。

(8)、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9)、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评价他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他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社会难能可贵的。

(10)、《马说》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的发泄。

(11)、一落千丈:原形容琴声由高而低突然变化。现作下降得很厉害,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1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3)、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14)、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15)、众目睽睽: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多用于贬义),意思是,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

(16)、在抬眼望那小草,依稀是一片嫩黄,带走的近了,却没有了颜色。

(17)、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8)、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 ------契诃夫

(19)、物有不平则鸣,胸有郁气当出却难舒----《送孟东野序》

(20)、学业因为勤奋而越发精进,也会因为散漫而荒废。德行因日夜反省的思考而日渐有成,因放纵而失范。

2、韩愈的名言名言

(1)、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哗,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2)、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祭十二郎文》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与李翱书》

(3)、韩愈《论淮西事宜状》:“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4)、这两句诗运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漓江山水之美,江水长流,好似青罗丝带,迤逦飘动,青山耸翠,有如碧玉头簪,直插云天。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赞美桂林山水的美丽动人。

(5)、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6)、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7)、互通有无: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8)、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韩愈

(9)、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0)、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11)、已到新年还未看到花朵,只刚刚看到一些草芽。白雪似乎嫌春色来得太晚,所以化作飞花穿庭绕树,四处飞扬。以雪喻花,雪又多情,仿佛通了人性,读来更觉趣味无穷。

(1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13)、士大夫在穷困的处境中才能表现出节操和道义。

(14)、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负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5)、重庆工商大学教授付正义:《马说》的结构十分精巧。从正面提出问题。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其中有讽刺,有反问,有慨叹,抑扬反复。

(16)、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与孟尚书书》

(17)、形成于思荒于嬉,业精于勤毁于随。《围炉夜话》

(18)、男子汉的青春只有一次,百岁之寿也不过像狂风一吹而过。此名句揭示青春不再来,时光如风逝的道理,以告戒人们珍惜光阴。

(19)、我现在想要告诉大家的是:‘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清谈而是实干,只有实干才能使我们越来越接近梦想。”

(20)、语出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赵:是战国时期的两个诸侯国。燕的都城是蓟北京。;赵的都城是邯郸。燕赵指今京津冀一带。燕、赵这些地方自古就称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侠仁杰之人。“感慨悲歌之士”也指有抱负有才能而无所遇合、不得施展的人。

3、唐代韩愈的名言是什么

(1)、能好好相爱又能好好相处真的是太美好了,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却这么电光火石般碰上了,巷子转角就撞到了,系好鞋带起身就遇到了,一起喝杯咖啡就爱上了。前后不够一分钟也可以爱得彻底。我们爱的都是爱情给我们的模样。它就这么不经意地洋溢在我们的眼底,还没等你缓过神的时候爱情就来了。但又可能在你措手不及还惦记着下次约会穿什么衣服的时候又因为性格不合、价值观不合,甚至因为星座不合信仰不同而告终。来不及想念就已经要怀念,来不及开心就已经伤心泪下。----《他们》

(2)、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韩愈《符读书城南》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5)、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7)、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这是从小学到中学必考的一句名言,也是千年前的大文学家对后辈的敦敦教导。

(9)、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1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

(11)、自从文明开始以来,人们即不甘心于将事件看做互不相关不可理解,他们渴望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今天我们仍然亟想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们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从事的不断探索提供充足理由,而我们的目标恰恰正是对于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出完整的描述。----《时间简史》

(12)、氛醨稍疏映,雺乱还拥荟。阴旌时摎流,帝鼓镇訇磕。--韩愈枣圃落青玑,瓜畦烂文贝。贫薪不烛灶,富粟空填廥。--韩愈秦俗动言利,鲁儒欲何匄。深路倒羸骖,弱途拥行轪。--孟郊毛羽皆遭冻,离褷不能翙。翻浪洗虚空,倾涛败藏盖。--孟郊吾人犹在陈,僮仆诚自郐。因思征蜀士,未免湿戎旆。--韩愈安得发商飙,廓然吹宿霭。白日悬大野,幽泥化轻壒。--韩愈战场暂一干,贼肉行可脍。--韩愈搜心思有效,抽策期称最。岂惟虑收获,亦以求颠沛。--孟郊禽情初啸俦,础色微收霈。庶几谐我愿,遂止无已太。----《秋雨联句》《东方半明》年代:唐作者:韩愈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残月晖晖,太白睒睒。鸡三号,更五点。----《东方半明》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梨花下赠刘师命》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孰忍生以戚,吾其寄余龄。----《过南阳》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13)、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14)、孔子伤不逢时作。古琴操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琴操十首·猗兰操》金乌金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在太阳的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周围是金光闪闪的红光,故称“金乌”。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后用“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李花赠张十一署》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知音者诚希》

(1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6)、学生不一定就没有超过老师的地方,老师也不一定就比弟子贤明。

(17)、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18)、男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男子汉的青春只有一次,百岁之寿也不过像狂风一吹而过。此名句揭示青春不再来,时光如风逝的道理,以告戒人们珍惜光阴。

(19)、那么,人呢?我们有时候瞻前顾后,总是牵念太多的东西,反而会让自己裹足不前。如果在人生的路上,放下一些执念,轻装上阵,可能会走得更容易,也会走得更远吧。

(20)、《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4、唐代韩愈的名言熟能无惑上一句是什么

(1)、韩愈写道:兰花风姿绰约,散发出阵阵幽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佩戴兰花,这对兰花超凡脱俗的美又有什么损伤呢?很显然,这是韩愈对自己虽不被重用却情操不改的剖白。

(2)、《题临泷寺》年代:唐作者:韩愈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题临泷寺》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无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彼州之赋,去汝不顾。此州之役,去我奚适。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好我衣服,甘我饮食。.无念百年,聊乐一日。----《古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3)、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4)、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5)、人生在世处于万种物类之中,以读书与见识最为高尚。

(6)、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中坚力量,他写诗喜欢用险字,造拗句、押险韵,以议论为诗,形成重神尚骨、奇险怪异的诗风,所以又称之为“险怪诗派”。今天跟大家分享韩愈的经典名句,精辟有内涵,一辈子受用。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9)、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10)、语出韩愈《师说》。老师的作用就是传授知识,讲授道理以及解决问题的。

(11)、只选取他的一技之长(或一事之善),不要责求他的其它方面;只就他新近的表现(来鼓励)。不要追究他以往的过错。

(12)、回忆像褪色的相片一般老去,重新上了色,却依然感觉旧。----《照相本子》

(13)、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安有巢中鷇,插翅飞天陲。”。

(14)、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鼓吹天命论和复古主义,反对社会变革。

(15)、充满希望的旅途胜过终点的到达。----《果壳中的宇宙》

(16)、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张中丞传后序》

(17)、“……我们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说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滔滔不绝。可是,到要拿解决方案的时候,大家又都闭口不谈了。

(18)、无论是地位高的,还是地位低的,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圣人的学说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19)、“我注意到即使是声称一切都是注定的而且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它的人,他们过马路之前也会看看。”

(20)、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

5、唐代韩愈的名言名句

(1)、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你决不能先享受,然后才来挣得。 ------马克·吐温

(2)、为什么要研究黑洞呢?——因为它就在那里。科学愈来愈足以回答过去一向属于宗教领域的问题,科学的说法就很完整了,神学是没有必要的。

(3)、语出唐朝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为官做事情,并不贪求与自己的私利。

(4)、在演讲和沟通中,我们可以引用“我行四方,以日以年”这一名句,引出自己的所历所感,以使我们的语言更有文采,同时,也使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连接更加圆润、顺畅。

(5)、有关霍金15句经典名言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在我们看到的最远的物体的情况下,光是在80亿年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时间简史》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前都会左右看。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7)、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8)、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与孟尚书书》

(9)、对于木工大匠来说,在他们眼里就没有无用处的木料,因为不管木料的长短都有他们的用处。这句话是指见识高超的人,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10)、早春的雨,定是下得细细密密的,因为又细又密,所以就显得尤为珍贵。

(11)、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

(12)、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13)、韩愈感叹到,虽然现在清谈可以驱散饥饿感,但是平生的梦想却无法实现(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如果不是被北上江陵、改变命运的愿望所吸引,又怎么会羁留在这里忍受忧愁呢,此刻惟愿风住雨停见晴天。

(14)、秀外慧中:秀:秀丽;慧:聪明。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1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韩愈

(17)、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8)、他打出复古明道的旗帜,一改后汉以来的靡丽文风,屏弃铺文摘采,拘于偶对,拘文以牵意的做法,代只以闳中肆外。跌宕昭彰的文体,主张文章应内容丰富,而形式豪放。确实是文体的一次大解放,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19)、杨花和榆钱虽然没有艳丽的姿色,也知道随风起舞,漫天而飞,就好像是天空中飘洒着片片的雪花。

(20)、韩愈《符读书城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1)、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就学作,用着你们对再第来也不是完美的说事有说,所以我们必须互相容忍,辛苦坚强只学作家样外中下去。当我笑孩可得和你比于把那地比待的不一道们时,请爱我原来的道们子,疼我原来的道们子,赞美我原来的道们子。----《我的错之向大是大人的错》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4)、(杨朱(约公元前395--约公元前335),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主张“贵己” 、“重生”、 “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5)、出自唐·韩愈《调张籍》。蚂蚁想要去摇动大树,这是如此的可笑,太不自量力了。

(6)、形成于思荒于嬉,业精于勤毁于随。——韩愈《围炉夜话》

(7)、(哲学已死)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所困扰。按照传统,这是些哲学要回答的问题,但哲学已死。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在我们探索知识的旅程中,科学家已成为高擎火炬者。----《大设计》ethebearersofthetorchofdiscoveryinourquestforknowledge.传统上,这些是哲学问题。但哲学已死。哲学已经跟不上现代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发展的步伐。科学家已经成为探求知识之路上发现真相的火炬手。----《大设计》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粒子都有会和它相湮灭的反粒子。(对于携带力的粒子,反粒子即为其自身。)也可能存在由反粒子构成的整个反世界和反人。然而,如果你遇到了反你,注意不要握手!否则,你们两人都会在一个巨大的闪光中消失殆尽。----《时间简史》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

(10)、语出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平淮西碑》。“混为一谈”是指将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将其当做同样的事物一同谈论。

(11)、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2)、再接再厉:接:接战、迎战;厉: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雄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磨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1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4)、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15)、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16)、今天,飞花君就撷取他的五句诗,来感受他的诗歌魅力。

(17)、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原毁》《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年代:唐作者:韩愈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飘零失故态,隔绝抱长思。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坐蒙恩顾重,毕命守阶墀。----《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18)、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

(19)、语出唐韩愈《原道》。这句话是指一方面如果不堵塞,另一面就不能够就不能够流淌。原本是指如果不能够堵塞佛、老之道,就不能够使得儒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