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经典语录(文案精选142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24 11:58:17 浏览59

庄子语录三则

1、庄子经典语录五则

(1)、“小心驶得万年船”只有上一句:谨慎能捕千秋蝉。

(2)、“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3)、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6)、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7)、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8)、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9)、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含义:要珍惜时间。

(10)、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1)、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12)、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3)、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14)、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1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16)、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17)、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相濡以沫是生,,相忘江湖也是死,死也是如此。只要不是为了生而生,死而死,让爱更有意义,生有何妨,死又何足惜?

(18)、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19)、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2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庄子》经典语录

(1)、陈胜、吴广在被征发的路上看到了人民悲惨的遭遇,看到了人民对暴秦的憎恨,抓住机会一举起义得到了人民们的支持,从而*了暴秦的统治。

(2)、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3)、“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6)、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7)、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 吾葬具岂不备邪?

(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9)、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10)、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11)、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12)、做了善事,未必就能获得好的名声,甚至还可能被人怀疑、毁谤,但最终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赞叹;做了恶事,也未必马上就会遭到惩罚,但最终还是逃不过惩罚的。

(1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14)、——《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15)、在干涸的车辙里,两鱼互相吐沫维持生命和等待死亡。即使死亡也要坚守着爱情。

(1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1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8)、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19)、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20)、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3、庄子经典语录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4)、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一幅小农经济的画图。

(6)、一个人,在你年轻的时候,你有责任把你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你不能说在你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就逍遥去了。其实,这种不入世,会让人没有一种价值实现感,而且你也挺不负责任的。

(7)、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8)、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9)、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10)、不能因为一只狗善叫就认为它是好狗;不能因为一个人能说会道就认为他是贤人。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12)、——《庄子·知北游》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13)、这句话要结合上下文来解释。本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来源于《庄子.内篇.大宗师》,此段内容全文是:“泉涸,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4)、 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1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6)、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17)、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1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19)、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20)、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4、庄子语录一百句及其翻译

(1)、当别人同意你并夸奖你的时候,虚荣心就得到了满足。

(2)、这句话适用于爱情吗,同样适用,这不是叫你,夫妻本是同林的鸟儿,大难来了,独自飞,去找你的大海,而是你他妈的应该一开始就找到大海。

(3)、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4)、卢夫人的放手,与其说是成全,不如说是对孙中山先生的一种大爱,我爱你,不能帮你,有人比我更适合,我愿意退出,只希望你能更好!借鉴意义:爱情是永恒的话题,“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永不过时。

(5)、——《庄子·齐物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6)、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7)、出自《庄子·齐物论》。天底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的了,而泰山是最小的。天底下也没有什么比夭折的孩童寿命更长的了,彭祖的寿命缺失最短的。

(8)、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9)、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10)、不要去和不在同一层次的人争论,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11)、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庄子的经典语录大全,欢迎大家的阅读。

(12)、——《庄子·天运》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4)、我喜欢把生活分成两个层面:生命层面,生存层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谓生命层面,就是自己的内心要有所执守的东西;而所谓生存层面,就是你在现实中建功立业的东西。

(15)、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16)、关系就清楚了,人=鱼。江湖=道。那么相濡以沫应该=誉尧而非桀。

(17)、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18)、译文: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9)、——《庄子·田子方》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20)、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5、庄子语录及庄子哲学

(1)、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2)、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5)、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6)、相濡以沫:本义相互用唾液滋润,引申义同处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

(7)、假如对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谈论诗词歌赋,不仅你会觉得“对牛弹琴”,对方也会觉得你“不说人话”。

(8)、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含义:读书要精神专全神贯注。

(9)、一个小女孩,她在军训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面给我做了一幅礼物,因为她想赶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她是自己一针一针地绣了一幅小小的十字绣,然后放在一个有机玻璃的罩子里面给了我。我当时看的时候没有看明白,看到里面绣的是一个很优雅的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然后底下有一个鼻涕兮兮的小脏孩,然后举胳膊,她抓着那个小孩的胳膊。我还问这个女孩,我说哎呀,她干什么,是给他打预防针吗?然后那个小女孩就笑了,说你自己看吧,她就走了。

(10)、意思是,天亢旱无雨,河水干枯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的滩地上,它们密切地彼此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潮湿它们的身体,借以苟延残喘,与其这样,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与其赞誉唐尧而责难夏桀,倒不如把两者的对错都遗忘而同化于大路。

(11)、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12)、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13)、(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14)、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

(15)、——《庄子·人间世》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16)、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1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8)、为何说不局限于爱情呢?因为没有指定是俩鱼,而且有经验的都知道,俩鱼仨鱼互相吐泡也是会死的。只有一群在一起吹泡泡的时候,才是苦逼的开始,才能苟延残喘下去。

(1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0)、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2)、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生硬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中耕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5)、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6)、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7)、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

(8)、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9)、《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一句非常经典且流行的名句,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1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2)、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凡人心险于山川

(14)、“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事实上,中国人只对“原天地之美”感兴趣,对人世间之外的理没有兴趣。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6)、普通人最看重的是私利,廉洁之人看重的是名声,贤人君子崇尚的人生志向,圣人则最重视自然朴素的精神。

(17)、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18)、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20)、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是农业社会的反映。

(2)、《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4)、孟子名言中更为人知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5)、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10)、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1)、人生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而人形体的死亡还是其次的。

(12)、后来遇见了一些人,知道了一些事,读了几遍这句话的出处,才明白,原来相爱容易相处难,说好的“相濡以沫”、说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不是说说、发发誓言那么简单,与其彼此相困、束缚,不如放手,放爱一条生路,也给自己自由。

(1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1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15)、不要去和井中之蛙讨论大海,井中之蛙生活在井底这样狭小的空间,不会明白大海的浩瀚;

(16)、当其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返一无迹;不当其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17)、看见下句是什么了吗?你们在这里夸尧,骂桀,不如忘了他们两个,跟随道。

(18)、译文: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19)、吾生亦有涯,而知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20)、取自于《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经典名句之中,意指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其中“知”意指知道;“春”意指春天。提取两字搭配作为女孩名字,独特中意指女孩子知书达理、青春活力。

(1)、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