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诗词大全100首(文案精选126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18 10:34:48 浏览59

重阳节诗词

1、重阳节诗词名句

(1)、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习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节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农历九月祭祀大火星的蛛丝马迹。

(4)、平台朱履登高处。犹自怀人否。且簪黄菊满头归。惟有此花风韵、似年时。

(5)、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事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6)、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7)、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8)、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9)、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10)、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月下风前愁不少。谁语笑。吴娘捣练腰肢袅。

(11)、三年客里两重去年却得登高友。——杨万里《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12)、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3)、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14)、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5)、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16)、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17)、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18)、好工作、早结婚、早生子,这是父母真心期望的吗?

(19)、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李嘉祐《九日送人》

(20)、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2、重阳节诗词大全100首

(1)、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2)、黄菊擎枝重,红茱湿露香。扁舟随雁过潇湘。遥想莱庭、应恨不同觞。

(3)、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4)、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6)、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7)、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8)、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9)、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这就是著名的一字诗。历代多有人续足。

(10)、岁岁青罇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张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怀郪县》

(11)、多给钱、买礼物、带旅游,这些是父母们需要的吗?

(12)、新样西风较劣些,重阳还放海棠花。——杨万里《张子仪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新样西风较劣些》

(13)、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14)、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漫从僧舍移甘菊》

(15)、今朝九月渊明开醉口。指点东篱菊,大骂西门柳。

(16)、《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之情怀。这首诗立意清新,情感真切,构思细密,结构完整。

(1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18)、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9)、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20)、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3、重阳节诗词欣赏

(1)、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2)、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3)、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4)、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5)、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月下风前愁不少。谁语笑。吴娘捣练腰肢袅。

(6)、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7)、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8)、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

(9)、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0)、《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唐)崔元翰

(11)、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2)、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

(13)、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14)、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15)、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16)、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17)、留得典刑传菊圃,别篘新酒待重阳。——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见和茉莉小诗甚工·南花宜夏不禁凉》

(1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20)、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4、重阳节诗词佳句

(1)、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卜算子(宋李。

(3)、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刘沧《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4)、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他日头似雪,还对插茱萸。——权德舆《酬九日》

(5)、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6)、《九日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先描述了诗人于重阳节送别故人时的凄凉情景,再写诗人对故人的送别,最后写诗人对彼此分别后的遐想。全诗格调苍凉,在问语的强调、今明的对比、虚词“且”“暂”“应”的呼应中,一波三折地倾诉离别之苦。

(7)、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8)、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趁晴明日拟登高,十里龙山肯惮劳。——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10)、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五马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11)、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14)、强登临情思幽幽,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15)、此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乱山深处过重阳。走马吹花、无复少年狂。黄菊擎枝重,红茱湿露香。扁舟随雁过潇湘。遥想莱庭、应恨不同觞。

(16)、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17)、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18)、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王贞白《九日长安作》

(19)、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0)、山鬼(诗经·九歌)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汉乐府诗词上邪(汉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5、重阳节诗词十首

(1)、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4)、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5)、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6)、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7)、无钱持蟹对黄花,又孤负、重阳地。——方岳《一落索·瘦得黄花能小》

(8)、《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唐)韦安石

(9)、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10)、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1)、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2)、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李白《九日登山》

(13)、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14)、授衣月:指农历九月。授衣假:唐国学每年九月的假期。

(15)、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樊忱

(16)、译文: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17)、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18)、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19)、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唐)独孤及

(20)、会良朋,逢美景,井频斟。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澹澹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宋无名氏《行香子·天与秋光》

(2)、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3)、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4)、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5)、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7)、重阳过后开无害,只恐先生不赋诗。——范成大《重阳不见菊二绝·冷蕊萧疏蝶懒飞》

(8)、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9)、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杨万里《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

(10)、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1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1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5)、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16)、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记载:“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这天被称为重阳节。如今,人们通过登高望远、赏菊、吃重阳糕等系列活动以庆祝节日快乐,以此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17)、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18)、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19)、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20)、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4)、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5)、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6)、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高适《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