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
1、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是哪两句
(1)、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2)、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3)、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其三∶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4)、这个从他的《归园田居•其一》里就能看出来:
(5)、——《归园田居其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6)、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7)、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8)、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9)、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梧桐树在深沉的秋色里已经枯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想南齐诗人谢公?
(1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3)、诗词君总结了陶渊明最经典的10首诗,一起体味陶渊明隐逸安然的田园生活吧!
(1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6)、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17)、这首诗是陶渊明的的代表作之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诗的开头四句很耐人回味,身处闹市,却没有被车马的喧嚣所打扰,这是因为“心远”,内心的宁静,有着出世的念想,这不正印证了古人所说的“大隐隐于市”。
(18)、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20)、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
2、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4首
(1)、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2)、阶除旷迹,园林独馀情。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3)、陶渊明的《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哲学性。诗的前四句感叹人生之无常,像是路上的尘土,随风飘转,透露着无奈,这种心境与当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时战乱频繁,人们流离失所,生命无常。中间四句写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欢乐。最后四句我们常常用来做格言,勉励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
(4)、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平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这种自然天成的语言风格的代表。
(6)、“见”字在古诗中读作“(xiàn)”比较常见,相当于“现”,是“出现”“呈现”的意思。
(7)、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8)、《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写读《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时的奇思异想及人生感慨。
(9)、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10)、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11)、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12)、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是盛唐诗人的代表。
(13)、田园诗派创始人、文学史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4)、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境丰富,诗中有画。读了他的诗,使读者尤如身临其境。如:
(1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6)、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17)、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1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概念,他说:
(1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0)、译文:秋天的菊花颜色美好,采摘下沾着露水的菊花。把菊花泡在酒中,使我遗弃世俗的心情更为遥远了。
3、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
(1)、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2)、解释: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工夫。
(3)、魏晋·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原文: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4)、——《饮酒·其五》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其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5)、来源:古典文学与诗词(gdwxysc217)
(6)、陶渊明的父亲生平不可考,在他8岁时就故去了;其曾祖父陶侃做过大司马,外公是东晋名士孟嘉(“孟嘉脱帽”的孟嘉),只是母亦早亡,所以说陶渊明少时贫困,从小就是个苦命的孩子。但他“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7)、这两句是说无意中偶见南山,从南山胜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与自己隐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时分,山景尤佳,飞鸟相伴而还。
(8)、这里引用了“孔融四岁让梨”的典故,和儿子九岁还只会贪吃形成对比,可见儿子的不长进。
(9)、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11)、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
(12)、其五∶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13)、其二∶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1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16)、陶渊明较多受到老庄"自然"思想的影响,并不断继承与发展,这些在他的作品里都有体现,如在《归园田居》其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又如《归去来兮》"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以上诗句中,后一句虽然没有用到"自然"的字眼,但也表现了自然之意。在这些诗句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遗世独立,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形象。
(17)、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18)、和大多数诗人一样,陶渊明也“性嗜酒”,虽然“家贫不能常得”,然“亲友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所以才留下了王弘“白衣送酒”,颜延之付二万钱的故事。相传陶渊明常与朋友们在庐山南麓虎爪崖下饮酒作诗,一大块黑褐色的花岗岩,醒时当酒桌,醉了当睡床,日积月累,石头上竟出现了枕痕,名曰“醉石”,现在已然成了著名的景点。
(19)、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20)、《饮酒·其五》是陶渊明田园诗的名篇,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陶渊明最有名的名句。
4、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短诗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2)、本句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诗句,意思是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4)、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5)、陶渊明的诗文里甚至没有无所适从的迷茫和得过且过的颓废,“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他也勘破了生命的无常,坦然面对生死,“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飘逸洒脱如白云,清高孤傲若霜菊。
(6)、译文: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
(7)、译文: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
(8)、译文: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9)、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10)、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11)、孔子“十五而志于学”,蔡文姬“六岁能辨琴”,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12)、陶渊明有五个儿子,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
(13)、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和隐逸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成为后世诸多诗人和读者崇拜学习研究的对象,包括现在的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一个“桃花源”。结尾综上所述,陶渊明是真的下田种地了,所以才会有“种豆南山下”的诗句;他不只种豆,而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边种地一边饮酒作诗,欣然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馈赠,苦中作乐自得其乐,还把豆苗,把菊花,把酒,都写进了诗文中,流传至今,丰富慰籍我们的心灵。
(1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6)、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17)、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8)、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饮酒二十首》公元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
(19)、我看那青山是那样好看,那样多情,我想呢,青山看我也是和她一样好看,一样多情吧。
(20)、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5、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是哪一句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的南山景致真好,雾气在山峦间缭绕,倦鸟正成群结队地飞回它们栖息的树林。诗人从南山的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哲理。就像他在《归去来兮辞》写的那样"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无心"才是最重要的。这秋菊、南山、夕阳、飞鸟以及诗人自己,全都是"无心"的,全都没有任何心机,全都随自己的本性生活,人和自然就是这样实现了完全的融合,一切就是这样归于自然。在这样的生活境界中,诗人找到人生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了吗?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本句选自《拟挽歌辞》,[译文]死去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是将自己的躯体去伴同山陵而已。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
(4)、事实上,陶渊明一直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在《命子》中说:“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5)、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6)、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8)、错误地陷落到世俗的种种束缚中,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9)、酒樽里盛满了澄清的新酒,后园内排列着初绽的鲜花,可是我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叹息无奈,忧愁充满我的胸怀。
(10)、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饮酒·其十一》
(11)、阿舒已二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1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1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5)、另一方面,这两句诗也是陶渊明自然、纯真心灵世界的折射。
(16)、千百年来,无人不羡慕陶渊明隐居田园的自在与闲适。
(17)、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18)、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
(19)、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20)、这让我不禁想起《凯风》中的“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父母渐渐老去,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3)、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6)、本句选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两句大意是:白云无意间从山穴里悠然飘出,鸟儿飞倦了自然知道返回山林。这是陶渊明初归田园怀着喜悦心情所看到的自然景物,表现了作者淡泊闲逸的心境和清静恬适的生活情趣。两句可用于写宁静的山景。
(7)、——《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8)、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最后两句可以说是总结了陶渊明,所描写的景色中蕴涵的情感,以及升华后的哲理。陶渊明说自己从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的乐趣。田园生活对于陶渊明来说,才是他该有的人生。但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却是因人而异,每个人所能体会的“真”意,肯定是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