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言 修身(文案精选122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14 11:54:15 浏览59

道教名言

1、道教名言佳句

(1)、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3)、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4)、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犹难之,故终⽆难矣。

(6)、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7)、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8)、“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9)、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

(10)、8)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11)、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2)、17)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1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4)、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15)、9) 指点上善之心,平平常常,无好无恶,浩浩荡荡,无陂无偏,极其和柔。是以居上不骄,居下不倍,于己无尤,于人无怨。

(1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7)、 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18)、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九

(19)、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20)、人生的路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利的刺,但是自爱爱人的人儿会忘记了有刺只想着有花。

2、道教名言 修身

(1)、道⽣⼀,⼀⽣⼆,⼆⽣三⽣万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2)、外今: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

(3)、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4)、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唐·李白)

(5)、这就是庄子给道家的内在思想:心不动则万物不动,则安然泰定,逍遥自在。

(6)、8) 道者开口动舌发言之词也。又云道者,虚无之无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无,包罗天地,道本无形,莫之能名,无形之形,是谓真形,无象之象,是谓真象。先天地而不为长,后天地而不为老,无形而自障,无象而自立,无为而自化,故曰大道。经云视之不见,故曰无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为阴阳,故为天地也。育者养也,长养阴阳故为生育也。阳者清也,上腾为天,阴者浊也,下潜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7)、1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然而你可知道,“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话竟然有四个出处,分别为:

(10)、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1)、18)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众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1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13)、14) 修练一事,只缘人自有身后,气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质拘于前,物欲蔽于后,犹精金良玉原无瑕疵,因陷于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良者不良,所以欲复原形,非用淘汰之力,琢磨之工,不能还乎初质也.太上示人下手之工曰:谷神不死.何以为谷神?

(14)、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三国魏·王弼《老子》十四章注。

(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6)、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17)、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18)、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9)、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20)、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道教名言及翻译

(1)、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2)、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3)、学习庄子“鉴于止水”的“道”之理,在喧嚣的世界里,守一份安宁,守一份淡泊,守一份清高,守一份本真,让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气质,我们的人生多一份自由和逍遥,多一份“道”。

(4)、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8)、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9)、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诗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10)、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11)、18) 莫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

(12)、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15)、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6)、天之道,损有余⽽补不⾜。⼈之道则不然,损不⾜以奉有余。

(1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8)、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0)、庄子的“止水”,是道家的水,体现了道家“安然”、“泰定”的心性。面对红尘中熙熙攘攘的喧嚣纷扰,道家人要保持一颗“安然”、“泰定”的心,不为所动,心如止水。 而且,要经常在静静的止水面前反照自己,“鉴于止水”,以消除内心浮动的杂念。

4、道教名言名句禅语清静经

(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3)、13)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3)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和平发展)

(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6)、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7)、注曰:此药为甘露,为先天真一之炁,为母炁。后天己身之炁为子炁,母子相见,为同类之物,自会凝结,如钟乳之状。采药之要,在于候自己活子时之炁动,此炁动为自然之动,非有意使其动。丹经曰:“勿忘勿助。”“勿忘”乃指不要忘记此机,此机至而不知,是因为昏沉散乱。“勿助”指不要发淫思,有意助之,使外阳举。必须于无思无虑之混沌虚无中,活子时至,才为采药之机。学士采之炼之,自然能得此先天阳炁,将纯阴之体换为纯阳之体,自知丹之可成,我命在我不在天。

(8)、先生五兵游,文焰藏金鼎。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

(9)、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0)、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死去根本用不着去谈论!大地靠着它才得以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

(11)、有时表现为祖逖渡江北伐时的楫,激昂慷慨发誓要吞灭胡羯。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奸人的笏,逆贼的头颅顿时破裂。

(1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13)、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1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15)、17) 涤初玄览: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6)、 老话里讲: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俗话讲人老了三个特征:怕死爱钱没瞌睡。

(1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川上值楼开,寒山四面来。竹吹人语远,峰碍鸟飞回。

5、道教名言英语翻译

(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乃突过于先进国,此真可痛哭也。

(3)、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第十章载营魄抱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

(4)、生死别离陌,朝昏云雨堆。谁知独立意,溅泪落莓苔。

(5)、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6)、1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玄妙之门。

(7)、     据《史记.老庄申朝列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高曰:“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篷累而行。”而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据此演绎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以说是吸取了道教的处世观为儒家所倡导。

(8)、大“鲲”游于大水而逍遥于大水;大“鹏”飞翔于天空而逍遥于天空。

(9)、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10)、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12)、他说:鱼儿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江湖里各自自由自在地作逍遥游。

(13)、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4)、上善若⽔。⽔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之所恶,故⼏于道。

(15)、(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16)、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17)、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1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19)、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20)、1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13)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3)、即便外界的动水冲击了静静的止水,止水也只是泛起波纹而不动,最终消融了外来的动水,归于寂静。

(4)、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5)、2)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6)、译文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7)、孙子言:作战如治水一样,须避开强敌的锋头,就如疏导水流;对弱敌进攻其弱点,就如筑堤堵流。

(8)、文章选自《人民政协报》,作者王书宪,略改(侵删)

(9)、4) 天之道加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

(10)、我们可以把庄子的大逍遥理解为一种大解放大自由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把它用作我们大格局、大视野的人生视角,在人世间熙熙攘攘的滚滚红尘里,从蝇营狗苟的“自我”的人生束缚中挣脱出来,突破尘世中的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等种种“身外之物”的牵绊,使我们的精神作无挂无碍、无我无物的“逍遥”之游,去到天水之间的“逍遥”之境。

(11)、1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2)、常言一粒药,不堕生死境。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13)、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14)、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15)、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意思:心中平静琴声自然淡雅,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强调自然淡雅是弹琴的最高境界。  

(16)、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17)、 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18)、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1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原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2)、17)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