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是谁(文案精选11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2-20 09:38:53 浏览59

木心先生是谁

1、木心先生都有哪些作品

(1)、而同一年,真正长期隐在上海里弄的木心,

(2)、他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3)、春阳每日与我通话,报告病情,最后说,先生回家后已能起坐饮食,谈笑如故。为之操劳十余天,春阳夫妇回了北京:那是十一月初的事情。

(4)、 托尔斯泰的《复活》,笔力很重,转弯抹角的大结构,非常讲究,有点像魏碑。

(5)、26)因为我已证明了人是可能具有无欲望无功力观念的单纯的爱,即使只是一念之诚,确实是有过,而且不谙世故的少年人可能会去实行的。——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6)、将屈原比作中国文学的塔尖,将陶渊明比作塔外人;

(7)、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

(8)、你是,啊,一架/稀世珍贵的金琴/无数美妙的乐曲/弹奏过,我曾/你如花的青春/我似水的柔情/我俩合而为神/ 生活是一种飞行/四季是爱的衬景/肉体是一部圣经/二十年后我回来了/仍然是一见倾心/往昔的乐曲又起清音/曲罢你踏上归家的路程/你又成了饭桌/成了床铺,成了矮凳/谁也不知那倚着的/躺着的,坐着的/是一架稀世珍贵的金琴/全家时时抱怨还不如四邻/久等你再度光临/这是你从前爱喝的酒/爱吃的鱼,爱对的灯/这是波斯的鞋,希腊的枕/这是你贪得无厌的姿式/灵魂的雪崩,乐极的吞声/圣经虽已蔫黄/随处有我的钤(qian二声)印/切齿痛恨而/切肤痛惜的才是情人/

(9)、童年,若逢连朝纷纷大雪,宅后的空地一片纯白,月洞门外,亭台楼阁恍如银宫玉宇。此番万里归来,巧遇花飞六出,似乎是莫大荣宠,我品味着自己心里的喜悦和肯定。 

(10)、可以说木心先生是一个传奇性的作家,国内很了解他,但在世界上极其有名。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被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惟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主办的《文学无国界》(Words Without Borders)网站,木心拥有众多忠实读者。西方文学界认为:木心是二十世纪非常原创与极为重要的艺术家,是真正的世界级艺术家之一。作品数量之浩瀚、文学形式之多样都令人赞叹。

(11)、9)爱情,人性的无数可能中的一小种可能。——木心《素履之往》

(12)、年迈而无子女,临老起病是怎样心情?闻知长辈危急的一刻,晚生的心绪又是怎样?木心不是我的父亲。父母倘若病危,我会放下所有事,迅即赶去的。差异便看这一层么?当春阳料理先生入院时,我想,是我赶去的时候了。北京诸事走不开,可以是理由,当春阳说先生回家了,他还好——复检的数据确是好的——我于是坐下。其时正筹划与两位老友的联合展事,日日盯着做一本随展的画册。

(13)、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14)、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木心先生诗文作品中,意境最美的当属这首《从前慢》。

(15)、2011年12月21日,淡淡雾霭笼罩着桐乡,

(16)、灵堂不放哀乐,放的是特别剪辑的先生生前最爱听的交响曲。在殡仪馆就被媒体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采访。说句大实话,丹青老师是以“敢说话”出名,当天的采访,回答记者问题还是犀利的,然而,媒体就是喜欢他的率直回答。以至于我怎么想打断采访都没有办法做到,因为依照风俗,送葬人要回乌镇家中吃过饭才算事情结束。乌旅人,就像陈主任说的:我给三千乌旅人接了位爷爷回家照顾。陈主任,说到也做到了。

(17)、“吃了再多苦头,也要笑着活出人的样子。”

(18)、现在读了木心先生的书,你在他面前变成了小瘪三!”

(19)、提及木心,或许仍有人会感到陌生,但如果说起《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你肯定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他!

(20)、木心先生的传奇一生衔接了中国“文革”前到今日的文艺桥梁。而他的艺术活跃的在东西方与古典及现代之间对话。

2、木心先生是谁

(1)、1947年,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

(2)、“谁”,沪语“啥人”。这一问,比昨天初到时先生的当面不认,尤使我心惊。昨天,十一月十六日黄昏,我与内人从杭州机场赶到桐乡医院,直趋先生床前。没想到他抬脸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海盗呢!他们走了吗?”

(3)、觉得从前太幼稚,现在总算看透了想穿了,

(4)、6)不能不与伪善者周旋时,便伪恶,淋淋漓漓地伪恶,使伪善者却步敛笑掉头而去。——木心《素履之往》

(5)、其代表作有《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

(6)、陈丹青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

(7)、我们如果将周氏兄弟定义在五四时代,将沈从文、张爱玲定义在三四十年代,将建国后的著名作家分别归入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然后据此规范他们的文学观、时代性与写作立场,相信不会遭遇太大的异议。可是我们如何定义木心先生的文学归属? 

(8)、木心先生是我一生寻找的老师,还好还好,有生之年遇到先生,不枉此生了。

(9)、1982年到2006年间,逃离开了故乡到了纽约。以往的沉痛记忆让他小心翼翼的生活,然而这自由的空气精神也转印到一幅幅完美的杰作。2002到2003年间,他创作了两组60与40幅微型的惊人袖珍巨作,另外在这时段他也同时大量的写作。

(10)、从前木心写过一句扎心的话:“从前的人多认真,认真勾引,认真失身,峰回路转地颓废。”从前慢,从前认真,从前的贵族是贵族,木心的诗写的是他自己,一个认真失身的人。

(11)、  (作者简介) 高昱萍,70后,从小爱戏,铁粉“猫咪”(茅迷)一枚。乌镇旅游15年,5475天,131400个小时,从青涩到成熟,从青年到中年,从导游起步到负责公司媒体外宣,从市场营销到景区管理,历经了乌镇旅游的起步、发展、壮大、蜕变,感恩乌镇旅游!

(12)、7)不可能有真理,仅只是热情,无所谓思想,至多得到些感觉。

(13)、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 

(14)、  (尺八一曲,让人想起先生的《从前慢》)

(15)、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16)、“从前的日子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很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在西栅的昭明书院里,有一个”木心阅览室”。不时,有读者拿着木心诗集翻阅。

(17)、我听她这样说,当下大喜:真的文学总算公道的!可是我的阳谋同时也就被点穿,我今天索性说说破:什么阳谋呢?请大家原谅: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 

(18)、记得2001年,丹青老师来乌镇探访先生旧居地址,是我接待的。

(19)、他将手稿缝进棉裤,托朋友偷偷带出监狱。

(20)、交换条件是:每月以画相抵,替其捉笔为文。

3、木心先生的经典语录

(1)、“明天不散步了,哥伦比亚倒影,记不记得?”我狠狠地问。他目光移开,看向东墙,嗓音微颤,趋于尖细:“……写得好……伟大!”

(2)、不早熟,不是天才,但天才一定要晚成才好。木心就是这样一位早熟而晚成的文学大师。“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3)、二十多年前,当大家忽然发现中国曾经有过譬如沈从文张爱玲这样的作家,我们惊异的是什么呢?正是另一种我们所不熟悉的阅读经验。这种被长期中断、遗忘的陌生经验立即征服并动摇了我们的阅读经验——这种征服动摇的过程还得加上八十年代西方新文学带给我们的新经验(譬如昆德拉、博尔赫斯、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大家想想看,近三十年来如果我们的写作实践与文学观发生了变化,正是起于阅读经验的变化。

(4)、 幸也罢,不幸也罢,创作也罢,不创作也罢,只要通文学,不失为一成功。清通之后,可以说万事万物——艺术家圆通之后,非常通。

(5)、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把岁月变成诗篇和画卷。

(6)、时值中午,我带团结束,回转办公室。照例,路过传统手工作坊区。在叉路口,看到陈洁,见她出团中。

(7)、3)美貌的废墟不及石头的废墟,罗马夕照供人凭吊,美貌的残局不忍卒睹。——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8)、但就在这时,他作出一个惊人决定:“我要去美国。”

(9)、 普希金关心时事,但一到艺术,就十分纯粹。

(10)、有次寄出稿件后,木心卜了一签:小鸟欲高飞,虽飞亦不远,非关气力微,毛羽未丰满。

(11)、11)许多事,如果是杜撰的,就立刻索然无味。——木心《即兴判断》

(12)、1952年生于陕西商洛,是我国当代文坛种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也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性。贾平凹是中国少有的高产作家,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精品。

(13)、如果你找到木心事迹的,你就知道它的一生,堪称传奇。不管遇见什么事,他都只有文学与艺术。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最后一刻他都是与文学相伴。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84年,始终孑然一身,惟有文学与艺术相伴。

(14)、读到这句,你是不是立马就想起那翘首期盼邮差的日子:从前, 人们过日子的底色都那么美,那么慢。

(15)、现今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那是多沉重的一个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16)、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和艺术家。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其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代表作有《文学回忆录》、《木心作品一辑八种》、《木心作品二辑五种》、《木心诗选》等。

(17)、浙东方言便是这样地将“桥”叫做“一顶”。他疯了,我想,等着他恍然沉吟。渐渐地,先生看向天花板,语调平静:

(18)、尤其静夜我的情欲大纷纷飘下缀满树枝窗棂唇涡,胸埠,股壑

(19)、初次给他看,他完全不能辨认,移开目光。翌日再试,他可怜样地抬眼看我,一脸困扰,又低头看,终于嘟囔道:“噫!……是我呢!神气得很呢!”

(20)、木心难以闯过今冬。看着他由壮及老,老而弱,弱而衰,我明白这是他最后的时光。只是,还有多久?

4、木心先生是谁介绍的

(1)、这群访客,是当时上海一个文学社区“小众菜园”的成员,每个人都有一个“江湖地位”,兴趣相投,相互间默契非常,结伴而来探访先生,在先生面前居然像个小学生一般。陈村曾在“菜园”有文字写到:依我私见,读过木心先生的上海,其他人写的上海都是伪作。明珠姐姐写到:木心先生是一个儒雅/整洁/完美主义的老先生,他讲普通话,也会讲上海话,常有英文单词蹦出来,声音轻软妥帖。没聊多久,就发现他老人家很幽默。我说:我们见你很紧张。他说,你们紧张,我也紧张啊。

(2)、台湾旅美文学家郭松棻先生称木心先生是“喜剧家”。他引戴卫·达契斯评价乔依斯的一段话,说“乔依斯的文学事业是要逐步把自己跟生活绝缘,然后达到一个喜剧的境界。”写作者为什么要“与生活绝缘”,可能正是我们集体性阅读经验中的一个盲点。

(3)、临终前他在病床上也是叨唠这句:“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这一句被印在他的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的封面上,可见他对它的喜爱。

(4)、音乐不是木心的创作主项,但缺失了他的乐稿的呈现,我们对他的了解是不完整的。五年来,敏感的读者经已选取他的诗作,谱写乐曲,允为美谈——2014年,青年音乐家刘胡轶将《从前慢》谱成歌曲,获选2015年春晚曲目,传唱一时,随之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

(5)、从此,木心可以在他自己命名的“晚晴小筑”,安心地画画、写作,安度晚年。“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唐杜牧的《归家》,似为木心所写。

(6)、他的学生陈丹青曾说:“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而历史的荒诞就在于,艺术家的一生总是跌宕起伏,毁灭再复燃。

(7)、 福楼拜一定嫉妒巴尔扎克,一如芬奇嫉妒米开朗琪罗。

(8)、但木心作品真正回到大陆,已是2001年。

(9)、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借我变如不曾改变/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借我可预知的脸/借我悲怆的磊落/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10)、“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11)、这一点,在此后听丹青老师、帆子他们讲过的,关于先生的一些生活细节。

(12)、最近几年,网络读者,尤其是年轻一辈开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场,上海青年作家尹庆一与王淑瑾夫妇是其中之一。这些读者仅从极有限的转载文字,便意识到他的唯一性与重要性。

(13)、因此,我们可能会承认:古典大统、五四传统,在整整两三代人的知识状况与阅读习惯中,已经失传,很难奏效了;第三项,尤其是第四第五项传统,则全方位的构成了我们的话语、书写、阅读、思维与批评的习惯。

(14)、从前的人,多认真 。认真勾引,认真失身,峰回路转地颓废。△木心作品

(15)、木心说,你们书读的太少,不如当年的李梦熊。

(16)、随后,胡晓申创办杂志《美化生活》,邀木心做了主编。

(17)、主要作品有《浮躁》、《废都》、《秦腔》、《古炉》等。《秦腔》曾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18)、木心先生来路宽阔,但没有师承,秉承内在的意志,但没有同志,他与文学团体和世俗地位绝缘,他曾经长期没有读者,没有知音,没有掌声……这是他所追求的吗?在五十多年来庞大的中国文学群体之外,我看见,这个人自始至终单独守护着、同时从不受制于五四开启的价值、精神与世界观,凭一己之身、一己之才,持续回应并超越五四那代人远未展开的被中断的命题。

(19)、如果你是70后或者是年龄更大一些的人,那么,若你静下心来回味从前,就真的会感觉到少年岁月中那种让人留恋的“慢”。

(20)、后来,一位大收藏家收藏了他的33幅水墨画。

5、木心先生的故事

(1)、著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等;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画集《木心画集》等;口述作品《文学回忆录》等。

(2)、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便纠缠木心,请他开课讲世界文学史。

(3)、 文字推广不能靠立法。文字只有靠天才特高的文学家,他们为自己而使用文字,一经使用,文字生机勃勃,传诵四方。

(4)、  (晚晴小筑开放,丹青老师叙述建筑的前世今生)

(5)、这就是我的叙述的困难:木心先生与我们同在一个时代,但是他出现得太迟了,我应该怎样介绍他?

(6)、 “那个才气超过你十倍的人,你要知道,他的功力超过你一百倍。”刚才来讲课路上,我想到这么一句。自己耕耘,自己收获,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7)、17)现代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文学回忆录》

(8)、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9)、鸥鸣不已云飘移呵欠某翌晨悄悄一个走了傍晚另一个随浪而去

(10)、  20年前,某个阴天的下午,我接待了到乌镇东栅孙家花园看木心先生老宅的丹青老师,一杯咖啡,让丹青老师记得到如今。

(11)、十三四岁时我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

(12)、再接着,担任了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

(13)、1984年,他在哈佛大学举办了个人画展。

(14)、本文系2006年1月7日,陈丹青在木心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新书发布会上的讲演辞。

(15)、相比现在行色匆匆挤地铁,或者是边走边往嘴里胡乱塞几口早餐的快节奏生活,从前那记忆中的“慢”,怎能不让人无限怀恋。

(16)、“觉得我的美学理念更接近林风眠先生。”

(17)、到自我觉醒的时候,选择谁做老师就开始自主了。

(18)、木心将佛陀比作飞出生命迷楼的伊卡洛斯;

(19)、如果你看过他的作品,看过上面这个纪录片,你会了解一些发生在他身上的过往经历,你也会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上木心先生的人格还有魅力。

(20)、此外,郭先生还点到了木心先生的“知性主义”,点到了他在书写中长期把握的“形上生活”,点到了木心的散文美学为什么是因为“生活的退息”,点到了木心散文“对细节的敬意”,指出他是极少数“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的作家——以上这些,是不是我们阅读经验中普遍的盲点?

(1)、陪伴先生度过纽约最后十年的黄秋虹女士,也从美国赶来了,拖着行李箱。我挽她立在床前,忽又不能自抑:纽约老友来了——昔年每去先生借宿的秋虹的独幢宅院,必是远远望见木心等在门首阶前——如今先生浑不知秋虹来到,自顾沉睡着,因气管镜用过,鼻腔横着浅蓝色塑料管,看去如在颓然赌气。

(2)、有次上课,大家等着木心,太阳好极了。他进门就说,一路走来,觉得什么都可原谅,但不知原谅什么。那天回家后,他写成下面这首“原谅”诗,:五月将尽,强光普照,一路一路树荫,呆滞到傍晚,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天色舒齐地暗下来,那是慢慢地,很慢,绿叶铸间的白屋,,都相约暗下,暗下,清晰?和蔼 ?委婉?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3)、木心实在气愤,就嚷嚷:他也配对海涅乱叫。

(4)、十五年前/阴凉的晨/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梦中/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

(5)、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就不属于自己。待人对事,不要太计较,对与错何必认真,一切皆如过往云烟,转眼消失不见。

(6)、你是真葡萄树/我愿是你的枝子/枝子不在树身/自己无能结果/你是真葡萄树/我将是你的枝子/结果甸甸累累/荣耀全归于你/你是真葡萄树/我已是你的枝子/枝子夜遭摧折/旦明茁绽新枝/你是真葡萄树/请你把不结果的/那些枝子剪去/使我结果更多/

(7)、1946年,木心为逃避国民政府而到台湾,1949年回到新中国,陷入足以让他忧郁致死的痛裂处境,然这种处於晦暗悲观环境的遭遇,却也唤起他内心的顽强的人文记忆,并让他耽于创作中解脱困顿。他说:“文学是我的信仰,是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

(8)、(20年后,“咖啡姑娘”与丹青老师相遇在曾经的孙家花园)

(9)、 嵇康的诗,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唯一阳刚的诗。中国的文学,是月亮的文学,李白、东坡、辛弃疾、陆游的所谓豪放,都是做出来的,是外露的架子,嵇康的阳刚是内在的、天生的。汉赋,华丽的体裁,现在没用了。豪放如唐诗,现在也用不上了。凄清委婉的宋词,太伤情,小家气的,现在也不必了。要从中国古典文学汲取营养,借力借光,我认为尚有三个方面:诸子经典的诡辩和雄辩,今天可用。史家述事的笔力和气量,今天可用。诗经、乐府、陶诗的遣词造句,今天可用!

(10)、 文学是脑的艺术,无声无色,和感官没有关系,却感动你,魔术性最大就是文学,你感动了——就是几个字呀!

(11)、16)不嫉妒别人与你相对谈笑,我只爱你的侧影。——木心《素履之往》

(12)、“我们在世界上,无非要保持这样一点态度。”

(13)、其作品有着强悍的暴力主义,以疯狂化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小丑、傻瓜等被官方文化贬低的边缘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使用从民间而来的粗鄙语言与独白式的“高雅”语言相混杂,努力发掘出藏污纳垢的乡土民间中的狂欢精神,时自己的小说创作具有狂欢化风格得先锋色彩。

(14)、  20年岁月,乌镇从寂寂无名的小镇,到享誊世界的江南名镇。蒙邀参加今天的活动,感谢丹青老师。

(15)、  先生灵堂设在晚晴小筑的二楼,原本的客厅,搬移家具,连夜布置成灵堂,由经营公司负责采购物品,管理公司的东栅场馆部负责轮班守值。各地文艺界、作家、青年读者纷至沓来。等到出殡那天,我跟到殡仪馆送葬,不说人山人海,也是人头攒动。我的一个任务是负责清点有多少人回乌镇用餐,到最后,没法子统计,就全部在子夜酒店招待了。

(16)、现在更好,陈丹青做了他该做的事,成为楷模,我想介绍木心,是他最大的功德。

(17)、木心先生开始写作,是在四五十年代,恢复密集写作,是在八九十年代;横向比较,同时期国内的文学写作无论从哪一面向看,均与他不在一个时间的纬度。 

(18)、此后,直到逝世,他再没出席过一次演讲。

(19)、1958年生于河南新乡,主演作品有《手机》、《一句顶一万句》、《我叫刘跃进》《温故1942》等。《一句顶一万句》曾获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