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名言警句励志经典
1、诸葛亮名言警句大全
(1)、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2)、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3)、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4)、——诸葛亮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6)、太阳既不会夸大,也不会缩小,有什么就照出什么,是什么样子就照什么样子。——(苏)高尔基
(7)、你可以当个诸葛亮,但你当不上司马懿,知道为什么么?因为,你的血液已经开始燃烧,不像我,我连心都被冰封,活着都像死了你看连诸葛亮那么有才干的谋略家,都不能将阿斗培养成明君,可见要想拯救一个人,得有多难。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9)、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10)、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1)、看完这些被自己误解了这么多年的名言,深深地怀疑自己书是不是白读了。
(12)、它日故人能忆我,葛仙矶畔觅渔翁。“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谒汉昭烈帝惠陵及诸葛公祠庙》)“壮气河潼外,雄名管乐间”(《感旧》)“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4)、1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5)、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6)、诸葛亮在信中指出,“淡泊”、“宁静”是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志向的前提。
(17)、44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1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9)、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0)、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2、诸葛亮名言警句励志经典句子
(1)、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2)、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那么长大后的诸葛瞻是否能如父所愿呢?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诸葛瞻多才多艺,擅长书画,十七岁时即被后主刘禅招为驸马,是备受蜀国人民爱戴的英雄。他三十七岁时便和儿子一起战死沙场,可谓国之栋梁,诸葛亮对他的早期教育起到了重大影响,可以说《诫子书》一路伴他成长。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5)、这样一想,影视里的反派角色怎么还变得有些“正义感”了?
(6)、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大仲马(法国)
(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8)、诸葛亮在这封家信中的话,都是从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至今仍具有非常积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被许多人视为座右铭。
(9)、22 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布克·华盛顿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1)、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12)、20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88 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4)、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
(1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6)、他以政治家的胸襟和眼光,结合切身经验,要求子孙从修身养德做起,励志勤学,为将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做好准备。
(17)、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1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20)、然而,这句诗被误解得太深了,甚至还遭到了“篡改”。
3、诸葛亮名言警句励志经典短句
(1)、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
(2)、最后,诸葛亮特别告诫子孙不要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要努力“接世”,经世致用,否则会老大徒伤悲,后悔莫及。
(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4)、4)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5)、诸葛亮写此书,以古代贤者所应具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素质要求谆谆告诫他的儿子。
(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7)、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8)、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 金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0)、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1)、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2)、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13)、 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4)、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6)、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17)、诸葛亮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也有一种说法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18)、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中考满分作文精彩细节描写片段摘抄100则汇编
4、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和佳句
(1)、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2)、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4)、17)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他还阐明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肯定了才能和学业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
(7)、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8)、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志不强毅,意不慷慨,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9)、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译文)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
(10)、1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1)、国安民乐,四方仰德,果真如此吗?呵呵。我入蜀地,所见所闻,一路沿途尽白骨森森;强征壮丁,妄动国政,沃野千里无一个男人。致耕地荒废,饥荒横陈,是可忍,孰不可忍。七纵孟获,妇人之仁;严刑峻法,民不聊生。诸葛亮,你为何一声不吭?!----此物天下绝响(b站)
(12)、26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13)、11 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 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1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5)、诸葛亮晚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诸葛村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稚孩童都能熟记于心。
(16)、 3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松下幸之助
(17)、勿以身贵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8)、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19)、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0)、20)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诸葛亮名言警句励志经典摘抄
(1)、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2)、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3)、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豪)(倦),可以至醉,无致於乱。
(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5)、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6)、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7)、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8)、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9)、忍屈伸,去细碎,广咨家发,除嫌吝----《戒在道开用出甥书》
(10)、唉,试想自己默默坐牢几十年到最后才沉冤得雪,迟到的正义,好像也算不上真正的正义了。
(11)、2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2)、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13)、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14)、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1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6)、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英)哈代
(17)、1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三国)诸葛亮
(18)、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英)莎士比亚
(19)、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