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对于爱情的语录(文案精选136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09-25 23:44:28 浏览59

佛经爱情经典名句

1、佛经爱情经典名句大全

(1)、2不责人之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不仅可以养德,还可以远害。"

(2)、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3)、世间众生,不知恩报,更相仇对,邪见执著,迷惑颠倒,愚痴无知,无有信心,随逐恶友,起诸恶慧,贪爱无明,种种烦恼、悉皆充满,是我所修菩萨行处。--《大方广佛华严经》

(4)、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5)、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大智度论》

(6)、设满恒沙刹 珍妙庄严具 奉献诸如来  及欢喜顶戴

(7)、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8)、一三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9)、1善男子:若能观怨(家)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优婆塞戒经》

(10)、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1)、2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12)、2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1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14)、2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15)、1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16)、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17)、你不能让所有的人喜欢你,却能减少别人讨厌你的原因。与人协商而不产生摩擦,是有待学习的一大课题。

(18)、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19)、2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鳌,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20)、或许,就在我快要把世界遗忘的一刻,而心中唯独不愿忘记,我的城你来过,恰似一首小诗的情韵,不经意间惹了我的爱恋。此时,冷月伴无眠,拈一缕文字里的情结,低眉相思处,一盏禅茶平淡了流年。若回首,记忆中青梅煮酒的往事,注定是桃花树下赏风听吟的一场曾经花事。

2、佛经对于爱情的语录

(1)、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菩萨问明品第十)--《大方广佛华严经》

(2)、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3)、 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赏析: 相对与相会,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会晤。所谓相对只是一场淡漠和平常的相遇,而相会却带着四目相对时的喜悦和温存。

(4)、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6)、八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8)、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9)、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0)、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11)、2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12)、一六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3)、2十方如来邻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14)、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5)、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唸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16)、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17)、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18)、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

(19)、3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

(20)、而女人,她们往往视爱情若生命,在她们骨子里,爱情这两个字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数女人又都是怀旧的,如果没有伤及灵魂痛彻心骨的经历她们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而女人一旦决意放弃,那她曾视之为生命的那份爱情定已全然摧毁,她早已没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变了心绝了情,那是永远都不会回头的了。就如同那只飞离主人肩膀的鸟儿,一去不返。女人的爱,因为忠诚,所以毅然决然。

3、佛经经典名句关于爱情

(1)、你知道吗,你曾经是我的一个梦,只是这个梦太短了,短的我来还不急做些什么,我就已经醒了。

(2)、若有诸女人 欲成男子身当发菩提心所愿便成就

(3)、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4)、一四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5)、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6)、一五人类最大的错误,在于不敢承担圣人的心。

(7)、2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8)、1闻三恶苦,心生怖畏,身毛皆竖,涕泣横流,坚持斋戒,乃至小罪,不敢毁犯,当知是人,得解脱分法。(解脱品第四)--《优婆塞戒经》

(9)、10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造者是。

(10)、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11)、佛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2)、他顶替了信的莫须有的罪名,也顶替了母亲暗中的罪行。这样,皇室虽然恢复了太平,众人皆大欢喜,然而律,还是一无所有地离开了皇宫,甚至是伤透了心地离开。彩京的不接受,恐怕是他心头最大的伤痛。总觉得他的眼神充满忧郁,脸上充满了若有所思的神态。但是,也许他是感觉幸福的,因为他是为爱牺牲的,他成全了那么多的人。

(13)、你刚说的是共同财产是吧,其实我们自己怎么知道,自己的男人在外边跟别的女人又多少共同财产呢?

(14)、我看书有我的原则,我不喜欢语文书、作文课,因为我仇恨这些东西赚人的钱又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我更喜欢王朔,这小子很聪明,而且很真诚。我的写作特点更像钱钟书的《围城》,因为我很欣赏他骂人骂得深刻又不露骨。

(15)、2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16)、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四十二章经》

(17)、   先说个故事,一位老人养两只鸟儿,一雄一雌。老人每天都会带着它们一同出去散步。雄鸟和雌鸟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雄鸟有时会飞出去溜一圈,但天黑之前,它准会自己飞回巢里。雌鸟却从未曾离开过老人的肩膀。如此日复一日,一晃许多年过去了,一切从未改变过。直到那天,一切都与往常一样。老头吃完饭,又带着两只鸟儿去散步。忽然右边肩膀上原本安静立着的雌鸟一振双翅,转眼不见了踪迹。雄鸟仰天长啸,不见回音。自此,雄鸟日日在巢中哀鸣,再也不肯离巢一步。三个月后,雄鸟郁郁绝食而死。死前仍哀鸣不止。许多年过去了,直到老人去世,雌鸟再没有回来过。只有那个早已废弃的鸟巢,在风中独自见证那段历史。

(18)、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19)、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写忧伤的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忘记了每天都笑一次。

(20)、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佛经爱情经典名句及解释

(1)、佛说:堪回首,人生如梦。爱也悠悠,恨也悠悠。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大爱无私,被你深深伤害过的,不会在你眼前哭泣;要是打定主意,决意离婚的,是不会多说什么的;真正为你感到开心的,在内心微笑。

(3)、2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4)、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5)、2疾则一日。迟则七日。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即是八地菩萨。何以故。为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阿弥陀经中。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即是八地菩萨。

(6)、天生万物,生命的美都是一样,而形式的美各不相同,如此各美、共美,乃是自然。竹竿劲直挺拔,葡萄藤曲折盘绕。倘若竹竿想长成葡萄藤的样子,葡萄藤又羡慕竹竿的劲直,在双方都是极大的痛苦。唯有各任天机,各自活出茂盛的生命,才是顺应天命,美美与共。

(7)、一五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8)、佛说:烟火缭绕的梦境,只是因为爱情,因为刻骨铭心的爱恋;四大皆空不过过眼云烟,就算前世五百次的回眸,也只换回今生一次擦肩。

(9)、如牧人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众生命。若以刀杖害,无恶无害者,十事中一种,彼将迅速得。

(10)、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1)、每次看你拉琴的时候坐着有点别扭,可能是因为你比一般女孩子个子要高,乐团批量制作的椅子你坐着不合适。

(12)、2不要以为自己修行功德很少,到哪一天才能成就?如果我们得一心了,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一切诸佛如来是一心,你也一心,你心跟一切诸佛心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分别、界限,一切诸佛无量劫来所修的功德都变成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迷,你一迷到底,迷人的心跟我的心是一个心,所有一切迷人的心变成我的心,所有迷人所造的罪业都变成我的罪业。

(13)、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14)、3复次善男子。又有一法如来觉证。何等一法。所谓诸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取不舍非因非缘。如是等法如来觉证。

(15)、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6)、2《观经四帖疏》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17)、1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大方广佛华严经》

(18)、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19)、一二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分的缺点。

(20)、10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太上感应篇》

5、佛经爱情句子

(1)、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2)、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4)、3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无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

(5)、不如以慈心 回向于菩提是福为最胜无量无有边

(6)、一六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7)、佛说爱情是一种遇见…遇见是一种缘分…佛又说五百年的修行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8)、我成为现象,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

(9)、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10)、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1)、二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2)、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3)、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14)、2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15)、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6)、一五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17)、一三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8)、佛说:霓虹灯下的幻影,是因为思念的脚步轻轻踏出红尘万丈;千丝万缕的情意,直到遇见了你,才划过一道忧郁的泪痕。

(19)、放生续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20)、罚之不已令变畜,甚至永使堕水族。看此惨报我亦哭,叹人何苦迷粉髑。

(1)、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

(4)、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5)、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7)、六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9)、三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0)、说好要忘记偏偏又想起原来我的心还没有答应放弃了你真的对不起虽然曾经答应了你我却还没答应我自己。当最后一个音符响起,想念被逼画上休止符,再美好的句子也要写下句号。然而,这并不预示着结束,而是代表着另一个悲伤的延续。

(11)、2如果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我们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苦恼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12)、2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13)、3女色多迷人,人惑总不见,龙麝暗薰衣,脂粉厚涂面。人呼为牡丹,佛说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14)、咨询及供养信息(积善寺-劝请大家每日多诵经,念佛,放生,供灯、供僧)

(15)、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6)、1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受诸苦恼。如是思维,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欢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大方广佛华严经》

(17)、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18)、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19)、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

(20)、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1)、2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吾心,吾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2)、佛曰: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3)、佛曰:若诸菩萨为化众生,常入聚落,不择时节。或至寡妇、淫女舍宅,与同住止,经历多年。若是声闻所不应为,是名调伏利益众生。

(4)、1心不动故,具足羼提波罗密。--《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5)、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6)、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7)、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因为有些博士其实见识没有多少长进,只是学会了怎么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写得鬼都看不懂.

(8)、1于父母所,少作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获罪无量。--《杂宝藏经》

(9)、1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既受戒已,得人天乐,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六波罗蜜品第十八)--《优婆塞戒经》

(10)、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1)、1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八大人觉经》

(12)、说相思,却不直言相思,而是从“看朱成碧”,“憔悴支离”,乃至到泪迹斑斑的裙子上,侧面反映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13)、一六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14)、先说个故事,一位老人养两只鸟儿,一雄一雌。老人每天都会带着它们一同出去散步。雄鸟和雌鸟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雄鸟有时会飞出去溜一圈,但天黑之前,它准会自己飞回巢里。雌鸟却从未曾离开过老人的肩膀。如此日复一日,一晃许多年过去了,一切从未改变过。直到那天,一切都与往常一样。老头吃完饭,又带着两只鸟儿去散步。忽然右边肩膀上原本安静立着的雌鸟一振双翅,转眼不见了踪迹。雄鸟仰天长啸,不见回音。自此,雄鸟日日在巢中哀鸣,再也不肯离巢一步。三个月后,雄鸟郁郁绝食而死。死前仍哀鸣不止。许多年过去了,直到老人去世,雌鸟再没有回来过。只有那个早已废弃的鸟巢,在风中独自见证那段历史。

(15)、七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6)、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