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景色的成语
1、秋天关于景色的词语
(1)、(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2)、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关于秋天的成语
(3)、(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4)、解释: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洁。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样洁净。
(5)、秋风团扇:秋风起后,扇子就弃置不用。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6)、庆云话八级考试,90%的庆云人第一题就懵了……
(7)、来源: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8)、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9)、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10)、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1)、来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昏卸得残壮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嗑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
(12)、秋色宜人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13)、雁是侯鸟,北方进人深秋时,雁便往温暖的南方飞去。
(14)、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15)、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对张(作霖)则~,对曹(锟)尤密切勾结。★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16)、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17)、(水石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同“水木清华”。
(18)、解释: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9)、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20)、(水光山色):指湖上风光,山间景色。形容山水秀丽。
2、关于秋天景色的成语
(1)、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2)、五谷丰登、秋风萧瑟、硕果累累、春花秋月、天高云淡、寒蝉凄切
(3)、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所恨芳林寥落甚,~不同时。★鲁迅《偶成》诗
(4)、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之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金风送爽秋雨绵绵秋风送爽瓜果飘香枫林如火硕果累累春去秋来秋菊溢彩
(5)、8) 、望穿秋水: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6)、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7)、金风送爽(jīnfēngsòngshuǎng)
(8)、白露秋风送清爽,金色桂花飘满香。惦记朋友诉衷肠,提示冷暖记心上。美丽秋景驻足赏,拼搏事业别太忙。好运常伴在身旁,祝你幸福又安康!
(9)、解释:现代成语。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10)、(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11)、人似秋鸿: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12)、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描写秋天的成语
(13)、10).呵呵,或许是我想多了,此夜景中,一阵金风送爽,真的要好好的享受一番,仰望着天空,幻想着……
(14)、盈盈秋水:盈盈:清澈的样子。秋水:秋天的水清,比喻人的眼睛清澈。眼睛如一波清澈的水。形容女子水汪汪明亮而传神的眼睛。亦作“秋水盈盈”。
(15)、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16)、香飘四野:到处都是香气,形容香气很浓的样子。
(17)、来源: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18)、花明柳媚:描述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19)、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20)、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3、关于秋天景色的成语有哪些
(1)、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都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美景。
(2)、红花衰败,绿叶减少。春尽花残,初秋百花凋谢。
(3)、来源: 唐·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
(4)、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旧山河,故国遗台忆独过。★元·王恽《望歌风台》诗
(5)、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6)、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7)、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8)、16) 、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9)、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10)、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11)、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12)、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
(1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秋天景色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4)、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5)、秋收冬藏:意思是秋天收割谷物,冬天贮藏粮食,后被喻为一年的农事。
(16)、(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17)、来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18)、(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19)、50)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20)、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描写秋天的成语
4、关于秋天景色的成语100个
(1)、唐·石贯《和主司王起》:“绛帐表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2)、(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