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的故事
1、关于数学的故事有哪些
(1)、其实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大家一定要开心学数学!
(2)、公元前200年中国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问世,该书编有246个与实际相关的问题说明如何解方程式,而要到19世纪高斯才发现了这一方程式解法。中国人秦九韶解决了三次方程的问题,而到17世纪牛顿才开始使用类似的迭代法。
(3)、他在数学史上被认为是对分析数学的发展产生全面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欧洲最大的数学家”。
(4)、巴斯卡1623年6月19日出生于法国奥佛涅省的克勒蒙城,他的家庭是开明而富有的,但巴斯卡的人生却是很悲惨的。他1岁时就患肺结核与软骨病,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终身生活在病魔的阴影中。从18岁起,他几乎没有一天是快乐无忧的。正当24岁的青春韶华,他却因中风而瘫痪。肠结核、头痛症、下肢麻痹更兼神经衰弱,一齐向他袭来。经过反复调养、多方锻炼,虽能倚杖而行,但再也恢复不了健康了。他的病极其复杂,象他的思想一样,时时处在神秘之中。法国医生梅特里曾概括其多种病症而命名为“巴斯卡幻象”,认为巴斯卡“一方面是伟大人物,另方面是半疯子。”
(5)、赛翁也不遗余力地培养这个极有天赋的女儿。到大约十岁时,她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算术和几何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她学会了如何利用金字塔的阴影长度来测量它的高度。这一举动得到了父亲和他的好朋友的高度赞赏,进一步提高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她开始阅读数学书籍。17岁时,她参加了一场全市范围内的辩论,尖锐地指出了芝诺的错误:他的推理包含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即他限制了比赛时间。
(6)、那一天,父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年幼的儿子竟然自己独立地发现出欧几里得的前三十二条定理,而且顺序也完全正确。这实在太出乎父亲的意料了。同时,父亲也非常高兴,感到自己多年来的培育没有白费,儿子一定会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学者。
(7)、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们酒店。”
(8)、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要求背熟的概念及相关公式
(10)、程预言出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而且效果颇佳,所以他请数学教授再审查一下
(11)、天渐渐地暗下来,满头大汗的牛顿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中。推开院子大门一瞧,马正在棚子里津津有味地吃着草料。原来牛顿只顾着看书,马嚼子松开了,可是看书看得入了迷的他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但是老马识途,马很快就独自地跑回家来了。牛顿看到马回到了家里,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12)、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13)、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
(14)、第三集:空间边缘。这一集主要介绍中世纪之后欧洲的成就。中世纪以后,整个欧洲涌现出大批的科学家。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更是浩若烟海。
(15)、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16)、第一集主要讲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巴比伦在数学上的成就。古埃及的成就非常令人惊叹,由于建造金字塔等实际需求,古埃及人发现了很多数学公式。
(17)、每个名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一篇数学名人故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18)、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
(20)、关于寒假生活的小学作文范文十篇,可以参考一下!
2、关于数学的故事50字
(1)、然而不幸的是,这根绳子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
(2)、这个计算器看起来似乎简陋了一些,无法和现在的高科技相媲美,可是这个发明却是一个里程碑,让科学的理念渗透到了生活之中。
(3)、也许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概率非常小,他们可能会设法进行计算,猜想这个概率可能是七分之一。然而正确答案是,大约有两名生日是同一天的客人参加这个婚礼。
(4)、对数之所以这么有用,是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它的一些性质:对数能把乘法变成加法,把除法变成减法。更确切的讲,两个数乘积的对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取对数在加起来。同样,两数商的对数等于两数对数的差。
(5)、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6)、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的。如此说来,只要借助一只额外的袜子,数学规则就能战胜墨菲法则。通过上述情况可以得出,“多少只袜子能配成一对”的答案是3只。
(7)、爸爸打趣儿道:“晨晨,咱家日历不用买了,你就当咱家的日历吧!”晕!
(8)、假设你在参加一个由50人组成的婚礼,有人或许会问:我想知道这里两个人的生日一样的概率是多少?此处的一样指的是同一天生日,如5月5日,并非指出生时间完全相同。”
(9)、库默尔屈就为一个中学教师时,有一天上课,在黑板上运算却忘了七和九的乘积!他犹豫很久讲不下去时,有学生说答案是他依着写下了。
(10)、台灯的亮光在黑暗中闪现,我静静坐在书桌旁,回望着这一学期以来我在数学学习之路上的起起落落、与数学之间的“难解难分”,心里感慨万千无法用言语道尽。虽然我现在的数学成绩仍不够稳定,但至少我拥有了自信,拥有了不断自我总结方法和问题的能力,拥有了面对问题独立思考的勇气,终有一日,星光不负赶路人。
(11)、然而,只有人数升至366人(其中有一人可能在2月29日出生)时,你才能确定这个群体中一定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12)、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
(13)、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14)、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15)、第二种简单,直接把苍蝇飞行时速乘以飞行时间就行了,飞行时间怎么算呢?因为二人只需要骑行16千米就能相碰,所以只需要一个小时就会把苍蝇夹扁,而苍蝇只能飞1个小时,所以苍蝇时速24公里乘以一小时,答案就是24公里。
(16)、关于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而且这种情况并非只在我家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或许始终都无法配成一对。虽然我不是太幸运,但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的。如此说来,只要借助一只额外的袜子,数学规则就能战胜墨菲法则。通过上述情况可以得出,“多少只袜子能配成一对”的答案是3只。
(17)、瑞士数学家欧拉早年曾受过良好的神学教育,成为数学家后在俄国宫廷供职。有一次,俄国女皇邀请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访问她的宫廷。狄德罗试图通过使朝臣改信无神论来证明他是值得被邀请的。女皇厌倦了,她命令欧拉去让这位哲学家闭嘴。
(18)、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19)、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是数的第一原则,万物之母,也是智慧;“2”是对立和否定的原则,是意见;“3”是万物的形体和形式;“4”是正义,是宇宙创造者的象征.
(20)、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
3、关于数学的故事20字
(1)、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2)、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3)、一次,华罗庚看杂志,发现一篇数学论文有错误,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写出批评论文,寄给了上海《科学》杂志,不久登了出来。这篇文章改变了他的道路,使他迈向数学殿堂。
(4)、健身中心新建一个游泳池,该游泳池的长50m,宽20m,深5m(也就是公式中所说的高),现在让你贴上瓷砖,需要多少瓷砖?
(5)、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
(6)、当时,牛顿的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一生贫苦,更不想让天资聪慧的牛顿永远留在乡间,于是就想培养他独立谋生的能力,要他去学一学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7)、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8)、每当傍晚时分老仆人归来的时候,牛顿再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和老仆人一同回家。
(9)、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
(10)、学科组成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
(11)、两辆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辆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两车相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辆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
(12)、(3)到达时间11时40分+1时50分=13时30分
(13)、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14)、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
(15)、解答思路就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
(16)、1637年的某一天,法国律师兼业余数学家费马,在一本书的空白处写下了下面一段话:
(17)、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现在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
(18)、她对数学的精通,尤其是对欧几里德几何的精辟见解,令雅典的学者钦佩不已,大家都把这位二十出头的姑娘当作了不起的数学家。一些英俊少年不由得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求婚者络绎不绝。但希帕蒂姬认为,她要干一番大事业,不想让爱情过早地进人自己的生活。因此,她拒绝了所有的求爱者。此后,她又到意大利访问,结识了当地的一些学者,并与之探讨有关问题。大约公元395年回到家乡。这时的希帕蒂娅已经是一位相当成熟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了。
(19)、卖钢琴的厂家有20台钢琴。一天,来了4个小朋友他们都抢这要这20台钢琴。只有亚亚一个人突然平静了下来,说:“我们可以分一分呀!”卖钢琴的阿姨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后来星星说:“那我们怎么分呢?”谁能回答星星的问题,亚亚说。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说:“我能回答,20除以4=所以我们每人能分到5台钢琴了。”亚亚、星星和阿姨,说:“太棒了。”
(20)、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是同时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莱布尼茨稍晚几年。在1673到1675年之间的某个时刻,莱布尼茨曾与牛顿联系,想知道牛顿到底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并提出了某种交换信息的建议:你告诉我这个,我就告诉你那个。牛顿在回信中透露了微积分基本定理,但把它隐藏在一个难以破解的字母易位字谜中。牛顿显然并不想与莱布尼茨分享他的发现。他只是要留下伏笔,一旦莱布尼茨以后说这一定理是他自己的,牛顿就可以此证明他才是第一个发明人。敢情伟大的科学家也这么小心眼儿呢!
4、关于数学的故事手抄报
(1)、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2)、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3)、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