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吾爱网格律检测
1、诗词吾爱网格律检测诗词工具360
(1)、我细细品味:实在太美啦。有现实有梦境,有景致有色彩,有诗意幻象,有尘世声响…,尤其是上下片中的最后三个字,如坠入仙境,令人陶醉。
(2)、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词。词是我国旧体诗的一个独特形式,萌芽于隋,盛行于宋,是古代的歌词,又叫乐章,乐府等。词牌主要有清平乐,鹧鸪天,卜算子,菩萨蛮,满江红等等,流传至今的有百余种。词有特定的词谱,现在用平仄来表示。还有阙,片,遍,调,叠等表现形式,以及令,引,近,慢,减字,摊破之分。
(3)、原文《长诉》琥珀半轮泪半霜,一任艅艎向小沧。折浪延绵斜北冥,落日横圆逆南荒。山水远近悠悠岸,心神浮沉款款篁。苍径知我懒作扫,幽幽疏曲凄青黄。
(4)、新诗、格律诗或词任选,每人可做一至二首,或是诗、词同时写尤佳.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人生路上会有不如意,会遇到挫折,我们应积极乐观的面对,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6)、从风、雅、颂这三部分看,《诗经》不仅经历过严格的筛选,更是曾加以审慎的编排。不论编选者是谁,都反映了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己有一些爱好诗歌与音乐,并具有较高鉴赏能力的创作编辑人士了。
(7)、?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成本。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笔者退休三年后开始学写格律诗词,至今整整八年。八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创作格律诗词1000多首,现代诗,散文等也有所染指。
(10)、竖看5可变,竖看6不可以,每句尾不能三平调。但1注意不能孤平。
(11)、读完以后,你会发现,所谓今古音的差异,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其中大部分的韵字,用今音去读依然是押韵的。
(12)、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本职在于抒情。郭沫若在写给宗白华的一封信中说:“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从中国诗歌的的发展来看,诗歌的确是专门用以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
(13)、过春节写对联贴对联是中国人必须有的节日习俗!对联一般是表达喜庆和快乐的气氛!当然有些文人骚客也喜欢将自己的故事和心情写进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14)、如东汉蔡琰的《胡笳十八拍》、隋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羌村》与《月夜》、李益的《喜见兄弟又言别》、白居易的《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等等。
(15)、读懂王力的格律诗词。自进入诗词楹联学会后,我就下决心并有信心要学会写格律诗。首先我从学会买了一本王力的《格律诗词》,反复琢磨,下功夫认真地读懂它。
(16)、第二要掌握词的平仄。词于律诗一样,定句,定字,定声。所不同的是一调一体或多体,很复杂,也很难背记,在填词之前要反复多读几遍词谱,然后再进行创作。还要注意仄声字中上,去,入的区分。以及一字领的用法,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一个望字统领四个分句,这个字就叫一字领。还有就是双声,叠韵,叠字的用法都不容忽视。
(17)、 三字中,中间的字一样,很典型的《行香子》。对此,同为诗词高手的哲学87徐秀强的理解是:所谓构词法相同,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前后须一致;不一致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一致了更能体现这个词牌结构的美感。我赞成徐同学的这一解释。
(18)、善解人意,自动自发,不用别人提醒。比如,地铁上看到老人来了就让座,这是起码的礼节,这就是有文化的表现。
(19)、从诗歌里能见一个民族和个人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能反映出一个人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对社会进步是有益的,能给人振奋和信心,温暖与力量,有的人写出了博爱与无私,把情感作为诗的生命,把意境作为诗的名片,把独特的智慧与美感作为诗的灵魂,为忙碌而疲备的人们奉上最美的精神食粮!
(20)、 除了“热门词牌”、“全部词牌”两类以外,还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长调”三大类,其下又分为“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换格”、“叠韵格”四类。方便大家按需查找。
2、诗词吾爱网格律检测七绝
(1)、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2)、骈,就是指一联中上下两句,词性相同或相近,平仄相反。
(3)、其实追求文字的韵律美,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欧美的诗歌同样讲究韵律,在追求和欣赏美这方面,中外有相通之处。
(4)、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主攻的方向也不同,也许他主攻的是别人不知道的项目。隔行如隔山,所以别人不能理解他的专业。
(5)、仓央嘉措: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6)、词牌除了押韵较为宽松外,其他方面是比近体诗更加严格的格律体。要写出一首合格的词牌,遵守它的平仄是铁律。
(7)、律诗最基本要求,尽可能多用平声,少用仄声,以使诗读来高亢清朗。这个基本要求不仅对整首诗而言,而且也对单句而言,所以犯孤仄可以,犯孤平不行。如平平平仄平合律。而仄仄仄平仄,却是出律的。所以平拗可以不救。
(8)、韦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9)、枝绕蓉庄,波漾青塘。风微洌,柳港飘香。婉园几许,拢尽春光。见晚樱缠,梨花绽,海棠芳。
(10)、比如“杰”、“国”就进入了二声,是阳平,“织”进入了一声,是阴平。但是这就不是平水韵发音规则了,而是新韵下的平仄划分。
(11)、诶呦喂,完全忽视意境,却拿着小学生都知道的四声韵母表去审视一首诗,不觉得可笑吗?这种水平,我只能说迟早会因词害意。
(12)、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13)、?“你为什么会选择我?我只想听一句回答。”
(14)、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5)、倒韵,即将习惯上的组合词为了押韵而颠倒写,
(16)、 谢兄先帮我查了一下用韵情况:依《诗词吾爱》中之中华新韵,有两个韵需要调整;依中华通韵,只有一个韵需要调整。如按秦观的行香子检测,出格出韵比较多;但如按苏轼的行香子检测,只有一个字出韵。所以谢兄建议我这首词以苏轼体为好。
(17)、?别动不动就承诺以后啊未来啊,我都不想听,我只知道,今天我中午我说想看电影,晚上你就会带我去。
(18)、如果这两位都比较古老,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再看诗坛最重量级人物——李白,咱欣赏一下他的成名作《上李邕》:
(19)、替:平仄两两交替,两个字为一组。平仄是第二个字当家说了算。如平平,仄平,这两组都是平声。
(20)、既然韵律这么好,那是不是还得捧起来好好研究,做个格律大家呢?
3、诗词吾爱网格律检测
(1)、谢兄改动后的这版,流畅、高大上,没有我原先的有些拗口。我便来劲地发友圈。不料问题来了,格律诗高手外语78的吴磊师妹婉言指出:红姐,好像最后三个字,中间那个字(应该)是一样的。我心想这下麻烦了。于是又细看百度《行香子》词条,上写:“此调以四字句和三字句为主,间以两个上三下四之七字句法。每段前半和缓,结尾由一个领字领三个三字句而又流畅奔放。每结之三字句须构词法相同,而又意义连贯,意象优美,音节响亮,具语意回环之艺术效果,故使此调特色显著。纵观宋人之作多表达感慨、嘲讽、轻快之情意。”
(2)、李治: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3)、你们知道赵师秀的崇拜老师是谁吗?就是爱“刻苦学习”的“三年两句得,一吟泪双流”的贾岛。
(4)、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5)、后来虽然慢慢接受了使用平水韵,但我这种抗拒心理一直留下了一个后遗症,那就是我直到今天,也罕见在一首诗里使用用普通话读来不押韵的字。比如我如果用四支韵的时候, 上平四支支枝肢移为垂吹陂碑奇宜仪皮儿离施知驰池规危夷师姿迟龟眉悲之芝时诗棋旗辞词期祠基疑姬丝司葵医帷思滋持随痴维卮麾墀弥慈遗肌脂雌披嬉尸狸炊湄篱兹差疲茨卑亏蕤骑歧岐谁斯澌私窥熙欺疵赀羁彝髭颐资糜饥衰锥姨夔祗涯伊追缁萁箕治尼而推匙陲魑锤缡璃骊同一首诗里,假如我用了支枝肢驰池之芝时这些字,我就尽量不去用眉悲规危等字,总觉得押在一起别扭。当然,这是我的个人习惯,算是后遗症。其实也是平水韵容易被初学者抗拒的一大原因。在此我只说现象,不分析对错。但平水韵到底会不会限制我们的诗词写作呢?我认为不能。道理很简单,当我们面对一个题目和主题,或者一个场景一种心情,我们手里握着106部平水韵,就有106种押韵的选择。这下就显得很富裕了。只押平声也有30种平声韵可供选择!还说韵字少?那你赶紧洗洗睡去。很多初学者在使用新韵提高了自己的造句谋篇能力后,会开始尝试去用平水韵。这是一个趋势和过程。觉得可以给自己加点难度了。到了这个时候一换平水韵,就只能老老实实 对着韵表凑句了。怎么样去熟悉平水韵,其实很简单,不用背诵,那些乱七八糟的字你也无法去背诵做到每一个字都熟记的。平水韵不方便也就是因为这。那该怎么办呢?只能慢慢去熟悉了。方法就是多玩临屏,对着一个韵部,玩限韵接龙,限韵限题,对着一堆字去练凑句。日久天长,一个韵部大概有哪些字,也能记得个大概。但我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当前没有哪个学诗词的人声称自己可以一字不落的背诵106部平水韵。这下大家心里应该有数了。彼此彼此。我们都应该把平水韵视为诗词写作的一种工具而不是障碍。
(6)、如果把这句安排在第二句,我这样构思出一首:
(7)、撞韵:就是在任何一联中的尾句(白脚),用了与韵脚同韵音的仄声字。
(8)、即便现在的歌手,到高潮总喜欢飙个海豚音啥的,你用平声字就容易越飙越高,仄声字你飙一个试试。
(9)、在这种情况下,就将发音急促的入声字按照一二三四的音调分入其他声部,即进入“平、上、去”三声,这就是“入派三声”。入声字不是消失了,而是进入了其他三个声调。
(10)、0诗词对联平仄、重字、尾字韵目查询程序(http://www.zhgc.com/pz/pz.asp)
(11)、接触格律诗词时,自己没一点功底,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作为一种兴趣,自己苦学深钻,逐渐地爱上了格律诗词。对学写楹联也打下了基础。
(12)、既合平仄格式,又没有出韵。所以这是一首合格的近体格律五绝。至于诗意,跟平仄格律无关。
(13)、《楚辞》是紧接《诗经》之后的又一部抒情诗歌选集,《楚辞》是东汉王逸编注的,收集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从战国至东汉的骚体诗,以六言诗为主,属自由诗体,是中国第二部著名的抒情诗歌选集。
(14)、?年少时,我们因谁因爱或只因寂寞而同场起舞。沧桑后,我们何因何故寂寞如初却宁愿形同陌路。
(15)、说明:-表示平声;︱表示仄声;+可平可仄。(十六式)斜体为可平可仄,加粗为韵。(诗词吾爱网新韵检测)
(16)、律诗格律平仄用错后的几种补救方法:本句自救,联中对句互救
(17)、人工智能写的诗,虽然合撤押韵,但是意境上未必能赶得上诗人的作品。谚语说得好:“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诗人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水平都不同,写作的题材、观点、艺术水平也千变万化。诗人能做到诗言志,有感而发,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知人工智能写的诗能否做到。
(18)、就是一个人有修养,这个修养要在心里生根,根深蒂固,不会因环境变化而改变,这才叫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19)、是一款古诗学习软件,用户可以轻松方便地学习先秦至现代5千多位优秀诗人的诗作。诗词大观app为用户提供字词解释功能,让用户更好地了解诗歌的意义,专门为古诗爱好者量身定做,具有丰富的古诗词资源,覆盖了唐诗、宋词、全句及其他各类词类,对《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千家诗》、《小学生必背古诗》进行了标注和校勘。
(20)、?你要珍惜那个明明没有安全感却勇敢爱你的人。
4、诗词吾爱网格律检测淡组词不知的近义词
(1)、其实座机版网上的程序更为好使,尤其是用于填词更是得心应手。诗友不妨一试。
(2)、可见在七言古风中“孤仄”现象也较普遍。不论平起平收句还是仄起平收句都有出现“孤仄”的现象。
(3)、古韵将字的发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声又分为“阴平、阳平”,对应现在的一声、二声,上声对应现在的三声,去声对应现在的四声。而因为元朝南下的北伐语言发音中没有入声字,现代汉语发音从北方话中来,自然也就没有入声字一说。
(4)、明朝复兴祭,
(5)、所以,我个人认为用新韵多好啊,简单好掌握。尤其是初学者,先用新韵写,很快就能掌握住诗词的格律和写法。
(6)、新雨住,天门气爽云天露。云天露,蜃楼海市,启开心目。凭栏远眺迎仙顾,闲情怎把深情赋。深情赋,凌空纵览,万方春怒。
(7)、那么阴对阳、日对月、上对下、左对右、雨对雪,行不行呢?
(8)、1 、组词法。将两个最常用的入声字组成一个常用的词组,这比单独记要容易得多。
(9)、 关于韵脚,谢兄认为也符合古体的词林正韵表,帮我改了几个字就完全符合了。同时鼓励道:“以词林正韵上传,更一鸣惊群!”
(10)、“王元长创其首,沈约、谢眺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孙,幼有文辩。士流景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于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丶鹤膝,闾里已具。”
(11)、在律诗中,将八句分为四组,两句一组,称为一联,从上到下,分别为首、颔、颈、尾四联。
(12)、④如杜甫《赠卫八处士》中“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的灯烛光为平仄平。
(13)、?喜欢呀,是清风,是朝露,是脸颊红红,是千万万人里,再也装不下其他人。
(14)、0白香词谱(http://www.zhscwx.com/gelv/bxcp.html)
(15)、 关于内容,谢兄觉得我的题记本身就很像词:“百花争艳,千翠迷眼”是一个对仗;两个领字“见”和“恰”也印证我用了点心思。思维严谨细密的谢兄,认为我第一次填词就能注意到并重视起来,显示了比较高的起点。
(16)、来源于诗词中国大赛主办方官方发布的诗词中国大赛参赛软件。诗词中国APP能够随时注册登录以后,发布作品就可以参加“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大赛,还可以登陆“我的作品秀”,发布和共享本人诗词作品,分享或评价别人作品。诗词中国APP致力于为传统诗词发烧友欣赏、传播、沟通,唤起生命中的诗情画意,提倡一种充满诗意的幸福生活方法。
(17)、绝句必须符合起、承、转、合的写作程式。律诗第二和第三联必须对仗。
(18)、我很崇拜那些能写出脍炙人口好诗词的大神们,尤其是古人,如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等,他们的诗让我们读来堪称经典,美妙绝伦。
(19)、通常我们成诗的过程,都是先得句,然后根据首先得到的韵句定韵部,再谋篇构章。在初学时,定韵部后,大都会查看该韵部的韵表,寻找可用的韵字,也寻找灵感。那么在当下,不论在旅途中还是在家中,都很小有人去查看韵书了。因为,在一些诗词的门户网站,(如诗词吾爱、搜韵等)都附有平水韵表,有的还会列出韵字的部分组词供你参考,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如担心没有网络,也可下载相关的韵书。
(20)、 行香子,又名“爇心香”“读书引”。南宋程大昌在其《演繁露》云:“行香即释教之谓行道烧香也。行道者,主斋之人亲自周行道场之中;烧香者,熟之于炉也。”从南北朝开始,朝廷即举办“行香”法会。故此调名本意即以小曲的形式歌咏拜佛仪式中的绕行上香。
5、诗词吾爱网格律检测七律
(1)、助人为乐,为他人着想,善良用对地方,这样的善良就值得称道,这就是有文化的具体表现。
(2)、约约轩榭,阴阴茅舫,跳了鱼,迤逦回廊。趣兴昂然,闲步堤杨。恰鸳双戏,鸥撩水,鹭飞翔。
(3)、8哑韵,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
(4)、+︱--+︱-,+-+︱︱--。+-+︱+-︱,+︱--+︱-。+︱+--︱︱,+-+︱︱--。+-+︱+-︱,+︱--+︱-。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5)、 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
(6)、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7)、这个句式中若第四字用成了平,就叫特拗是将本句第三字调整为仄声即可,调整后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的形式
(8)、用韵。写格律诗用古韵好还是新韵好,我自己是倾向于用中华新韵。因为新韵韵宽字多,韵部少,好选择,合了新时代的汉语规范和语境。古韵韵窄字少,韵部多,还要记古时的入声字,学起来麻烦,不好记(但是练的多了,肯定能记住),现代人都忙,还是挑简单易学的好。毕竟我们从小就学的是现代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和普通话。
(9)、大家都知道,古体诗很美,美在哪里呢?美在意境,可以豪不夸张地说,意境是诗词的灵魂,一首诗或词,如果没有了意境,那么就好似没有灵魂的一个躯壳,索然无味。
(10)、不刻意用典。写格律诗的章法结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法等等技巧,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见解,这里不赘述,我只说说用典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八年来,会背的唐诗宋词很少,为什么?因为我自己有感觉,就是把读过的唐诗,反复推敲,深刻理解,弄懂了它的方法就行了。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词汇和语境,只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新时代的语言去写,才是现代我崇尚的好格律诗。不是你用了古诗的某一个词语,或变化着用就是好诗,你变化着不还是人家的吗。创造性的使用表示现代物象的词语而炼就的诗句,才是真正的好诗。这个理念,可能颠覆了有些诗词大家的理论,但我坚持自己的观点,可能惹人见笑了。当然了,任何诗论都不是绝对的,用典自然有用典的好处。如果我的诗句中,无意间用了典故,那只是在反复推敲理解唐诗宋词的基础上有印象所至。我从来是不刻意用典的。
(11)、尤其在大唐盛世,诗与歌有了亲密的关系(其实认真论的话,春秋时期的诗,很多也是用来唱的),这样一来,为了歌唱的方便,就诞生了格律的要求,其目的:
(12)、修养不代表文化,修养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扶植修改。
(13)、0诗词格律{根据钦定词谱、白香词谱整理编选)(http://www.ziyexing.com/shicigelv/scgl_index.htm)
(14)、没有,我们无法给“文化”下—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15)、一句中必有两个相连的平声字,否则犯孤平。 特别是平平仄仄平这个易犯孤平。
(16)、改后:闻鬼夜听七月半,游魂落散路归寒。并非阶下无灰火,只是庭中有酒欢。荒冢枯枝淹亢脊,宽碑青壁垒高峦。斥责先祖缺福佑,苟且余生立世难。
(17)、我们今天创作诗词曲的时候,是否要进行平仄格律检测?
(18)、这下再也不愁找不到词牌了。而且词谱的说明和备注也全部齐全了。
(19)、(原创)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是一首《五律》。描写的是春山月夜郊游,乐而忘归的逸兴。
(20)、人们不禁要问,关于“文化”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定义?难道就没有—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的“文化”定义吗?
(1)、还有一位南宋的诗人赵师秀,宋太祖赵匤胤的八世孙。这天,被女友放了鸽子,郁闷之下写下了一首肉麻诗,成了千古名作:
(2)、②如李白《赠孟浩然》中“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天下闻”为“平仄平”。
(3)、①如崔颢《黄鹤楼》中“此地空余黄鹤楼”和“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黄鹤楼”和“鹦鹉洲”为“平仄平”。
(4)、在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联中,若出句第四字用了仄,救的方法就是将对句第三字改成平即可,调整后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5)、所以你如果在网上用电脑进行平仄检测的时候,就要注意选择使用哪种韵书来划分平仄。如果选择了平水韵,这些入声字出现了原本应该是平声的位子,那自然就是平仄错误了。不过如果是选择了新韵和同韵,你就会发现这些字只会根据音调来分平仄了。
(6)、其实还真不能这么说,因为律绝近体诗的诞生,有它的现实需求。
(7)、第四要掌握词的对仗,能够使语言有回环对称之美,律诗中颔联,颈联要求对仗,而词中使用对仗的句子很多。不仅有五字句,七字句要求对仗,也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对仗。读词谱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不能忽视,一旦忽视,就缺乏了词谱本身的性质和艺术感染力。
(8)、读懂王力的《格律诗词》后,就想动笔写了,但由于几十年从事医疗工作,钻研的是医学理论和技术,文学知识欠缺,功底差,感觉力不从心,需要好好充实一下文学知识和文字功底。于是,我就先把《新华字典》仔细认真地读一遍,该做笔记就做好笔记,以加强记忆,接着又把家里现有的《汉语成语词典》,及有关词汇与同义词反义词书藉都认真地读一遍,做好笔记。我又读了唐诗三百首,借阅或购买了有关唐诗宋词的解析书籍,红楼梦诗词解析等,认真地读,反复地悟,为自己写诗打好基础。这些基本都是在半年内完成的。
(9)、0吾爱诗词(http://www.52shici.com/gl.php)
(10)、小提示:希望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手里都有一个《平水韵》历史渊源我们在这里就不做一一考究了,但使用它是我们仂天学习古典诗词的前提。仂天着重说的,是如何对它的熟悉和掌握。我在这里仃绍的,是一些学习并辨识古韵的方泋和学习体会。毕竟,平水韵的发音不现在的普通话发声有所匙别,重点中的重点,就是对入声的掌握。 现在汉语里叧有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古韵里原来是有四声的,平、上、去、入。仂天缺的那一声,就是“入声”。我们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这“入声”给找回来。叧有把它找回来,我们才有可能认识诗词中要求的平仄,才有可能去对仗,去押韵,才有可能完成我们对近体诗格律觃律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