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讲记蔡礼旭
1、朱子治家格言讲记蔡礼旭到底好在哪里
(1)、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2)、念书等于受教育吗?受教育是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现在大学生读了十多年书,毕业了,但不知道如何做人,那就是没受过教育,只是接受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所以,现在的妇言不见得是指女人的话,男人没受过教育,常与人计较,心量狭窄,这种人的话一样不能听。
(3)、大学问,400年来深刻影响中国人的传家之宝!
(4)、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
(5)、施Shī惠huì无wú念niàn,受shòu恩ēn莫mò忘wànɡ。
(6)、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7)、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8)、无论做什么事,应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9)、一个人没有真正明理时,很难转境界。因此,学习不能间断,长期熏习,定性和正气才能时时提起。
(10)、2009年,担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主讲教师。2010年年底,带领中心同仁研习、弘扬初唐名臣魏征、虞世南等编辑之《群书治要》,并选编《群书治要360》系列读本,以便诸多政治、企业界人士及普通大众,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并实际运用。
(11)、在古代,家庭教育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朱子治家格言》全书500多字,凝结着中国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育精华,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作为童蒙养正的经典,《朱子治家格言》影响中国三百多年,当时几乎人人会背。
(12)、有些朋友会说:“我跟这个人聊天,我的心跳就很快,静不下来,越听越慌张。”这就是说话的人语速太快了。
(13)、堂堂六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14)、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15)、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16)、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17)、凡Fán事shì当dānɡ留liú余yú地dì,得dé意yì不bù宜yí再zài往wǎnɡ。
(18)、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19)、陈平教授:疫情来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救了中国人民!
(20)、蔡礼旭老师用两年时间讲完两轮《了凡四训》,第三年细讲《朱子治家格言》,修学更加深入。此套课程原有三十讲,因其中一讲是去大陆及欧洲的体会,为使书稿简练,故删除,现共二十九讲。
2、朱子治家格言蔡礼旭细讲全集
(1)、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他们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2)、天真烂漫的童年和美妙的音乐结合在一起,我觉得我只能加倍去珍惜。
(3)、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4)、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5)、《建立理智的人生观》根据蔡礼旭2006年11月的同名演讲整理而成。十节课程,十个纲领,活活泼泼,春风化雨。经典句句通心性,句句都可以改变命运。把经典变成人生的剧本,建立理智的人生观,让自己更有力量,同时也将造福世代的子孙。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8)、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淫盗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9)、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0)、 《朱子治家格言》影响中国三百多年到现在,全中国老百姓都受到影响。这一篇文章是什么人做的?明末的朱柏庐。他因为满清入关了,父亲也死了,不愿意做亡国奴,所以不出来,在家里好好做学问。可是呢,满清也没有利用他,中国人自己接受 流传了他这篇文章。
(11)、如果没有从小扎好纯善的根,又没有正气,邪气一来他会觉得还挺亲切。于是,当有人说某某讲你坏话,耳朵马上竖起来,瞪着眼睛说:“谁讲的?”
(12)、《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著,是我国古代的家教经典。全文仅五百多字,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凝结了中国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育精华,问世后的数百年间,更成为中国童蒙养正的必读经典,对教化人心、保留和承传中华美德产生了持久、广泛和深入的影响。
(13)、乖Guāi僻pì自zì是shì,悔huǐ误wù必bì多duō;颓tuí惰duò自zì甘ɡān,家jiā道dào难nán成chénɡ。
(14)、念书等于受教育吗?受教育是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现在大学生读了十多年书,毕业了,但不知道如何做人,那就是没受过教育,只是接受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所以,现在的妇言不见得是指女人的话,男人没受过教育,常与人计较,心量狭窄,这种人的话一样不能听。
(15)、以前的家庭都是大家族,有的一二百口人。因为人口多,就要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做领导者,他就是家族的君,整个家族事务都要请他做决策。
(16)、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17)、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8)、我们读圣贤教诲,要抱持着《中庸》里说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的态度。应该谨言慎行,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造福家庭,造福社会、国家。当我们如是存心,就会与圣贤人的存心一样。而我们能保持这样的存心,每当打开圣贤经典,就会觉得格外亲切。所以,学习中华文化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我们的存心与圣贤人的距离是否接近,这一点非常重要。
(19)、大家想一想,谁的福报大?以前,三十年前的东西吃起来都原汁原味,现在那些水果都是荷尔蒙打大的,看起来很好看,吃起来不怎么样,农药化肥还一大堆。所以到底谁有福报,得冷静想一想。
(20)、为什么长养孩子的纯净之心、浩然正气这么重要?因为他从小扎好根,所有邪门歪道都不会染上身。
3、朱子治家格言讲记蔡礼旭第一集
(1)、这个“教”字,古字就是这么写,左边两个叉,下面一个小孩。第一个叉是父母、长辈画的,小孩潜移默化,模仿力很强,上行下效,所以左边就是身教,以身作则。右边一只手拿着树枝,耳提面命,很有耐性,不厌其烦。
(2)、记得有位女士很慷慨,她说小时候堂兄弟姐妹在一起,看到自己的奶奶烧了一壶热开水,放到路边给行人喝。小孩子都很好奇,全部躲在树后面看有没有人喝。结果第一个行人喝了,这群孩子像中了特奖一样,全部跳起来,“啊,有人喝了”,跑回去通知大家。当孩子们欢喜雀跃跑回家时,其实这个布施行善的种子,已种在他的心田里。她为什么那么慷慨?她奶奶能去帮助不认识、路过的人,这样的身教影响了她的后代子孙。当我们布施恩德,假如还想人家回报,这个贪念还没去掉。有贪念就是想自己,心量很小。假如布施时根本没想回报,这个心量是广大的,是视天下人都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以我们祖宗的存心来看,我们确实都是一家人。尤其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种族、宗教之间来往都非常密切,应该不分彼此,不然可能会争夺、对立、冲突。人家问我的师长是哪里人,他都说我是地球人。很有智慧,因为每个人都是他的同乡,都是地球人。这提醒我们这个时代,地球人要互相尊重、敬爱、关怀、帮助,互助合作,不能再对立了。不求回报的心量大,所感得的福报也是无量的。
(3)、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4)、蔡礼旭,1973年出生于台湾,现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首席教育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海南省监狱劳教系统特聘德育讲师、云南省道德大讲堂顾问。
(5)、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6)、为什么郑濂说,经营千口之家不要听妇言?因为古代女人接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少,没学过圣贤教诲,不懂做人的道理,眼光不开阔,心量狭窄,喜欢计较得失,人心会趋向不平,会出现很多纷争和流言蜚语。所以,作为领导者要有能力评断哪些话不可以听,这要靠智慧。
(7)、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考试;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8)、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9)、《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著,是我国古代的家教经典。全文仅五百多字,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凝结了中国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育精华,问世后的数百年间,更成为中国童蒙养正的必读经典,对教化人心、保留和承传中华美德产生了持久、广泛和深入的影响。
(10)、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1)、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2)、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13)、不可用势力来欺凌逼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14)、 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诲是内学,内学就是懂得向自己的内心去找问题的根本,而不是向外去指责,或者推卸责任,这是内学。要教好孩子,首先我们当父母的人要教育自己,叫“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15)、勿Wù恃shì势shì力lì而ér凌línɡ逼bī孤ɡū寡ɡuǎ;毋wú贪tān口kǒu腹fù而ér恣zī杀shā牲shēnɡ禽qín。
(16)、蔡礼旭,1973年出生于台湾,现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首席教育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海南省监狱劳教系统特聘德育讲师、云南省道德大讲堂顾问。
(17)、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18)、 你们看,“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我今年九十了,受这个教育的影响多大,你问他们,他们几个同学跟着我的,每天晚上我自己亲自转一圈,窗户关好了没有?门有没有锁好?变成习惯了,不去看 不放心。这是当年八九岁时候受的教育。
(19)、 2009年,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成立,邀请蔡老师担任主讲教师。2010年年底,蔡老师带领中心同仁研习、弘扬初唐名臣魏征、虞世南等编辑之《群书治要》,并选编《群书治要360》系列读本,以便诸多政治、企业界人士及普通大众,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安定和平”,是该文化中心的宗旨,亦是蔡老师毕生的努力方向。
(20)、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4、朱子治家格言蔡礼旭老师第二集文字版
(1)、古代也有很多伟大的女性,教育出很优秀的下一代,原因是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什么教育?家庭、家风的教育。她们虽然没有念过书,但是真正受过教育。
(2)、发货方式:下单后2-3个工作日内发货,周末节假日顺延。偏远地区需加运费(请以下单为准),其他地区包邮,新疆、港澳台不发货。
(3)、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看到他福报消损,福尽人亡。
(4)、我们训练过孩子讲话吗?如果没有训练,突然他要去面试,可能就不会讲话了,你一定会很着急。所以,表达能力要在日常生活中练习。
(5)、做到这几点,应该不难,除非孩子真的不爱看书本,哈哈
(6)、 在现代,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本书正是这样一部正知正见、适时合宜的重量级作品,值得每一位家长细读并身体力行。
(7)、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必须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8)、听话要会听,别人劝我们的过失要听,别人进的谗言不能听,这个能做到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魔不是外面的,是心魔。
(9)、有一次一个父亲参加女儿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家长来到现场,幼儿园老师想展现她教学的成果,所以大声对小朋友说:“诸位小朋友,什么东西不能吃?”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亏不能吃。”大家想想,小朋友异口同声,代表这个观念老师已经讲多少次?很多次了。小孩从小“亏”不能吃,这么跟人计较,后果会是如何?见微知著,幼儿园老师对孩子思想观念的引导,会不会造成他往后人生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把报纸打开来,那些问题可能在他读幼儿园、在家里,就已经埋下错误的种子了。
(10)、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11)、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12)、我们还算幸运,小时候社会风气很有人情味,互相帮忙,甚至不认识的人都会体恤他人的难处。看到赶路的人,吃饭时间,我们那个地区邻里乡d很自然的,“哎,到我们家吃顿饭吧。”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常常烧一壶热开水,放在路边给人家喝,这都是“施惠无念”。这些都是可能一生见一次面,刚好喝一杯水,根本没想要他回报,但是觉得做人应该去帮助别人。
(1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4)、曾仕强:孩子不听话?是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用这招保你百试百灵!
(15)、居家诫争讼,讼则终凶;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16)、我们平常就要下功夫注意自己的说话速度,也要看谴词用句是否清晰。
(17)、听Tīnɡ妇fù言yán,乖ɡuāi骨ɡǔ肉ròu,岂qǐ是shì丈zhànɡ夫fū;重zhònɡ资zī财cái,薄báo父fù母mǔ,不bù成chénɡ人rén子zǐ。
(18)、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9)、你要时时掌握进退的时机,不然可能会惹祸上身,这就是知所进退。
(20)、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5、朱子治家格言讲记蔡礼旭电子版
(1)、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2)、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4)、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