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古诗怎么写
1、爱国的古诗怎么写自创
(1)、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3)、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4)、人死后可以说是无牵无挂了,可诗人却心系未收复的失地。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
(5)、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6)、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8)、 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女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0)、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11)、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2)、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13)、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5)、关于打赏:群内诗友集作品归平台,个人专辑全部归作者安排。
(1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7)、岳飞的业绩不可磨灭。他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1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19)、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20)、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2、爱国的古诗怎么写二年级
(1)、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2)、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6)、1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7)、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1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10)、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1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12)、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5)、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6)、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7)、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词存三首。
(18)、老用户:点击右上角转发到朋友圈发截图,回复“领赠品”即可获赠名家书画作品及画册。
(1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爱国的诗怎么写?
(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3)、1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荆轲《渡易水歌》
(6)、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1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9)、 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10)、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13)、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1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5)、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16)、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____戎昱《咏史/和蕃》
(17)、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8)、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爱国古诗怎么写快点儿给我搜出来
(1)、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2)、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3)、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5)、1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1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9)、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0)、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1)、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1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3)、10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4)、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15)、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7)、译文: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1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__张耒《和端午》
(19)、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20)、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5、爱国的古诗怎么写好看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3)、1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4)、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7)、 诗人将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诗的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8)、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1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1)、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
(13)、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4)、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15)、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16)、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17)、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8)、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9)、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20)、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1)、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4)、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6)、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7)、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8)、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11)、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