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误用的例子(文案精选88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4-02 09:02:39 浏览59

首当其冲误用应该用哪个

1、首当其冲用错了,应当用什么成语

(1)、(解释)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2)、(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3)、如想投稿,请e-mail至xwyxztg@1com

(4)、 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中国每次有大乱,我总是首当其衝。”

(5)、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6)、(汗牛充栋)  解释:书运输时令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误用:常被误用于搭配其他事物,该成语搭配的对象仅为书。  例句:文人墨客的文献汗牛充栋,然而喻浩、毕昇等技术专家及其成就却记载寥寥。

(7)、吃亏吃到再也吃不进的时候,就不会吃亏了。苦多了,甜就大了。

(8)、门可罗雀 门前可以张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误用:可是好运不长,餐馆逐渐由门可罗雀到无人问津,终于关门大吉。

(9)、(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10)、意思: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冲:要冲,交通要道。

(11)、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12)、设身处地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误用: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这里该用“身临其境”。)

(13)、凤毛麟角 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的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不是指稀少。误用:上海衡山电影院推出电影开映十分钟后观众如不满意可以全额退票的举措后,票房率大增,而半途退票的则凤毛麟角。  

(14)、错例: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 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15)、(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6)、不过,好多人都理解成了当仁不让,身先士卒的意思。

(17)、(解释)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18)、(学易作文)学员习作散文篇《留在心底的风景》

(19)、最大的培养在实践。使用就是最大的培养。

(20)、(鬼斧神工)  解释: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也可形容大自然的景物,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社会现象。  例句:为数众多的中华名山,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所赐予人类的壮丽景观,更承载着华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瑰丽文化。

2、首当其冲误用的例子

(1)、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不能误解为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2)、(首当其冲)  解释: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误用:被误用于表示第一个做某事的人。  例句:今年年初以来,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抗议示威,麦当劳快餐厅首当其冲成了人们发泄的目标。

(3)、(积重难返)  解释:积习深重,难以改变。多指长期形成的恶习或弊端难以改变(含贬义)。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词。  例句:印度军工业之所以问题频发、积重难返,首先是因为印度在武器装备方面长期依赖进口,忽视自主研发。

(4)、(解释)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5)、(解释)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6)、  国际足联执委们同意从2010年起实行世界杯在各大洲轮流举办的制度,而非洲将首当其冲。(《北京晚报》2001年3月16日)用法错误

(7)、 (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8)、暴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误用:有的年青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9)、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

(10)、侃侃而谈 (解释)“ 侃 侃 ” 本 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 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11)、风雨飘摇 形容形势很不稳定。误用:流浪的人快回来吧,不要再过这种风雨飘摇的日子了。

(12)、(七月流火)《诗经·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勺。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 月、把“火”理解为火热)。

(13)、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14)、虽然大家都知道银行股的估值低,但最担心的无非是宏观经济下滑导致银行的不良率提升,或者中国经济潜在的其他金融风险一旦爆发,首当其冲的便是银行股。

(15)、弹冠相庆 (解释)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16)、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与“耳濡目染”不同~“耳濡目染”着眼于经常听到、看到,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受到影响。“耳闻目睹”只指看到听到,不一定受到影响~

(17)、成语题一般从三个方面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18)、(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9)、《现代汉语词典》也将“首当其冲”解释为“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20)、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3、首当其冲用在什么地方

(1)、莘莘学子 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子。误用: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产品市场是亿万公民,资本市场是千万股民,原料市场是百万农民。

(3)、(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4)、(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这个成语误用的人最多,以至于实在纠正不过来,也就从俗从众了。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5)、从无到有,是件快乐的事。而从有到无,同样是种快感。

(6)、(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7)、(筚路蓝缕)  解释: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后形容创业的艰辛。  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生活艰辛。“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例句:90多年来,中国共产d紧紧依靠人民,筚路蓝缕,开拓前进,不懈奋斗,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8)、(解释)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或俭朴。

(9)、(栩栩如生)  解释: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  误用:易被误用于搭配活的事物,“栩栩如生”多用于搭配艺术品。  例句:这些凤鸟,有的回首展翅动感十足,有的昂首远眺栩栩如生,有的仅露首尾神态盎然,充分体现了楚人声形兼美的匠心。

(10)、(趋之若鹜)  解释: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误用:经常被误用于积极、含褒义的语境。  例句:玩权术尽管名声不好,史书中就有不少诸如“权相”“权臣”这些充满着嘲讽贬抑意味的词汇。然而这种方法却也有效,有多少高官显宦,正是凭靠权术手腕,一生享尽荣华富贵。所以,尽管历史的耻辱柱上刻满“前车之鉴”,后继者仍趋之若鹜。

(11)、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能不做的就不做,只解决总裁与书记不能解决的问题。

(12)、不名一文 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误用: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句中可用“不值一钱”。)

(13)、耳提面命 拉着耳朵当面教导,形容教诲恳切,要求严格。误用: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14)、  之所以将“首当其冲”理解为“首先、最先应当做某事”,甚至“第一个冲上去做某事”。例5是遗漏了“冲”的意思,断章取“首当”两字之义;例6是不了解“冲”的意思,从而误解“冲”为“很快地朝某一个方向直闯”常用义,这属于望文生义。

(1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6)、(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领大,技艺高超。

(17)、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照壁),比喻为内部。祸害起于内部。误用: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句中误解“萧墙”之义,把萧墙就视为楼房的墙壁了

(18)、鱼与熊掌 鱼与熊掌,都指有价值的美好东西,二者不可全都拥有,应有选择。误用:分裂与统一不能共存,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双方不能比作鱼和熊掌。)

(19)、(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0)、抛砖引玉 (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4、首当其冲错误例句

(1)、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2)、(解释)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3)、(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4)、(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5)、(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6)、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7)、(不刊之论)  解释: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误用:认为意思是“不能刊登的文章”。  例句:这是观照历史、植根现实的不刊之论。(《人民日报》2013年12月《担当,是青春的亮色》)

(8)、鼎力相助 (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9)、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入坟墓。

(10)、左右逢源 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11)、有些地区经济领域的发展一马当先,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虽稳步推进,但与经济领域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12)、(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z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13)、相濡以沫 濡:沾湿。本指泉水干渴,鱼儿相互吐沫湿润。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误用: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14)、风起云涌 常比喻多样力量或事物并起,发展迅速,声势浩大。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长江,以风起云涌之势迅速地歼灭了盘踞在江南的国民d军队。(可用“风卷残云”。)

(15)、策划也有“两面性”。好人可以用,坏人也可以用。策划有时被滥用、误用、反用,变成了“投机”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说,举目四望,提心吊胆:不是策划别人,就是被别人所策划。真正有生命力的策划,不是“抖机灵”,也不是“赛智商”,而是捧出一颗真心,拿出一份热诚,与别人同呼吸、共命运,“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策划的最高境界是诚信!诚信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大诚信”其实就是“大智慧”。当今社会最大的学问,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按客观规律办企业的最大学问,就是“对别人有利的,才是对自己有利的”。有了诚信,资源不请自来,这是无管理的管理,无策划的策划。

(16)、(方兴未艾)  解释:艾(ài):停止。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误用:易被误用为“正方兴未艾”。“方兴未艾”本身就含有“正”之意,与“正”连用,语义重复。  例句:近年来,我市的旅游事业方兴未艾,前来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17)、企业如何做大?我们认为企业在四个方面必须有前瞻性,首先大远见、大胸怀、大责任感、大产业链为其四大才可能做好。

(18)、(误用)老孙一直是我们工作小组的带头人,每次有任务他都首当其冲做出表率。

(19)、不可理喻 喻: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误用:好好一个科长他不当,却自愿到一个负债近百万的服装厂当厂长,大家都觉得不可理喻。

(20)、文不加点 (解释)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误用)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5、首当其冲哪个字错了

(1)、逆水行舟 比喻不前进就要后退。误用:我学数学进步较快,而学语文却如逆水行舟,进步缓慢。(没有前进缓慢的意思。)

(2)、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易误用为“连续不断”。

(3)、有人说我作秀,我说作一次秀容易,但要作无数次的秀、一辈子的秀是挺难的。

(4)、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有心人擅长“三大做”:做事,做势,做市。

(5)、③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6)、一个企业的成败往往就在一点两点上。每天进步一点,每天突破自我,就能走在前面。敢于跟自己较劲的,在欧洲是德国人,在亚洲是日本人,在中国,蒙牛人首当其冲。

(7)、(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8)、(权宜之计)  解释: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中性词)。  误用:易被误用于积极的语境。  例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开创转型发展新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新成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 时代的必然选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不是一隅之事,而是举国大事;不是新瓶里面装旧酒,而是革故鼎新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