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影响
1、网络舆论的影响论文
(1)、2012年,家喻户晓的微博侵权案当属王海案了。作为国内“打假第一人”,王海被法院判定微博侵权成立,法庭判决的关键证据是王海实名制微博上的蓝月亮洗衣液含有“致癌”增白剂等言论。2013年年初,因《劳动报》称著名演员姚晨利用微博赚钱,“微博女王”姚晨将上海《劳动报》告上了法庭。现如今,侵权现象愈演愈烈。
(2)、网络舆论在司法领域的频繁出现,甚至左右案件的终局裁决。这主要源于人们对案件的监督倾向于透过新媒体发声,媒体通过把案件放在聚光灯下,让公众评说,从而达到舆论监督的效果。而司法依照法定程序根据事实证据规律得出结论。处理得好,舆论为司法“查缺补漏”;处理不好,舆论审判可能损害司法的公信力。
(3)、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
(4)、6月30日时,“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林生斌在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上发布了一则最新动态,通过该则动态林生斌向广大网友们分享了自己组建了新家庭以及喜得一女的好消息,在其公开此消息后各大社交平台上充满对林生斌的骂声,其“深情人设”瞬间崩塌。7月1日14:02“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哥哥发文,暗指林生斌独吞赔偿款。随后,林生斌再婚及生子时间、开发商的赔偿金、潼臻一生基金会、捐赠收益额的10%等问题成为舆论场中热门议题。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有不少网友推算林生斌在两年前便开始了新恋情,而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林生斌仍在不断的在个人社交平台公开怀念亡妻与孩子,一边消费着亡妻与孩子,不断利用缅怀逝者的行为来博取大众的同情心吸引眼球博关注开展着自己的事业,开网店开直播赚钱变现。甚至有网友爆料在朱小贞去世不到半年的时间时,林生斌便和其他女子密切交往,这一切丑闻的曝光让网友们对林生斌的看法彻底改观。随后,林生斌删除作品关闭微博,下架所有商品。7月12日宋祖德举报林生斌偷税漏税。7月15日杭州税务部门受理林生斌偷税举报。
(5)、综合以上微博侵权案件,可以得出,微博用户的不当言论、偏激言论、过激言论是法院判决侵权的关键证据。与追求客观、公正、理性的传统媒体不同,作为一个纯粹的个人化媒介,微博上的主观色彩更为浓烈,相应地随意化、感性化词语也多,甚至污言秽语也会不时地出现。加之微博“裂变性”的传播特点,会使侵权性的言论更加泛滥,最终导致侵权行为;总之,在言论自由标榜下的微博并不是一块净土,贬损性言论、危害性言论日渐趋多,这导致了侵权事件的频发。
(6)、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提出的谣言传播公式:R≈i×a,ambiguity即谣言的模糊程度是流言产生的关键因素。因此,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真实信息是有效规避信息泛滥、排除微博谣言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公办性质的微博,如政府微博、媒体微博等,第一时间公布客观、真实的信息,以便将围脖们的言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有效地防止谣言的恶性循环。
(7)、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提出的谣言传播公式:R≈i×a,ambiguity即谣言的模糊程度是流言产生的关键因素。因此,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真实信息是有效规避信息泛滥、排除微博谣言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公办性质的微博,如政府微博、媒体微博等,第一时间公布客观、真实的信息,以便将围脖们的言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有效地防止谣言的恶性循环。
(8)、比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在他们的世界里,任何时候总有人想害自己,被害妄想占据了他们的大脑和思维,以至于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能成为他们开启战斗模式的理由,易激惹,胡搅蛮缠,即便是你退一步了,还要继续纠缠,直到自己舒服为止。在他们的世界里,别人的感受就是空气,根本不予考虑。
(9)、如今,意见领袖已成为当今媒体的一大主体,尤其在微博平台上其展现出了强大的正能量。微博的感性化特征使得具有草根身份的“意见领袖”更容易得到博众的点赞和追捧,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微博的“意见领袖”便具备了超越其它媒体的亲和力及影响力。倘若现实中出现谣言满天飞、真假难辨及不健康言论肆虐等突发情况时,那么代表社会正气的草根“意见领袖”的言论,必能发挥引导正确言论的积极作用。因此,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微博“意见领袖”的指挥棒作用不容小觑。这就要求,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一方面通过积极邀请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的评论员或评论家、专家学者以及“版主”等进行会议交流,并呈现事情真相,以便这些“意见领袖”将舆论导向引向正确的方向,最终创造一个公正、理智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为了更加及时、更加有效地发布正面言论,职能部门应该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10)、在此事件中,网络舆论监督围绕假燕窝事件背后的直播带货下各种负面问题在网络空间内引发不小的舆论风暴,网络舆论促使事件进一步发展,真相得到揭露,对于直播带货的行业发展和规范也提出一定的推动意见。
(11)、喷子虽然多,却也有类别网络喷子,也叫键盘侠,是一群专门利用网络平台对他人或者事件进行各种语言攻击的一类人的总称,他们大多有一个特点,即喜欢杠,喜欢喷。在网络上,键盘侠大致有这么五种类型:
(12)、04 如果陷入舆论要怎么办如果我们不幸成为了舆论中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的澄清,即便没有人信,也要发声,因为这是一个信息时代,虚假很快会战胜真相,但虚假也会很快被戳破。正如最近的陈同学,因为考研上岸的事件成为了舆论中心,遭受到了网络大众的指点,但是当官方出来澄清时,那些网络键盘侠就无话可说了。要相信正义一定会到,只是时间问题。
(13)、在键盘类型中,有一种人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这一类人普遍属于人格障碍。
(14)、形成网络从众,主要原因是去个性化,也叫去个体化,或者个性消失。指的是,个体在群体意识或群体压力的影响下,自我导向功能削弱,责任感下降或丧失,产生一些与自己平常言行极不相符或格格不入的言行。
(15)、(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6)、2016年4月,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十多人催债队伍多次骚扰女企业家苏银霞的工厂,辱骂、殴打苏银霞。苏银霞的儿子于欢目睹其母受辱,从工厂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到一把水果刀乱捅,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债人员被捅伤。其中,杜志浩因未及时就医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另外两人重伤,一人轻伤。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山东聊城辱母”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对于一审判决于欢成立故意伤害罪,判无期徒刑。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全媒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时空维度的“全程”、主体维度的“全员”、技术维度的“全息”、功能维度的“全效”。
(18)、 2016年4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2016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其中本科14万人,由北京、天津等14个省(市)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州等10个中西部省(区)招生。在高考试卷和录取不公平的“积怨”下,《通知》发布后,涉及“减招”人数最多的湖北和江苏两省的考生家长纷纷采取行动抗议。
(19)、程序化、制度化是判断消极作用大还是积极作用大的标准。
(20)、还有一种,是根本不关心图文或视频内容,不做分辨,或毫无思辨能力,全凭自己的喜好进行抬杠或攻击。比如说,前几天一则新闻里,有个男生的恋爱期间为了讨好女友,送了9000多的礼物和手机,分手以后就想要回来,讨不回来就安装遥控炸弹想报复女子,有些键盘侠看都不认真看,就说女子贪财。恋爱期间送出去的和借贷关系完全是两回事,但键盘侠就非要“受害者有罪论”。
2、新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1)、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首先需要明晰的是事件与舆情的关系。影响一个事件网络舆情走向的首要因素就是事件本身。事件本身的性质、所造成的影响、所涉及的利益群体等因素,都决定着舆情的可能演变。
(2)、纵观当今社会,互联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积极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新,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不难发现,在近些年的许多司法案件中,也时常有网络舆论带来的一些影响。
(3)、相对于事件,舆情只是公众对其认知、观念、情绪和反馈的总和。因此,在网络舆情管理上,事件处置是主,舆情处置为次。如果没有处置好事件而希望管理好舆情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4)、微博谣言之所以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一个关键因素是微博的更加便利性和爆炸式的传播效果。微博准入门槛的零距离设置,在赋予更多草根发表自我意志的同时,也为谣言的形成提供了轻快的步伐。加上匿名性这个“面具”的保护,众多围脖们便会肆无忌惮地发言,由于缺失了传统媒体中的约束力和道德感,不实言论、虚假信息便会随口而来。另一方面,微博的“转发”键,会使个别信息在几分钟内被发布上万次,并循环反复,进而网友会反复接触到同一条谣言,所谓众口铄金,这进一步强化了谣言的可信度,使谣言的杀伤力迅速升级。
(5)、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每一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是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所扮演的角色就不仅仅是自己,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每个人会扮演医生、记者、导演、歌手等与生活可能毫无关系和联系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生活阅历运用各种形式公开,与网友共同分享,所体现出来的主题涉及面也较为广泛,通常话题的确定也是自发的,或者比较随意的。
(6)、自2009年微博被引入国内以来,其相关的侵权事件便接二连三。在“日记”中发表言论本应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然而,由于微博的特殊性,使得微博只是载体的变化,实质依然是表达、是发表,其侵权就存在可能性。
(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多方舆论在网络空间相互交汇、碰撞放大,聚集形成“雪球效应”,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瞬息变化的公众话题和快速更迭的疫情热点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场的格局,让舆情呈现出较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给公众心理造成强烈冲击,也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8)、总之,不管如何选择,都应该努力工作 ,争取更大发展,为了美好未来拼搏。
(9)、但是,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地通过网络指出小道消息的真相,在哪儿造的假,就在哪儿指出,以正视听,并且能够,如此经常不断地坚持下去,那么,广大网民就会学会自我判断和理性思考。
(10)、网红辛巴直播间售假燕窝事件就是一起网络舆论监督的典型案例。2020年11月初,有网友爆料“辛巴直播间买到的燕窝全是糖水”,随后辛巴在直播间回应称,燕窝没有问题,并现场打开燕窝进行固形物含量证实。同时表示,这是恶意诋毁和敲诈,将走法律程序以正视听。一时间,认为辛巴售假及支持辛巴的舆论声音形成激烈交锋。1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博称检测辛巴所售燕窝为糖水,表示欢迎起诉。短时间内网红“糖水燕窝”的网络热度迅速提高,一方面舆论围绕着燕窝真假持续发酵,另一方面,燕窝营养价值、直播带货主播的宣传与选品责任界定也受到热议。20日,辛巴方回应称已将产品送检,27日,辛巴回应燕窝事件并道歉:召回产品,退一赔三。加强直播带货监管的呼吁在舆论场中形成共鸣。12月8日11:30广州立案调查辛巴带货假燕窝事件,23日广州市监局表示:带货方拟被罚90万。
(11)、喷子之所以称之为喷子,是因为其扭曲的心理其实,作为键盘侠,他们的内心是极度自卑而敏感的,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他们都觉得那是在质疑自己,在否定自己,因而键盘侠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很多疑的。
(12)、如今,意见领袖已成为当今媒体的一大主体,尤其在微博平台上其展现出了强大的正能量。微博的感性化特征使得具有草根身份的“意见领袖”更容易得到博众的点赞和追捧,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微博的“意见领袖”便具备了超越其它媒体的亲和力及影响力。倘若现实中出现谣言满天飞、真假难辨及不健康言论肆虐等突发情况时,那么代表社会正气的草根“意见领袖”的言论,必能发挥引导正确言论的积极作用。因此,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微博“意见领袖”的指挥棒作用不容小觑。这就要求,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一方面通过积极邀请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的评论员或评论家、专家学者以及“版主”等进行会议交流,并呈现事情真相,以便这些“意见领袖”将舆论导向引向正确的方向,最终创造一个公正、理智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为了更加及时、更加有效地发布正面言论,职能部门应该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13)、比如,反社会人格障碍。他们与犯罪人格有所不同。反社会人格障碍喜欢撒谎,或者说撒谎成性,他们喜欢攻击人,往往不是为了发泄,而是为了寻求这种攻击所带来的快感,因着这一点,他们也成了键盘侠中的一员。
(14)、从主次关系出发,在网络舆情出现时,事件管理部门与舆情管理部门需要通力合作,在处置好事件的基础上,宣传部门做好媒体沟通、口径把握、发布会组织等,而对于事件处置过程等重要发布内容则需要事件管理的职能部门提供,在发布会召开时需要相关人员的参加,而非由宣传部门包揽。
(15)、早在2010年6月,文坛泰斗级人物金庸便在微博上蒙受“被逝世”,同年12月,微博再次传出金老先生去世的信息;随后2011年10月,金庸先生在微博上又一次遭受“逝世”;时至今日,关于金庸老先生被死亡的微博谣言出现了几十次。除了八十多岁的金庸先生被“被去世”外,著名演员六小龄童、著名散文家余秋雨、著名喜剧演员赵本山以及成龙等也经常遭遇“被死亡”。名人“被去世”的谣言不仅此起彼伏,随着微博遍及到中国的各个角落,相类似的流言可谓是千态万状、五花八门,呈现出恶性化趋势。
(16)、因为,作为键盘侠,有那么一部分,实际生活水平较低,人际交往能力差,嫉妒心重,见不得别人好。他们的内心负面情绪累积严重,甚至有点超载,心理严重不平衡,认知破碎不健全,甚至有点曲扭。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与网络环境差异较大,相较之下,他们决定选择在网络上发泄,因为网络相对安全,从这一点也反映了键盘侠的内心懦弱胆小,不敢承担责任。
(17)、低俗表情包让舆论质量滑坡。表情包搞笑诙谐、直白易懂等优点在网络广泛流行,但很大一部分表情包带有脏话、错别字、色情信息等,这些不文明现象对网络意见表达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18)、群体成员一起行动时,除了身体匿名,还有一个条件促进从众,即责任分散,也叫责任模糊。
(19)、在2020年7月5日,杭州一女子睡觉时离奇失踪,家属出价10万寻人;23日,该女子离奇失踪18天,警方成立专案组并称:尚未发现有效线索;在各大社交平台中,关于女子失踪的原因及去向问题成为网友们热议话题,各种猜测和推论在舆论场中不断交织,相关话题登上热搜。24日,杭州警方称:失联19天女子已遇害,其丈夫有重大作案嫌疑。而在此期间,该女子的丈夫,还淡定的接受媒体的采访。随后,警方发现女子家中短时间内使用2吨水,因此对化粪池进行调查取证。26日,杭州女子失踪案告破:系熟睡时被丈夫杀害后分尸抛弃。警方立马逮捕犯罪嫌疑人,也就是被害女子的丈夫许国利。相关部门及时回应网友关切,在第一时间通报调查进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阻止了负面舆论的进一步扩散,杜绝了舆情态势的二次发酵。
(20)、一个人倘若童年成长在不完整或者不和谐的家庭,人格十有八九是不健全的,甚至呈病态发展。他们或者经常被忽视,或者经常被斥责,或者经常被牢牢控制不能做自己,或者经常被家暴……导致成年以后自卑、严重缺乏安全感,攻击性强,嫉妒心重。尽管他们内心也很想追求幸福,但是言行总是导致现实有理想渐行渐远。
3、新技术赋能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1)、有人总结了键盘侠的思维逻辑,大致是这样的:
(2)、不管什么内容,一上来就口吐芬芳,毫无道德可言。
(3)、微博谣言之所以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一个关键因素是微博的更加便利性和爆炸式的传播效果。微博准入门槛的零距离设置,在赋予更多草根发表自我意志的同时,也为谣言的形成提供了轻快的步伐。加上匿名性这个“面具”的保护,众多围脖们便会肆无忌惮地发言,由于缺失了传统媒体中的约束力和道德感,不实言论、虚假信息便会随口而来。另一方面,微博的“转发”键,会使个别信息在几分钟内被发布上万次,并循环反复,进而网友会反复接触到同一条谣言,所谓众口铄金,这进一步强化了谣言的可信度,使谣言的杀伤力迅速升级。
(4)、负面网络舆论,我们是不想让它出现的。但是负面的网络舆论一旦出现,我们的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个负面舆论,指出其虚假之所在,如此,长期下去,就会有效引导广大网民,去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作出接近于正确的判断,至少不会轻信、不会盲目相信。
(5)、自2009年微博被引入国内以来,其相关的侵权事件便接二连三。在“日记”中发表言论本应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然而,由于微博的特殊性,使得微博只是载体的变化,实质依然是表达、是发表,其侵权就存在可能性早在2010年,著名的体育评论员黄健翔在微博上发生了口水仗。2011年,金山公司将360董事长周鸿祎起诉,理由是周鸿祎发布的微内容损害了其名誉权,相关侮辱性、不当性的言语包括“金山先扯着嗓子喊‘非礼啦!’”“金山真是正人君子吗?”等,这是我国第一例微博侵权案。经过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审理,最终认定周鸿祎在微博上的言论对他人的权利构成了侵犯,判令周鸿祎向金山公司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8万元多元人民币等。2012年,家喻户晓的微博侵权案当属王海案了。作为国内“打假第一人”,王海被法院判定微博侵权成立,法庭判决的关键证据是王海实名制微博上的蓝月亮洗衣液含有“致癌”增白剂等言论。2013年年初,因《劳动报》称著名演员姚晨利用微博赚钱,“微博女王”姚晨将上海《劳动报》告上了法庭。现如今,侵权现象愈演愈烈。
(6)、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舆论的客体是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舆论的存在形式是面对社会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而不是深藏内心的想法。
(7)、另一方面,网民在对传播的舆情进行“盲点解码”和“自由加工”过程中既有理性的思考和建议,也存在大量不实甚至违法的信息,部分网民和自媒体借此将个人的不满情绪衍生到对其他公共事件的宣泄上,从而引发了“关联舆情”,给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8)、摘要:微博作为自媒体的新生力量,正在动摇着传统舆论的中心地位,成为滋生网络舆论的新中心。庞大的使用群体和细胞分裂式的传播速度,使得微博成为“民主、自由”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微博也蕴含着谣言恶性化、侵权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微博给网络舆论带来的负面作用,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引导性意见,这对营造公平正义的网络舆论环境,真正赋予公民言论自由具有现实意义。
(9)、网络传播的开放、交互、匿名等特点,决定了网络必然成为各种意见相互作用进而生成舆论的理想场所。然而,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正面舆论会释放出积极能量;负面舆论能造成混乱。(网约车司机为救婴儿连闯三红灯事后家属却拒绝作证)事件就表明网络舆论使用不当会对事件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网络舆论“暴力化倾向”“网络审判”“群体极化”等现象都成为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隐患。
(10)、双方辩手都对舆论导向的偏向性有不同的看法,正方认为媒体报告都是真实的,与谣言有所区别,进而呼吁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司法过程,让司法更加公开化、透明化,而我方辩手认为每个人在无意识情况下会产生不理智的言论,会加大司法的舆论压力,并通过重庆公交车事件等真实事例以及我国自古以来讲究的“天理”、“国法”、“人情”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11)、再一个就是2017令人影响最深的司法案件:
(12)、不过,也有一种人不见得是成长在不和谐或不完整的家庭中的,但是他们也成了键盘侠。究其原因,就是家长对他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各种溺爱,各种满足,毫无底线,以至于他们从小就觉得整个世界就是围绕着自己转的,自己爱干嘛就干嘛,谁都让着自己,成全自己,这就是巨婴、熊孩子和白眼狼类型的键盘侠。
(13)、作为网络平台运营商,有必要严格审核和监控信息。同时,网络媒体还需要积极培养和发挥网络大V的作用。相较于政府部门和官方媒体对事件的解读而言,公众更愿意相信第三方且较权威的人士对事件的解读,所谓的旁观者清。因此,大V们对事件的解读,更容易使人信服,而多数“大V”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并发表客观、中立的观点,对缓解舆情也有积极作用。
(14)、行政的调动、选择机会比事业要多得的,提拔升职、回归上级也比事业同等条件容易,未来发展空间比事业好很多,事业职能、编制等将逐步畏缩直至平衡。估计干不了几天你就会还得考公务员。
(15)、认知作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个体情绪和行为的先导。网络空间眼花缭乱、泥沙俱下的疫情信息加大公众鉴别真伪信息的难度,消解公众的理性认知,导致认知偏差。其信息过载加大辨识难度,模糊理性认知。现实空间的隔离越发加剧公众对疫情发展的强烈关注。其谣言谬理引发认知偏差,加速认知混乱。例如,疫情和疫情防控涉及大量的专业性知识,如“接触传播”、“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等概念与人们常识性认知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加之网民的信息期待窗口与疫情信息发布也存在时间错位,直接导致人们焦虑、恐慌心理的形成。
(16)、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兴起不久的舆论形式,所产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传统媒体也因为网络舆论的出现而有了新的合作伙伴,从而使信息在更大范围中进行传播,使民意的反馈渠道更为广阔,这样的话,民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很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更加强烈。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体现:
(17)、?? Recommendation ??
(18)、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亦被卷入网络舆情的漩涡之中,导致公众判断力下降,恐慌焦虑情绪蔓延,线上批评声讨和线下哄抢囤积行为层出不穷。
(19)、除了网络安全和网络谣言事件之外,网络舆情从本质上说是网民对线下发生的公共事件通过网络表达观点和情绪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线上与线下会形成观点和意见的互动,还可能发生情绪的相互感染。
(20)、(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d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
4、网络舆论的影响力
(1)、因此,跟风喷子,只是键盘侠当中的墙头草,不是坚定的键盘侠,对于网络,他们常常采取观望的态度。而固定的键盘侠,则是心理扭曲,甚至存在病态的可能。
(2)、一方面,政府等公共部门被卷入网络舆情,由于舆情的扩散、演化和转化均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引导网络舆情的难度,政府形象面临考验。
(3)、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主体与客体是一对相对的、可转换的概念。一般情况下,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其管理的主体是较为容易界定的,但对客体管理者的认定却往往是不清晰的。网络舆论管理应当坚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即针对不同类别的行为体进行具体地沟通。
(4)、因此,为了做到有法可依,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约束微博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使其真正成为服务大众的新载体。在制定相关条款时,职能部门要多考虑微博各条款的灵活性、普适性和具体性。对于媒体、政府和个人等不同的微博类型,应详尽阐明各自的法律责任和相关义务;对于个别人利用微博故意编造、散布谣言,并下载或传播黄色信息或黄色视频,以谋取私利的恶性行为,我们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绝不给不良分子留有任何空隙。与此同时,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对提供利用微博危害大众生活的线索视轻重程度给予适度地奖励,包括精神嘉奖,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空间。
(5)、最常见的一种键盘侠就是看都不看内容,一上来就骂,一上来就怼,根本不管里面写的什么,更直接一点的说,是根本不关心里面的内容。比如说,有些人但凡看到有点和女人相关的视频或图文,就开始在底下“俞敏洪+1分”,“俞敏洪说的没错”,“中国的女人只知道钱”等等,弄得好像自己是没妈妈的孩子或被母亲抛弃一般,对女性大有怨气。须知,一个地球上,大家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外国的月亮不见得就比中国的圆。不过,键盘侠不在乎这些,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喷。
(6)、03 对待舆论 理性思考首先舆论是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它可以有效的监督公共事件,也可能被人利用,达到自己特殊的目的。一个事情,离我们很远,普通人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看清真相,但至少要对其保持一颗怀疑的心,以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当我们看待问题时要思考几个问题:what?where?time?who? why?这个事件是什么?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的?主人公是谁?发布者是谁?发布者的目的是什么?不要让舆论影响了我们的思考。
(7)、当群体处于激动、心绪紊乱的刺激状态下,尤其是群体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境下,很容易产生去个性化。比如,几年前的一则新闻,一位年轻人站在高楼天台想自杀,底下看热闹的人,不但没有想着救人,反而因为看到那个年轻人在那里站了很久,一直喊“跳啊,跳啊”,不断起哄,而年轻人也因为这群人不断的刺激,最终失去了生命。为什么这群人敢这样喊,因为当时围观的人很多,他们认为自己只是路过,没有人认识自己,因为放心大胆的喊,这就是身体匿名,是个体在去个性化的群体中隐藏自己个性的一种现象。因为个体觉得自己是个匿名者,别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因为不担心自己做出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会被人发现,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作为。网络的匿名性,是网络跟风形成的一个原因。
(8)、由于群体成员不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的,而是具有群体的意义,这时,群体就湮没了个性,群体成员无个性特征,自我意识下降,甚至丧失,自我控制力下降,减少了个体的自觉性,行为上出现冲动性、破坏性和无约束性的特点,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可以这么说,当群体的规模越大,成员就越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变得凶残无比,甚至走上暴力、犯罪的行径,丧心病狂。比如,这次美国的暴乱。
(9)、第政府部门通过网络舆论可以对社会情绪进行疏导,对社会矛盾进行缓解。所谓网络舆论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们所产生的真实情绪的表达,在这些情绪表达中,虽然也存在着某些非理性成分,但是总的来讲,我国网民已经开始逐渐成熟起来,责任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公众可以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参政议政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而政府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社会最新动态,尽最大的努力找到可以舒缓社会情绪的基本依据和条件。
(10)、各种网络形态的并存与互动,使得网络监督不仅快速、便捷,而且廉价、有效。网络监督成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构成和最佳结合。由于中国网民人数众多,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
(11)、还有一种根本不分好坏对错,只要能引起关注,激怒网民,什么话都说。比如,大衣哥朱之文因为太过善良得有点没底线,经常被人偷拍。键盘侠不管实际情况,一上来就说朱之文是在炒作“又出名了一回”。
(12)、网络舆论的坏处。因为网络舆论大部分都是匿名的,不通过专业的网络技术,也不知道对方的真正身份。这些人会随心所欲的在网络上发布恶语,我们统称为键盘侠。一些乱扣帽子,对人无礼的谩骂和人身攻击会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有时候还会让社会陷入一种恐慌的状态,我们知道校园暴力可以毁掉一个学生,但是可能不知道网络暴力会让人失去对活着的希望。
(13)、监管部门对于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网络空间匿名性强,监管空白较多,导致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发表言论,随意宣泄负面情绪,不负责任。
(14)、网络本身草根性较为强烈,这一点对于社会舆论而言,提供了更自由的言论空间。通过网络媒体,人们发表言论自由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而且这种自由的表现形式也十分多姿多彩,这样的话,社会舆论就与政治上的空话套话相分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当前,电脑已经逐渐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中,互联网在中国的使用人数逐年递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直到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已经达到13亿的规模,从这个数据中可以发现,网络具备的很强的自由行,民众的参与意识也很高,也只有这种社会舆论才能够将百姓身边的事件充分直接地反映出来。因为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公众的信心就十分高涨,在舆论监督的.平台上也更有发言权,将自己的意愿和意见充分地表达出来。
(15)、(7)(美)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译者:刘水平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16)、(9)王利明.论互联网立法的重点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
(17)、乡镇环境、交通、教育、医疗等可能较差,工作也很累,可能两地分居,但是与未来发展相比可以克服,而且通过努力可以调转或提拔升职回到上级单位,不回上级提拔也可以啊。
(18)、目前,我国监管自媒体的法律法规比较薄弱,对于刚刚兴起的自媒体——微博,与其相关的法律更是缺少具体的法规条款,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这就导致各个法院在处理微博侵权案件时,只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等传统的实体法进行侵权责任认定的尴尬局面。然而传统的实体法中多为语言、肢体动作等传统侵权的标准,几乎没有涉及网络侵权行为的具体规定,量化的标准更是少之又少。特别在面对微博侵权案件时,诸如图像、视频等方面的侵权标准,极其缺乏可依托的有效法律法规。
(19)、互联网是照妖镜,经过互联网曝光落马的贪官一大堆,以前很容易隐藏起来的妖怪,现在也要小心翼翼地把尾巴藏起来,一不小心就要被曝光,但是现在妖怪也在适应互联网,他们会制造出团团迷雾让你看不清,所以要分辨出哪个是妖怪,还需要有孙悟空火眼金睛的能力,分辨是人是妖从以下三方面,
(20)、不过,有一种键盘侠比较特别,他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骂当事人,只是看到有人骂,就跟着骂,喷人喷事,习惯为常,问他为什么,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很可能就是“因为大家都在骂,我就跟着骂了”。令人哭笑不得。
5、网络舆论的影响的调查问卷
(1)、 潜伏期是群体事件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力量积蓄阶段,“网络草根”舆论在这个时期承担起了议题设置和扩散的角色。以高考为例,国人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和高考相联系。然而,高考录取不公平现象也一直被诟病。新浪教育统计的201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本一录取率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天津是中国最容易考好大学的地方。重点大学录取比例均超过20%,其中北京占比25%,雄踞全国第一。此外,高考移民等现象也频现。
(2)、 “网络草根”舆论的确在反映民情、畅通表达机制上存在着优势,但自身的“草根”性也伴随着与生俱来的不足,如:制造谣言煽动网络暴力;夸大阴暗助长极端情绪,引发群体事件。因此,要想更好地引导“网络草根”舆论,就必须从政府、媒体、民众三方面入手。
(3)、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有麦克风,网络空间迅速成为疫情信息的集散地,疫情事件的讨论地和网络舆情的放大器,形成交错复杂的网络舆论链条,加速推动疫情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化和发展,表现出如下突出特征:
(4)、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及社交平台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热点事件。网络舆论监督以其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强大的影响力和震慑力,由于网络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渠道更快捷、见效更快,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网民认可。
(5)、当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之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在此基础上,网络媒体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大众传媒、民意表达以及群众意见反映和反馈的平台。因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与日俱增,通常情况下,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也相当快,只要捕捉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与个人的情绪意见相结合,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舆论。网民在网络中发表的意见,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公共意见,从而使意见声势迅速扩大。
(6)、社会舆论给法官带来极大的压力,判决结果或存在迎合普通民众诉求的嫌疑。某种程度上,“聊城辱母案”与“电梯劝烟猝死案”和最近的“鹦鹉案”类似。都经过两次审判,最终二审改判。都是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且最终达到了网民心中“理想”的判决结果。
(7)、(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8)、为什么网络舆论那么伤人?这是因为很多喜欢舆论他人的人没有理性,他们随波逐流,听到什么不做判断,还会添油加醋对下一个人说。他们只当自己是一个吃瓜群众,说话不用负责任,看到别人被拉下台,内心十分高兴。有一句话叫恶语伤人三日寒,被舆论的人往往是孤独的,他们虽然做错了事,但是犯了罪也有法律来制裁,违反了道德自己内心也会谴责,凭什么还要接受大众的舆论。
(9)、不论是喷子中的跟风者,还是非喷子中的跟风者,都是一种从众心理在键盘侠当中,有一种人比较特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喷对方,为什么要抬杠,或者为什么要骂,只是看到有人骂了,或者很多人在骂,就跟着骂,没有经过思考,这类人其实是一种从众心理。即,个体在群体言行的影响或压力下,作出自己平常单独一个人时,不会作出的言行举止。
(10)、早在2010年6月,文坛泰斗级人物金庸便在微博上蒙受“被逝世”,同年12月,微博再次传出金老先生去世的信息;随后2011年10月,金庸先生在微博上又一次遭受“逝世”;时至今日,关于金庸老先生被死亡的微博谣言出现了几十次。除了八十多岁的金庸先生被“被去世”外,著名演员六小龄童、著名散文家余秋雨、著名喜剧演员赵本山以及成龙等也经常遭遇“被死亡”。名人“被去世”的谣言不仅此起彼伏,随着微博遍及到中国的各个角落,相类似的流言可谓是千态万状、五花八门,呈现出恶性化趋势。
(11)、见不得别人好是多数键盘侠的共同点,不管他们是为获得关注也好,断章取义也好,是非不分也好,本质上都是见不得别人好,看到别人好就紧张,一定要自己无限联想一番。如,前段时间的两会有代表提出是否降低适婚年龄,某个键盘侠就在底下评论道,“只要增收单身税30%即可”,为什么?因为他自己婚姻不顺,见不得单身的人逍遥自在。谁要是反驳他,他就说,伤到你单身的自尊了吗?
(12)、如果任由小道消息在网络上泛滥下去,那么人们的偏听偏信,还会继续下去。
(13)、大量悲剧性疫情事件引发悲伤情绪;希望参与疫情救助,却由于条件限制,从中感受到无力感、挫败感和失落感等。随着网络舆情的蔓延和发酵,这些负面情绪在短时间内激增,又难以及时得到合理宣泄,由此引发公众的心理失调和情绪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