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河的诗歌50字
1、关于母亲河的诗歌或文章
(1)、我以下几条建议:1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道德观,要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2我们要号召大家共同看护生态,爱护黄河.
(2)、读完这两句,一条壮阔汹涌的大河仿佛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大浪裹挟着狂沙,还有罡风的陪伴,就这样一路绝尘,一去万里。
(3)、密叶繁阴画不成,卷帘双眼为渠明。——裘万顷《窗前古槐二首》
(4)、因此,对于在这条河流的两岸,文学所出现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之势,我们也找到了一种较为合理的答案。文学的生命力,将如同这里土地的生命力一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里的文学新人,将像洒渔河两岸的柳树,一到春天,就悄悄吐出嫩芽,在春风中生长。
(5)、千禧之年,母亲河畔,弥勒人在线全体工作人员庄严宣告:
(6)、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7)、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8)、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李隆基《送⽞同真⼈李抱朴谒灊⼭仙祠》
(9)、描写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10)、投稿邮箱:baishuiwenyi@1com
(11)、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12)、山东精短文学微刊以弘扬精短文学、发现和培养精短文学新秀为己任。即日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具体要求和待遇如下:
(13)、此水何当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15)、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黄河诗歌(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崔曙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16)、洒渔河流两岸的民歌,更是写作者重要的写作资源。洒渔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吼几嗓子,并不断地创造和积累。有山歌、孝歌、农忙小调、哭丧调、哭嫁歌、花文、唱书、顺口溜、民谣、儿歌、熟语、谚语、歇后语、传说等。而这些歌里,长的一首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非常精彩的传说,或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小说。而三四句的,随便几句就可道出那种生活习俗和场景,如:六月里来三伏天,茶罐不离火塘边。茶盅不离茶罐口,小妹不离郎身边。这些民歌,唱出了古老土地上那种民风民情,并且都是通俗易懂,传唱了一代又一代,常唱常新,像洒渔河里的水,源远流长。
(17)、 (4)获得最新报刊杂志投稿资源,让您不再为不知往哪投而烦恼。
(18)、这条河流是不是在它流动的每一个和声和回响里,都会蹦发出一个词语来?它如何以其“地灵”孕育出“人杰”?这让昭通文学现象探寻者着迷并充满悬想。
(19)、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黄河》(宋)王安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20)、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渡黄河诗》河流迅且浊。
2、关于母亲河的诗歌50字以内
(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2)、诗歌,多么优美,动听呀!听!有人在朗诵诗歌呀!多么动听,真是让人陶醉在仙境一样!来,朋友们、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5)、诗人用最华丽的篇章赞颂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个人登上了单于台。白炽的太阳从大地内部升起,奔腾的黄河从远天之外涌来。黄沙翻滚纹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风呼啸响声疑是平地生雷。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
(8)、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9)、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唐代刘禹锡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10)、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黄河诗歌(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崔曙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11)、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
(12)、煮海之民何所营,妇⽆蚕织夫⽆耕。⾐⾷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13)、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渡黄河诗河流迅且浊。
(14)、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
(15)、隋灭陈,宋与魏又隔江相望。在历史长空中,回想历史人物已神游物外了。只要水草边的鸥鹭,不管人世变迁,都在天空中翻飞。还争取什么呢,还是辞世归隐为好。
(16)、 516783224@qq.com
(17)、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18)、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19)、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描写母亲河的诗歌散文
(1)、世人戳瞎了双眼,瞧不见您的浩瀚无垠,只跪倒双膝,口中乞求您的怜悯
(2)、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3)、这个星期以来,我们开展了许多的活动,收集诗歌、整理资料、欣赏诗歌、创作诗歌、举办诗歌朗诵会、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4)、我们还希望,这一条河流沁润的文学种子,在一路的繁荣和发展中,出现让人惊喜的不止是文学数量的堆积,还有文学质量的飞升,有相加之和,更有相乘之积的数字出现。
(5)、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一下子浊浪掀天。人世间的风波,不知比这险恶多少,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8)、在古代的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都是青山绿水,植物繁多,为我们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9)、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 王群芳 吴文奇 段新强
(11)、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12)、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4)、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到写法洒脱的现代诗,这些好诗都让我们禁不住拍手叫绝。我们在学习古诗与现代诗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有着较为固守定的语言形式与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象也要比古诗更新奇、更富创意。哈哈,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短小的古诗寻么难读懂了,现在,我还真佩服大诗人们能写出这样简练精彩的诗句!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在课外找来了许多诗,并在班级里诵读,这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走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诗歌的奇妙境界。
(15)、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
(16)、在一个妩媚迷人的星期三下午,我们班开展了一次主题为“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活动。
(17)、从史料记载和一些现有的地理名字,可以看出,洒渔河岸,居住着彝族的先民。这里盛行的火把节,本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但现在是众多民族共同的节日。每当火把节来临,各种民间文艺就会齐聚狂欢,成为这里众多写作者吸取营养、激发灵感的来源之一。
(18)、洒渔河,是一条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河流,也是一条孕育童话传说和文学种子的河流。它绿绿的杨柳,清清的河水,在这块土地上散发的芳香,足以令人向往。这条河流不宽,但留得很远;这条河流不深,却润泽了两岸稻浪、烟柳及无数生灵;这条河流不出名,但却能以一种坚韧的能力,朝着一个方向流去,千万年不改初衷!这是一条河流的精神,也是文学的精神。或者说是文学写作者不可或缺的精神。
(19)、后来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一个人轻轻的读着一首小诗,我才觉得这种感觉很好。
(20)、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4、关于母亲河的诗歌50字内容
(1)、2014年6月20日中午12:00 贵州区(百里杜鹃)
(2)、 (4)凡阅读量达到1000及以上者,发放10元稿费及赞赏的80%。
(3)、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4)、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适《夜别韦司士》
(5)、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6)、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许浑《汴河亭》
(7)、(杜甫《登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8)、东临碣⽯,以观沧海。⽔何澹澹,⼭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9)、海⽇⽣残夜,江春⼊旧年。——王湾《次北固⼭下》
(10)、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3)、百里杜鹃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黔西县交界处,因整个天然杜鹃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千米(100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而得名。
(14)、由于人口的激增,对资源大量的开发,科技手段无节制使用,向黄河排放大量的化学用品,造成大量鱼死亡,水土流失等问题.
(15)、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
(16)、⼤漠孤烟直,长河落⽇圆。——王维《使⾄塞上》
(17)、百里杜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身福地、清凉世界”的美称。
(18)、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9)、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关于母亲河的现代诗
(1)、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洒渔河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发源于鲁甸水磨的臭水梁子,系朱提山的余脉。出渔洞经乐居进入洒渔坝子,称为洒渔河。由南向西北流入横江。被称为洒渔河的这一段河流,串联着四乡一村,即苏家院乡、乐居乡、洒渔、苏甲和靖安的罗德古村。地势南高北低,群山起伏,一段一段的河流两岸,还有古老的柳树盘根于水里,伟岸挺拔,有着昭阳八景之一“洒渔烟柳”之美誉。
(3)、天呀,我竟然自己读着读着也陶醉在诗歌里了,这时我的面前展现了一副多姿多彩的画面:远远的灯光被人们点亮了,好像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天上的星星真的出现了,装点着无数的街灯。飘渺的天空里也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有世上没有的珍奇。浅浅的天河上的牛郎织女在来往,我远远的望着她们。她们此刻在天街闲游,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我想:接下来街市一定更热闹。
(4)、描写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5)、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黄河诗歌(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崔曙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6)、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
(7)、⽩⽇依⼭尽,黄河⼊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此水几时休?此恨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北宋-李之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三万⾥河东⼊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风雨沧桑,母亲河孕育了流芳千古的华夏文明;岁月流觞
(11)、那天,我拿着诗歌集,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活动开始了,第一位同学踊跃的登上了讲台,那流畅的语言,那优美的诗歌,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3)、⽉下飞天镜,云⽣结海楼。——李⽩《渡荆门送别》
(14)、只要我们民族一条心,就能成功,我们应该保护他.
(15)、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1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黄河诗歌(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崔曙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17)、春江潮⽔连海平,海上明⽉共潮⽣。——张若虚《春江花⽉夜》
(18)、位于辽宁省西部,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汉唐时称白狼水,辽称灵河、金改凌河。可以说是辽西文明的摇篮以及辽西人民的母亲河。
(19)、煮海之民何所营,妇⽆蚕织夫⽆耕。⾐⾷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20)、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3)、通过本次《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我们收获了许多。虽然本次活动很快将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其实生活处处有着诗歌的身影。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让诗歌陪伴我们美好人生吧!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6)、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是那样的气势磅礴,您是那样的宏伟壮观,您是亿万华夏儿女力量的源泉!您流经全国九个省市,滋润着祖国富饶的大地,养育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可是,近年来您清辙的河水已经浑浊,绿色的河床已经风化,您蕴藏的水土日趋流失……
(7)、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知出处⾼。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8)、君不见⾛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天。——岑参《⾛马川⾏奉送封⼤夫出师西征》
(9)、君不见⾛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天。——岑参《⾛马川⾏奉送封⼤夫出师西征》
(10)、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11)、 (3)凡阅读量达到500的,发放赞赏的50%。
(12)、镇江城像铁翁一样,金山焦山隔江相对。万里长江向东流去,风吹浪涛。天边孤云来来去去,水边孤帆来来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然景象远处峰峦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图画却难以描绘。
(13)、⽩⽇依⼭尽,黄河⼊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14)、此水何当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5)、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16)、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7)、春江潮⽔连海平,海上明⽉共潮⽣。——张若虚《春江花⽉夜》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
(20)、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1)、海⽔⽆风时,波涛安悠悠。——⽩居易《题海图屏风》
(2)、本次活动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但那一首首妙趣横生的儿童诗及同学们原创的充满乐趣的小诗,全都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使我们时不时地回想这充满魅力的诗歌,回想起诗歌带给我们的影响。啊!诗歌,你是多么美妙,我为你感到深深的骄傲、自豪!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4)、 源远流长的淇河文化 淇河,她远远比不上长江的雄伟,比不上黄河的气势,在我国辽阔疆土的版图上,她只是细细的短短的一条蓝线。然而,淇河却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占着重要的位置,她的高岸上沉睡着文化,躯干里流动着文化,是一条史河、诗河、文化河。 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在淇水流域繁衍生息。淇河中下游仅七八十公里长的左右岸,就有新石器时期至东周的古文化遗址65处。汉魏以后的古遗存、古石窟、古墓葬,更是数不胜数,土岸上裸露的典型古陶、铁残片俯拾皆是。 淇河,是一条产诗出歌的河。自古以来,她倍受文人学士、骚人墨客的青睐,历代描写和赞美淇河的诗文非常多,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采自淇水卫地一带的诗歌有近五十篇之多,其中集中在“邶风”“鄘风”“卫风”中的就有39首。 淇河在《诗经》中,是那么的清丽秀美,如同年已及笄的少女那样可爱。读着许穆夫人的《竹竿》诗,谁能不蜜意荡漾,生出无限的缱绻,热切的向往:“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 远莫致之。泉源在左, 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悠悠, 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 而在《氓》这首诗中,将一个遭人遗弃的女子的百结柔肠,述与那清澈的淇水来评说:“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而其行。” 古时淇园,共有八景,即:淇园竹翠,斐亭蓬芳,群峰敛碧,列柿流丹,半岩风雨,曲径烟霞,一壶映月,双剑横秋。其第一景就是“淇园竹翠”。随着时代的变迁,地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竹子已经不再是这里的特产了。曾经非常茂盛,郁郁葱葱的竹林,现在已难寻踪影。关于淇园的竹子,《史记·河渠书》记有这样一件事: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瓠子口(今濮阳南),率数万人堵塞已冲决了二十年的黄河口,先沉下白马玉壁祭河神,然后令将军以下的官兵都背柴填堵,仍然堵不住,最后“下淇园之竹”作为柱桩,才获成功。 东汉初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河内太守寇恂曾斩伐淇园之竹,做成百万只箭,《后汉书 寇恂传》记有此事。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南侵,灭亡北宋,史称“靖康之变”。金军占领中原以后,在太行山一带滥伐林木烧炭,对淇河两岸林木大肆砍伐,淇河竹林遭受重创。 淇河的特产有著名的“淇河三贡”:淇鲫鱼、稻香米和缠丝蛋。 排在首位的 “淇鲫鱼”产于淇河中下游,体形奇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乃鲫中上品“国之瑰宝”。中华四大名鲫有“淇河鲫、彭泽鲫、滇池鲫(高背鲫)、六和鲫”,淇河鲫排在名鲫之首。淇河鲫鱼骨刺细少,肉肥厚,质细嫩,腥气小,味鲜美,腮不苦,出肉率和蛋白质含量也都很高,适宜于清蒸和炖煮等烹制方法。特别是炖制好的鱼汤呈乳白色并有粘性,久置不易变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对它在营养保健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明代庆历年间还专门把淇河鲫鱼列为宫廷贡品供奉皇室。在五龙镇的岭南村西北部龙王庙附近,曾有个巨大的深潭,水草丰美,潭中的鲫鱼味道尤为鲜美,据说是淇鲫贡品的产地之一。
(5)、在昭阳区境内,有一条河流,称之为洒渔河。它是昭阳区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在这条河流的两岸,涌现了很多作家和文学创作者。
(6)、我想做那午夜流星的旅伴,纵身投入那深不可测的黑暗。
(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