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的名言和诗句
1、关于孝道的名言和诗句大全
(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格言联璧》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3)、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4)、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嘉祥县人)。是孔门后期的弟子,小孔子46岁。曾子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一般认为他上承孔子,下启子思、孟子,是“思孟学派”的鼻祖。曾子的天资一般,孔子说过“参也鲁”这样的话(《论语·先进十一》),在孔子所提到的自己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的优秀弟子中也未提到他。(见《论语·先进十一》)不过曾子学习勤奋,悟性很高。曾悟出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指的是“忠、恕”,后世认为孔门弟子中只有他深得孔子学说宗旨,遂尊他为“宗圣”。在孔子的弟子中成“圣”的,只有他和颜回。南宋大儒朱熹甚至说:“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读得其宗。”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昔孟母,择邻处。
(6)、从母亲那里,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讲故事的快乐。(歌德)
(7)、——陈宏谋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8)、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9)、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希腊伊索克拉底《全希腊盛会献词》
(1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1)、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1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3)、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14)、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5)、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格言集锦》
(16)、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冰心)
(17)、——《格言集锦》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顾我,复我。
(1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19)、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20)、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2、关于孝道的名言诗句大全
(1)、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2)、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孟子·万章》
(3)、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4)、——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5)、 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6)、《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7)、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8)、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9)、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0)、——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11)、——《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12)、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13)、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14)、字严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6)、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17)、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9)、●我们为孩子的美丽和幸福感到极大的欢乐,这欢乐使我们的心灵博大到躯壳难以容纳的程度(爱默生)
(20)、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3、关于孝道的名言诗句好句警句
(1)、父母之间的严重争吵,往往是造成孩子神经错乱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这种争吵。
(2)、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修换来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描写的是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对母亲深沉的内心情感。诗人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4)、——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6)、关于孝道的名言名句和诗诗词: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9)、——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0)、●十个叔叔抵不过一个老子,十件褂子抵不得一件袄子
(1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2)、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3)、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14)、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
(15)、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16)、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8)、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19)、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20)、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关于孝道的名言名句和诗
(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4)、曾子说:“君子用文章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5)、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6)、——孟郊内睦者,家道昌。——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7)、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8)、妈妈,不论走到哪里,我的眼前总有您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9)、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鲁连子》
(10)、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