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文言文阅读翻译
1、刘基传全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B.若夫希世取容 取容:讨好取悦
(3)、A.“臣窃观两河藩镇之跋扈者”与“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两句中的“窃”字含义相同。(“窃”都是“私下里”)
(4)、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
(5)、(申明)整理不易,本文包括大量原创内容,请尊重劳动,转载注明来自语文匠(yuwenjiang0761)宇文强老师。
(6)、于是四马之足交于野,望粟而取。农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壮皆逸入于盗,马如之。王无马,不能师,天下萧然。
(7)、(野猫)的身子虽然被缚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紧紧的抓住鸡。仆人一边打一边夺,(野狸子)到死也不肯把鸡放下。
(8)、至正十三年,岁在癸巳。秋七月六日,鄞县尹许君卒于官,其配叶氏以栖归葬天台。越明年,鄞父考以董先生朝宗书,致乡贡进士杨君彝所为《行状》于刘基,愿立石纪君遗爱,请为之文。基于许君,相好最甚,欲有言,辄悲不能胜。董君使来趣文,曰:“鄞人知子知其尹,且不喜阿其所私,为可以传信于人,子必速为之”乃为此铭。
(9)、D.最后一联是说猫捕鱼虽少,但整日不辞辛劳,而不去捕蝶嬉戏,也可算是无愧于主人了。
(10)、作 者:(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阙勋吾张孝美许凌云曹日升等导读、注译;陈蒲清校订
(11)、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
(12)、(39)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之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
(13)、(26)荼蓼:指野苦菜。荼,陆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
(14)、夏原吉(1367-1430):明初重臣。字维喆,湖南省湘阴人。祖籍德兴,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明太祖朱元璋所重。建文帝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即位,委以重任,与蹇义并称于世。明成祖后,相继辅佐仁宣之治,政绩卓越。明宣宗宣德五年卒,年六十五岁,赠太师,谥忠靖。著有《万乘肇基集》《东归稿》《夏忠靖公集》等。
(15)、于是鲜支、黄蘗(bò)、苦楝(liàn)、侧柏(bǎi)之木黄连、苦杕(dì)、亭历、苦参(shēn)、钩夭(gōuyāo)之草地黄、游冬、葴(zhēn)、芑(qǐ)之菜槠(zhū)、栎(lì)、草斗(dǒu)之实楛(kǔ)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12)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suǐ)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nán),久则弥(mí)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jiǎtú)亦苦于常荼其洩(xiè)水皆啮(niè)石出其源沸沸汩(gǔ)汩瀄滵(jiémì)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18)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16)、此数英贤,岂非志于道德,功名不足以累(连累,牵绊)其心,志于功名,富贵不足以累其心者耶!迨(到)今承平日久,今之士人非科第无以自见,故始为诸生,欣羡一举,不啻(如同)起渊谷、腾霄汉也;既推上矣,羡登甲第,汲汲(急切想得到)不减诸生时;既成名矣,骎骎希冀显荣;位列公卿,犹思恩逮(到,及)上世,赏延后裔。所谓诵法圣贤者,取陈言应制科尔,甫(刚刚)服冠裳,辄尽弃去。悲夫!以是立功名且不可,何论道德!
(17)、文中三位英贤与“今之士人”相比,在立言、立功、立德三个方面的表现有哪些不同?请以其中一位英贤为例,简要说明。(6分)
(18)、灵峰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19)、(37)井以甘竭:《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20)、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作文例文
2、刘基古文
(1)、A.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就算得上博学,而鉴别力则是艺术的判别问题。
(2)、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fú)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túliǎo)之味身不历农亩(mǔ)之劳,寝必重(chóng)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yú)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yù)肥之肠,不可以实(35)疏粝(lì)籍(jiè)柔覆温之躯37),不可以御蓬藋(diào)虽欲效野夫贱隶,跼(jú)跳窜(cuàn)伏偷性命于榛(zhēn)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yé)?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xīng)无亦犹是也夫?”
(3)、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A.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此取威定霸之举/不可失也/
(5)、①②③⑧中“节”取实义,④⑤⑥中“节”取象征义,句⑦二者兼而有之。
(6)、匣而埋诸土:(把它)装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匣,装在匣子里。而,递进连词,并且。诸,兼语词,之于。
(7)、而王子则不然。饭一盂而饱,酒一升而醉,无求多于口腹,而吾之心裕如也;夏一而凉,冬一裘而温,无求多于衣服,而吾之心裕如也;诵吾诗,读吾书,适吾情则游,足则息,倦则卧,无求多于盘乐玩好,而吾之心裕如也;足不践讼狱之庭,耳不接市肆之言,目不耽佳冶之容,口不谈官政之是非,无求欲尚人,而吾之心裕如也。一榻之小,容身之外非吾庸;一室之卑,蔽风雨之外非吾忧;僮仆之愚,子弟之痴,任使令之外非吾诛,然则何往而不裕哉?
(8)、(解决这道题,大家要明白古文写作的一个规律,往往正反对比。C项“直谅不务文饰”,可以看出“直谅”与“文饰”应该是反义词,由“文饰”我们又可以想到成语“文过饰非”,得出“文饰”的意思应该是“掩饰”,所以“直谅”的意思不可能是“宽恕”,另外,如果“谅”有“宽恕”的意思,“直”是没有的,大家再联想《论语》中的“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就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应该是“正直,真诚”。)
(9)、诚意伯刘公基,少通《春秋》,长务(致力于)理学,尤(尤其)精兵法。会(恰逢)太祖定栝苍,是时吴、汉为敌,众以(认为)苏湖地饶,宜(应该)先取吴。公密谋曰:“汉灭,吴直(只不过)囊中物耳!宜先伐汉。”上纳其言,灭汉取吴,因收中原。志在澄清天下,言于上曰:“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上皆嘉(赞许)纳之,累(多次)欲进公爵,公固(坚决)辞不受。公刚毅,慷慨有大节,遇急难,勇气奋发。与金华宋濂友善,并以(凭借)功名显于世。文章二公尤著,基曰《郁离子》,濂曰《龙门子》。
(10)、⑥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干,盾牌。干和城都比喻捍卫者。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2)、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乡野的房舍,有十二间,是用茅草盖成的,坐落在匡山的顶上。匡山在处州府的龙泉县城西南二百里,剑溪就从那儿发源。匡山的四面,像墙壁一样陡峭的山崖高高耸立,岩石都是青色的,外面高,中间低,像个臼似地。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风从北面刮来的.,大都不可能甜美而多带苦味,因此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但物性苦的植物也乐于生长在这里。
(13)、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14)、(19)启:开辟,扫除。陨箨:落下的笋壳。艺:种植。菽:豆类。
(15)、」鲁国人喝了,也认为是中山国的酒。一日,那酒店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要来喝看看,才一入口就忍不住吐了出来,笑道:『这是用我家的酒糟泡出来的漕汁啊!』现在您是可以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但我想真佛会笑您不过是学到一些糟粕罢了。
(16)、通假字贾:通「价」,价格。炫(xuan):通「炫」,炫耀。食:通「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比:通「皮」,这里指毛皮糜:通「靡」,浪费。
(17)、若之何而去夫猫也!”译文:赵国有个人(他家)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
(18)、洪武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
(19)、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安从克集庆,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后坐事谪知桐城,移知饶州。陈友定兵攻城,安召吏民谕以顺逆,婴城固守。援兵至,陈友定败去。诸将欲尽戮民之从寇者,安不可。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3、刘基传原文及翻译
(1)、DCC①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召见饶州官员和百姓,把顺正与邪逆的道理告诉他们,要官民围住城池牢牢守卫。②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予贸得其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3)、太祖因为某件事情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说:善长是有功勋的老臣,他能够协调各个将领之间的关系。太祖说:这个人多次想害您,你竟然替他开脱罪责,我将要你做丞相。刘基叩头说:这好比换柱子,必须用粗大的木头。如果捆几根细木头为柱子,将马上会倾倒。
(4)、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5)、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B.汗牛充栋 锦心绣口 五光十色 付诸一笑
(8)、D.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我们所谓鉴别力。
(9)、⑥刖(yue):断足,古代一种酷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
(10)、工之侨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用它做了一张琴,弹了弹,金声玉振,别提多好听了。他非常高兴,认为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琴了。
(11)、(1)于是我裕而物从以裕,其斯所以为裕乎?(4分)
(12)、“不止,不止,”另一个琴师说:“说不定是当年春秋时,伯牙使的那张琴呢!”
(13)、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14)、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15)、有一天,有只小猴子问大家说:「山上的果子,是老头子种的吗」大家说:「不是啊!是天生的。」又问:「没有老头子我们就不能去采吗」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
(16)、过了一年,再挖出来,抱往集市上去。一个有权势的人从街上看到了这张琴,用一百两银子买了它,再献给朝廷。管理乐器的官员,一个传一个争着观看,都说:“这琴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
(17)、B.本文以马为议论重点,形象而又深刻。马的优劣以产区分为四类,而天闲之马、内厩之马白白地享受优裕的物质条件却百无一用,而有用之马却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变得灰心懈怠。这种以出生地为选马的标准,荒唐而又愚蠢。
(18)、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19)、领导者要善于运用智慧和众多人才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得成功。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力,仅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必将遭受失败。
(20)、会兵革四起,郡邑承藩阃命供军实兵器,使者项领相望。庆元又树栅捍江,浚隍筑城,百役并作。君令人民均力从役,毫发不容有所私。事有所不可,即挺身陈利害,虽数忤上官意弗惮。无何,逐得罪于分省左丞,命君以军资入海,而不与之师。及诸军遇贼溃散,独责君,令偿所失物,欲致之死。鄞老幼皆号泣诣阃,诉帅为解,得稍缓。比左丞以故去,君乃复署尹事。未越月,那使者至郡,君前欲白事,忽疾作,顿于地,卒,年四十有六。
4、刘基传阅读理解
(1)、C.陶朱猗顿:“陶朱”是范蠡,他辅助越王勾践破吴之后,弃官到陶地经商,成为巨富,号陶朱公;“猗顿”在猗氏经营池盐及畜牧致富。后用“陶朱猗顿”指称巨富之家。
(2)、B.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3)、D.“黜贪残”与“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黜”字含义相同。
(4)、D.“伺其出击之,不中,被执”与“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两句中的“执”字含义不相同。(前一个是“抓住”,后一个“持”)
(5)、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而按原来的干,又干旱连续两年。
(6)、(28)舆隶:古代把人分为十等,舆为第六等,隶为第七等。《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舆臣隶。”这里指仆役。
(7)、D.《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为人处世,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他日必能做到应对自如。黄中立却不是这样的。
(8)、(2)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
(9)、齐宣王与盼子游于囿,出鸟兽鱼鳖而观之,见其驯狎而不惊也,洋洋然有喜色。
(10)、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11)、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12)、A.“金人邀立于淮阴”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两句中的“阴”字含义相同。(都是“山北水南”)
(13)、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14)、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