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警句43条
1、论语警句大全
(1)、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论语》
(4)、《左传》浓缩精华29句,字字珠玑,值得终身品悟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8)、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0)、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1)、回复关键字:教师模板56 领取:56套(教师公开课)精美PPT模板,让你脱颖而出!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格言大意: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自己反而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闻过则喜”。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较粗犷,但却有“闻过则喜”的好品质,所以孟子用这句话赞美子路。
(14)、格言大意: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则会获得益处。这句话点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有所得。
(1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6)、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7)、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18)、1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0)、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论语警句100句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格言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这句话强调,我们在求知、求学中不要弄虚作假,不懂装懂。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格言大意: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句话表明,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长进。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0)、(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徐谓《路史》
(17)、格言大意: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18)、(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9)、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
(20)、(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论语》警句
(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8)、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0)、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2)、格言大意: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朝闻道,夕死可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巧言令色,鲜亦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德不孤,必有邻。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放于利而后行,多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公平: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孝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时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执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勇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金钱:君子周急不继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6)、(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1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论语的警句都有哪些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红楼梦》里最俗气的10句话,精辟至极,让人瞬间醒悟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9)、格言大意:自古以来,有谁不死?我只求用一颗赤诚的心照亮历史的记载。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的诗句,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气节。这两句诗广为后人传诵,成为鼓舞人们为正义事业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力量。
(10)、(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1)、1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3)、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14)、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孔子《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论语警句抄录
(1)、读懂《传习录》30句经典名言,跟王阳明学修身
(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3)、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增广贤文》
(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1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7)、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1)、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6)、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8)、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9)、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0)、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胡耀邦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5)、译文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7)、格言大意: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负有责任。这句话号召人们以天下为己任,一旦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每个人都应该挺身而出,奉献个人的力量乃至生命。
(8)、1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刘斧《青琐高议》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孟子》
(1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1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智慧。
(1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4)、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论语》
(15)、10知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9)、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在学习时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