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警句带释义
1、名人警句及意思
(1)、ほら足元を见てごらんこれがあなたの步む道ほら前を见てごらん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母がくれたたくさんの优しさ爱を抱いて步めと缲り返したあの时はまだ幼くて意味など知らないそんな私の手を握り一绪に步んできた梦はいつ空高くあるから届かなくて怖いねだけど追い糹壳けるの自分の物语(スト-リ-)だからこそ谛めたくない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母(はは)がくれたたくさんの优(やさ)しさ(母亲带给了我那么多的温暖)爱(あい)を抱(いだ)いて歩(あゆ)めと缲(く)り返(かえ)した(她告诉我要怀抱着爱前进)あの时(とき)はまだ幼(おさな)くて意味(いみ)など知(し)らない(那时我还年幼不明白其中的意义)そんな私(わたし)の手(て)を握(にぎ)り(她拉着那样的我的手)一绪(いっしう)に歩(あゆ)んできた(一起走了过来)梦(ゆめ)はいつも空高(そらたか)くあるから(梦想似乎总是在天空的远方)届(とど)かなくて怖(こわ)いねだけど追(お)い続(つづ)けるの(很害怕我达不到但我一直不停的追逐着)自分(じぷん))の物语(すとおり)だからこそ谛(あきら)めたくない(因为是自己的故事所以不想放弃)不安(ぶあん)になると手(て)を握(にぎ)り(不安的时候她就握住了我的手)一绪(いっしう)に歩(あゆ)んできた(一起走了过来)その优(やさ)しさを时(とき)には嫌(いや)がり(那种温柔亲切有时也会让我讨厌)离(はな)れた母(はは)へ素直(すなお)になれず((遗憾)对已离去的母亲没能坦诚)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その优(やさ)しさを时(とき)には嫌(いや)がり(那种温柔亲切有时也会让我讨厌)离(はな)れた母(はは)へ素直(すなお)になれず((遗憾)对已离去的母亲没能坦诚)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
(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3)、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5)、(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出自宋代晏几道词《玉楼春》。负:违背,辜负。意思是:自古以来,许多人都为虚名所耽误,我宁愿抛弃虚名,也不愿违背了自己的心志。
(6)、(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拜:古代一种礼节,同现在的作揖,意为感谢。意思是:听到别人的善言规劝,就表示感谢;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感到欣喜。
(7)、(口腹不节,致病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口腹:饮食。意思是:不节制饮食是导致生病的原因;心术不正是引来杀身之祸的原因。
(8)、同样是一颗心,有的能装下高山,有的能装下大海,有的却只能装下一己之悲欢。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气候。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梦有多远,脚步就有多远。
(9)、(学者有二病:积学未厚而用之遽,养德未足而谈有余)出自明代崔铣《松窗寤言》。意思是:学习的人常有两种毛病:一个是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厚就急于应用,一个是品德修行还不够完善就妄加谈论。说明学习和修行都不能急躁。
(10)、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1)、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12)、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3)、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14)、(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出自《韩非子R解老》。和氏之璧:相传是楚国人卞和进献给楚王的宝玉。采:同“彩”。意思是:和氏之璧本身就有着自然之美,用不着各种颜色来加以装饰。比喻文章也应保持清新自然之美。
(15)、(太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出相形中)出自宋代苏轼诗《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太山:即泰山,比喻大的事物;秋毫:指鸟兽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意思是:泰山虽然大,但却不是最大的;秋毫虽然小,但也不是最小的。泰山的大,秋毫的小,是两相比较而存在的。
(16)、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1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1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礼记R学记》。意思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学习,而没有一个朋友相互切磋、相互探讨,学识就会偏狭浅显。现在常用“孤陋寡闻”形容人知识浅陋、见识不广。
(19)、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卫灵公》
(20)、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名人名言警句带释义的句子
(1)、(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出自宋代朱淑真诗《黄花》。抱香:守着香气。意思是:我宁愿守着香气枯萎在枝头,也不愿随着枯黄的叶子在秋风中舞动。诗句借咏菊表达了作者坚守节操的高尚品格。
(2)、(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出自宋代王安石《北山》。因:因此。意思是:因为在细细地数落花,所以坐的时间长了;慢寻芳草的踪迹,因此,回去的晚了。
(3)、(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浒传》。意思是:龙和虎的外形都容易描画,但却难画其骨;认识这个人、认识他的面孔,但却不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用来比喻人心难测。
(4)、(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5)、解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很重,而奋斗的路很长。
(6)、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工作吧!创造吧!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8)、(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出自汉代扬雄《法言R君子》。意思是:对于天下的事情,有一件不知道的,圣人都会觉得耻辱。
(9)、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1)、(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12)、人生,最宝贵的就是莫过于光阴。人生,最璀璨的是莫过于事业。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词《满江红》。尘与土: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即没有成就,这里做谦词。云和月:指作者南征北战的生活。意思是:年近可为祖国所做的贡献还是那样微不足道,为了收复疆土,还要披星戴月,转战千里。千万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老时,就只有徒然悲叹了。几句词表现了作者视“功名”如“尘土”,却渴望与云、月作伴,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
(14)、(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出自明代刘基《郁离子R小人犹膏》。意思是:小人没得志的时候,总是像个尾巴似的跟在别人后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一旦有朝一日得志了,便立刻变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15)、作者:居里夫人我们将永远得不到更多的时间,我们拥有,事实上我们老早就有了所有存在的二十四小时。。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7)、(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出自唐代贾岛诗《题诗后》。二句:是指《送无可上人》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意思是:写两句诗用了三年的时间,一声长吟不禁流下两行热泪。表现了作者对创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刻苦精神。
(18)、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19)、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20)、。作者:庄周我以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3、名人名言,警句
(1)、(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意思是:做善事的人从来不谈利益,而追逐利益的人却从来不见他做善事。
(3)、(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出自明代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谈王霸之变》。以:给予,付与。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对社稷有好处,我就会连生命都全部献上。
(4)、今天就是生命,是唯一你能确知的生命。——列夫·托尔斯泰
(5)、介绍:塞涅卡(LuciusAnnaeusSeneca,约公元前4年-65年),古罗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学家、悲剧作家、雄辩家。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9)、(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10)、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11)、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2)、(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4)、(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出自《淮南子R说山训》。走:跑。缚:捆绑。屈:收缩。意思是:跑虽然不用手,但如果把手绑起来,就跑不快了;飞虽然不用尾巴,但如果将尾巴缩起来,就飞不远了。比喻任何事物要发挥自己的功能,总要借助于其他的事物。
(1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出自(南朝R宋)范晔《后汉书R张衡传》。患:担忧。伙:多。意思是:不担心自己地位不高贵,只担心自己的品德不高尚;不因为俸禄不多而感到耻辱,而是以才智不广博为耻辱。
(16)、(外合不由中,虽固终必离)出自晋代傅玄诗《何当行》。中:同“衷”,内心。意思是:朋友之间的交情,如果不是发自内心,而只是因为外部原因而结成,虽然看起来牢固,但终有一天会分道而行。
(17)、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 —— 西塞罗
(18)、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9)、(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出自宋代陆游诗《感事六言》。意思是:我的头发早在多年以前就白了,但我的心却至死都是赤诚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至死为国的忠诚。
(20)、(戒尔勿嗜酒,狂药非美味;能移谨厚性,化作凶顽类)出自宋代范质《戒子》。意思是:我劝你不要总是喜欢喝酒,酒是让你发疯的狂药,而不是美味。它能改变你谨慎敦厚的性格,让你变成凶恶顽劣的人。
4、名人名言警句大全摘抄
(1)、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2)、(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出自晋代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逾:胜过。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礼服。市朝:人群会集的地方。意思是:对作品哪怕一个字的褒扬,比送给王公贵族的礼服还荣耀;对作品哪怕只言片语的贬抑比在人群里鞭打一顿还羞辱。
(3)、生活不会向你许诺什么,尤其不会向你许诺成功。它只会给你挣扎、痛苦和煎熬的过程。所以要给自己一个梦想,之后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如果没有梦想,生命也就毫无意义。
(4)、(吾不知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出自唐代李贺诗《苦昼短》。煎:消磨。意思是:我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只看见寒来暑往,日行月移,不断消磨着人的生命。
(5)、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6)、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7)、(释义)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8)、(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10)、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水滴在一个地方滴得时间长了,就能把石头穿出一个小洞;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了,就会取得成功。比喻义就是努力就会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句面意思是说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内涵是说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者美好才华等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事务巨细,事必躬亲 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1)、解读:品行端正的人,心胸守着正理,坦荡宽舒;品行不端的人,心怀鬼胎,一天到晚感到不安。
(12)、(宁作沉泥玉,无为媚渚兰)出自宋代梅尧臣诗《闻尹师鲁谪富水》。渚兰:沙洲上的兰花。意思是:我宁愿做一块埋在泥里的美玉,也不愿做取悦沙洲的兰草。比喻做人要有骨气。
(13)、(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出自宋代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意思是:关上门在屋里冥思苦想不是写诗的办法,只有到外面多旅行,就自然能够有好诗。说明创作要多深入到生活当中。
(14)、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6)、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18)、(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出自《老学庵笔记》。作,同“做”。意思是:如果没有米和面,即使再能干的人也做不出汤饼来。用来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人再能干,也无法成功。
(1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出自宋代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古人学习总是不遗余力的,从少壮时就开始努力用功,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
(20)、(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出自汉代刘向《说苑R敬慎》。隐约:穷困。意思是:福总是在人穷困潦倒的时候到来,而灾祸则常是在人志得意满的时候到来。
5、名人名言警句及解释
(1)、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2)、生命如流水;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一旦动身,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3)、(作文勉强为,荆棘塞喉齿。乃兴勃发处,烟云拂满纸)出自清代郑板桥诗《赠胡天游弟》。乃:如果。烟云:比喻文章。意思是:写不出来时勉强为之,就好比在喉咙里塞上了荆棘一样。如果是在兴致勃发的时候写,文章就会如行云流水,跃然纸上。
(4)、(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出自宋代朱熹《读书之要》。志:记,记住。意思是:前面的东西还没有弄懂,就不要去看后面的东西;这里的东西还没有明白,就不要急着要记住那里的东西。
(5)、(不面誉以求亲,不愉悦以苟合)出自唐代魏征《群书治要R体论》。意思是:不当着别人的面吹捧人家,以求得别人对自己的欢心,也不毫无原则地随声附和。
(6)、释义:父子之间要相亲相爱,君臣之间要有适当规则,夫妇之间要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
(7)、(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出自宋代陆游诗《金错刀行》。意思是:过去楚国只剩了最后三户人家,尚且将秦国灭掉了,堂堂的中国怎么会没有人来抵御侮辱呢?
(8)、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世的胆识。。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0)、(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1)、(凡事只要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出自宋代陆九渊《语录下》。意思是: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看它是否符合道理就行了,而不要看是谁做的。
(12)、(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出自唐代杨巨源诗《城东早春》。新春:初春。半:大半。意思是:诗人最偏爱早春清新的景色,绿柳才刚刚发芽,透着微微的黄色,大多半还没有长匀呢。说明诗人对美更加敏感,更加善于发现新事物,勾画新境界。
(13)、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1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15)、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 ——歌德
(1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17)、孔子说:“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18)、(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R刺赋》。意思是:冰和炭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之中,太阳和月亮也不会同时照耀大地。比喻君子与小人不能同处,或比喻相互矛盾的理论不能同时运用。
(19)、(圣贤之书不是教人专学作文字求取富贵,乃是教天下万世做人的方法)出自明代高攀龙《读书法示揭阳诸友》。作文字:即写文章。意思是:圣贤之书并不是只教人们写文章以求取荣华富贵,而是要教给天下世世代代做人的方法。
(2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宋代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东西终究是肤浅的,要想透彻地了解某事,就一定要亲自尝试才行。
(1)、(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3)、(知无务,不若愚而好学)出自《淮南子R修务训》。知:同“智”,聪明。意思是:人虽聪明,但如果不能专心致力于学习,还不如愚钝而好学的人。说明人应勤奋好学,不能自恃聪明。
(4)、(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6)、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7)、(学不必博,要之有用)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意思是:学识不一定要有多么渊博,最重要的是能够学以致用。
(8)、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9)、(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流云)出自《格言联璧R持躬类》。意思是:对待别人,要像大海般包容万物、像春天般孕育一切。迎接事物,要像流水和流云般自如。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1)、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1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13)、(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4)、(同于我者,何必可爱;异于我者,何必可憎)出自汉代仲长统《昌言》。何必:不一定。意思是:与自己态度一致的,不一定就值得喜爱;与自己态度相悖的,不一定就要憎恨。说明不能以自己为标准来定亲疏。
(1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6)、(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也)出自清代朱舜水《送林道荣之东武序》。意思是:不担心读了书没有用,只怕不肯读书。
(17)、(蝎盛则木朽,欲胜则身枯)出自三国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蝎:木中蠹虫的通称。意思是:树木中的蠹虫多了,树木就要枯朽,人的欲望太多了,身体就会垮掉。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20)、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1)、。作者:蒙田对人说不,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3)、(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出自元代张养浩《牧民忠告》。意思是:不能拿着要求自己的准则来要求别人。
(4)、(常思奋不顾身,而徇国家之急)出自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徇:同“殉”,为了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意思是:常常想到要奋不顾身,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解救国家的危难。
(5)、(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6)、(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惧,故徐步则不跌)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蹶:跌倒。意思是:走平坦道路的人,容易放纵自己的脚步,因为疏忽而走得快,所以容易跌倒;而走艰险道路的人,则因为畏惧而走得很慢,因此不容易跌倒。
(7)、——罗曼·罗兰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8)、(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出自宋代汪洙《神童诗》。意思是:所有的行当都是没有出息的,只有读书最高尚的。表现了旧社会对各行业的偏见。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10)、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12)、(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出自唐代白居易诗《赠内》。蔬:同“疏”。蔬食,即粗砺的食物。缯絮:指丝和棉。意思是:粗茶淡饭也足可以填饱肚子,何必非要山珍海味呢?粗糙的丝绵也能够抵御寒冷,何必非要锦衣华裳呢?
(13)、(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出自清代陈恭尹诗《木棉花歌》。衣天下:给天下人做衣裳。意思是:我愿意化作漫天飞扬的木棉花絮,给天下人当做衣裳,让他们不再抱怨风雪的寒冷。
(14)、(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诗《墨梅》。意思是:用不着别人夸自己如何姿色美好,只想把自己清香的气息留在天地之间。
(15)、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6)、。作者:泰戈尔生命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力。
(17)、(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18)、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19)、(当着矮人,别说短话)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意思是:在矮人的面前,不要说别人个子矮小之类的话。形容不要当面揭露别人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