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定律
1、孟德尔遗传定律内容
(1)、(2)杂合子:也称杂种,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特征:必有等位基因,如DDRrYY是杂合子
(2)、(壹牛)2018高考家长群446132602
(3)、连锁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
(4)、例如:Aa×aa→Aa(显性性状)、aa(隐性性状)AA×aa→Aa(显性性状)
(5)、4)纯合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例如:AAaa
(6)、②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7)、Bb×Bb→有2种表现型(直,弯),比例为3:1;3种基因型(BB,Bb,bb),比例为1:2:1
(8)、(2)确定遗传因子的组成,即纯合子或杂合子
(9)、AaBbCc和aaBbCC两兔杂交后代中:
(10)、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11)、华医大是经省司法厅批准设立的权威司法鉴定机构,主要提供隐私亲子鉴定、司法亲子鉴定、无创胎儿鉴定等服务,受理全国案件。实验室采用进口设备和高位点检测,鉴定结果精准无误,鉴定报告全球有效。
(12)、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亲代的基因型
(13)、③F2中亲本类型(YR+yyrr)占10/重组类型(Yrr+yyR)占6/
(14)、等位基因:B和b、C和c、D和d;相同基因:A和A
(15)、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16)、楼上的说法前半句准确无误,但后半句有点儿问题 :原核生物是有基因的.
(17)、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杂合体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8)、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
(19)、注意:②、③使用时一定要有足够多的子代个体为前提下使用。
(20)、经典公式: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2、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题技巧
(1)、第三步:有目的地选育,培养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F2代中选种培育;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F2代起连续自交,选择若干代(一般5~6代),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注意: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基因型相同,但计算F2中重组类型所占后代比列的时候,有两种情况:若父本或母本均是“双显”或“双隐”的纯合子,所得F2的表现型中重组类型(3/16Yrr+3/16yyR)占6/若父本和母本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现”的纯合子,则F2中重组类型所占后代比列为(9/16YR+1/16yyrr)占10/
(3)、(1)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如Aa产生A、a两种配子,概率分别为1/2
(4)、有人说,孟德尔的成功也许有些许的运气成分,他幸运的选取了雌雄同株的豌豆作为研究对象,而且他研究的那7对性状,每一对都由单基因控制,无一例外都是完全显性,而且恰好都在不同的染色体上。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幸运。
(5)、②“有中生无”即双亲具有相对性状,而全部子代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6)、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假说,并设计了新的实验(测交)来验证假说。
(7)、★注意:控制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8)、比方说,有这样两个品种的番茄:一个是抗病、黄果肉品种,另一个是易感病、红果肉品种,需要培育出一个既能稳定遗传,又能抗病,而且还是红果肉的新品种。你就可以让这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在F2中就会出现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型品种。用它作种子繁殖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能稳定遗传的番茄新品种。
(9)、F1中红果:黄果=(3/8+3/8):(1/8+1/8)=3:1→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
(10)、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12)、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是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自交法较简便。例如:豌豆、小麦、水稻。
(13)、②表现型比,显/隐性状比:显:隐=3:1;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1/4;显性性状中杂合体出现的概率是2/3
(14)、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及其比例
(15)、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患者较多;代代连续发病;父病则传给女儿。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患者较多;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16)、(4)隐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
(17)、①双显性性状(Y R )的个体占9/单显性性状的个体(Y rr,)yyR )各占3/双隐性性状(yyrr)的个体占1/
(18)、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19)、后代中表现型为短直白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3/4×1/4=9/64
(20)、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生物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3、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什么过程
(1)、2)组合: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有:2×2×1=4种;
(2)、解析 1)分解:Aa×Aa→3/4A(短),1/2Aa;Bb×Bb→3/4B(直),1/2Bb;
(3)、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4)、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5)、例2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产生 类型的配子,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产生基因组成为AbC的配子的几率为______。
(6)、在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学题中,若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9:3:3:可以看作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中每对相对性状为杂合子自交;若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3:1:可以看作为(3:1)(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中一对相对性状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另一对相对性状为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解析 根据题中所给的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关系,可知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8)、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错误的观点:课本提示,“曾经认为”,如无法解释身高,毛的颜色等
(10)、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若一种等位基因,无论在同质还是异质的情况,都会影响表现型,这种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丹表示,如A;隐性基因。若一种等位基因,只会在该生物的基因型为同质基因型,才会影响到表现型,这种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的字母表示,如a。显性基因常能形成一种有功能的物质(如酶),而它的隐性等位基因由于相应的核苷酸发生了突变不能产生这种物质。所以,这种酶决定在杂合体中只有显性基因能表现出正常的功能(显性),而隐性基因则不能表现。特别是催化细胞化学反应的酶,用量极微,而且可以循环使用,所以单靠显性基因所产生的酶,就可以维持正常的表现型,于是隐性基因的效应就被掩盖起来。
(11)、即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
(12)、①原理: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非糯性呈蓝黑色,糯性呈棕红色
(1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14)、d.注:若为控制性别,假设雄性必有A雌雄同体定无A雌性只有A3→雄性只有A1AA1A定无A1A1(考虑其来源,后代为A1A则双亲必为A1A ,则都为雄性个体无法交配);两性为A2AA2A3;雌性为A3A3
(15)、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
(16)、(3)变形:已知群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求亲代基因型比。逆向考点
(17)、在孟德尔的作品和后来的重新发现之前,流行的遗传理论是,父母特征的混合发生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后代的性状是一种混合,是平均了父母两种性状的结果。但是,此逻辑中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如果后代的性状是混合的,那么最终,在几代人中,每个性状都会成为所有以前性状的恒定平均值。这就像反复混合一堆颜色,直到所有的都是一种颜色,呈出处浑浊的棕色。
(18)、(4)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19)、孟德尔遗传规律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植物的杂交育种上。在杂交育种的实践中,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再经过自交,不断进行纯化和选择,从而得到一种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
(20)、所有的F1代豌豆都有一个黄色的壳。他拿了其中两个,并授粉,生产出F2代。图注:孟德尔实施的杂交,3:1 的比例在此图中清晰可见结论 孟德尔一丝不苟,作为一个数学思想家,孟德尔用科学的终极语言表达了他的生物实验。每个结果被记录下来,然后计算,最终,数学说出了事实。
4、孟德尔遗传定律
(1)、比例为:(1:1)(3:1)=3:1:3:1
(2)、AaBb∶Aabb∶aaBb∶aabb=4∶2∶4∶1,其余基因型致死
(3)、Aa×aa 亲本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4)、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5)、Bb×Bb→有2种表现型(直,弯),比例为3:1;3种基因型(BB,Bb,bb),比例为1:2:1
(6)、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7)、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求亲代产生的配子种类或概率
(8)、同样的基因型,在雄性、雌性个体中的表达有差异的现象。
(9)、表现型种类为:2×2×1=4(种),类型是:短直黑:短弯黑:长直黑:长弯黑,
(10)、自花传粉:也称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决定于豌豆花的结构:蝶形花冠中,一对花瓣始终紧紧包裹雄蕊和雌蕊
(11)、①“无中生有”即双亲都没有而子代表现出的性状;
(12)、②计算方法:用分离比直接计算;用配子的概率计算;棋盘法。
(13)、①F1性状表现:双亲的性状表现在同一子代个体的不同部位。如瓢虫鞘翅色斑、花脸豆
(14)、③在未知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任何亲子代表现型相同的杂交都无法判断显/隐性。
(15)、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16)、 3)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17)、番茄的红果—R,黄果—r,其可能的杂交方式共有以下六种,写遗传图解:①RR×RR②RR×Rr③RR×rr④Rr×Rr⑤Rr×rr⑥rr×rr
(18)、AA× 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19)、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20)、②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隐性
5、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
(1)、(2)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
(2)、③F2中亲本类型(Y R +yyrr)占10/重组类型(Y rr+yyR )占6/
(3)、解析 1)分解:由子代鸡冠有四种形状,比例为3:3:1:可推知单冠(ddrr)占1/由玫瑰冠鸡(ddR )占3/可推知子代中D :dd=(3+1):(3+1)=1:1→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则子代中另一对基因R :rr=3:1→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
(4)、(3)“演绎”≠测交:“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
(5)、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2×1/4=1/16
(6)、● 最全的文综答题时间分配及答题技巧总汇!看过都说好!
(7)、a.表示方法1:A1控制红色、A2控制粉色、A3控制白色,且A1>A2>A3
(8)、(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9)、该定律之一的分离率指生殖细胞(精母细胞和卵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精子或卵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10)、(2)胚(由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与子代相同。
(11)、一对具有相反性状的两株纯种植物在进行杂交后,子代的植株均会只呈现出其中一个植株的性状。
(12)、反证法可应用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判断(步骤:假设——代入题目——符合,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13)、后来发现的许多遗传学规律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并建立起来的,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近代遗传学发展的前途。
(14)、他的F1代结果清楚地表明缺乏"混合"。孟德尔接着将F1代的两株豌豆植物结合起来,看看结果是什么。孟德尔记录了数以百计的豌豆植株的各种性状。我们将继续以豌豆壳的颜色为例。
(15)、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16)、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17)、例如:在人的ABO血型系统中, 四种血型的基因型:
(18)、③F2中亲本类型(Y R +yyrr)占10/重组类型(Y rr+yyR )占6/
(19)、下图扫码加关注,回复“高中生物”,即可免费学习《高考生物必考名词总结》。
(20)、语言描述: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为A、a→A控制显,a控制隐。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a表示→性状的显性性无法判断
(1)、因此,当杂合子(Yy)细胞形成一个配子,一个配子将具有显性等位基因,Y,而另一个配子将具有隐性等位基因,y。
(2)、DNA或R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即为基因;
(3)、科学作答不可忽视。答案要准确,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答案宜简洁,要紧扣基本观点。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尤其是开放性的试题,可以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要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
(4)、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杂合体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5)、(2)在F2里,杂交亲本的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又都表现出来了,这就是性状分离现象。由此可见,隐性性状在F1里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遮盖而未能得以表现罢了。
(6)、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7)、杂交F1的后代被称为F2代(第二子代)。孟德尔对数千种豌豆植物进行了这种杂交手术,发现75%的植物有黄豌豆,而只有25%的植物有绿豌豆,黄豌豆与绿豌豆的比例为3:这给了孟德尔两条信息。它证实,隐性特征不是在植物中消失,而是隐藏。这就证实,在植物细胞中,有一对因子,这些因子包含豌豆颜色特征的信息。
(8)、①定是雌雄同株:即一株植株上雌雄同时有,且在一朵花中,如豌豆花。可能是闭花传粉,取决于开花状态及受粉时间。
(9)、(5)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字母组合
(10)、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证就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二是基因自由组合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三是非等位基因之所以发生自由组合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互不干扰,其发生的过程是先由同源染色体同位基因分离,随后是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四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指两对(或两队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且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11)、(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2)、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3)、¼{½×½DD:2×(½×½)Dd:½×½dd}
(14)、今天,我们知道这些"因子对"是基因。基因是保存信息以产生某种特征的DNA片段。我们都知道DNA掌握着执行生命过程的信息。它就像一本说明书(孟德尔和19世纪其他人不知道这些信息)。此外,基因并不都提供相同的信息。有一些基因指导植物生产黄豌豆,而其他基因则可以生产绿豌豆。相同信息的基因编码的这些替代版本称为等位基因。因此,豌豆颜色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等位基因为黄色,一个隐性等位基因为绿色。显性等位符由任意大写字母 Y 表示,隐性等位基因用小写 y 表示。图注:黑色和白色部分是同一基因的两个不同版本。该基因可能编码为特定特征,如眼睛颜色,或在孟德尔的情况下,豌豆豆粒的颜色或花的颜色。一个等位基因可能指导细胞形成棕色的眼睛,而另一个可能指导细胞形成蓝眼睛。当其中一个等位体在一起时,它们将占主导地位。当一个有机体具有相同的等位体特征时,它被称为纯合。纯育种的豌豆植株为纯合显性、YY或纯合隐性yy。当一个有机体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时,它被称为杂合子。整个F1代都是杂合子,Yy。性状的显示方式称为表型。黄色豌豆色或绿色豌豆颜色是豌豆颜色性状的表型。另一方面,基因组成或等位基因的组合称为基因型。黄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YY或Yy,而绿豌豆植株的基因型永远是Yy。
(15)、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产生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16)、①基因型比:AA出现的概率各是1/4;aa出现的概率各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
(17)、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18)、非等位基因:A和B,A和b、C和D、c和d等。
(19)、(1)亲本基因型及比例:3/4AA,1/4Aa;基因频率为A:3/4+1/4×1/2=7/8;a:1/4×1/2=1/8
(20)、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 9:3:3:1
(1)、解析 设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且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2)、应用分离定律判断个体基因型是分离定律的基本应用,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隐性纯合突破法。设等位基因为A、a。根据分离定律,亲本的一对基因一定分别传给不同的子代;子代的一对基因也一定分别来自两位双亲。所以若子代只要有隐性表现,则亲本一定至少含有一个a。二是表现比法(如表表2)。
(3)、①“无中生有”即双亲都没有而子代表现出的性状;
(4)、③有稳定易于区分的性状:茎的高矮,子叶的黄绿,种子形状的圆滑和皱缩等
(5)、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如下(设等位基因为A、a)
(6)、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7)、Cc×CC→有1种表现型(黑);2种基因型(CC,Cc),比例为1:1
(8)、根据分离定律,亲本的一对基因一定分别传给不同的子代;子代的一对基因也一定分别来自两位双亲。所以若子代只要有隐性表现,则亲本一定至少含有一个a。
(9)、(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