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有名的一句(文案精选138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27 10:45:38 浏览59

牡丹亭名句原来

1、牡丹亭的经典台词

(1)、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

(2)、江水去悠悠。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3)、生:(到春雷)身似蝶影翩翩,飞过绿阴水殿,飞到庭院深处,去会素心玉人面。轻轻步趋石亭畔,目睹倩影花下眠,幽香暗传,神欲醉,爱她貌更端,喜得接近天仙信有缘,惟望两心相牵,手拈柳枝走上前,趁着无人见,低声轻呼,小姐呀望你能为我方便。

(4)、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牡丹亭》

(5)、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鬼。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汤显祖《牡丹亭》

(6)、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

(7)、明月照孤馆,泪落知多少。潘:听她一声两声,句句含愁闷。

(8)、该剧标志着明代传奇发展的最高峰。《牡丹亭还魂记》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9)、生者可以死,死可以死。生于我不可于死,死于我不可复生者,皆非情比用你士月界下也。----汤显祖《牡丹亭》

(10)、生:(白)小姐,小生何敢心存妄念呢?不过,适才在花园之内,折得垂扬半枝,素仰小姐掩通文翰,还请题诗一首,以赏此柳枝呀!

(11)、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12)、美得流泪的句子,经典!——汤显祖《牡丹亭》

(13)、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14)、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15)、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汤显祖《牡丹亭》

(16)、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17)、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汤显祖《牡丹亭》

(18)、作品把传说故事以及明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全剧共计五十五出,每一出都为后面的剧情提供了暗示。下场诗全部采用了唐诗而无不如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对于他的《牡丹亭》的重视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牡丹亭》不仅讴歌了人性,同时也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抨击了当时大行其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

(19)、潘:巫峡恨云深,桃源羞自寻。仙姑,你是个慈悲方寸,忘恕却少年心性。(随之告辞)

(20)、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牡丹亭》

2、牡丹亭有名的一句

(1)、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

(2)、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3)、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汤显祖《牡丹亭》

(4)、旦:(接唱)休得满口粗俗言,我是名门淑女,千金之躯,岂可任意存妄念。

(5)、生:(接唱)风飘刘院上蟾宫,得会嫦娥深自幸,莫因羞怯误佳期,且看满园花吐艳。旦:(骂玉郎)雨后花更鲜,惹得粉蝶绕花阡,借意示爱心暗牵,百般痴缠,诉尽相思千万遍,奈何淑女芳心怕受骗。

(6)、潘:此乃广寒游也,正是出家人所弹之曲,只是长宵孤冷,多有难消遣处啊!陈:公子言重了!长清短清,那管甚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

(7)、《牡丹亭》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受到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不同影响,其故事背景就描写的是腐朽的儒家封建体系,故事中出现的花神却是道家的产物,而女主角杜丽娘身死又还魂乃是佛家的三生说。总之,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

(8)、木心先生说,《牡丹亭》是女子的“维特之烦恼”。跨越400多年的时空,我们依然能够听到那句熟悉的声音:

(9)、汤显祖(15501616),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右民系。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10)、袅(niǎo鸟)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汤显祖《牡丹亭》

(11)、《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12)、赏析:杜丽娘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起床后,站在幽静的庭院里,听到黄莺的叫声。一上场就写出她独居深闺,闷闷无聊的心情。

(13)、潘:好个冰清玉润!陈:果然是冰清玉润,长长短短,有谁评论?!怕谁评论?!潘:仙姑啊,更声漏声,独坐谁相问?琴声怨声,两下无凭准。翡寒衾寒,芙蓉月印,三星照人如有心。

(14)、只怕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陈:潘相公出言太狂,莫非有意轻薄于我?潘:巫峡恨云深,桃源羞自寻。

(15)、(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

(16)、旦:(游园曲)春光满眼万花妍,三春景致何曾见。玉燕双双绕翠轩,蝶儿飞舞乐绵绵,乐绵绵,万花争吐艳。绿柳娇嫩,倚池畔随风曳展,心忧岁月变迁,一朝美艳化烟,叹春光易逝愁深牵。看牡丹亭畔有花阡,且待我荡上东墙,唤取春回转。(白)春色撩人心欲醉,牡丹亭畔抱花眠。

(17)、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18)、简析:这是第十出《惊梦 · 山桃红》中柳梦梅的一段唱词。虽为柳梦梅所唱,实则仍是杜丽娘梦中所生,是杜丽娘自己的感情和语言。“如花美眷”借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赞叹自己的美丽。“似水流年”一变而为对生命之花绚丽而短暂的花期和时光流转的慨叹,既有“不思而至”的灵动,又妙合杜丽娘梦中的情思跳跃、超越常情的思维特点。梦中人啊,大概最美的年华,只是因为遇到你。

(19)、近睹分明似俨(yǎn眼)然,远观自在若飞仙。——汤显祖《牡丹亭》

(20)、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后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牡丹亭》

3、牡丹亭明句

(1)、西风扬子津头树,望长淮渺渺愁予。——汤显祖《牡丹亭》

(2)、生:(接唱)与你悄声儿,细诉平生愿。(白)一任海枯石烂,永结同心。

(3)、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汤显祖

(4)、待说何曾说,如颦不奈颦。把持花下意,犹恐梦中身。

(5)、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牡丹亭》

(6)、惹下蜂愁蝶恋,三生锦绣般非因梦幻。一阵香风,送到林园。

(7)、待说何曾说,如颦不奈颦。把持花下意,犹恐梦中身。——汤显祖《牡丹亭》

(8)、陈:此乃雉朝飞也,君方盛年,何故弹此无妻之曲?潘:书生尚未娶妻。潘向陈再请教一曲。

(9)、可知我一生也之爱好是大就就以恰会打时春好处岁子生家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说还岁花愁颤----汤显祖《牡丹亭·游园》径曲梦过人杳,闺深佩冷魂销。似雾朦花,如云漏月,一点幽情动早。----汤显祖《牡丹亭》

(10)、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1)、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牡丹亭》

(12)、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3)、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汤显祖《牡丹亭》

(14)、此情空满怀,未许人知道。明月照孤馆,泪落知多少。

(1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牡丹亭》

(16)、潘(抚琴):雉朝雊兮清霜,惨孤飞兮无双。衾寡阴兮少阳,怨鳏居兮旁徨。

(17)、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5)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逶迤而来。

(18)、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汤显祖《牡丹亭》

(19)、看这些花荫月影,凄凄冷冷,照他孤零,照奴孤零。(白)夜深人静,不免抱琴进去吧。

(20)、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牡丹亭》

4、《牡丹亭》经典名句

(1)、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2)、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4)、我欲去还留恋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5)、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汤显祖《牡丹亭》

(6)、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

(7)、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必无处不飞悬。哎,睡荼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汤显祖《牡丹亭》

(8)、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9)、花落在你肩上,你落在我心上。----汤显祖《牧丹亭》

(10)、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11)、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12)、从来雨中打秋月,更值风摇长明灯——汤显祖《牡丹亭》

(13)、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能存先昔友,留示后来人。——汤显祖

(14)、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汤显祖《牡丹亭》

(15)、杜丽娘的梦境是那么温柔缠绵、五彩缤纷。醒过来面对的是母亲的唠叨和凄凉枯燥。

(16)、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17)、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

(1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貌。

(19)、陈:此乃雉朝飞也,君方盛年,何故弹此无妻之曲?

(20)、《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对明朝的戏曲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牡丹亭名句原来是什么

(1)、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2)、旦:(接唱)我俩爱根深深风吹不断,不必伤感暗自怨。生:(接唱)春风吹醒美梦断,人别矣他朝再共恋。

(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汤显祖《牡丹亭》

(4)、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牡丹亭》

(5)、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6)、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作者幻想的产物。作者借用三种境界的艺术对比来表达理想和思想,用梦幻和幽冥反衬出了现实的残酷。

(7)、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8)、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屋外山。——汤显祖《牡丹亭》

(9)、但凡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而纠结流离。《牡丹亭》

(10)、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11)、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12)、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1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汤显祖《牡丹亭》

(16)、(白)春色无边正好把臂同游啊。旦:(接唱)穿过了湖山石洞,踏遍绿荫花阡。

(17)、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牡丹亭》

(18)、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能存先昔友,留示后来人。——汤显祖

(19)、“牡丹亭之游园惊梦”曲词版本原唱:文千岁李宝莹角色:(旦)杜丽娘(生)柳梦梅旦:(游园曲)春光满眼万花妍,三春景致何曾见。

(20)、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汤显祖《牡丹亭》

(1)、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汤显祖《牡丹亭》

(2)、砧声又报一年秋。江水去悠悠。——汤显祖《牡丹亭》

(3)、《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

(4)、袅(niǎo鸟)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汤显祖《牡丹亭》

(5)、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汤显祖《牡丹亭》

(6)、生:(接唱)春风吹醒美梦断,人别矣他朝再共恋。

(7)、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汤显祖《牡丹亭》

(8)、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汤显祖《牡丹亭》

(9)、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0)、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汤显祖

(11)、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12)、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13)、陈妙常写诗: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吐咽凡心,争奈凡心转盛。《玉簪记》精彩纷呈,其中《琴挑》、《偷诗》、《秋江》尤为出色。

(14)、潘:听她一声两声,句句含愁闷。看她人情道情,多是尘凡性。你一曲琴声,凄清风韵,怎教人不断送青春?那更玉软香温,那些儿不动人?她独自理瑶琴,我独立苍苔冷,分明是西厢行径!老天哪,早早成就少年秦晋。

(15)、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牡丹亭》

(16)、旦:(接唱)两相恋,爱心专,痴心若醉情怀渐乱。

(17)、但凡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踪,而纠结流离。

(18)、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19)、《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20)、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汤显祖《牡丹亭》

(1)、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汤显祖《牡丹亭》

(2)、春去如何遣?恁般天气,好困人也!(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

(3)、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4)、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佩,转过那曲槛之西。

(5)、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牡丹亭》

(6)、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7)、督春工珍护芳菲免被那晓风吹颤,使佳人才子少系念梦儿中也十分欢忭(滴溜子)湖山畔,湖山畔,云蒸霞焕。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

(8)、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汤显祖《牡丹亭》

(9)、(白)小姐我黎左叻!旦:(白)哎呀!你系……生:(白)小姐有礼!旦:(白)啊~!(接唱)看他十分面善,骤逢未免心惊惴。生:(白)小姐!(接唱)不必以香扇遮面,实在你丰姿秀色早已名传,今天得相见令人意倒颠。

(10)、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1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汤显祖《牡丹亭》

(12)、头纳地,添灯火,照的他慈悲我。——汤显祖《牡丹亭》

(1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4)、独坐洞房谁是伴,一炉烟;间来窗下理琴弦,小神仙。《杨柳枝》

(15)、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16)、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7)、原来繁花似锦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桓颓水——汤显祖《牡丹亭》

(18)、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因此经常得罪人。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招揽而落选。直到三十三岁时才中进士。中进士后,拒绝当时执掌朝政的张四维、申时行的拉拢行贿而遭排挤。明万历年间曾任给事中,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公安派反复古思潮相呼应,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戏曲。他是中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史赞曰:“为官不济,为文不朽。”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残)、《玉茗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