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名言原文德语
1、叔本华300句名言
(1)、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这是意志内在本质的命运,动物世界的表现虽较微弱且有程度上的差别,然亦无可避免。《爱与生的苦恼》
(2)、歌德一生作品卷帙浩繁,从晚清以来研究的学者不计其数,但不得不说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他的作品读出新内涵,得到新启示,因此歌德在中国的研究热度仍然不减,有关歌德的研讨会经常在各地组织举办,吸引了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学者从创新的视角研究歌德及其作品,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叶隽博士,他作为七零年代的后期之秀,撰写并发表大量关于歌德在中国的译介以及中德留学史等论文专著,并且见地不凡,这无疑给晚辈给予了很大的学术科研动力。2015年下半年,叶隽博士受邀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讲学,正是他在讲座中流露出的“追根溯源”“据史考证”精神,让我眼界开阔,也正因为这点,我选择了《歌德在中国的研究及文学批判史》作为文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的学期论文主题。
(3)、信仰属于灵魂的范畴。它是生活的希望,安全的铁锚,灵魂的解脱。〔法〕拿破仑:《流放中的拿破仑》
(4)、我常常摇摇头问道:你们这些响尾蛇,为什么老是响个不停昵?
(5)、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
(6)、信仰是一种尝试,一种用人类语言解释超越人类现实的高尚的尝试。〔美〕克?达?莫利:《新闻记者的宗教信仰》
(7)、在斜坡上,目光向下坠落,手向上攀缘。这时,心在它的双重意志面前眩晕。啊,朋友们,你们大概也猜出了我心的双重意志?
(8)、Totheseriousmoodpayheed,
(9)、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10)、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实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11)、为什么在我们年轻时我们面前的生命之路总是显得无比漫长?因为我们不得不找寻空间塞满我们无限的希望。
(12)、韦译:挑剔别人缺点差错的人其实在改进着自己。所以,倾向和习惯于在私下默默留意和刻薄挑剔别人的外在行为、别人不论做过的抑或不曾做过的事情的人也因此在改进和完善着自己。
(13)、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14)、信仰是可以创造奇迹的。〔美〕马克?吐温:《赤道环游记》
(15)、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DieWeltalsWilleundVorstellung)的英译固然可以是TheWorldasWillandRepresentation,但流行的英译本普遍译成TheWorldasWillandIdea。究其原因,Idea在西方哲学里实有“形相”或“象”之意。根据西方哲学辞典,英文idea源自希腊词ιδεα,原意是“某物看上去像什么”(athinglookslike),且ιδεα(idea)与希腊词ειδο(eidos,“形式”)源于同一个动词ιδειν(idein或eidein,看)。柏拉图曾在《会饮篇》中使用ειδο(eidos),意为“看到的形式、形状;人的形象、外貌等”。柏拉图不加区分地使用ιδεα(idea)和ειδο(eidos),表示那些“超感性的、不变的、永恒的、普遍的、绝对的实在”。柏拉图认为,这些实在是“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结构”,用idea一词实现了从“外部相貌或形状”到“内在结构”抑或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转换。这就是说,如果你以眼睛看,看到的是实在的外表形状;如果你用“灵魂的眼睛‘看’(即,想),你所看到的是本质或共同特征”,因此从西方哲学idea概念的流变可知,idea既被译为“形相”,又被译为“观念”或“理念”;但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中,idea往往取其后者的涵义,即“心灵中的主观的东西”。朱光潜正是从西方哲学源远流长的传统中理解idea这个概念的,并将其自译为“意象”。例如,他将克罗齐《美学原理》中的一句话译为“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朱光潜对克罗齐这句话的注解是:“‘直觉的知识’(intuitiveknowledge):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领会那事物的形相或意象,不假思索,不生分别,不审意义,不立名言,这是知的最初阶段的活动,叫做直觉。见到形相了,进一步确定它的意义,寻求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和分别,在它上面作推理的活动,所得的就是概念(concept)或逻辑的知识(logicalknowledge)。”这里朱光潜明确将“形相”和“意象”统一在“idea”一词里。可见,把idea翻译成意象,在“象”或“相”的层面上有西方哲学的渊源,因此是有道理的。
(16)、通向真正信仰的道路,是要经过无信仰的沙漠才会达到的。〔苏〕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17)、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叔本华人生哲学》
(18)、强制的信仰只会唤起反感。〔德〕叔本华:《书简》
(19)、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每每出于懦弱、专横或者骄傲而干下最可怕的事情。正如法国思想家朱利安·邦达(JulienBenda)所言,我们这些对未受教育者承担特殊责任的人乃是思想的叛徒。他指出,我们发明并且散布了民族主义;我们遵循着最愚蠢的风尚;我们喜欢标榜自己,说些晦涩难懂的语言,以便一鸣惊人;我们使用着从黑格尔老师那里学来的人造学者语言,它维系着所有黑格尔主义者。这就是语言的腐朽,也是德语的败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互相竞争。正是这种腐朽使得与知识分子进行理性的对话成为不可能,也正是它阻止我们意识到自己经常说着蠢话,浑水摸鱼。
(20)、信仰是人生的强有力的“支柱”,是众多文明的基础。〔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2、叔本华最经典的名言100句
(1)、无价值的事物总是不断增加:由于频繁的重复,许多起初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事物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2)、人们歌颂信仰,为它著书立说,为它战斗乃至献身;——可就是不为信仰而生存。〔英〕查?科尔顿:《沉思录》
(3)、危及社会的是信仰,而不是怀疑。〔英〕萧伯纳:《安德洛克罗斯与狮子?序幕》
(4)、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叔本华
(5)、一年来花了六千多大洋买书,也够上两天一本的平均数了。只好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断章取义式的理解,倒保证了以自我为中心原则的坚持,避免了被人整入歧途的可能。否则,象《查拉图斯特如是说》这类书,大约是不能读的。
(6)、“建议大家看尼采和叔本华的作品(所有作品)之前还是看看季羡林先生有关古印度与佛教研究的书,会有很大帮助,真的,否则我们读翻译成中文的尼采的作品永远都不知道尼采到底在说什么。。。请相信我。。因为尼采和叔本华都受印度佛教影响很大,尼采也曾经说过,他要做欧洲的佛陀。关于大陆版的翻译,在我看来,最近十年中的进步仅仅是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改成了“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已。。。读音跟德语的相近了一些而已,而已!~关于翻译,呵呵,说起来,2009年新出的版本除了比原先版本的注解多了,繁杂了,同样的谬误却丝毫没有减少,比如说,在前言中说道:“你看,扎拉图斯特拉走路(下山)的样子多像个舞蹈者啊……”这个“舞蹈者”,其实是来源于古印度语(现在印度语读作رقص)它的读音近似于“溏璀”,事实上,尼采之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用“舞蹈者”这个词,是因为尼采很清楚在德语里“舞蹈者”这个词所指的最源头的意义是什么。。。“溏璀”其实是一种修行用的‘无上瑜伽’,是某一类“佛印”(佛的手印、语言),也就是修行的人与智者、觉者沟通用的语言。(印度佛陀的修行中没有神的概念,佛是经过修炼得道的人)。由于这是种肢体动作表达的语言,所以后来“溏璀”在整个欧洲的字母语种中被定义成“舞蹈”(者),也就是英语的“dance”,法语的“danse”,德语的“Tanz”,俄语的“танец”,这其中,俄语和德语的“舞蹈”虽然在读音上清辅音“T”浊化成了“D”,但是打头的字母仍然跟印度语一样,是“T”发音的。也就是说,它们都继承了古印度语رقص“溏璀”的读音。。。另外,尼采在后来说到扎特拉斯特拉要向人们表演“绳索上的舞蹈”,其实这个“索上舞者”应该译作“持戒者”或“禁欲者”,而“表演”这里也应该译作“展示”。也就是说,扎拉图斯特拉要向人们展示而不是表演,他要向人们展示一个持戒者是如何修行的。。。以上是小生阅读季羡林先生作品再对照尼采的作品总结出的一点点心得,望同伴们共勉、指正。。。"
(7)、最经典的王小波15句经典名言假设我相信上帝,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烦恼,我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人为什么活着》我还知道很多悲惨的事在我看来,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受愚弄。这些悲惨的故事还写得完吗?----《似水流年》
(8)、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
(9)、(Im-InselVerlagzuLeipzig,S.152)
(10)、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11)、别用你的脾气来挑战我的个性,那会让你们死得很有节奏感!
(12)、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一张照片。
(13)、信仰正像一个神圣的器皿那样,各人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感情、悟性、想像献纳其中作为祭品。〔德〕歌德:《歌德自传》
(14)、一切引人向善的信仰都是有益的。〔美〕托?潘恩:《人权》
(15)、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16)、《裸浴场上的交响音乐会——罗马尼亚20世纪小说精选》(小说)
(17)、纯粹经验与思考的关系,就像进食与消化的关系一样。当经验夸口说,惟有通过它的发现人类知识才会发展时,就像口腔夸口说只有它维护着身体的活力。
(18)、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沉默的大多数》
(19)、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叔本华
(20)、《思想的黄昏》是齐奥朗于1940年出版的用罗马尼亚语撰写的第五部作品,以探索西方传统文明、人生、生死、命运、信仰、孤独、爱情等问题及其价值为主题,风格独具,思想深邃,视野开阔,联想丰富,言辞犀利,充分调动作为社会批判利器的逆向思维的魅力,常常在惊世骇俗乃至匪夷所思的语句背后,揭示出潜在的真谛。20世纪30—40年代,战争的风暴和大屠杀的浩劫席卷欧洲和整个世界,齐奥朗在书中严厉地批判趋于衰落的西方传统文明和基督教的原罪与救世学说,沉痛地呼号“世界在心灵的边缘衰老,而思想正在进入黄昏。宇宙展现着它那令人恐惧的微笑,而我——生命的象征——在其中认出一个食人的天使。”在这善恶相争的世界里,“恶为我们揭示时代的魔鬼本质,善则是未来的永恒潜力。恶是抛弃,善则是感悟的蓝图。”这或许是解读这部作品之所以被命名为“思想的黄昏”的钥匙。
3、叔本华名言中英文对照
(1)、信仰是人心中最高的情感。也许,在每一世代中,有许多人都没有主到它,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超越它。〔丹〕克尔恺郭尔:《恐惧与颤栗?跋》
(2)、尼采对这本书的定义是:“为所有人,又不为任何人所作的书”,这句话本身就意味深长。或许根本不需要读它,尤其是“半吊子”之人,敬而远之最好;或许值得象读论语、圣经、深思录、毛主席语录等至圣文章来读,但切记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
(3)、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英〕白哲特:《物理学与政治学》
(5)、我的眼光冲向山顶,我的手要向深处寻求支撑,这,这就是我的斜坡和我的危险!
(6)、这些可能性是我们能够争取到的。它们需要我们知识分子最终能够看到客观事实,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反复动摇。
(7)、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信仰所给予人生之谜的答复含有人类的最深刻的智慧。〔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集》
(8)、我国第一次迎来歌德研究及其著作批评的高潮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实现人们个性、思想和情感的解放。五四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就率先举起学习西方人文道德之旗帜,这里节选一段他在《文学革命论》中关于德国名人的论述:“欧洲文化,受赐于政治科学者固多,受赐于文学者亦不少……予爱康德、赫克尔之德意志,予尤爱桂特、郝卜特曼之德意志……”(9)这里的“桂特”就是歌德,此后,胡适也通过研读前人马君武翻译的歌德诗文,特别尊崇歌德富有哲理的思考方式。正是因为陈独秀和胡适等五四先驱率先挑起歌德之话题,迎来了中国第一次歌德热。
(9)、有些人会为难的,匆忙找另一个话题缓解氛围。
(10)、自然是不易被控制的。民主同样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如我已经提及的,丘吉尔说过,民主是最坏的政府形式,如果不算所有其他政府形式的话。但是,我想要补充一点丘吉尔没有解释清楚的事情:对政府本身而言,民主远远是最麻烦、最困难的一种形式,因为它使得政府永远处于被推翻的危险中。政府必须向你我呈交一份自我报告。这种做法固然不无益处,却也使政府的工作显得勉为其难。我们组成陪审团,充任陪审官,然而不时得到广泛信奉的、敌视宗教的思想却可能误导我们。黑格尔推出了一贯危险的“时代精神”,即那种质朴的(并且几乎总是愚蠢的)意识形态,将真理转变为谬误,哪怕真理其实就在眼前,这一切误导着我们这些作为陪审团成员的陪审官们。
(11)、多数统治当然(popularsovereignty)也是答案之一。但事实上,他却是个危险的答案,多数统治对少数人来说,可能是灾难。
(12)、信仰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人决定他自己不是上帝。〔美〕霍尔姆斯:《致威廉?詹姆斯》
(13)、我不是“真诚”的人,也不会产生很多“启发”,也不是要“讽刺”什么。我不是教条主义者,也不是寓言家。政治和经济,原子弹,原始的和抽象的艺术形式,整个东方,在苏俄发生的“解冻”的征象,人类的未来等等,所有这一切与我都无关紧要。就像我的另一部小说《斩首之邀》——与现在这部小说倒是有着明显的关联——一样,把《庶出的标志》和卡夫卡的作品或者是奥威尔的陈词滥调不加分析、不动脑子地比较只会证明,做这种比较的人既没有读过那位伟大的德语作家,也不可能读过那位二流的英国作家。
(14)、Dennsiekommtsoselten.
(15)、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叔本华
(16)、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17)、信仰是人心中最高的情感。〔丹麦〕克尔恺郭尔:《恐惧与颤栗》
(18)、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意〕贝蒂:《吟游诗人》
(19)、活了二十多年,没能为祖国、为人民做点什么,每思及此,伤心欲绝
(20)、确实,正如你们的最聪明的人在我看来并不怎么聪明那样,我发现世人的邪恶也不像他们的名声那样坏。
4、叔本华的名言
(1)、我不得不限制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地盘。〔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2)、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叔本华
(3)、我们所有的信仰都是某个圣人的伦理观。〔美〕爱默生:《日记》
(4)、从此,只是孤独一人,守护着本人的孤单,卸下一切的包袱,踉跄前行,等待着下一个幸福的轮回
(5)、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英〕华特?贝基霍:《智慧的锦囊》
(6)、提起歌德,最先想到的恐怕是郭沫若了,他翻译的《浮士德》和《维特》引发了当时众多读者的共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正是郭沫若、田汉(田寿昌)和宗白华三人共同编辑的有关评价歌德的通信集子《三叶集》吸引了包括著名日耳曼学者冯至等广大青年的极大兴趣,这里面就我所读到的一个热血感人的细节是郭沫若把《浮士德》的结尾翻译成文放在他诗集《女神》的序诗中,冯至受到《女神》的影响,七次撰写了《重读女神》,可见当时冯至对歌德思想之狂热。
(7)、因此,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人生的智慧》
(8)、信仰把许多事物视作必须由它移去的大山。〔英〕英奇:《教区长的凡思补遗》
(9)、信仰是一位生着双翼的智者,历史上的伟人都曾把他奉作巨人。〔美〕帕克赫斯特:《布道文集?宗教生活》
(10)、(5)杨武能:《走进歌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第297页。
(11)、(2) KuHungMing,TheSpriteoftheChinesePeople,Peking,1915,S.
(12)、意象与表象(Representation)
(13)、一团体,一颗心,终身等候。一团体,一座城,终身疼爱。一团体游览,走生疏的路,看生疏的景色,听生疏的歌,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一团体,你们彼此相爱,终于明白,一切的寻觅,都有一个进程。从前在天涯,而今只天涯。
(14)、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那么他就能创造奇迹。〔挪〕西?温塞特:《克里斯丁》
(15)、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而是要用铁血来解决。
(16)、在任何交往中都不要伤害任何人,永远不要粗暴对待你手下的人。----《远大前程》
(17)、一个人理应是有信仰的,或者正在寻找信仰的人,人没有信仰,就成了行尸走肉。〔俄〕契诃夫:《补遗》
(18)、流传给我们的道德是这样的,仿佛人们把我们送到外面一根晃晃悠悠张在一个深渊上空的绳子上……并且没给我们出什么别的主意,只是劝我们:好好挺直你的身体。(第715页)
(19)、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 ——叔本华
(20)、奇迹本是信仰的最爱的子孙。〔德〕歌德:《浮士德》
5、叔本华德语原句
(1)、由于人的恶习和疏忽引起的生理上的疾病,会不分贫富贵贱地使所有人感染;而由难以名状的苦难、无法忍受的压迫和毫无心肝的冷漠产生的心理上的紊乱,同样也会不加区分地侵袭每一个人----《双城记》
(2)、1947年朱光潜翻译的克罗齐《美学原理》出版。朱光潜在解释克罗齐“直觉”概念的“意象性”特征时这样写道:“‘意象性’(idealnature):idea源于希腊文,意指心眼所见的形象(form),一件事物印入脑里,心知其有如何形象,对于那事物就有一个idea,所以这字与‘意象’的(image)意极相近。形容词是ideal。艺术的特征也是ideal,因为它所给的是具体的形象。”这里,朱光潜再次将idea大体上与“意象”等量齐观。而且在朱光潜看来,ideal是idea的形容词,表达着艺术的特征,即理想性,这与朱光潜“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观点是一致的。
(3)、信仰和知识,这是天平的两边:一个愈高,另一个就愈低。〔德〕叔本华:《叔本华》
(4)、有自知之明信念坚定,必将无往而不胜。〔印〕瓦鲁瓦尔:《古拉尔箴言》
(5)、(罗马尼亚)埃米尔·齐奥朗 著 陆象淦 译
(6)、不要试图去说服对你不敬或者讨厌你的人,你的言语改变不了任何人和事。很多时候,沉默是金不仅仅是种美德,更是种智慧。
(7)、 (2009-09-2011:27:41)
(8)、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黎巴嫩〕纪伯伦:《沙与沫》
(9)、但对人民主权最犀利的批判是它鼓动了非理性的意识形态,鼓动迷信。这是一种对权威或是相对性的迷信:人民(或是大多数的人民)永远不可能错,他们的言行不会脱离正义。这种意识形态不道德。应该彻底铲除。我们从修昔低德的记录中得知,雅典民主(虽然我对这种体制的诸多优点,相当佩服)其实做出了许多罪恶的决定。它攻击了米洛斯(Melos)岛邦,屠杀所有男人,妇女与孩子被卖到奴隶市场。这就是雅典民主会做出的事情。
(10)、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11)、9月16日(周五)下午两点,南京大学教师、法语译者黄荭和南京大学教师、德语译者钦文做客万象书坊,与诸位分享他们心目中的文学翻译一代宗师梁宗岱。
(12)、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人大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恩怨,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3)、我决不为了仪式爱你,我是正经爱你呢。我一正经起来,就觉得自己不坏,生活也不坏。真的,也许不坏?我觉得信心就在这里。----《人为什么活着》
(14)、我现在要回到我的出发点。未来是开放的,我们可以影响它的走向。我们的肩上因此有了沉重的责任,但我们却几近一无所知,我们要怎么做才有正面意义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远东的悲剧呢?我说的是正是收到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的受害者和伊朗阿亚图拉压迫的受害者。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阻止这惨不堪言的悲剧呢?我们能做点什么事情呢?我们能预防什么事情呢?
(15)、最经典的狄更斯15句经典名言内心的情绪总是要透过人体的外表流露出来的----《双城记》闪打雷劈不用很长时间,你可知道,积聚成雷电要多长时间地震吞下一座城市不要多长时间把,告诉我,准备一场地震要多长时间。可是一切准备停当,它就会发作,把面前的一切碾个粉碎。而平常,它一直准备着,虽然看不见,也听不见。----《双城记》亲密无间的爱,也像疏远的隔阂一样,会让人猜不透,而且前者更是神秘莫测,难以捉摸----《双城记》
(16)、虚伪属于有强大信仰的时代,在那时,人们甚至被迫接受另一种信仰时,也不放弃从前的信仰。〔德〕尼采:《偶像的黄昏》
(17)、一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会给人勇气,只有得到了这种信念才行。〔德〕叔本华:《地位》
(18)、如果说,孔孟程朱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些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多年,实在太过分。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沉默的大多数》
(19)、尽到信仰的责任而不求报偿,不论今世后世都一样。〔英〕伯?罗素:《罗素传略》
(20)、惟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着坚定不移之确信的人才能称之为“骄傲”。任何想假装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骄傲,他多半会像其他人一样,很快地丢弃掉这个假装的个性。——叔本华
(1)、尼采的第二句名言被许多当代作家广泛使用,甚至有点儿滥用。比如这句是海明威最喜欢的格言之一。(他在《永别了,武器!》中就提到“在跌倒的地方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
(2)、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3)、(波兰)兹比格涅夫·赫贝特 著 张振辉 译
(4)、一切共同的信仰都是美满爱情的纽带。〔法〕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5)、信仰是人生的动力。〔俄〕列夫?托尔斯泰:《自白》
(6)、光有信仰是不够的。必须满怀热情地保持信仰。〔法〕罗曼?罗兰:《罗曼?罗兰回忆录》
(7)、你的判断力出去玩的时候,倒是需要什么人照应你才好。----《匹克威克外传》
(8)、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意〕安瑟伦:《神何以成为人》
(9)、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古罗马〕奥维德:《爱情诗》
(10)、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11)、不必担忧情人节,要存钱给他买钟意很久的礼物。
(12)、我们是怀有良好愿望、善于克制的人。前线双方的士兵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拥有实现和平的基本条件。但是,苏联应当与我们合并力量,这也是一条必要的和平条件。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我们就有可能不仅在欧洲,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丘吉尔和罗斯福的梦想。
(13)、改换信仰的人不是我认为可取的人。〔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4)、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15)、早在1936年初版的《文艺心理学》的引文中,朱光潜就将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idea译为“意象”,并将之与“亘古长存的形象”并列,也就是说这里被译为“意象”的idea,基本与“形象”同义。
(16)、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17)、信仰决不是知识,而是使知识有效的意志决断。〔德〕费希特:《人的使命》
(18)、冯至研究歌德最为重要的两本著作当属《歌德论述》和《论歌德》,他在前者中收录了六篇论文,但他也明确指出,这里谈到了论述的不全面性,未涵盖歌德作品全部;这里着重谈一下后者。冯至在解放前用歌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看待歌德这个人及其作品,歌德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生长和推荐,这不是一次生成和固定的,是永久流动和变化的,蜕变是一切生命必然过程,但也是生命的自我选择。生命的每次蜕变,都可使生命获得新生。(17)冯至曾说:“作为世界名著,它们当然给我以审美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交给我如何审视人生。”(18)再有他曾说:“我不懂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和分析问题,多半是从学校里、社会上进步人士中间吸取新的营养,此外就是古代的和现代的诗人……得到不少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19)可见他对自然和人的形成并未从唯物历史观角度出发,而从人自身出发。此外,他还一直坚持用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看歌德,以中华文化为“参照点”审视外国文化,比如他看浮士德精神是从中国《易经》的八卦图得到启发,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审视自然和人的关系已经使用了辩证的观点,这种“比较文学式”的眼光与前面叙述的辜鸿铭有相似之处,辜鸿铭虽然一方面摒弃欧洲文化,另一方面对歌德却尊崇有加,但若要让国人接受文豪歌德,必须向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学习,披着孔儒、老庄的外衣找到中西名人观点的共性,使思想得以传播。(笔者评)
(19)、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
(20)、以上就是关于:叔本华名言生命是一团欲望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1)、统治世界实非易事。每种动物、每种植物、每种细菌均影响着某种物种的生长环境。也许我们的影响较过去要大。但是一种新的病毒、一种新的病毒性或细菌性传染病都仍旧能够在几年之内将我们灭绝殆尽。
(2)、但是,我不想继续斥责知识分子。我想请求他们承担起对人类、对真理的责任。我们的自由允许他们畅所欲言,甚至将自由世界污蔑为邪恶的世界。那完全是他们的权利,但是那并非真相。散布谎言是不道德的,即便一个人有权如此也不应该。至于危害丘吉尔和罗斯福、战斗英雄们和马歇尔计划取得的伟大成就,那就不仅仅是不道德的问题,而是不负责的行为——我指的是那种挑起对他们的怀疑、颠倒是非的行为。
(3)、产生信念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英〕本?琼森:《炼金术士》
(4)、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5)、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许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想到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就心中黯然,想到此类人士的总和有恒河沙数之多,我就趋向于悲观。此种悲剧的起因,当然是现实世界里存在的种种问题。伟大的人物总认为,假设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象他期望的那样善良更确切地说,都象他期望的那样思想,思无邪,或者狠斗私字一闪念,世界就可以得救。----《理想国与哲人王》
(6)、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7)、其实也没什么可放弃的,除了无边的苦难和废墟外----《双城记》
(8)、反正我这命老和他们算的不一样,不知道是他们没算对,还是我活错了。
(9)、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岩石上的;而其他的一切都颠簸在时间的波浪上。〔英〕弗?培根:《随笔?论事物之盛衰》
(10)、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11)、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12)、世界上的各种信仰是几个富于想象的人物脱口而出的话。〔美〕爱默生:《日记》
(13)、信仰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的力量,就同其他各种感情一样,恰好同激动的程度成正比。〔英〕雪莱:《雪莱政治论文选》
(14)、小夕说,她看见明丽的阳光照射在山上。我只是对着她浅笑,没有说我看见整片悲伤的轮廓压在突兀的群山绿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