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名言德文
1、叔本华 金句
(1)、为我们的愿望设个上限,给我们的欲求配上鞍鞯,把我们的愤怒驯服招安,时刻牢记,可取之物如沧海,每人仅能得一粟,然而人人必定遭受众多苦厄。一言以蔽之,自制与自持是准则,如果不遵守它,我们必然感到自己悲惨可怜,不论拥有多少财富,掌握多大权力,都无济于事。
(2)、我以为我能填补她对你的缺口却恍然发现只是我以为。
(3)、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4)、寂寞就是有人说话时,没人在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
(5)、叔本华自己说:他的性格遗传自父亲,智慧则是遗传自母亲。
(6)、如果我们回顾生活之路,观看迷宫般七弯八拐的过程,必会看到众多失之交臂的幸福,也必会看到众多自投罗网的不幸,这时,我们很容易过分自责。实际上,我们的生命历程,绝非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作品,它是两大要素的产物,其一是一系列事件,其二是我们的一系列决定,二者总是互相纠结,彼此更改。生活如棋局:我们构思计划,然而我们的计划永远是有条件的,下棋时取决于对手怎么走,生活中取决于命运怎样做。
(7)、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叔本华
(8)、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过错与恶习,只会看到别人的。然而,正因如此,别人成了我们的镜子,我们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各种恶习、过错、卑鄙与龌龊。不过,多数情况下,众人像对着镜子狺狺不已的狗,不知道在镜中看到的是自己,以为是另一只狗。批评他人,就是致力于提高自己。福音书有个美妙的道德教诲,告诫我们不可只见他人眼中有梁木,不见自己眼中有刺。不过,眼睛的天性就是往外看,不是看自己。所以,要想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明察并谴责他人的过错是不二法门。为了提高自己,我们需要镜子。
(9)、10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
(10)、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11)、在叔本华的论女性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女性的态度。他认为女性"只是冀求恬静,平稳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浅显--一言以蔽之,她们的思想是介于成人和小孩之间""不理性"互相仇视""总事事陷入主观"。
(12)、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13)、我们很少去想我们有什么,但却一直在想我们还缺什么。
(14)、如果你自己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个人的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看起来会更像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
(15)、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思想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
(16)、于是就一脑袋扎下去,整理词汇,追踪词汇的原点。几年下来,最终不得不放弃。原因是名词无法与命题逐一对应。Y?因为语词有多义,歧义现象,不可能单一对应命题。维特根斯坦一面说,不可说的,只有不说;一面不认输,变法搞出图像来对应命题。但如此一来,学术价值一跌到底。
(17)、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像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叔本华
(18)、唯有现在真实不虚;它是真正变成了现实的时间,我们的生命仅仅存在于目前。因此,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愉快地欣赏现在,清醒自觉地、原原本本地享受每个可忍的时辰,每段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时光。也就是说,既不让希望落空的惨淡过去把目前变得黯淡无光,也不让忧心未来令眼下失去风采。对往事耿耿于怀,对未来忧心忡忡,从而白白丧失眼下的好时光,恣意败坏目前的好时候,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当忧则忧,当悔则悔,但各有其时。
(19)、若要长寿,体质健全是前提。长寿之道,无非两条,均如点灯。一盏灯,灯油虽少,但灯芯很细,所以长明;另一盏灯,灯芯虽粗,但灯油很多,所以也长明。灯油是生命力,灯芯是对生命力各式各样的消耗。
(20)、每当人远航归来,他总有故事可说。--叔本华
2、德国叔本华的名人名言
(1)、许多人在生活中交上好运确实就是因为他们脸上常常挂着一副愉快的笑容--这使他们赢得了别人的欢心。但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为妙,并从哈姆莱特的不朽名句中认识到这一道理:一个人会微笑着,微笑着捅你一刀。--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拉丁语:„Paucasedmatura“
(3)、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
(4)、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5)、10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抨击、指责作为苦口良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
(6)、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7)、我又不是王子,为什莫女孩遇见我总认为自己应该成为公主!
(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9)、很多人在工作与享乐的嘈杂纷乱中度日,浑浑噩噩地从不反省过去的一切,就好像一架嗡嗡作响的旧纺车,连续不断地拉扯着命运之线,日复一日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过去就像一本书,只有对它反复研习、反思、评判,才会获益匪浅。反省就像注释,没有了注释大部分的生活内容将会变得深奥难解、繁冗复杂。于是我们提出一个忠告,它与毕达哥拉斯提出的法则十分神似——每晚入睡前反省自己白天所做的一切。
(10)、Manlerntdannundwannetwas, abermanvergisstdenganzenTag.
(11)、拒绝现在的欢乐时刻,或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不安,而未能珍惜目前的美好时光,就是极大的愚蠢。但对于现在,让我们记住塞尼加的话:“把每一天都当作独特的一生看待。”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每一天过得称心满意,它是我们实际上拥有的唯一时间。——叔本华
(12)、 DerWechselalleinistdasBeständige.
(13)、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
(14)、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15)、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16)、疲劳象疼痛一样,它的位置在大脑;与大脑不联结的肌肉(如心脏)决不会疲劳。
(17)、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18)、不要说我这头像太流氓。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清新秀气的我。
(19)、以上就是关于:叔本华名言生命是一团欲望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20)、 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3、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名言
(1)、ZwischendemGenieunddemWahnsinnigenist dieÄhnlichkeit,dasssieineinerandernWelt lebenalsderfürallevorhandenen.
(2)、Was vernünftig ist,dasistwirklich;
(3)、最强有力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表现出的、使人们误入迷途的虚幻假象,甚至也不直接地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们先前接受的观念,在于偏见。这些虚假的先验之物——对抗着真理。它们就好像是把船只吹往与惟一的陆地相反方向的逆风。对此,船橹和风帆是无能为力的!
(4)、任何危险只要还留有怀疑的余地,只要仍有可能加以挽救,我们就不该战栗,不该只作抵抗不抱其他想法——正如对待天气一样,只要见到一丝蓝天,就不该对天气失望。的确,我们应该这样说:即使全世界坍塌成为废墟,我们仍要保持泰然心情。——叔本华
(5)、 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6)、只要我们还年轻,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都认为生命没有终点,并按照这个想法对待时间。年龄越大,我们越珍惜时间。
(7)、德国人喜欢在火车,地铁上面看书,不是因为爱看书,而是手机没信号。德国人的工作状态说德国人每天只工作五个小时,这是不严谨的。一般而言,德国人每天需要工作7到8个小时,和我们差不多。
(8)、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叔本华
(9)、黑夜终究是黑夜,躲不过寂寞的洗礼,逃不过昏暗的忧伤是夜、寂寞了忧伤,还是忧伤、感知了夜的苍凉?我怎样弄的清?我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扑朔迷离的感情、难以割舍的无法,剪不时、理、似乎更乱
(10)、当你想我要比他过的更好,我要比他更高兴是你对他最过瘾的报复时,你曾经惨烈地输了。你还是没放下,还在较劲,过于在乎只会添加苦楚,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永远属于你的,除了你本人。虚拟对手的较劲,能够会让你暂时出气,当气出完,那个被扔在角落里泄了气瘫软的皮球,才是你。
(11)、那种由于痛苦而流露感情的地方,就会吸引那些虚无主义的人。
(12)、德国流行给小费,如果你对服务员的服务满意的话,可以支付一定的小费,表示对她服务的认同。
(13)、但是德国的假期比较多,而且德国实行的是双休日制度,不仅是公务员和体制内的人员是双休日,就连饭店的服务员和超市的收银员也有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
(14)、值得骄傲的事都是难做的事。--叔本华叔本华的名言名句(热门篇)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5)、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实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16)、没有比把伟大的思想表达到每个人都必须理解更难的事情了。
(17)、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的确并不直接存在,而只是间接地存在--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并没有受到这些看法的影响和支配。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8)、没有深厚经验衬托的广博思想和知识,就像是一本每页仅有两行正文却有四十行注释的教科书。
(19)、 自己思索的人,他的意见以后可能被举为权威的例证。这时候的“权威”和一般书籍哲学家所据以为“权威”的情形不同。前者的意见和他自身有着强而有力的连结;后者不过是搜集整理归纳别人的意见。它就好像是用些不知名的材料所做成的自动木偶一样,而前者与之相比,则是个活脱脱的生人,因为它是从外界在“思考之心”中植下胚胎,经过受胎、妊娠、分娩等过程而产生出来的。
(20)、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便失去了灵魂。——英国培根《培根随笔》
4、叔本华名言原文德语
(1)、肉欲熄灭时,生命的内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壳了。
(2)、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它们曾经存在。——叔本华
(3)、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即哲学上的外行。--叔本华
(4)、10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5)、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刺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
(6)、在德国,生小孩是赚钱的。只要小孩出生以后,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都可以固定领取一笔儿童金补贴,一直可以领到18岁,每个月都能领取200欧元左右。
(7)、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叔本华
(8)、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9)、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食对方,文明人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10)、 斯人已逝,叔本华是否会知道一百多年后的世人会如何评说他?又如何评价他的作品?我想他生来的本意本就是为了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过属于自己的人生,不被其他人所主宰。不然,他孤独的那27年又该如何度过,若不是内心丰富,若不是他心中有另一个只是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又怎会体会到我们常人所体会不到的思想和感受,并且从自己的哲学中得到快乐呢?
(11)、一旦夜晚来临,灯火点燃,眼睛就不像在白天那样看得清晰,理智也是如此;所以,夜晚不适合沉思严肃事务,尤其不适合思考不愉快的事情。思考这类问题,早晨才是好时候;早上适合做任何事,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活,无一例外。一日之晨,宛如人之少年:轻松愉快,晴朗清新。我们觉得强壮有力,脑力体能,无不任由调遣。切莫晚起,以免缩短上午光阴,莫做琐事,莫事闲谈,以免浪费早晨时光。要把早晨视为生命的精华,珍而重之,如待圣物。
(12)、既不屈从爱,也不屈从恨;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信。
(13)、在少年眼中,人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在老人眼里,人生是短短的过去。
(14)、直译:凡是合理的都是真实的,凡是真实的都是合理的.
(15)、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声亦复如此。--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6)、决定问题,需要智慧,贯彻执行时则需要耐心。——希腊荷马《荷马史诗》
(17)、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18)、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19)、无价值的事物总是不断增加:由于频繁的重复,许多起初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事物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20)、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们才会发现它们曾经存在。
5、叔本华名言德语原句
(1)、你给的爱情,使我气味颠簸,带着仅有的氧气才干过活,而如今,怀念牵绊着别离的季末,缺氧的我苦楚不堪,已经我们一同说好的幸福,曾经被遗弃在远走的怀抱里,闻着爱情残留的余香,躺在爱情走过的草地上,泪水湮灭我的怀念,遗忘了那些忘不了的所谓往事
(2)、德国的高速公路不收过路费,也不限速,最高速度可达140到160公里每小时。
(3)、有些人,明明晓得爱上会受伤,偏偏要爱。我们不断如此,一边深爱,一边损伤。细细想来,很多的爱,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生长。
(4)、JohannCarlFriedrichGauß
(5)、嫉妒是人的天性;尽管如此,它既是丑行,又是不幸。因此,我们应当把嫉妒视为幸福之敌,要像对付恶魔一样努力掐死它。所以,我们应该多想想生活不如我们的人,有些人过得比我们好,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当真厄运临头,想想比我们苦难更深的人,会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慰藉,尽管这慰藉与嫉妒出自同一个源头;其次,与处境相同的难兄难弟在一起,也会让我们得到安慰。
(6)、总之,读《世说新语》别有一番滋味,好似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7)、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8)、 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Floris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疯狂投水自杀身亡。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因肺炎恶化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在很多书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9)、虚荣与骄傲间有着下列的不同:骄傲是自己对自身在某特殊反面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而虚荣是引起他人对自己有这种信任的欲望,通常也秘密希望自己有此确信。骄傲是一种内在的活动,是人对自己直接的认识。虚荣是人希望自己在间接地获得这种认识。所以自负的人常是多话的,不然就是沉默而骄傲的。--叔本华
(10)、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叔本华
(11)、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12)、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13)、耐心是高尚的秉性,坚韧是伟大的气质。——美国詹·拉·洛威尔《威尔利老爷的城堡》
(14)、 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15)、中译: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16)、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叔本华
(17)、某天,某个时辰,假如还会忆起,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景色,是不能追想的苦楚向前看,向后看,在一望无边的宇宙之中,又怎样可以有一个参照物,找到前后的方向蓦然一回首,无惊无嗔,方向成了没有定格的文字,在键盘上胡乱敲击,假如岁月还在的话,就持续在这岁月里沉沉浮浮,闭上不愿看见的那只眼睛,脱离
(18)、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19)、除了孤独隔世和融合入世以外,人在这世界上没有没有更多的选择。
(20)、亚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 德国哲学家。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1)、由于大陆在哲学上曾有反动哲学的划分,要理解维特根斯坦恰恰需要曾被认为是反动哲学的还原论,如果不知还原论为何物,死啃其逻辑哲学论乃浪费时间精力。这是意识形态障碍。
(2)、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3)、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叔本华
(4)、 ■《浮华的寓意》/ 安东尼奥·德·佩雷达
(5)、ManhatinderWeltnichtvielmehr,alsdieWahlzwischenEinsamkeitundGemeinheit.
(6)、人类获得幸福和交上好运的情境,一般来说,都可以比作一排树木:当远看时,它们显得美丽诱人;但当你走近并进入树丛之中,它们的美丽诱人旋即消散,你再不可能发现它了。这也就是我们常常会羡慕他人的缘故。--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
(7)、前者让我们不受损失和伤害,后者可以使我们免于争论和口角。
(8)、人生其实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不停地来回摆动,不是无聊,就是痛苦。--叔本华
(9)、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CarlFriedrichGauß;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享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10)、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
(11)、“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得到一个世界,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苦乐得失都会过去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12)、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13)、上帝啊,如果你是上帝,请从坟墓里拯救我的灵魂——如果我有灵魂!
(14)、undwas wirklich ist,dasistvernünftig.
(15)、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16)、 GlaubenundWissenverhaltensichwiediezweiSchalen einerWaage:indemMaße,alsdieeinesteigt,sinkt dieandere.
(17)、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爱。
(18)、 HöflichkeitistwieeinLuftkissen: esmagzwarnichtsdrinsein,aberesmildert dieStößedesLebens.
(19)、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在作怪。——叔本华
(20)、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1)、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
(2)、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
(3)、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4)、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命运悲惨的人比比皆是。--叔本华
(5)、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相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6)、其实呕心沥血也只不过是和遗忘开的一个玩笑,当你以为本人曾经遗忘一团体的时分,你才会发现这比记得她的时分愈加苦楚
(7)、天才不受意志的支配,只面向美的欣赏,一切美所给予的欢悦,艺术所提供的安慰,使他完全忘却生活的烦恼。天才乐于孤独寂寞,一个人热衷于社交的程度恰正相当于他在理智上贫乏和庸俗的程度。--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