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雨农谚的谚语(文案精选101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23 10:44:37 浏览59

关于下雨的农谚语

1、关于下雨的农谚或谚语

(1)、不过这个都是以前的老说法了。现在农业科技发达,不再像以前那样,全靠人工,秋收需要一个多月。老农民最怕庄稼收获的时候下雨了。现在都是联合收割机,收获晾晒不过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了。加上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较高,可以对下雨天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

(2)、这句话说的是小麦的病,如果杆发黑就不会长穗了;如果穗黑不长粒,穗如果腥味,那么粒就是有问题了;碰到这种问题要抓紧治疗,不然损失就大了。

(3)、在3天后的1月8日就要迎来“三九”了,即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了,农谚常说“三九四冻死猪狗”,可见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4)、“会收洒收禾花,唔会收洒收谷芽”:早稻成熟了七八成,若天气好就要收割。因为,这个时节雨水多。有些人这样做,收成的稻谷质量就好;有些人要等到稻谷全部成熟时才收割,如遇连续下雨,稻谷就会生芽,质量就不好。

(5)、还有的农谚这样说:“春阴百日阴,柴米贵如金”。立春之日,阴雨交加,整个春天雨水连连,阴雨天气不断出现。在农耕时代,这样的天气,不利于生产生活,加之天气寒冷,雨水多发,柴米油盐也价格增长,给生活带来了不便。

(6)、“早子垫头,冬子垫腰”:早造水稻插秧把秧苗的头用泥土刚遮着就好。因为,春天稻田表面气温较高,这样插秧有利于禾苗生长;晚造插秧插到泥土在秧苗的中间。因为,那时是夏秋时节,稻田表面温度太高,泥土深一点的地方温度较低。因此,秧苗适度插深一点有利于禾苗生长。

(7)、综上所述,小寒节气当天下雪要比下雨好,而下雨又要比天晴更好。

(8)、在古代小满节气是一年当中“青黄不接”的一段时间,余粮几乎见低了,新小麦还没有收获。所以,古人为了填饱肚子,会去田间挖一种叫“苦菜”的野菜回来充饥。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小满习俗——“吃苦菜”。

(9)、“冬至在月尾,做势阿哥唔知归”:若冬至在十一月下旬,这年冬天的天气会非常暖和,农民耕田不会辛苦。

(10)、正常的年份小寒节气的温度已经很低了,可是如果这一年的小寒节气不冷反而暖和,那就注定气候有点反常了。根据古人长期观察的结果,这样在第二年出现倒春寒的概率较大。

(11)、都说:“春雨贵如油!”,是不是这样呢?就怕雨水过多,反而物极必反!确实这样呢。

(12)、而在此期间“冷得透”,那么来年的春天就暖和,这样农民就可以早一点开始为春耕做准备。

(13)、但是,如果立春这天出现雨水,落在耕牛的头上,说明立春这天阴雨绵绵,细雨蒙蒙,这可不是老祖宗喜欢的天气,往往比较忧愁善感,担心雨水连绵不断,影响春耕生产。

(14)、“惊蛰冇过雷先响,四十五日暗天门”:如果惊蛰没到就出现打雷,那接下来就会在几十天内出现下雨或阴天的天气,很难见到太阳。

(15)、意思:八月种的菜九月份就可以吃了,九月份种的菜十月份可以吃,但十月种菜就没的吃了,是说种菜不要超过十月。

(16)、以前小麦收割要经过几个步骤,先是将小麦从地里割倒,然后再拉回家,再在地上将麦粒碾出来,最后要在阳光下暴晒几天,最后入仓,步骤一道都不少,现在机械设备隆隆响,前面三步并作一步走,最后只剩晒和藏了,极大提高了效率。

(17)、“立夏小满,江河都满”:立夏小满时节是雨季,经常都下暴雨,江河的水都涨起来。

(18)、今日小寒节气到了,在笔者的家乡这边是一个阴雨的天气,并且气温较之前也有所下降了。

(19)、要是不看日历,可能你都不会知道,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小满节气又到了。今年5月份月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给人的感觉是有些冷的,甚至有广州的朋友说,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现在的广州还需要盖棉被呢?可能说得有点夸张,但是,从天气预报来看,今年确实是要比往年同期要冷。

(20)、由于清明之后的气温回升,清明之后就是种瓜种豆的好时机。

2、关于下雨农谚的谚语

(1)、这个就和前面的小寒节气宜雨雪不宜晴是一样的道理,同时老李还补充道,类似的农谚还有“小寒有雪粮价贱,小寒无雪多讨饭”!

(2)、路粘不路粘,八月十二三。(农历八月十三如果下雨,就是路粘雨:连阴雨,会持续一个多月)

(3)、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4)、农村的很多俗语老话都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质,尤其是一些关于节气和气象的谚语,更是由于南北差异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也是农忙的春播季节,在棒奔霸这里的还不难的,清明前后都是种植各种各样蔬菜的大好时节,清明这天的天气对于以后的天气走势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俗语称作为清明不晴,谷雨不雨,也就是说在清明节这一天很少有晴空万里的天气,大都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或者是阴云密布的天气。

(5)、今年准不准不知道,因为还需要观察,但是我们可以用2021年的年景来验证一下。按上面的方法,我们能够推算出去年是“二龙治水”,按古人的理解应该是多雨的年景,雨水比较多,会出现洪涝灾害。所以,你看去年确实是多雨的一年,还是比较准的。我们下面来看一下通过小满这一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是旱是涝的农谚!“小满无雨,伏里无水”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小满这天如果不下雨,预示着整个伏天里少雨干旱,也就是说会很热。反过来说,如果小满这天下雨阴天还打雷,那就意味着“小满一声雷,四十五天落”,小满过后会出现大雨甚至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6)、见小编一脸懵逼的样子,老李告诉我说:这是因为小寒节气下雪了,一方面是一个好兆头,另外一方面是它对于农业有利。小寒的时候下雪了,气温就很低了,顺应了节气。

(7)、古人认为龙是管下雨的,影响收成的是牛。那么“几垄治水”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常说“辰龙”,也就是说当年从初一开始,初几出现辰日,就是几龙治水。2022年正月初一是乙酉日,所以,按天干地支的排序数下来,正月初八是第一个“辰日”,所以,今年是“八龙治水”。

(8)、“六月翻早,冇闲阿嫂”:六月翻早(三夏)大忙时节,什么人都要帮忙干活。

(9)、云彩往南下满潭,云彩往东下满坑,云彩往北干磨蹭。

(10)、阴天种豆子的话最好了,湿度大然后也容易发芽;而种棉花一定要晴天,今年种棉花赶上了雨水后来出的苗就少很多了;而种菜最好是连阴天最好了,这些都是种地的一些技巧。

(11)、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灯。(农历八月十五如果下雨,正月十五就会下大雪)

(12)、寒露至霜降种麦不慌张,霜降至立冬种麦不放松,立冬到小雪种麦显晚些。

(13)、当然,作为种植小麦和大蒜等夏收作物的农户来说,是不希望小满节气这段时间下雨的,影响收获。但是,对那些插秧和刚播种完的作物来说,又是希望下雨的,总之,咱们国家地域广阔,需求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笼统地看一下就行了。

(14)、建于90多年前的陆河县河田镇河北村“上举桥”

(15)、 “上南晴下南雨”:若春季刮南风,就会天晴;若冬季刮南风就会下雨。

(16)、“六月秋宽悠悠,七月秋紧揪揪”:若六月立秋,农民就感觉到时间充裕,干活没有那么紧张;如七月立秋,农民们就感觉时间紧,干活也紧张。

(17)、那么各位网友朋友们,在你的家乡小寒节气这天是下雨(雪)了,还是一个大晴天呢?你认为小寒节气这天是下雪好,还是天晴好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18)、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后阴转晴。午后下雨,就会到半夜。)

(19)、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20)、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3、关于下雨的农谚语或俗语有哪些

(1)、如果小寒、大寒期间都没有下雪,那么来年的降水偏少,特别是在小暑、大暑期间可能会出现大的旱情。

(2)、芒种时刮南风,则夏季雨水较多,村里村外的池塘都会下满。其实,这是很符合科学的,可以用中学地理课的知识来解释。因为刮南风,说明这一年,从南方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较强,南方来的空气含水汽多,易下雨。

(3)、“白露水寒露风收米谷”:白露节气这天,天若下雨对稻禾生长不利;寒露节气当天或前后几天若刮大风,会把禾花吹掉,造成水稻减产。

(4)、其实小寒节气正处于二三九期间,这就是农谚所说的“小寒时处二三天寒地冻冷到抖”。

(5)、恰如其它俗语所说:“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寓意基本确定,立春出现雨水,到清明时节,时阴时晴,雨水纷纷,看来雨水比较多,比较大,那有没有影响春耕春播呢?

(6)、前不栽桑(桑树,谐音丧),后不栽柳(柳树不结籽,象征无后代)。

(7)、最后这句农谚则是老王说的,他告诉我说,根据他多年的经验来看,如果小寒节气这天下雪(雨)了,一般第二年春天来得早,并且暖得早。

(8)、除了上面这两句以外,还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不满,高田不管”、“小满有雨收麦好,芒种有雨豌豆宜,黍子出地怕雷雨”、“小满大风,树头要空”、“小满不满,无水洗澡”等等。这些农谚都是古人通常长时间的观察天气变化总结出来的,也反应出古代缺乏科学的天气预报系统,只能通过经验预判来指导农民做好相应防范。相对古人来说,我们现在应对灾害的手段更多了,能够避免一些损失。

(9)、送月雨,后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10)、很多农民朋友常年种植小麦,一旦小麦连续种植三年,这个时候就要选种,如果不选种的话就要换个品种种植,否则产量就要下降。

(11)、这句话是说在一些种春小麦的地方,清明前后开犁耕地,播种春小麦。谷雨中大田。种的是玉米,高粱,大豆等。

(12)、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13)、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14)、 是支撑我们来到此刻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的深信,是心中那点泪浇不灭、苦压不倒的盼头,是想到就心头一暖的一切微小与盛大。

(15)、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16)、在说这个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咱们讲过的,今年是“八龙治水”,也就是过去老黄历里面用于预测年景的一个方法,是用天干地支来表述的。

(17)、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都认为小寒节气一定不如大寒节气冷,其实这个也未必,根据我国长期的气象记录,一般北方地区小寒要比大寒节气更冷,而在南方地区则相反,一般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18)、意思:白菜耐涝,大葱耐旱。白菜需要的水分多,即便是水淹了都不容易死。葱比较耐旱,即便是大旱天气也不容易死。

(19)、“夏至水流秧”:到了立夏时节,稻秧已有一寸多长,由于气温高,不利于秧苗生长。农民们就在秧田里放水流着降温,保护秧苗生长。

(20)、下雨隔牛背,鸟湿半边翅;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

4、关于下雨的农谚或谚语有哪些

(1)、通过观天气预报,大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预兆是个好兆头,到了大年初又有一股雨雪天气,从青藏高原而来,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看来是个好年景!

(2)、“冬至乌沤年埠”:若冬至那天下雨,那么,春节前后近十天就会出现阴天或下雨天气,给人们筹备和欢度节日带来很多不便。

(3)、在2022年1月5日迎来了今冬的第5个节气小寒,这也是24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了。

(4)、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5)、豆子种下后当天就可以发芽,等过几天再下雨就不怕了,就怕当天播种当天下雨;因为豆子一般是夏天种,此时雨水较多,所以人们会比较担心下雨。

(6)、老李就说出了上面这句农谚,他还解释说,当然是小寒节气下雪好,因为小寒、大寒节气当天的天气还能预测来年小暑、大暑期间的天气。

(7)、意思:太阳落山的时候,西边一片红彤彤的,不是要下雨就是要刮风。

(8)、那是因为立秋节气正是秋季作物结籽孕穗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正好处在三伏天里,气温普遍较高,高温天气加上太阳的暴晒,土壤墒情挥发比较快。所以土地很容易缺水干旱。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能来几场雨水的话,不光可以缓解旱情,还非常有利于庄稼的生长,所以就有了立秋下雨样样收的说法,当然这里这是一个泛指,并不是说必须立秋当天下雨,立秋前后下雨都是可以的。处暑下雨是空秋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这个时候气温转凉,到了万草结籽的时节。也是各种秋季作物收获丰收的季节。如果这个时候雨水泛滥,不光影响庄稼收获,庄稼因为雨水过多,容易看烂在地里,造成减少甚至绝收的现象。庄稼收获不了,自然就成了空秋了,所以就有了处暑处暑下雨是空秋的说法。

(9)、“冬至在月头,做势阿哥唔使愁”:如果,冬至的节气在十一月初,这年冬天就会十分暖和,农民耕田就不会辛苦。

(10)、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陕西武功)

(11)、谚语所说:“打春当日阴,当年有倒春”。不仅仅是这样,而且影响天气变化,如果立春这天是阴雨天气,还会出现倒春寒,也就是春天不是慢慢回暖,而且阴雨交加,天气寒冷,不利于劳作生产和春耕春播。正如老祖宗积累留下的经验,是这样说的话。立春这天阴雨绵绵,今年还有倒春寒。

(12)、而如果大寒小寒节气都不冷,这样十有八九会有倒春寒的天气。相比于前面一句农谚,这一句更为精准。

(13)、老李见我们几个人听得兴致正高,他接着又说出了另外一个农谚:小寒暖,倒春寒。

(14)、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15)、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16)、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一般小寒节气是在“三九”前后,而今年的小寒是在数九期间的“二九”的第七天。

(17)、麦子到了熟的时候,要抢收,抢打,然后快点入仓;因为麦子熟的一方面很快,不抓紧会丢很多;然后麦收的时候很容易下雨,造成收获的麻烦甚至浪费很多,所以收麦讲究一个快字。

(18)、当麦子黄了快要收割的时候,不能刮风,刮大风能够使小麦产生倒伏,而且大风能把麦粒刮下来,这两种情况都能导致麦子减产,农民遭受损失。

(19)、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下雨谚语

(20)、“一日赤膊,三日间角”:冬天,若天气阳光灿烂,温度很高,干活的人光着赤膊,以后几天就会温度骤降,出现寒冷,人们只能在家休息。

5、关于下雨的农谚谚语大全

(1)、“耕田冇师傅,只爱粪来度”:耕田没有什么高超的技术,只要在作物里施些肥就行,就会有收成。

(2)、这些祖辈留下来的谚语,不得不说真的很有价值。以前农村可没有天气预报,没有农业专家教你种田,农民种地、判断天气,就是靠这些流传下来的经验与智慧。

(3)、“小暑大暑,有食懒煮”:小暑大暑时节,天气十分炎热,农民们耕田非常辛苦,有食的东西都懒去煮来吃,宁愿休息。

(4)、一大清早,村里的老人们就聚在一起了。在农村里一般老辈人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天气方面的话题了。

(5)、山东等地民间说法,农历五月是关公磨刀日,也叫雨节,是要下雨的。这句谚语很神奇,大部分年份,五月十三这一天都会下雨,有时候大,有时候下小雨。甚至有时候这一天上午还艳阳高照,下午突然就会下起雨来。如果真有偶尔一年没下雨,那么以后可能就会是大旱了。

(6)、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中的第二个节气,预示着雨季到了,到了这时候降雨就增多了,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不过,要是出现连续降雨的天气,会对华北等地的小麦收割以及大蒜收获带来阻碍。所以,农户要抓紧把大蒜收回来。农谚有“小满不刨蒜,留在地里烂”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7)、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8)、   这希望,可以很有烟火气,躺在自家床上,吃父母做的饭,听爱人絮叨,跟孩子游戏。

(9)、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一人进庙神胎吓人,两人看井担心人推)。

(10)、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11)、“立夏唔插都罢”:到了立夏时节,插的秧苗几乎不会打谷,不如不插。

(12)、雨水节气南风紧,则*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13)、昼夜守鱼塘,状况了指掌,发现新问题,处理但是晌。

(14)、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

(15)、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春天谚语

(16)、其实关于清明节的农谚还有很多。每个地区气候有所差异,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同,所以有些地方谚语也不同。

(17)、”白露秋分,日夜平分”:到了白露和秋分这个节气的时候,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等。

(18)、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春天谚语

(19)、“早出热头冇好天”:在下雨天的早晨,出现灿烂的太阳,不久就会下雨。

(20)、对于,农民来说最关心的就是今年下半年是涝是旱,直接能够影响到收成和生活水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老辈人留下的关于小满节气的农谚,来预判一下下半年的年景,看看还准不准了!

(1)、同时这个期间下雪了,既能冻死地底下藏着的害虫,而且雪水融化了还能缓解冬旱,所以来年的小麦病虫害少了,自然更容易丰收了。听完老李的解释,我也豁然开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