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以为然造句
1、成语不以为然造句大全
(1)、才思敏捷:以前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主要用在文学方面的。现基本上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
(2)、(典故)《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周之杰先去打开手卷,见这个手卷画着许多乞丐,也有弄蛇的,也有牵猴子的,约略数去,约有二十几个,用笔真是出神入化,平中丞连连赞好。” 秦牧《艺海拾贝·虾趣》:“不知道这位老画师是观察了多少的活虾,才能够画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的!”
(3)、在你不以为然之前,记住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的。
(4)、对于这些荒谬的言论,他们表面上洗耳恭听,心里却十分不以为然。
(5)、[成语解释]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6)、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限度,过犹不及,一样会误事的。
(7)、成语出处: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8)、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词语汇总(形容词+动词+量词)
(9)、(典故)春秋末年齐国宰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百般刁难他,先是让他从小门进城,然后说他是矮子,用最差的饭菜招待他,最后用两个齐国囚犯来羞辱他,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结果楚王自取其辱。
(10)、②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适合语境,使用正确。
(11)、七嘴八舌 (拼音):qīzuǐbāshé (解释):形容人多口杂。
(12)、人们很关注这个问题,但政治家们却不以为然。
(13)、比如,大家都觉得汉语是一门很难学的语言,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汉语是很容易学习的,如果这个人的名字叫大卫,我们就可以这样说:大家都觉得汉语很难学,可是大卫却不以为然。
(14)、[典故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15)、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6)、鬼斧神工 (拼音):guǐfǔshéngōng (解释):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7)、例1: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此句即把“不以为然”理解为不放在心上)
(18)、他知道,有些人觉得他很有魅力,有些却不以为然。
(19)、附耳射声声气相通通风报信信口开合合二为一一表非俗
(20)、不即不离:指对别人的关系或态度有距离,既不太亲近,又不太疏远。即,接近
2、成语不以为然造句怎么造
(1)、(出处)《史记·卷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此特群盗鼠窃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2)、根据提供的词语,作出自己的推断,正确解释“悲天悯人”的意思。
(3)、(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4)、下列句子中的“焉”哪个和这个成语中的“焉”意思最接近。
(5)、游人如织: 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6)、人们常常引用这两个故事来说明“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往往可以把人或事的真假、是非、善恶颠倒过来。这的确是一个应让人慎重对待的问题。
(7)、自从他升官之后,就常在同事面前摆出不可一世的模样,大家都很不以为然。
(8)、例2: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
(9)、①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10)、②希望是全人类共有的东西,即使是不名一文的乞儿也有。
(11)、她说,在她的新长篇小说脱稿之前,她把其他一切事情都束之高阁了.
(12)、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轻蔑意味。
(13)、我向他汇报了半天,他最后只是不以为然地说:“就这样吧!”。
(14)、他内心也不是没有奢望,看到这种前途也不是没有动过心,不过对这种奢望总有些不以为然。
(15)、然字做实词,本义为点燃,燃是后造字,引申为明、明亮,又引申为正确,又表示对、同意,又可表示这样。
(1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出自《孟子·离娄下》。
(17)、目不窥园出自《论衡》:“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
(18)、不以为然:他对我的观点不以为然,还是坚持己见。
(19)、他为了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安宁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20)、听到天谴这无比夸耀自己的口气,盘老倒是不以为然。
3、不以为然的造句和意思
(1)、人们很关注这个问题,但政治家们却不以为然。
(2)、他知道,有些人觉得他很有魅力,有些却不以为然。
(3)、(出处)朱之瑜(明)《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谄,何得如此也!”
(4)、例2: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
(5)、她倏地站了起来,脸色虽然红扑扑的,但并没有不以为然的意思。
(6)、下列哪个句子中的“然”和“不以为然”中的“然”意思一样。
(7)、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很多人不为以然,漠不关心。
(8)、他的讲演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侃侃而谈,不失为大惑不解。
(9)、学生感悟、积累了词语,为运用作好充分的“储备”。但是,如果教师不积极加以指导,使之经常使用,这些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词语,充其量也只能是“似曾相识”的消极语汇,不能够成为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熟练使用的积极语汇。
(10)、瓜子皮被她们撒落一地,却不以为然,依旧谈笑风生。
(11)、一泻千里 (拼音):yīxièqiānlǐ (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12)、不以:不为,不因。不用;不靠。无论;不管。
(13)、你也许会对一条鱼或者一只螃蟹不以为然,但是它们也能成佛。
(14)、最后,老师把《中华成语大词典》中对这个成语的其他几种语言的解释放在下面,谨供大家参考:
(15)、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16)、自强不息 (拼音):zìqiángbùxī (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17)、小明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人,因为他总是大喜大悲。
(18)、如果心怀不轨,纵然是出人头地,也只是昙花一现。
(19)、腾云驾雾 (拼音):téngyúnjiàwù (解释):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20)、她倏地站了起来,脸色虽然红扑扑的,但并没有不以为然的意思。
4、不以为然造句短句
(1)、不过在纳粹d取得政权之初,歌德勒虽对纳粹政权的一些主张并不以为然,也拒绝加入纳粹d,但是他仍认为纳粹运动中有好的一面,特别希望在纳粹d的领导下能克服德国严重的与经济危机。
(2)、[成语解释]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3)、我劝告他不要赌博,可他不以为然,不改恶习。
(4)、(出处)北齐·刘昼《新论·荐贤》:“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
(5)、当时听说此事的人都不以为然,以为欧阳修夸大了苏轼的才华,等以后他们看了苏轼的文章后才信服。
(6)、郑人买履 (拼音):zhèngrénmǎilǚ (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7)、一些人的确关注这个问题,但另外一些人却不以为然。
(8)、人心皇皇皇天后土土龙刍狗狗恶酒酸酸文假醋醋海翻波
(9)、斗酒百篇 (拼音):dǒujiǔbǎipiān (解释):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10)、你这几句话,让人大惑不解,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1)、窃窃私语 (拼音):qièqièsīyǔ (解释):背地里小声说话。
(12)、成语题一般从三个方面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13)、他知道,有些人觉得他很有魅力,有些却不以为然。
(14)、尽管世界其他地方对礼貌问题不以为然,礼节仍相当重要。
(15)、③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语境中说商场人多,成语使用不正确。
(16)、虽然是我穷追不舍才打听到的消息,他却不以为然。
(17)、④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极度缺乏。
(18)、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19)、尽管如此,在经济困难的时期犯罪率竟会出现下降,这一点仍令人大惑不解。
(20)、瞬息万变 (拼音):shùnxīwànbiàn (解释):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5、成语不以为然造句子
(1)、不久又有人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依然镇定如故,不予理睬。
(2)、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艾玛……这解释我好想打马赛克)
(3)、有人行侠仗义,有人精神抖擞,有人纹丝不动,有人提心吊胆,有人不以为然。
(4)、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5)、行所无事→事败垂成→成家立计→计出万死→死不回头→头昏眼花→花貎蓬心→
(6)、(词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轻蔑意味。
(7)、刚开始,我们对她的减肥方式不以为然,甚至还取笑她。
(8)、(成语示例)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
(9)、(出处)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史记·魏世家》:“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
(10)、此人大惑不解。他说:“显然一枚姓名章比起闲章来说其复杂性是微不足道的”。
(11)、揠苗助长 (拼音):yàmiáozhùzhǎng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2)、翻山越岭 (拼音):fānshānyuèlǐng (解释):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13)、风云变幻 (拼音):fēngyúnbiàhuàn (解释):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14)、导演认为这个场景主人公应当是默默的流泪更加动人,而不是声泪俱下。
(15)、对此我颇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否定了个人的主观努力。
(16)、我肯定我造的这个句子是对的,但有些人却不以为然。
(17)、(造句)他发表言论时,滔滔不绝,又不容置喙,谁能劝得了他?
(18)、星罗棋布 (拼音):xīngluóqíbù (解释):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19)、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20)、发喊连天→天长地老→老成之见→见钱眼开→开国济民→民富国强→强聒不舍→
(1)、一些人的确关注这个问题,但另外一些人却不以为然。
(2)、(不以为意)是觉得一件事或一个人不重要,没有把这个人或这件事放在心上。
(3)、首先塞与流,止与行,是矛盾的两方面,是对立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相互转化的,塞是前提,流是结果,二者又是统一的一个整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没有有永远的塞也没有无休止的流,二者的转化最重要的是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量变到质变。这种分析法就是矛盾的分析法,是马克思辩证唯物的分析方法。朴素唯物主义是把世界的物质存在性简单的看成是具体的事物,譬如古代把某些东西看成是气,把世界看成是金木水火土五元论等等。
(4)、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5)、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6)、烟波浩渺 (拼音):yānbōhàomiǎo (解释):烟波:雾霭苍茫的水面;浩渺:水面辽阔。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7)、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8)、言不诡随→随世沉浮→浮词曲说→说雨谈云→云涌飙发→发荣滋长→长久之计→
(9)、仙露琼浆——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喝的美酒,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指极少,不多见。
(10)、尽管世界其他地方对礼貌问题不以为然,礼节仍相当重要。
(11)、大家都劝告张洪,他却不以为然,转身就走了。
(12)、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13)、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14)、我向他汇报了半天,他最后只是不以为然地说:“就这样吧!”。
(15)、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6)、负(fù)——会意字,从人从贝。《说文》:“负,恃也。”本义为依仗、依靠:负险固守、负隅顽抗。引申为背着、驮着:负重、负荆请罪。引申为承担:担负、肩负、身负重担。又引申为对不起、违背:负约、忘恩负义。假借表失败:胜负。又表小于零的,和“正”相对:负数。
(17)、芒——形声字,从艹亡声。本义为植物的细尖,引申为刀枪的尖。
(18)、惹事招非非亲非故故宫禾黍黍离麦秀秀才人情情文并茂
(19)、有口难言 (拼音):yǒukǒunányán (解释):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20)、他本来是个很冷静的人,今天却如此冲动,令人大惑不解。
(1)、望而生畏 (拼音):wàngérshēngwèi (解释):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2)、“八毛五分钱,也开发票?”售书小姐简直烦得要上吊了。“没办法,公事公办。”那先生不温不火地回答。(1994年8月23日)
(3)、(辨析)哲学含义: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面互相斗争、互相作用的结果。韩愈的观点认为(对佛教、道教)如不加以禁止,(儒教)就不能得到流传和推行。
(4)、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
(5)、耻——以为(认为)……为耻。(耻,耻辱,名词,活用为动词,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
(6)、(造句)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7)、他的发言,大家不以为然,反而把他驳得体无完肤。
(8)、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9)、瞬息万变 (拼音):shùnxīwànbiàn (解释):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10)、造句:我明明把手机放在桌上,怎么一会功夫就不翼而飞了。
(11)、苏轼得到欧阳修等文坛名流的指点,文章越来越好,后来果然出人头地,和欧阳修等人被后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12)、你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实在让人大惑不解。
(13)、日语翻译:そうとは思わない,问题(もんだい)にしない
(14)、大众都有“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在传说某事,那这事看来假不了,无风不起浪嘛,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流言传得特别快,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15)、评一评看谁能把这个成语用在褒贬不同的语境中。
(16)、出处: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
(17)、在美国,有钱永远可以使鬼推磨,但我对此不以为然。
(18)、然:是,对。不认为是正确的。含轻蔑意味。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19)、对待欧洲的金融危机决不能不以为然,因为它对我国的经济贸易有影响。
(20)、成语积累|统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成语汇总
(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信服,相信。
(2)、①半青半黄: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此处指人的脸色,使用对象不当。
(3)、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愤怒、不满或畏惧的样子。
(4)、兴风作浪 (拼音):xīngfēngzuòlàng (解释):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5)、坐观成败 (拼音):zuòguānchéngbài (解释):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6)、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7)、“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的意思;但束之高阁多指肯定事物的某些价值而由于某些原因暂时不理睬;“置之不理”多指完全否定事物的价值而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