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爱读书的四字词语
1、表示爱读书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1)、鱼书雁帛见“鱼书雁帖”。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2)、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3)、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
(4)、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5)、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
(6)、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7)、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8)、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9)、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
(10)、这首诗意思很简单,就说两家都有儿子,长大后一个成为了人中龙凤,一个却是和猪一样依旧好吃懒做。
(11)、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12)、例句:你这是嘎哈啊,破马张飞的,能不能消停点儿。
(13)、读书是人的一大乐趣,书是知识的源泉,里面有我的一方净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我的一大爱好,我爱读书,所以我快乐。
(14)、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15)、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奋笔直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
(16)、天昏地暗、前因后果、生离死别、一无所有、远近闻名、黑白相间、黑白分明、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改邪归正、轻重缓急、博古通今、铺天盖地、东倒西歪、南辕北辙、前赴后继、左推右挡、承前启后、舍近求远、扬长避短、弃旧图新、优胜劣汰
(17)、(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8)、(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9)、(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0)、例句:我为拯救生灵,不惜这条老命,卖油翁,岂学蹇人升天而贪荣利者乎?
2、形容爱读书的四字词
(1)、可惜,我们都白心疼了,因为“冯妇”是个男的!
(2)、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3)、我从小动手能力就比较强,特别喜欢组装玩具,这个爱好就得益于妈妈。记得小时候,妈妈手把手地用积木教我拼装各种小动物,后来是大吊车、坦克、轮船……刚开始时,各种部件弄得我眼花缭乱,真不知该从何下手,但看到妈妈每次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拼装出一件件成品,我感到十分好奇。在妈妈不厌其烦的指导下,慢慢地,我也可以轻松完成拼装了……
(4)、(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眼中的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刘向眼中的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韩愈眼中的书.而在我的眼中,书就是一把钥匙,让我打开文学之门;书就是一叶小舟,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告诉我一个个人生道理。
(5)、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6)、梦想可以给你温暖,但在前方等待你的是寒冷的冰川,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才能获得成功,也许会有过放弃的想法,但要想一想,如果这个梦想能实现的话,你将得到无限的快乐。
(7)、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8)、例句:那群惨绿少年,都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9)、奋笔疾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10)、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11)、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12)、什么是梦?什么又是梦想?梦是期待,而梦想是坚强--是你把飘渺的梦坚持作为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着,是你对自己负责的最高境界。但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人能够成就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
(13)、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14)、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5)、 (出自):《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6)、闭门读书不知老之将至不知寝食不知肉味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17)、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18)、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19)、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0)、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艰苦卓绝、
3、关于爱读书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2)、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3)、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4)、(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5)、在暑假里,我几乎每天都要用一下电脑,妈妈说我都要变成网虫了,那么喜欢在网上爬来爬去。电脑给了我许多知识,我喜欢电脑。
(6)、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7)、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8)、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9)、 (出自):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10)、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1)、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12)、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精益求精字斟句酌韦编三绝孜孜不倦刺股悬梁映雪读书手不释卷学而不厌一目十行与书有关的成语(词语):白面书生闭户读书秉笔直书博览群书刺股读书大书特书丹书铁契丹书铁券掉书袋读书得间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读书种子废书而叹焚书坑儒黄耳传书家书抵万金借书留真据鞍读书立地书橱两脚书橱临池学书囊萤照书牛角挂书弃书捐剑磬竹难书然荻读书三余读书诗书发冢史不绝书书不尽言书缺有间书声琅琅书香门第四书五经徒读父书无巧不成书悬石程书仰屋著书一介书生郢书燕说映雪读书映月读书知书达理拥书百城有脚书橱折节读书知书达礼著书立说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形容精读书的成语: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形容泛读书的成语:一目十行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刺股悬梁映雪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形容读书快:一目十行形容书籍多: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形容读书有益:开卷有益博览群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罄竹难书读书破万卷奋笔疾书尽信书不如无书临池学书琴棋书画黄耳传书书声朗朗书香门第映雪读书焚书坑儒知书明理书声琅琅磬竹难书读书三到无巧不成书四书五经书通二酉书同文,车同轨书读五车书香世家郢书燕说知书达礼殷浩书空书不释手白面书生掉书袋罄笔难书然荻读书世代书香骑牛读汉书书不尽意书空咄咄书香人家一介书生枕经籍书知书知礼书香门户书囊无底书画卯酉弃书捐剑飘零书剑寄雁传书寄雁传书两脚书橱书不尽言胜读十年书虫书鸟迹虫书鸟篆丹书白马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书香铜臭黄耳寄书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摊书拥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摊书傲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胜读十年书〖解释〗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骑牛读汉书〖解释〗形容刻苦攻读.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奋笔直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奋笔疾书〖解释〗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燔书阬儒〖解释〗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著书立说(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解释)著: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示例)冯友兰《自序》:“乃吾一切先哲~之宗旨.”(故事)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坐拥书城见“坐拥百城”.左图右书见“左图右史”.左书右息喻倒行逆施.着书立说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凿柱取书谓秉承先人的遗训.凿楹纳书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鱼书雁信见“鱼书雁帖”.鱼书雁帖泛指书信.鱼书雁帛见“鱼书雁帖”.鱼笺雁书泛指书信.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拥书南面见“拥书百城”.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郢书燕说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殷浩书空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除名为民,在信安,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后以“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燕颔书生见“燕颔儒生”.学书学剑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通书达礼谓通诗书,懂礼仪.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书香世家同“书香门第”.书香人家同“书香门第”.书香门户见“书香门第”.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书生之见指书呆子的见解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书囊无底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书空咄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书不。
(13)、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4)、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5)、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
(16)、忙于奔命的秦军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可谓是吓破了胆。所以后世便用“八公草木”形容一个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17)、鱼书雁信见“鱼书雁帖”。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18)、许多人一看到“下马冯妇”这个成语都会先心疼冯妇一秒钟…
(19)、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20)、妈妈说我是书虫,专门“吃”书,这一点儿也没错。每天,只要已完成了作业,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书来看,家里的大书柜几乎都已经被我“吃”完了。
4、表示爱读书的四字词语
(1)、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2)、通书达礼谓通诗书,懂礼仪。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4)、着书立说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5)、穿壁引光、刺股读书、冬寒抱冰,夏热握火、钝学累功、顿学累功、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艰苦卓绝、聚萤积雪、聚萤映雪、绝甘分少、刻苦耐劳、刻苦钻研、口不绝吟、勤学苦练、深自砥砺、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孙康映雪、铁面枪牙、卧薪尝胆、衔胆栖冰、宵旰攻苦、悬梁刺股、雪天萤席、引锥刺股、饮胆尝血、圆木警枕、凿壁借光、枕戈尝胆、枕戈饮胆、志坚行苦、白面书生闭户读书秉笔直书博览群书刺股读书大书特书丹书铁契丹书铁券掉书袋读书得间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读书种子废书而叹焚书坑儒黄耳传书家书抵万金借书留真据鞍读书立地书橱两脚书橱临池学书囊萤照书牛角挂书弃书捐剑磬竹难书然荻读书三余读书诗书发冢史不绝书书不尽言书缺有间书声琅琅书香门第四书五经徒读父书无巧不成书悬石程书仰屋著书一介书生郢书燕说映雪读书映月读书知书达理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8653231拥书百城有脚书橱折节读书知书达礼著书立说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形容精读书的成语: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形容泛读书的成语:一目十行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刺股悬梁映雪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手不释卷学而不厌形容读书快:一目十行形容书籍多: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形容读书有益:开卷有益。
(6)、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7)、 (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8)、好学不倦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àoxuébùjuàn,爱好学习,从不厌倦。倦:厌倦。好:爱好。
(9)、三: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
(10)、秋: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五谷丰登
(11)、韩符也被老爹这首诗给吓到了,从此开始发奋读书。
(12)、映雪囊萤 (yìngxuěnángyíng)
(1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4)、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
(15)、所以“下马冯妇”从此就用来比喻那些干回老本行的人。
(16)、释义: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17)、1~12年级要背诵的208篇古诗文(附音频,值得收藏)
(18)、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19)、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20)、摊书拥百城〖解释〗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5、表示爱读书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2)、一天清晨,我被动听的音乐唤醒了。凝神谛听,只觉得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漾着柔和的琴声,那和谐柔美的旋律,就像雨丝滋润着我的心田。我光着脚,循着琴声来到阳台,一眼看见何文文正在对面阳台上拉小提琴,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哀怨凄婉。听着,听着,我觉得心潮在涌动,身体似乎又飞起来了,整个世界都张开双臂来拥抱我!
(3)、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
(5)、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6)、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7)、预习: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生字词(拼音版)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9)、春: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春回大地、春雨绵绵、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10)、昼耕夜诵(zhòugēngyèsòng)
(11)、形容勤学苦读。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12)、部编版小学1——6年级语文、数学(下)教材高清电子版
(13)、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14)、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15)、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16)、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目不转睛拼音:mùbùzhuǎnjīng,释义: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17)、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
(18)、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乡书难寄乡书: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