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爱情语录出自于哪本书
1、杨绛爱情语录出自于哪本书上
(1)、讲师比通房丫头,教授比夫人,副教授呢,等于如夫人……丫头收房做姨太太,是很普通——至少在以前很普通的事;姨太太要扶正做大太太,那是干犯纲常名教,做不得的。
(2)、敢把鸡屎味十足的“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安到释迦牟尼头上,怎么不怕佛祖把你超度了!
(3)、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4)、 昨天的图片推送中,摘自《围城》的一小段话引起了后台读者们的热烈反应,所以今天,我们把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一些精彩语句做了摘录,希望能够让你们感受到两位先生智慧的冰山一角。
(5)、杨绛出生于北京,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就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跟着父母定居到杭州才安稳下来,并在那安稳度过自己的童年时间。后来跟随自己的姐姐去了上海读书,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慢慢开始开阔自己的眼见。
(6)、——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7)、奶是孩子吃的饭,所以也该在饭堂吃,证明这旅馆是科学管理的。
(8)、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9)、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意逃跑,不愿意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杨绛经典语录语句。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和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10)、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11)、 偏生怪我耽书癖,忘却身为女秀才。其五
(12)、“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虽然是对《月亮与六便士》一书某种精准的概括,但它并非出自这本书本身,而是来自于刘瑜的随笔集《送你一颗子弹》里的一篇文章《另一种高度》。
(13)、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14)、可是你将来要做官,这种乡下姑娘做官太太是不够料的,她不会帮你应酬,替你拉拢。——钱钟书
(15)、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
(16)、今天整个下午,朋友圈都被杨绛的消息刷屏了。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去世了。
(17)、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
(18)、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19)、1932年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她去到了清华。
(20)、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忧和烦恼。假若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
2、杨绛语录 爱情
(1)、 ——杨绛
(2)、 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3)、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谱写了一段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世纪之恋。1932年,21岁的杨绛先生在清华大学看望老友,她与钱钟书在学校的古月堂门口偶然相逢。在晚年回忆录里,杨绛先生这样回忆与钱钟书的初遇:"好像姻缘前定,我们都很珍重那第一次见面。因为我和他相见之前,从没有和任何人谈过恋爱。"
(4)、可惜能用粗绳子缠捆保护的,只不过是木箱铁箱等粗重行李;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杨绛《干校六记》
(5)、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辛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6)、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7)、爱你所爱,不要错过,当你遇到那个能给你幸福的人,一定要抓住。
(8)、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光点儿的大小。——杨绛《将饮茶》
(9)、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10)、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
(11)、 ——杨绛《我们仨》
(12)、 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意逃跑,不愿意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和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13)、宁可我做了官,她不配做官太太;不要她想做官太太,逼得我非做官非做贪官不可。——钱钟书
(14)、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女性应该这样避开强奸犯!
(15)、这两个案例,让我想起网上流传甚广的杨绛《一百岁感言》,在2016年杨绛去世时,被很多人拿来纪念她。点个蜡烛,来一段百岁感言,刷爆朋友圈,赚得一个又一个十万+。甚至连有些媒体,都摘抄相关词句,作为怀念杨绛先生的文章标题。
(16)、只是可惜,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他们一生坎坷,直到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
(17)、费孝通来清华大学找杨绛“吵架”。他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做杨绛的男朋友,因为他们已做了多年的朋友。杨绛回应:“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费孝通很失望,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现实。
(18)、为什么爱情会减少一个人心灵的抵抗力,使人变得软弱,被摆布呢?
(19)、彦成摇摇头说:“我只是觉得这种“洗澡”没用——百糟蹋了水。”“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一个人可以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会悔改。悔了未必就会改过来。要努力不懈,才会改得好一点点。现在咱们是在运动的压力下,群众帮助咱们认识自己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没法抵赖了,只好承认。所谓自觉自愿是逼出来的。逼出来的是自觉自愿吗?”——杨绛《洗澡》
(20)、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3、杨绛关于爱情语录
(1)、被杨先生称为最成功作品的女儿钱瑗,曾点评杨先生和钱钟书的文章:“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2)、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3)、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4)、(20):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杨绛
(5)、姚宓的眼睛亮了一亮,好像雷雨之夕,雷声未响,电光先照透了乌云。——杨绛《洗澡》
(6)、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杨绛
(7)、我近来常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W.S.Landor)的几行诗:
(8)、这部作品展现了马克·李维温柔风趣的写作风格,有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和不离不弃的友情,清新浪漫的气息和温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织,带给读者笑中带泪的阅读感受,是一部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小说。
(9)、(40):“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杨绛《洗澡》
(10)、这首歌的歌词创作者是林夕,这些人没有一个讲过林夕是在哪个电台哪次采访里说起过这个故事,他们也说不出来,因为这个故事根本不是林夕讲的,而是吴念真讲的。
(11)、 ——杨绛
(12)、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13)、对伪造语录的人而言,从小的作文教育,让人们习惯于通过借助名人名言来论证一件事情的合理性。即使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话语权也并不是平等的,名人的话影响力要远大过普通人,因此,假托名人之言,成为了一些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甚至有些人借此进行商业营销。
(14)、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15)、《读者》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首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后来也成为了泰戈尔最广为中国人知的一首诗。事实上,泰戈尔从未写过这首诗,这首诗的第一段来自于张小娴的小说《荷包里的单人床》,后面则是由某学院的学生在bbs上集体创作的。
(16)、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17)、故事是好故事,可惜和《十年》没半毛钱关系。
(18)、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杨绛 《我们仨》
(19)、假如“心如明镜台”的比喻可以借用,她就要勤加拂拭,抹去一切尘埃。——杨绛《洗澡》
(20)、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4、杨绛爱情经典语录全文
(1)、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尤其是短视频自媒体,几乎把门槛给砍了。随便哪个大字不识得几个的九漏鱼,都敢随便胡编乱造胡说八道了。
(2)、夫妻该是终身的朋友,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该是能做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情人而非朋友的关系是不能持久的。夫妻而不够朋友,只好分手。——杨绛
(3)、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4)、 我认为命运最不讲理。我们看到的命运是毫无道理的,专开玩笑,惯爱捉弄人,惯爱捣乱。
(5)、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
(6)、”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 钱钟书与杨绛的一世情缘 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 ”于是便 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了。 ——杨绛
(7)、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此间省略若干)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钟书叫了汽车接妻女出院,回到寓所,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我吃。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杨绛《我们仨》
(8)、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
(9)、首先在序文中,不难发现钱钟书烦乱伤心。他借古伤今,借着宋玉悲秋之气,借欧阳修秋声之叹,来感慨对杨绛的苦苦思念。“著甚来由又黯然,灯昏茶冷绪相牵”,劈头便在黯然中自问,又在昏冷的灯下茶前自答,可见钱钟书当时思绪乱牵,黯然伤情。“春阳歌曲秋声赋,光景无多复一年”,曲高和寡,自是悲凉,但是怎可使得这光景再一年复一年独自煎熬呢?这应该是钱钟书急切求婚被拒绝后的感想吧。“海客谈瀛路渺漫,罡风弱水到应难”句,则是以太白所述之仙境杳渺难及比喻当时他对杨绛异地离别遥不可及的思念。后句“巫山已似神山远,青鸟辛勤枉探看”,以李义山诗中意象委婉表达希望能和杨绛及时频繁通上音信。“颜色依稀寤寐通”一诗则是写他只能在睡梦中对杨绛的美好想念,却不能在眼前相会而产生离别伤心之情。“良宵苦被睡相谩”一诗仍是承前诗意,并刻画出当时环境,及孤独寒冷状态。而后二句则是脱胎于李义山“昨夜星辰昨夜风”和黄景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诗意象,把恋爱时曾美好的回忆拉到孤独寒冷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因而感人不已。“困人节气奈何天”诗中则是通过气候的变化,苦雨寒宵,虫声四壁来抒发未能和杨绛在一起而苦寂难眠,百无聊赖之情。“春有春愁秋有病,等闲白了少年头”二句则借春愁秋病的哀愁来苦诉思念,不愿意孤独负了美好青春。以上诗句,无不借秋心抒发钱钟书自己内心可思未可及的孤独寂寞和悲伤,表达对杨绛的苦恋未果,异地离别的伤心之情。
(10)、最后让我们祝福他们,愿他们来生在见,先生杨绛一路走好。
(11)、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
(12)、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隐身衣》
(13)、你对我好,我自然也会对你好,就是这么简单。
(14)、我在融洽而优裕的环境里生长,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所谓“该”,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辈子。我知道这个“该”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释。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
(15)、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16)、生活的真谛在于宽恕与忘记:宽恕那些值得的人,忘记那些不值得的人。
(17)、我记得从前看见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摆渡的小火轮,送行者就把许多彩色的纸带抛向小轮船;小船慢馒向大船开去,那一条条彩色的纸带先后迸断,岸上就拍手欢呼。也有人在欢呼声中落泪;迸断的彩带好似迸断的离情。这番送人上干校,车上的先遣队和车下送行的亲人,彼此间的离情假如看得见,就决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断。——杨绛《干校六记》
(18)、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
(19)、可惜能用粗绳子缠捆保护的,只不过是木箱铁箱等粗重行 李;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 ——杨绛 《干校六记》
(20)、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5、杨绛关于爱情的经典妙语
(1)、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到后来也只剩下了她一人。
(2)、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3)、说回《十年》里那两个颤抖的字,歌词里不是说了嘛: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怎么说出口,也不过是分手。
(4)、在回答为什么不离开中国时,杨绛说: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意逃跑,不愿意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和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5)、 年轻时不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
(6)、 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7)、 人生识字孤独始,当一个人的知识开始充裕,智慧得到提高,能与他高谈阔论的人便越来越少,所谓“曲高和寡”。我们常说爱情不应该有门第之见,不应该有贫贱之分,但是,爱情不能没有智慧之相等。
(8)、经典语录:有时候,人们把面具佩戴得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在佩戴面具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就成了和面具一样的人了。
(9)、1935年,杨绛为了照顾钱钟书,放弃自己的学业,跟钱钟书到了英国。也是在英国的时候他们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孩子。
(10)、总把后果看得过于严重,难为了自己。就像小学时考了不及格,站在家门口不敢敲门。其实门那边是热气腾腾的饭菜和妈妈的一句"没关系啊,下次好好考。"回过头来看,那些曾经让自己寝食难安的事,大多败给了想象。
(11)、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
(12)、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13)、推荐理由:《青春之歌》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来反映这场历史大风暴的。林道静出自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作家以度满激情的笔墨,真实地展示了林道静充满坎坷、充满荆棘,但却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之旅,成功地塑造了卢嘉川、江华、余永泽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
(14)、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有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
(15)、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16)、一位从民国走来的散文大家,转眼就成为了心灵鸡汤大师,甚至在去世后,还要承受人们用胡编乱造的语句来纪念,真是晦气。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我看是,你的问题是读的书太少,而点的蜡烛太多。
(17)、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18)、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19)、所以,女士被称作先生是一种极其尊重的表达。
(20)、 ——杨绛《我们仨》
(1)、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
(2)、这一刹那的接近,反见得暌隔的渺茫。——钱钟书
(3)、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4)、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5)、一生就这么一次,谈一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吧。不再因为任性而不肯低头。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杨绛爱情经典语录,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关注经典语录栏目。
(6)、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7)、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杨绛《我们仨》
(8)、当然更多的秘诀来自内心的安宁与淡泊。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9)、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10)、(37):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杨绛
(11)、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意逃跑,不愿意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和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12)、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13)、合作与投稿请联系邮箱641394920@qq.com
(14)、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15)、那时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16)、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17)、想到你还是想你?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真正想一个人,记挂着他,希望跟他接近,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到,想到而已。——钱钟书
(18)、我在融洽而优裕的环境里生长,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所谓“该”,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辈子。我知道这个“该”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释。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
(19)、我国有句老话:”写字是出面宝”。凭你的字写得怎样,人家就断定你是何等人。在新中国,”发言”是”出面宝”。人家听了你的发言,就断定你是何等人。——杨绛《洗澡》
(20)、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1)、”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钱钟书与杨绛的一世情缘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inlove了。——杨绛
(2)、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杨绛
(4)、男人有思想创造力,女人有社会活动力,所以男人在社会上做的事该让该女人去做,男人好躲在家里从容思想,发明新科学,产生新艺术。
(5)、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杨绛
(6)、“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7)、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8)、要人知道自己有个秘密,而不让人知道是个什么秘密,等他们问,要他们猜,这是人性的虚荣。——钱钟书
(9)、活,伤了才明白坚强;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10)、钱钟书虽然是才子,但是对于生活上的事情却是一窍不通。还常常自叹“拙手笨脚”。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
(11)、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终年105岁。杨绛的文字常被人称作韵致淡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也拥有难能可贵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12)、如果你想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信息,请置顶我们的公号,非常简单,操作如下:
(13)、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14)、随后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却出奇地笨手笨脚,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杨绛在牛津“坐月子”时,钱钟书在家不时闯“祸”。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紧”;颧骨生疔了,“不要紧”——事后确都一一妙手解难,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钟书的一生。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15)、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得磕碰的——杨绛
(16)、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杨绛经典语录语句。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17)、”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钱钟书与杨绛的一世情缘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
(18)、真的,不管什么牛鬼蛇神,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张嘴就来,狺狺狂吠,而且脸不跳心不红。
(19)、可是,问:“您为什么要登山?”答:“因为山就在那里”。为什么你不放过这些乱象?因为它们是错的。错的就是错的,就这么简单。
(20)、他若真爱你,你可以是任何一种女子。他若爱你不够,你才需要做一个全能的女子。
(1)、“我没有办法。我看这就是没有办法的事。丑人也许会承认自己丑,笨人也许会承认自己笨,可是,有谁会承认自己不好吗?——我指的不是做错了事‘不好’,我不指’过失和错误‘,我说得’不好‘就是’坏‘。谁都相信自己是好人!尽管有这点那点缺点或错误,本质是好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好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我猜想圣人苦修苦练,只从这点做起。一个人刻意修身求好,才会看到自己的不好。然后,出于羞愧,才会悔改。悔了未必就会改过来。要努力不懈,才会改得好一点……“——杨绛《洗澡》
(2)、这也是她一贯身心修养的成果。据杨绛的亲戚讲述,她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还习惯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高龄后,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直到现在还能弯腰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
(3)、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杨绛
(4)、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5)、在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结束了她漫长的一生,结束了十几年来所有的思念和等待。终于,他们仨要相聚了。
(6)、1945年的一天,日本人突然上门,杨绛泰然周旋,第一时间藏好钱先生的手稿。解放后至清华任教,她带着钱钟书主动拜访沈从文和张兆和,愿意修好两家关系,因为钱钟书曾作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钱家与林徽因家的猫咪打架,钱钟书拿起木棍要为自家猫咪助威,杨绛连忙劝止,她说林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得看主人面。杨绛的沉稳周到,是痴气十足的钱钟书与外界打交道的一道润滑剂。家有贤妻,无疑是钱钟书成就事业的最有力支持。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钟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7)、“她的条件并不苛刻,只是很微妙。比如说,她要丈夫对她一片忠诚,依头顺脑,一切听她驾驭。他却不能是草包饭桶,至少,在台面上要摆得出,够得上资格。他又不能是招人钦慕的才子,也不能太年轻,太漂亮,最好是一般女人看不上的。他又得像精明主妇用的老妈子,最好身无背累,心无挂牵。”——杨绛《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