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0岁简约有涵养的男网名微信两个字昵称男(40岁简约有涵养的男网名137个集锦)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06 11:17:26 浏览59

一、40岁简约有涵养的男网名

1、 

2、张建丽

3、90论写作:李发模:诗意与生活,诗歌与乡村(总1363期)

4、却来不及刻自己的墓志铭

5、李汉超

6、夜鱼

7、

8、 

9、简明

10、109论写作:老舍:越短越难(总1449期)

11、烟凉

12、白兰

13、 

14、第口语表达。口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它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诗歌的口语化表达是当代诗歌的必然选择,它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力。本诗完全是口语表达,自然贴切,没有半点雕饰,就连那一句体现主旨的私房话当然也是地道的口语,直截了当,入木三分。这句话体现的是夫妻之间感情的亲密和融洽,更是诗人蓄意燃烧的一块炭火,温暖着读者的心窝,因为这样的自由是大家都渴求的。妻子说没说这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安排她说了,并且说得心神荡漾、生机盎然,就是这句口语,表达了诗歌的主旨,彰显了自由的魅力。

15、 

16、(选自《星星》原创版2015年第12期)

17、

18、灰头灰脸

19、 

20、唐小米

二、40岁简约有涵养的男网名微信两个字昵称男

1、 

2、邱红根,湖北汉川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歌作品散见于《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青年文学》《延河》《芳草》等全国百余种报刊。诗歌入选《2014中国诗歌排行榜》《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等10多种选本。曾获《诗潮》《星星》等举办的全国诗歌征文奖。著有诗集《叙述与颂歌》等。现为宜昌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江河文学》特约诗歌编辑。

3、130论写作:熊焱:现代诗歌写作如何创新(总1520期)

4、李木马

5、

6、 

7、谷未黄,原名胡盛瑞,生于1959年12月,湖北汉阳人。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星星》《诗选刊》等报刊,并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已出版诗集《初潮》《谷未黄乡村诗选》《谷未黄通俗诗选》和散文集《哪里是故乡》等多部。       

8、▋苦 荞

9、148论写作:简明:如何发现一个诗人的创作潜力?(总1588期)

10、 

11、投稿邮箱:2361175670@qq.com  

12、从树枝上弹起,迅速远离

13、他没有腿,他走不出房间

14、

15、

16、只在风起的时候相互致意

17、才能抵达

18、月影沙丘,

19、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明确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的理解就是文艺作品要反映人民的生活、表达人民的情感、彰显人民的精神;只有人民才是作品的真相,也只有人民才是作品的气象。基层劳动者是人民的绝大多数,他们不畏艰苦、任劳任怨,总是忍辱负重、艰难前行,与困难搏斗成为他们的精神基调,与命运抗争成为他们的人生底色。所以,广大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反映现实,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不断推陈出新,以他们为主角,涌现出许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诗人冯强生身处底层,熟悉百姓的生活,洞悉他们劳动的艰辛,写出了很多反映他们的诗作,他的《石头叔》就是一首反映矿工生活的佳作——

20、 

三、2023最有魅力男网名

1、沈腾年轻的时候是军艺校草,其实他现在也刚40出头,之所以这么油腻,就是太胖了

2、9论写作:马亭华:诗是一场艳遇(总723期)

3、黄明山是一位富有激情的诗人,江汉平原的秀丽与空旷赋予他灵气和底蕴,他的诗歌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充满着真挚的生活情感,歌唱真善美,蕴含精气神。潜江,是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故乡,这里文风、诗风兴盛,百万人口的小城诗人竟有上百人之多,享誉全国的诗人就有多位,“潜江诗群”作为文化现象曾引发媒体关注。黄明山是潜江诗群的中坚力量和代表人物之扛起潜江文学大旗,筹办多种文学活动,默默坚持个人化写作,厚积薄发,屡创佳绩。著名诗人李皓认为,黄明山“拥抱火热的生活、沸腾的时代,以全身心贴近人民生活的大地,从而使他的诗发出异彩……他的诗追求艺术的严谨、清新、凝炼而富于哲理的沉思。”

4、“心有猛虎,嗷呜嗷呜”、

5、 

6、第一节,描绘“他”的外形。诗人观画思人,以人及物,“看到一个人”却是一个变了形的人,“花瓶的身子,向日葵的头发/向日葵的脸,向日葵的手”。这究竟是人呢还是向日葵呢?若是人绝非平常人,若是向日葵绝非普通的向日葵。以物喻人,又以人写物,物人相融,物性与人性两相结合,给人以神性的启示,别有洞天。“花瓶”和“向日葵”本是两个日常意象,用来描绘人的外形,却产生了神奇的艺术力量,为下文的生发拧开情感的闸门。

7、浪费了青春。

8、来自敦煌的美丽想象

9、(往期回顾)

10、李汉超

11、 

12、105论写作:王小妮:写诗几乎不需要时间(总1426期)

13、 

14、李汉超

15、好看的皮囊嫌你丑,有趣的灵魂嫌你俗。

16、

17、李磊(1981- ),当代女诗人。出生于河北内丘,现供职于石家庄河北作协。大学学历。2009年开始诗的创作。她的诗也写日常经验,但她日常生活的精神世界却丰沛、充盈。从乡村到城市,生命体验的断裂,呈现了乡土的安稳与都市的浮华的巨大反差。她有过亲情的温暖:“母亲手捧着教案,轻摇蒲扇/药锅里,咕嘟着水泡/奶奶喝了这副药,/也许就捱过了这个冬天!”她对峙城里的喧嚣与虚伪,陷入一个人的战争:“推开窗,空气里弥散的浓烈的浊气”,让“爱与恨,是与非”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但她仍坚守着自己“思想的城池”。她仰望长天,一场“大雨”消歇,她为“飘过的乌云”而“忧伤”;冬日来临,“生命里闪亮的青春激荡”,瞬间“开始降温”,“凉意渗进骨头最隐秘的缝隙里”。她在一尊石佛面前,读出了“石头本有的灵魂/镶嵌在经文里。削成利箭”,射向人类心灵的时空。于是,她赶紧“双手合默念经语”。她也有“失眠之诗”:相爱时痛苦,孤独中智慧。李磊的日常书写,往往能穿越个人经验而把个别事件提升到寓言性的高度。一辆驰行于隧道的列车,诗人对人们睡与醒的“惊恐”,隐喻了一个时代的光明与暗影。诗人李磊,为人谨慎,工作勤恳,但喝酒、写诗,却有点任性和狂放。她的写作,不是表面地流连光景,而是日常中生命本真的揭示。因此,她诗歌话语的品质和风致:坦白,真诚,低抑而冲腾,纠结而开放……

18、忆初

19、48论写作:刘年:散文是独坐,诗是狂奔(总1082期)

20、王征珂

四、40岁简约有涵养的男网名三个字

1、让我把寂寞的日子嗑得有滋有味

2、没有放他们是如何走上去的

3、回

4、——夜鱼《非典型爱情》赏析

5、106论写作:李少君:语出自然若有神(总1428期)

6、较量了许多年,还是他最终败下阵来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我往回走,那女的也跟了上来,我刚问了一句,那老板马上就手直摇,转身进了店内不再露面。这下我真的急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9、 

10、花瓶的身子,向日葵的头发

11、久念

12、盘姬工具箱有时候,我们需要在电脑上进行快速搜索文件或者批量修改文件名这些简单操作时,如果有一个像“盘姬工具箱”这样的工具将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快速提升。 这个工具箱真的是功能强大又丰富,在它的系统工具里面,你可以设置电脑的定时开关机、安装Windows系统或者是对电脑系统盘进行彻底清理等等。当我们想要对电脑里的文件进行批量修改时,它可以快速帮你实现这些操作,或者是我们想要格式化自己的U盘,而电脑无法彻底清除内容时,它也可以轻松做到。

13、北野(1965-),当代诗人。承德市木兰围场人,满族。1980年代开始发诗。诗人的故乡在燕山深处,既以北中国为依托,又于峰峦中托举着历史遗迹----避暑山庄。自然文明赋予他的诗以“大雪落幽燕”的浑茫和与晚霞夕照相接的瑰丽。但滞重的历史神话和翻转而来的现代经济神话,却使他的生存现场陷入尴尬而险峻的双重困境。因此,他与世界的对峙,就不仅要颠覆历史,消解对立,直指人性,而且要面对物欲疯长,意义虚无,扶持行将殒落的灵魂。他是一个孤独抗争的斗士,以悲悯和“另一种视野”,俯视大地与苍生,以图救赎。适应历史的断裂和生存的破碎,他的诗歌话语,运用以萨满为原型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和修辞,铺排而扬厉,梦幻而冲腾,意象奇崛、突兀,境界峭拔、渊深。置现实于紧张而严肃的思考中,力求找回人类与宇宙创世的生命基点,以此缝合历史,癒合生命,进而让心灵的碎片折射一个时代的真相。他立足燕山山脉,写人与大地的特殊关系,带有粗砺的的生命质感,和强烈的冲击力。沉重的使命与担当,不能不使诗人远承“建安风骨”,借助地域风物,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范。他的诗,雄浑、豪迈、大气,有一种骨子里的野性与苍凉,从内质与形式上都卓绝而个性化地演绎了“慷慨悲歌”的燕赵风韵!

14、全诗共有17行,分为五节。诗人既能忠于画作的形象,读懂画作的蕴含,又能跳出画作的束缚,展开更加丰富的艺术想象,借助富有质感的语言形成动人的诗篇,可以说是“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15、尽管太阳的轨迹一成不变

16、石匠是社会底层劳动者中的一个群体,诗人车延高眼光向下,聚焦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世界,拿起手中的笔,从石头里凿出坚硬的诗意,表达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爱憎情怀。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作为积极入世的诗人,“车延高的作品不仅承载了强烈的个人修炼意识,而且还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底层人群的观照渗透出明显的担当意识。”(熊辉语)当前一些诗人消极遁世,漠视大众生存境况,视野被自我所遮蔽,一些诗歌人文精神萎缩匮乏,精神迷离,价值混乱,这必然会导致大众精神的贫乏和诗歌精神的消解。而诗人车延高关注现实、关注底层,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浓郁的人文情怀观照生活,呈现出诸多精美的诗歌文本,应该得到读者的尊重。

17、李汉超

18、94论写作:雷蒙德·卡佛:论写作(总1399期)

19、84论写作:臧棣:大忌还是大计:关于新诗的散文化(总1335期)

20、我走出小区,沿着人行道没走多远,突然听到一个女的在哇哇大叫,我回过头看了看,离我六七十米开外,一个穿着红白相间上衣的女子站在店面门前不知大声在喊什么。我也不认识她,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后面有一只手一把我的衣领揪住,我转过身一看,只见一个女人恶狠狠地瞪着我,这个女人约三四十岁,身高马大。

五、一看就舒服的网名

1、名人名言:

2、 

3、77论写作:张二棍:从观察,到洞察,才能使诗歌发生(总1290期)

4、(选自搜狐网)

5、第三层,雪花与油菜花产生爱恋,并且深情相吻。从相遇到相恋尽管短暂,但美好的爱恋一旦发生,就会燃烧起来:“雪花打湿了油菜花/进行着冰与火的亲吻”。冰火两重天,一个冷静,一个热烈,一个在“零度之上”,一个在“零度之下”,他们的相恋应该是旷世绝恋,创造着恋爱史上的奇迹。

6、他在一个密闭的房间

7、星光是一缕缕绵长又绵长的热吻

8、李木马(1967-),当代诗人。出生于河北丰南县,现居北京。李木马是一位供职于铁路系统的诗人,亲身参与了青藏铁路工地的采风工作。《铿锵青藏》是一本歌颂青藏铁路及其建筑者的诗集。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犹如一道彩虹,架设起祖国山河的天堑通途,又仿佛一条哈达,飘动着雪域高原儿女的圣洁、吉祥与幸福……。全长1956公里,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然而,青藏铁路穿山越岭,高寒缺氧,冻土广布,施工难度极大。这令世人惊叹的伟大工程,是用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劳动者的汗水铸就的,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为之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那在钢铁上“绣花”的高级焊工、酷似“保尔·柯察金”的冻土专家、普通的筑路工人、首席指挥……李木马在诗中歌颂了他们的牺牲与奉献精神,“谁又能说/这不是生命之花的芬芳呢”?在诗人看来,青藏铁路,将雪域高原古老的文化与“钢铁”所代表的现代文明融合,复活了史册中的“丝绸之路”。更为可贵的是,《铿锵青藏》中不仅体现了一种雄浑、壮阔的传统的崇高之美,而且也展现了力量、速度、动态的现代的浪漫色彩。他在“创作手记”中说:“我一直在铁中找铁”;“我在‘我’中找铁”,“找血肉和骨头中的钙”。诗人以蘸着汗水、响着钢铁、带着青草气味的个人体验的话语,沉实、高远而铿锵,把它们投向宏大的历史时空。个人与整体的时代交结,在诗中很好地讲述了有血性、有骨气的“中国故事”。

9、你有没有拿着红酒杯子倒点可乐,然后装的很优雅的喝掉。

10、刘向东

11、 

12、我更愿意成为一株植物

13、——杨修华《母亲的棉花》赏析

14、曹增书

15、我的故事有很多,只是不想与你说,我的烈酒也很灼,只是不想与你喝。

16、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人活在世上,苦也罢,乐也罢,最重要的是心,心中要有一泓清泉。”诗人易飞心中的乡土里潜藏着这泓清泉,在大都市滚滚红尘的背景之下,他毅然决然地踏上苍茫的精神还乡之路,就是要在十分熟悉而又相对脆弱的乡土里找到那一泓清泉,温润自己日渐焦渴难耐的心灵,抚慰自己日渐忐忑不安的灵魂。

17、姚振函

18、一叶知春

19、 

20、73论写作:《人民文学》副主编:写作训练一定要有,哪怕你是天才(总1263期)

六、40岁简约有涵养的男网名

1、栀夏

2、华文鉴赏者驿站致读者

3、我们十六年的床上经历

4、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来黄巢不丈夫。

5、奔赴

6、孟醒石

7、何香久

8、一只被生活追赶的蚂蚁

9、纵观诗人蒋红平的诗歌创作,主要有三类:一是隐晦、跳跃、难懂的诗,二是有隐喻、较易懂的诗,三是率性、直白、抒情的诗。但他是有写作警觉和创造自觉的,出版诗集《水的黑眼睛》之后,一直寻求、探索新的创作方向、创作路径,努力摒弃过去那种小众情感和灰色诗歌,依赖自己敏锐独到的眼光,通过心灵的过滤和审美,发现别人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和美好之物,着力发掘其潜在本质和精神内蕴,用一颗博雅包容之心,以全新的视觉去洞察自然和社会,去体悟人世间万千气象,发出对生命(不是生活)毫不懈怠的敬畏与追问。

10、 

11、见君(1970-),当代诗人。河北永年县人。他的诗的空间和色调,是冷峭的,奇崛的,明丽而又隐晦,凄清而迷蒙。这是他自我的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其中潜藏着他个性化的生存状态和特异的思维模式。然而,这一切,都导源于他锐敏而锋利的别样感觉:“花儿”是“莫名其妙”的,“三月”是“奇幻”的,裁一张白纸竟“惊心动魄”,“元宵”夜的“烟花”却照亮“死亡”,丈量生命诡谲地想到“钉钉子”……。意与象在感觉上远距离交接,便形成了象征意象、隐喻意象或寓言意象,他把生命安放在生----死之间的意象丛莽中,小心谨慎地辨别它的走向,惴惴恐惧地思虑向死而生,而生有多种方向、多种可能、多种选择。他在其中游移、徘徊,寻求生存的价值和此在的奥秘。在此基础上,生命与语言遭逢,生命之思必带入语言。语言与感觉、意象同步发生,就不能不涵泳着诗人的天赋、智慧、秩序感和形体感。以词语为生命的瞬间绽放而命名,就完成了诗的构造与完形。他的诗,有一种骨子里的生命硬度。诗人的主体形象,犹如秋风中摇曳的那株“红高梁”,虽然最终要砍头,但它的火红却昭示了那曾经有过的生命的充实与净朗!……

12、月夜星辉,

13、青色雨音

14、

15、我的心,是你的自由

16、用手给棉株的脚趾挠痒

17、艾蔻

18、哗啦啦的音符在月光下跳动……

19、他的胸口堵得慌

20、李汉超

1、一蓑烟雨任平生  巢立

2、149论写作:余笑忠:事外有远致——关于诗的札记(总1594期)

3、(选自《诗刊》2021年第6期下半月刊)

4、一心守住太阳的秘密

5、紧紧抱在一起,依偎在母亲身旁

6、易飞

7、

8、汤秀英

9、

10、——车延高《石匠》赏析

11、很快被融化

12、 

13、微笑着面对,如今的伤痛

14、——邱籽《我看到的蚂蚁》赏析

15、(09)、后来

16、《删除》,与其说是在书写外在之景,不如说是在抒写内在之境。这种富有人生隐喻色彩的写作,更像是对自我的一种阐释。野花摇曳,暗香浮动,果子坠落,乌鸦飞离,面对自然界的深秋,诗人感怀自己的人生,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灵魂呈现飞翔之势。诗人没有悲秋的感伤,更多的是智性的认知与联想,甚至还有深邃的思考。读者受到启发的同时,从中也窥见一个新我的来临。身处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人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都被异化了,思想失真,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灵魂失落,人的身上出现一些“枯黄的病叶”,社会的肌体上也出现了许多“枯黄的病叶”。从这一角度来看,删除不仅是一种自然行为,更是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新陈代谢,除旧布新,自我需要革新,一个挂满“枯黄的病叶”的社会更需要革新。诗人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外及内,不仅是顿悟,是发现,更是在发掘和拓展新的诗意空间。

17、第一节,石头叔与石头“结怨”。诗的开头一句“石头叔一辈子与石头结怨”,单刀直入,直奔现场,构筑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结怨”简明扼要地点明两者的矛盾冲突,十分抓人。一辈子与石头在一起,他十分清楚石头的坚硬,石头使他流过血、伤过心,所以“仇恨石头的冥顽不化”,由物及乌,“似乎仇恨石头这个名字”。作为矿工,为了生计,“他每天都要钻进大山的胸腔/在石头上凿眼”,这是他不能拒绝的工作,也是他不可抗拒的宿命。凿石头,这种劳动既机械枯燥,又艰苦危险,但这是石头叔每天必须从事的劳动,别无选择,如同与生俱来的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