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朗诵
1、诗词朗诵配音纯音乐
(1)、节奏并完全是指速度,速度只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内容。朗诵形成的节奏种类很多,大概有:紧张型——急促、紧张、气急、音短;轻快型——多扬少抑,轻快、欢畅;高亢型——语势向高峰逐步推进,高昂、爽朗;低沉型——语势沉闷、语速缓慢;凝重型——多抑少扬,语音沉着,坚实、有力;舒缓型——气长而稳,语音舒展自如。这几种技巧通常是综合运用的。
(2)、有的学者认为“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见周汝昌《唐宋诗词鉴赏讲座》)所以,在古典诗词朗诵中,必须按照古典诗词的格律要求来吐字发音,处理句子的声调,才能悦耳动听,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否则,便会损害作品原有的音乐美。
(3)、敢问瑶台谁是主?新蕾初绽正童年。2激动的眼睛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颗颗亮闪闪的致洁无比的心依依绽开翠色幕幔徐徐开启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咿咿呀呀地细诉着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天空湛蓝如水是谁?用润湿的红手帕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六一儿童节诗歌2006-2-2620:19:03妈妈贴一颗美人痣在女儿五岁的额上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心灵三十年前的今天妈/妈的妈妈也给她贴了一颗就是这颗美人痣妈妈一藏就是三十年女儿飞在节日的马路上妈妈走在女儿跳跃的美人痣里一串串糖葫芦大声叫卖着小女儿头上的蝴蝶结飞向糖葫芦糖葫芦于是亲吻了抱着它的老太的额头于是一颗火红的美人痣映入六一节的镜子里老太便笑得糖葫芦鲜艳欲滴她还讲了一个故事"我给我女儿也贴了一颗——三十多年前那个年月哟没现在这么鲜的"小女儿突然让老太弯下腰她取下额上的美人痣贴到了老太的额头并说了声"奶奶六一节快乐!"六一儿童节????记:今晚与水天网友聚于江滩KTV,共唱儿歌,缅怀童年。
(4)、中仄中平中仄(增韵),仄平平、中平平仄(韵)。
(5)、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6)、——宋·张志和《渔歌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这首五言绝诗,就是由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交互组联而成。每一句都有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
(8)、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9)、随手捡起一片树叶,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悲哀。树叶呀,树叶。
(10)、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白话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11)、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2)、了解作品的背景之后,再来看这首词的内容。“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作者回忆往昔与唐婉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第二句“东风恶,欢情薄”,描写的是俩人离异后之事的无限悔恨,感情非常沉痛。“春如旧,人空瘦”这句,作者从回忆和悔恨转入了现实,风景依旧,但人已不同,惆怅之情溢于其中。“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通过对景物桃花、闲池的描写,来衬托物是人非的现状,三个“莫”字中,陆游无奈叹息之情跃然纸上。
(13)、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1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白话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1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7)、而今夜的月光已经有些凉了,隔着垂柳,所以,
(18)、《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19)、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20)、另一种用美声,声音柔和,响亮、悦耳动听、传得远、轻松、有穿透力,声音就像穿过时空,传到对方的耳朵里,这就是美声。美声有特点:一是发出来的音在高位置上;二是发出来的音在口腔、鼻腔、脑腔形成共鸣音。
2、诗词朗诵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1)、诵读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育形式。当前,虽然已有一些地区在进行儿童诵读童谣、童诗和现代诗文的有益探索,但是让儿童背诵中华经典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以及很多的儿歌,依然是占主流的诵读教育理念。
(2)、抑:降调,声音前高后低,语气渐降、句尾低沉。杨:升调,前低后高,语气上升,句尾上扬。顿:停顿。挫:转折。
(3)、白话译文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
(4)、——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5)、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韵)。
(6)、秋风吹:秋风吹,白云飘,飘过山,飘过桥,飘上柳树梢,挂住不动了。我叫奶奶取下来,做件暖和的大棉被。
(7)、相互组联而成。这种平仄声在句子中的巧妙安排,构成了我国古典诗词特有的音乐美。
(8)、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
(9)、——元·宋禧《即事》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10)、——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带鸟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1)、2运用腔音,感受韵味中国古典诗词,除了节奏鲜明之外,还要押韵。押韵不仅使古诗词读起来整齐、好听,还可以使古诗词充满风韵。
(12)、咏燕》中,“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和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这里的应字就要念去声y靓g,才符合平仄声的要求。所以我认为,古典诗词朗诵,不是只要普通话说得好的人就能胜任的。
(1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14)、你为何要在秋天枯萎?你为何不?我多希望有一天,走在树旁不再有落叶。我多希望有一个地方,树常年是绿色的。
(15)、以上讲这些是就一个字的发音而言,那么怎样朗诵好每一句话?就是声音在运动中的技巧。
(16)、因此让孩子从小就学回习熟读唐诗三百首全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孩子的未来也起到不可估量的好处。知儿网团队建议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一些早教资料,如果孩子喜欢看动画类的,建议下载唐诗三百首动画视频就行。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知识,这样孩子才不会有抵触,答而且会越来越有兴趣。如果有需要请追问即可。
(17)、(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8)、基调,从文本的角度看,是指有声语言创作的基本格调、整体情调。
(19)、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
(20)、建议朗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配乐可以直接使用古筝的《春江花月夜》或琵琶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诗词朗诵实训报告心得体会3000字
(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您辛苦了!老师!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您辛苦了,老师。
(3)、不认当年旧同乡。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
(4)、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处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
(5)、(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明天来和你游戏。在深深的水里,和,睡,里。
(7)、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白话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8)、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9)、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10)、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1)、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12)、(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3)、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14)、(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5)、这种美声怎样才能发出来的?是不是很难?是的,但也不是神秘的不得了。也很简单,前提是气出丹田。就是吐字前是否把气储备足啦?是不是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把气息运到肋下腰部,气再从丹田出来。如果是这样,往外呼气、吐字时的声音就一定在高位置上。而且发出来的音一定会在你的口腔、鼻腔、脑腔形成共鸣音。就一定是美声,这种发音你不让它美都不行,但美的程度不同。所以,发美声并不难,难的是坚持。我们晨练时,在高山、在空旷的原野、在大海边,经常练向远处喊人的那种发音方式;经常大声朗读,能够锻炼声音的字的发音,如大、山、海、翁、嗡等字,对运气、对亮嗓子都有帮助的。经常这样练习,可使我们声音洪亮,声音年轻。不仅朗诵需要、说话也好听,人也自然不衰老。我相信不论多大年龄,只要坚持经常练习,我们一定会有所提高,一定会越来越年轻。
(16)、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7)、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18)、如修饰词与中心词之间的停顿,远远的街灯亮了。
(19)、做早操:空气真叫好,大家一起做早操.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20)、(5)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诗词朗诵实训过程与工作完成情况
(1)、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
(2)、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同音乐密不可分的产物。它的格律要求包涵着一种特有的音乐美。
(3)、(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填上表示方位的词。
(5)、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元·王冕《墨萱图》
(7)、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8)、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深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9)、康桥和好友渔舟唱晚一直致力于古诗词音配画工作,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义务拍摄、收集、整理了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并配乐朗诵,精心制作,采用全新的视角,对名家名篇进行再创作,力图做到音画并茂,情景交融,突出观赏性和艺术性,增加感染力和亲和力,唤醒和激发人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朗诵特点康桥的声音浑厚深沉,稳健成熟,充满沧桑感和古典美,具有超强的感染力。
(10)、小学古诗积累下列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从“春、夏、秋、冬”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括号内。
(11)、·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2)、字例:孔、水、语、上→仄去声分明哀远道,字例:送、意、处、会→仄入声短促急疏藏。字例:(没讲)→仄4通过吟诵,领悟诗意,体验情感教育家叶圣陶曾对吟诵做出过以下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地体会亲切。
(13)、这里,我们主要从作品本身出发,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朗诵基调。如何奠定基调,主要从诗词背景和内容特点两部分来把握。
(14)、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5)、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3)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16)、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17)、我觉得歌词里是可以通用的——尤其是现代歌曲)古代一些送别词(名字忘了)连用阴声会有凄凉的效果。上声比较婉转(也和韵有关,比如老、好,忘了这是哪个韵了,我只知道他们是一个韵)。
(18)、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下三句法。
(19)、(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填上地名。
(20)、诗词内容本身有自己的基调,是朗诵者创作的依据,但通过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作品便有了朗诵者赋予的第二基调——朗诵基调。
5、诗词朗诵主持词开场白
(1)、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2)、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4首古诗词的音频朗诵,一起听听吧!全部是经典,值得分享收藏哦~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
(6)、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7)、填上动物的名称。(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夏夜:露珠在荷叶上睡觉,星星在天空中睡觉,宝宝在小床上睡觉。露珠的梦是绿的,星星的梦是亮的,宝宝的梦是甜的。
(9)、这里的看字,就应念去声k鄋,才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要求。又如在李商隐七律《无题》中有“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1)、飞扬的激情似大海波涛,澎湃汹涌;温婉的情愫象夏夜来风,凉润清爽。动则如雷霆万钧,静则似珠落玉盘。
(12)、对对白鸭游碧水,双双木桨荡画船。嫦娥羡慕儿童节,织女思凡懒做仙。
(13)、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14)、字有字调:就是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形容风景一处比一处好,或比喻先进之上还有先进。(一山还有一山高)(6)说明要采用多种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16)、《黄河颂》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
(17)、·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18)、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年代):先秦(作者):屈原(题):九歌·湘夫人(。
(19)、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20)、姿态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朗诵者还可以适当化妆,可以运用灯光布景。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2)、译文: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3)、毛泽东清平乐《会昌》“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里的看字,都要念平声,第一声kān。
(4)、朗读时碰到异读词,应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的读音念。
(5)、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平仄与声调有关,与韵无关。现在是“平上去入”四声,秦汉时声调更多。
(7)、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8)、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9)、以陆游的作品《钗头凤》为例。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悲剧。据史料记载,陆游年轻时娶了唐婉为妻,两人恩爱万分。然而陆游的母亲对唐婉颇有意见,最后强迫二人分开。十年后,陆游重回故地,在沈园却意外遇上了许久不见的唐婉。再次见面,往昔夫妻恩爱的画面再次浮现在陆游脑海中,陆游一时间感慨万千,在沈园的墙壁上创作一首《钗头凤》。对于封建礼教,陆游身在当时的时代无力反抗,他透过自己的作品将所有悲伤、无奈的愁绪发泄出来,也使《钗头凤》流传千古。
(10)、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弛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1)、儿童唐诗三百首视频唐诗查看简介信息.儿童唐诗三百首视频唐诗.
(12)、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是您!老师!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您!老师!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表达在节假日对亲人无限思念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常用来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果实。
(14)、但是,在某一些诗词朗诵中,由于朗诵者不懂古诗词的格律,不熟悉四声平仄,往往是用普通话念古诗词,从而在咬字发音时,违反了诗歌格律的要求,损害了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5)、出国门而轸怀兮,申之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16)、多音字虽然有几个读音,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是确定的,读音因此也是确定的。我们应根据意义来确定读音。汉语中多音字数量很多,朗读时要注意辨别。
(17)、任公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
(18)、增加收藏功能,用户可将自己喜欢的唐诗添加入收藏列表,以便集中浏览或聆听朗读。
(19)、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具有辨义作用。朗读时如果不注意克服方音影响,声、韵、调出现混淆,势必影响语义的表达,从测试的角度讲,也就是出现了语音失误。这是应该通过操练予以克服的。
(20)、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2)、(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3)、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白话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5)、适合朗诵的古诗文,不要常见的,三四分钟左右
(6)、本书为免费软件,收录了清朝孙洙(蘅塘退士)选辑的唐诗三百首,加上注解、译文和评析。有背景音乐那。同时具有全文检索和当前页面检索功能,可方便快捷地查阅书中任何一首诗,有利于你的学习和背诵。
(7)、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8)、(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9)、中秋》中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李后主《虞美人》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里的应字都念平声yīng,但是,在史达祖《双双燕。
(10)、加入时间:2008-3-17刷新:2008-6-28
(11)、增加诗库总览管理界面,可以按原书顺序、诗名、作者、体裁或用户收藏排列显示,便于察看和管理。
(12)、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3)、译文: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14)、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15)、《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唐诗三百首视频
(16)、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