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修身的名言警句
1、修德的名言警句
(1)、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4)、喂,你可曾听说才思也许能在青春年少时获得,智慧也许会在腐朽前成熟?爱默生
(5)、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6)、人类一切赚钱的职业与生意中都有罪恶的踪迹。爱默生
(7)、刘翔丽老师认为《大学》言“修身、齐家”,我们不仅个人不断修炼,成为优秀的新时代教师,还要引导好我们的学生,未来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之脊梁,教育不是单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有家国之情怀,强国之责任。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诚意、正心,修养言行、提高思想境界,为未来为之奋进。
(8)、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裴多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9)、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苏霍姆林斯基
(10)、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11)、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摘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12)、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3)、俗话说,“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谦虚低调仿佛有一种抑腐防朽的神奇能力,总能让人在骄浮中找到平实、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被动中获得主动。
(14)、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采
(15)、 2017
(16)、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志士不重名利、不计得失,以淡泊的情怀书写出高贵的人生。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闻名世界,但淡泊自守、不求闻达。他对媒体采访、重金聘请均予以谢绝,还把许多文学作品的稿费捐献给了国家,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品格。
(17)、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8)、请根据上面的提示语,发挥想象,以“漂流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9)、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20)、诚如毛主席所言,你们是七八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然而若不先修身以明德,博学而光彩又能如何?有信心,有实力才能接下先辈们传来的接力棒,书写中华二十一世纪的新篇章!
2、明德修身的含义
(1)、一事差,百事错。——元·王子一《误入桃源》
(2)、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3)、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聚,安安而能迁。
(5)、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
(6)、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7)、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8)、28)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9)、(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0)、无欲则刚,“刚”也不是逞强好胜、盛气凌人、事事较真,而是对道德坚信坚持坚守,是在生死荣辱关头所体现出的大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无欲则刚、刚正不阿的形象代言。
(11)、时光沉淀智慧,留下格言万千,今日便撷取一二与诸君共勉,望各位同学成事以敬,且摒疏慢。
(12)、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13)、(释义)只有勇敢坚毅而且专心实行的人才能够取得成功。
(1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15)、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西塞罗
(16)、29)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1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生来恰似璞玉,只有不断地磨砺、修正,才能变得圆润、华美。正像古诗所云:“玉藏璞内少人知,识者难逢叹数奇。有日琢磨成大器,惟期卞氏献丹墀。”凡欲成为国之栋梁者,务必谨记: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
(18)、1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9)、“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0)、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法孟德斯
3、明德修身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德治须做到尚贤任能、以身作则。“尚贤者,政之本也。”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之要,首在德行。“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2)、(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3)、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孔子认为,有国君不去侍奉,有臣子要其使役;有父母不去孝敬,有儿子要其报恩;有兄长不去尊敬,有弟弟要其顺从,都不是恕。能明白这“三恕”的根本意义,而且能身体力行者,可以算得上品行端正。朱熹提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看来,恕的内在含义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4)、10困辱非忧,取因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5)、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法出于仪,尊礼则文治;威生于义,尚法则威升。”在儒家思想看来,道德与政治是相互统一的,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体现在政治中,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儒家推崇以德治国,同时对法的作用亦不否定。
(6)、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7)、与“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差不多意思的句子:
(8)、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身在大千世界,要想不失态、不失志、不失德,就必须做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是平和、谦逊、进取、成熟的人生心态和处世智慧。放得下名利,看得破毁誉,参得透得失,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利害所移,只有这样才能在“风吹浪打”中保持“闲庭信步”,才能在默默无闻中砥砺品行,才能在千军万马中一往无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寓情于理的情操,才能真正享受生命快乐的情调,才能真正得到生活幸福的情趣,才能真正收获良知甘霖的情义。
(9)、5)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10)、①在《古渡口,古河州》一文中,盛唐和西域的历史借古渡口、古河州融人了当代人的生活,传统得以承继和延续。请以“传统与现实”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11)、智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黑田鹏信
(1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3)、这一点在东城一模作文题目——《我是新时代的建设者》——中有所体现,要求是写一篇记叙文。
(14)、9)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16)、一曰慎始慎微。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做人做事要守住小节、防微杜渐,去小恶保本真,集小善成大德。
(17)、(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8)、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19)、纵观古今,“吃眼前亏”的好汉比比皆是。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吃了眼前亏,却成为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蔺相如每天曲道而行吃了眼前亏,却赢得廉颇的尊重和信任;清朝大学士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似乎也吃了眼前亏,却流传为佳话美谈。他们都吃了眼前亏,却兼顾了他人利益,赢得了长远利益。
(20)、读《大学》的次数越多,越是为古圣先贤的思想境界和智慧而击节赞叹。修德修心修身不是终点,“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彰显自己的内在之德而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乃至世人,从而达到“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理想境界,“以德治国”思想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4、关于明德修身的素材
(1)、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2)、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美。爱迪生
(3)、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4)、24)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5)、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涔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6)、漫步在中南海大院,每每路过海棠盛开的西花厅,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他的一些名言警句,也会自然在耳畔回响。
(7)、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里的诗句,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8)、古人云:“尚贤者,政之本也。”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要选贤任能、用当其时,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9)、21)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10)、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11)、(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13)、好玩的国学: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4)、修身明德,立志为要。记得小时候上学,老师就要求我们树立远大志向。走上领导岗位以后,自己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向自己和他人提出“志存高远”的期望期许。
(1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6)、我出生在吉林,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幸福美好的时光。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给了我良知的熏陶,一山一水都给了我明德的启迪,所以至今依然对巍巍白山、滔滔黑水一往情深。坚毅挺拔、气势恢弘的长白山,展露出刚毅坦荡的情怀;奔腾不息、矫若游龙的松花江,显露出豪迈激荡的情韵。在人生信条中,心胸坦荡、光明刚正是最为闪亮的道德情操,也是我们孜孜以求所要达到的修养境界。
(17)、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8)、在构建诚信社会的路上,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让诚实守信真正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和社会责任。公民要把诚实守信作为个人美德,以诚相待相交,以诚感人聚人,对事业和工作的态度努力做到实而不虚、干而不浮,对人和事物的评价努力做到高而不过、低而不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言为心声、一诺千金;企业要把诚实守信作为黄金资产,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兴业,始终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作为生命线,实现企业声誉、生产效益与社会责任的最佳结合;社会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制度环境,努力建设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法治约束,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政府要把诚实守信作为执政基础,政绩不掺水、承诺不打折,求真务实,取信于民,带头筑牢社会诚信的基石。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20)、(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5、20句关于修身明德的名人名言
(1)、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罗曼·曼兰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4)、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雪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