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爱国的古诗28首(文案精选94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09-30 10:14:07 浏览59

有关爱国的古诗有哪些

1、有关爱国的古诗有哪些三年级

(1)、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3)、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8)、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9)、译文:我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像被风吹散的飘絮一样支离破碎,我的身世像雨中被雨打的浮萍一样时起时沉。

(10)、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2)、读古人爱国诗词,心中的情感愈发沉重。英雄逝去,留下的绝不仅仅是被人称赞的事迹,还有他们的精神。现世安稳,是有人曾替我们负重前行;和平生活,是有人在为我们誓死捍卫。

(13)、《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16)、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1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8)、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9)、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三国时期魏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诗作以五言为主,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注释:皇考:对去世父亲的尊称。

(20)、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2、有关爱国的古诗28首

(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6)、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赏析:岳飞在国家危亡之际,力挽狂澜,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的象征。70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是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8)、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9)、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10)、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年南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是咏史怀古,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3)、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5)、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6)、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宋代:梁栋《金陵三迁有感》

(17)、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1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20)、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3、有关爱国的古诗有哪些?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林安邸》

(4)、?《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7)、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8)、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9)、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1)、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2)、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1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4)、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1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6)、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释义: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18)、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9)、翻译: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20)、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4、有关爱国的古诗有哪些四句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4)、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7)、去年在惶恐滩头述说自己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叹息自己的零丁。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哪能不死呢?我愿留下这颗赤诚的心来光照史册。

(8)、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9)、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3)、(敕勒人对家乡的热爱,应当可归为“爱国诗”。)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17)、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话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1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20)、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5、有关爱国的古诗有哪些文天详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赏析:这首诗手起笔落,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诗人借古讽今,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2)、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3)、?《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5)、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6)、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7)、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8)、(让诗人“愁眠”的,不仅是个人的未来,也有国家的命运。“安史之乱”下的唐王朝,何去何从?)

(9)、释义: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可笑将军们不战徒然地驻守在边疆。豪门府第终日沉溺于宴乐歌舞,棚里的战马肥胖老死,军库中闲置的弓箭也已腐朽断折了。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促着月亮下山,三十岁从军现已是白发丛生。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定上杀场,为国效力。

(1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2)、释义: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13)、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14)、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