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子孙8代人才辈出(文案精选13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09-29 11:56:32 浏览59

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

1、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表

(1)、曾国藩一方面要求家庭成员克勤克俭,要主动参与劳动,自己做好家务,不能因身处富贵人家就安于享乐,更不能铺张浪费。他希望家族成员能养成勤奋、劳动的习惯,因为这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他要求家庭成员勤勉好学,要主动的阅读圣贤的经典著作,学会主动学习才能走好人生路,也要求家人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家族内万万不可有松懈之风盛行。

(2)、次女:曾纪耀,适陈远济,好友陈源兖之子,曾随纪泽出使欧洲,幼育于曾国藩家,有隐疾。

(3)、而曾国藩最小的儿子也在日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数学家,曾国藩的女儿们也都个个是巾帼不让须眉。其中最让曾国藩引以为傲的就是身为翻译家的二女儿,二女儿精通多国方言,但很不幸的是在39岁的大好年华却英年早逝,只有自己的小女儿幸福美满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4)、1880年(光绪六年)兼驻俄大使,与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宜,于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被认为是晚清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

(5)、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6)、曾国藩的子孙中再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成为显达人物,但他们在教育、化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7)、儿子:曾广铨(1870年生),兵部员外郎,曾纪泽养子,曾纪鸿三子,官至外务部左丞;曾广铭(1871年生),出生六个月后夭折;曾广銮(1873年生),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袭封侯爵;曾广钖(1879年生),八岁殇逝。

(8)、除了长子曾纪第早年夭折以外,曾国藩的其余两个儿子都很多作为。其中次子曾纪泽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在清光绪三年的时候,曾纪泽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次年便出任驻英法两国的大臣。光绪六年的时候,曾纪泽还兼任驻俄大使,并与俄国谈判收回伊犁的相关事宜。

(9)、曾国藩的长女曾纪静,在六岁的时候就被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其男方是时任翰林院编修太史袁漱六之子袁渝生。但是在后来曾纪静嫁过去之后,其丈夫整日花天酒地,从不顾念家庭。深受打击的曾纪静在29岁就抑郁而死了。

(10)、曾国藩提出来这些理念,要求家族长辈要勤于言传身教,要亲自教授后辈知识与道理,曾国藩自己更是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比如他的二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三儿子曾纪鸿则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对此一窍不通,但他仍尽全力去了解,给孩子一些学习心得与见解。他的儿子也是深受他的影响,常常亲自教授子女英语、数学、书法等,无论再忙都会抽时间陪在子女身边,言传身教帮助他们成长。

(11)、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国藩考取了秀才。

(12)、更让曾家人惊出一声冷汗的是,在戊戌变法的时候,他秘密参加了新d。然而,他显然也只是投机、钻营、好玩,并提不出任何有针对性的救国方针,对变法也没有多少认识。只是这种异常被他母亲郭筠发现,在戊戌变法失败时,她赶紧催促曾广钧前往广西武鸣府知府赴任,逃过一劫,而他的从弟、曾国荃的孙子曾广河因悲愤而服毒自尽。

(13)、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逝世,追赠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

(14)、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历史上最笨的草包,却偏偏成为了晚清时期的顶梁支柱。公元1851年,由于善良朴实的中国穷苦百姓再也无法忍受满清王朝的压迫,以洪秀全、杨秀清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金田爆发了,太平天国的起义很快就波及到了全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面就攻陷了满清王朝的半壁江山。

(15)、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慎独则心里平静主敬则身体强健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16)、曾国藩:曾国藩这一生只有两个夫人,长大成人的共有二子五女,其子女多早逝且命运悲惨,长子曾纪泽,是清代著名外交家,曾在清与沙俄签订条约的时候自告奋勇出使俄国。次子曾纪鸿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但是因为操劳过度,才33岁就去世了。长女曾纪静29岁的时候因为抑郁而死;二女曾纪耀精通外语,39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三女在婆家受虐待,生活悲惨。四女儿因其丈夫早逝自己也郁郁而终。五女儿嫁入聂军门家中,生活幸福而且活到了九十多岁。

(17)、在外交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以驻英、法大臣兼驻俄大臣的身份,于1879年赴俄谈判,据理力争,收回伊犁南境地区五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曾纪泽的儿子曾广铨,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曾担任清***驻韩国和德国大使,后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是著名的翻译家。在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成员中,还有曾约农、曾宝、曾宪森等翻译家,都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18)、八代中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近代著名数学家,曾编写出《对数评解》、《元率考真图解》等专著,更是精通天文地理等各种学问。

(19)、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是湖湘文化世家的典型代表,构成这个文化世家主体的是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体。

(20)、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曾国藩继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2、曾国藩子孙8代人才辈出

(1)、    ...............................................................

(2)、在文化艺术方面:曾国藩的曾孙曾昭杭,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毕业,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前曾任长沙华中美术学校校长。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是著名的文博专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孙曾绍杰是著名篆刻书法家,台湾文化大学教授;玄孙曾宪涤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在《法西斯细菌》剧中饰演主角,后导演多部电影。曾国荃的玄孙曾宪杰是著名画家,曾聘为澳门华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联合国文教委员;玄孙女曾宪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任清史研究所副所长;玄孙曾宪,美国奥克兰加州大学大众传媒学硕士,台湾“国防电视制作中心”主任。此外,湘乡曾氏文化世家成员在书法艺术上大都造诣颇深,如曾国藩、曾国荃、曾国潢、曾国华、曾纪泽、曾纪鸿、曾纪芬、曾广钧、曾宝荪、曾约农、曾昭等,其中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曾昭的书法艺术成就尤高,后人以书法家视之。

(3)、1880年(光绪六年)兼驻俄大使,与俄谈判收回伊犁事宜,于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被认为是晚清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

(4)、曾广铨生有曾约农、曾昭润等两个儿子和女儿曾宝荀。

(5)、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被授任刑部右侍郎,后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6)、宝荪、昭檆(曾约农)还留学英国,昭权、昭桓还留学美国。曾宝荪、曾约农是同辈中年纪最大的,同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英国留学后,姐弟在长沙创办“艺芳”女校。

(7)、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8)、因曾国藩长子曾纪泽虽生了三个儿子,但其中两个早夭,只有广銮长大成人,后来继承了祖父传长的侯爵。但广銮无儿子,过继纪鸿四子广铨的儿子昭揆为嗣,所以曾家一脉实由曾纪鸿继承。曾纪鸿比曾纪泽小9岁。

(9)、1883年(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主张“与法人辩,始终不挠”。又疏陈“备御六策”。1886年(光绪十二年)归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

(10)、在化学化工方面:曾国华之孙曾广植(又名广),先后毕业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化学硕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味道化学理论的创始人。曾广植两儿一女,分别以化学气体元素命名。长子曾昭氚,留美化学硕士和工商硕士;次子曾昭氙,留美化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女儿曾昭氕,美国俄亥俄州玄大学化学博士。此外,曾广植的次媳容勤奋也是留美化学博士、芝加哥大学Loyala大学博士后;女婿孙永奎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工博士。可以说,曾广植这个家庭已成为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中新兴的化学世家。曾国潢之曾孙曾昭抡,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建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高教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11)、曾国藩一生崇尚寒学、勤学、好学的家风,使得他的后代在200多年后产生了240多位杰出人物,他的后代都在各个领域有所贡献,他的子孙大多是学者、教授等,但在官场上的并不多。

(12)、排在第1位的是勤,也就是你为人要勤快,曾国藩总结了人要做到五勤,分别是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曾国藩本人天资不是有多高,他认为自己比较愚笨,只有勤能补拙。即便是天分很高的人也要做到勤快,像李嘉诚每天仍然是5:59闹铃响后准时起床,前中国首富的王健林每天4点多就起来了,天天如此。

(13)、除了外交,曾家后人在数学、化工、文化艺术、军政实业、医学、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出类拔萃的人才。

(14)、到了这里,曾国藩也算是实现了自己作为儒生的一切理想,不论是儒家“三不朽”的境界还是平天下的最高愿望,都在他手中得到了实现。

(15)、吞下的委屈             最终喂大了格局。    

(16)、曾广铨曾国藩的孙子,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和满文,曾担任清政府驻韩国和德国大使,后担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总办,是著名的翻译家。

(17)、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18)、曾国藩除了在家庭治理有自己的心得,并且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外,在外交友处世也有自己的原则。他认为交友要交能互相沟通建议之友,要能听他人之意见,集思广益从而提升自己。更认为交友要正直,无其他不利私心,认为交友要做到"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这一原则。身居高官的曾国藩认为为官者,要以钱少为好,因为做官而获利是万万不可取的,更认为做官的第一要义是耐烦,能静心做事而不浮躁谋官是做官要遵守的原则。而在自己的功名成就上,曾国藩则用"淡"一字来阐述,认为"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富贵功名之事成立与否,多为天意,一概一笑而过,静心做事才为要紧。

(19)、曾纪鸿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作品,是近代著名的数学家。

(20)、可以说,曾国藩是晚清政府的恩人,也是传统儒家思想里一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如果没有他在咸丰年间的力挽狂澜,晚清或许是撑不到20世纪的。

3、曾国藩家族现代名人

(1)、曾纪泽是曾国藩次子(国藩长子纪第早殇),1877年(光绪三年)袭侯爵。1878年(光绪四年)出任驻英、法大臣。在出使期间,深入了解各国历史、国情,研究国际公法考察西欧诸国工、商业及社会情况。

(2)、在医学方面有曾宝菡,她是曾国藩之曾孙女,广济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广济医学院儿童骨科部主任。曾宪森是曾国藩的玄孙,曾在湘雅医学院任教,其女儿沈一(随母姓),北京海淀医院护士长。曾宪文是曾宪森的弟弟,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洛阳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他的女儿曾利,河南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曾宪文的孙女曾子凌,河南新乡医学院毕业,医师。曾宪衡亦曾国藩玄孙,湖南医学院教授……曾国藩直系六代,从事医务工作者多达18人。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国葆玄孙曾宪订,是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曾任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分院院长。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从事医务工作者近30人。人称“杏林世家”。

(3)、第5点要做到恒,要有恒心,曾国藩曾说只要有恒心没有不成的事,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要持之以恒,选择了目标就要坚持走下去。

(4)、左宗棠:左宗棠一生中共育有四子四女,四个儿子分别是左孝威、孝宽、孝勋和孝同。四个女儿分别是左孝瑜、孝琪、孝琳、孝瑸。长子左孝威在左宗棠平定新疆期间去探望父亲,因为感染风寒,最后因病去世。次子左孝宽是个郎中与身居兵部主事的三子左孝勋和官至江苏提法使,在辽宁边关统帅大军的四子左孝同均是死因不详。左宗棠的几位女儿都是非常有才情的女性,她们每个人都留有一部诗集。至于其他后代大都是我国的著名医生、学者。

(5)、曾国藩作为晚清的重臣,或许他的从政举措富有争议,但他治家方略与处世之道则被众人赞扬。和以治家、勤以持家的家训,警醒着他自己和训诫着后代,他的家训现今仍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6)、次女:曾纪耀(1843—18字仲坤),适陈松年(字远济,茶陵人,好友陈源兖之子,曾随纪泽出使欧洲,幼育于曾国藩家,有隐疾)

(7)、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权贵当权变为经世派当权,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地方督抚力量的强化与离心倾向的加强。

(8)、曾纪琛是曾国藩的三女,嫁给了湘军重要创始人之一罗泽南的儿子罗允吉。

(9)、因此,曾国藩的孙辈有孙子曾广铭、曾广銮、曾广阳、曾广钧、曾广镕、曾广铨、曾广钟,孙女曾广璇、曾宝秀、曾广珊,外孙郭某、聂其宾、聂其昌、聂其杰、聂其炜、聂其焜、聂其贤、聂其煐和外孙女聂银姑、聂其德、聂其纯、聂其璞,共计24人。

(10)、第二个法则是:发展要以继承为基础。“耕读”二字来说,“耕”是基础,是谋生存;“读”是提高,是谋发展。“孝友”二字来说,“孝”是对前辈的继承,“友”是对自身的发展。打好基础,努力提高,重视继承,讲究发展,这应该是这个家族发展为文化世家的着力点。

(11)、尽管曾纪鸿享受了福利,客观地说,他的水平应该是肯定能考上举人的。他小时候就有神童之称,凡是他想学的,无一不精通。十来岁时,就与文人唱和,极善诗歌,王闿运称他为“圣童”。李肖聃在其《星庐笔记》中也曾记载道:

(12)、曾广钧是曾纪鸿的长子,同时也是曾国藩的长孙。

(13)、四女:曾纪纯,23岁守寡,适郭刚基,好友郭嵩焘之子,其人颇有才气,可惜早亡。

(14)、女儿:曾广璇(1860年生),适李瀚章之子李经馥;曾广珣,适吴永(1865-1936);三女早亡(1869年夭折)。

(15)、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16)、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之所以能绵延八代,之所以能造就如此庞大的人才群体,之所以能创造如此丰富的文化成果,关键是这个家族有完整的文化理念,即治家理念,而且曾氏家族的治家理念和治家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

(17)、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曾纪泽为父亲曾国藩守丧期满后,承袭一等毅勇侯。

(18)、● 当你觉得生活困苦、前途迷茫的时候,就该读读曾国藩

(19)、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生于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

(20)、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4、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大全

(1)、曾国藩亲自为他取名叫做广钧,字重伯。在曾广钧七岁的时候,曾国藩就去世了。朝廷为了表达对功勋老臣的尊重,特意加赏曾纪鸿和曾广钧举人头衔。这表示他们父子可以不经过府试和乡试就直接靠进士,虽然曾纪鸿没有用上这个福利,但曾广钧却直接用上了。他23岁就考上了进士,直接进入翰林,这个速度比曾国藩还要快五年。

(2)、最后一点则是要求子孙要仁爱,要宽容。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个人不仅自己要看得起自己不能自贱,同时也要对那些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保持一份仁爱之心,不能见之即避,读书识文就是让人养成一种仁爱之心,有着这中境界的人自然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自然能够超然自得。

(3)、“宝”,是亲近邻里、以邻为宝的意思,与邻里友善和睦其实也是在给孩子营造好环境。“蔬、鱼、猪”,就是种菜、养鱼和养猪,其实这是曾国藩在告诉后代子孙,无论你成就如何大,你挣得多少钱,你的起点终究是个普通人,用普通人的姿态生活,你会远离浮躁的心态和巨大的压力。

(4)、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原来出了这么多的名人,连国家领导人都是他的后代!曾国藩共有3个儿子、6个女儿(其中一儿一女夭折),8个孙子、4个孙女……截至目前,曾国藩五兄弟的后人已经绵延至第八代,有突出成就的人多达240多人。

(5)、以上四条,是曾国藩对家人的最后教导,并要求家人做到,以及用它教育后代子孙。唯有做到,家族方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6)、● 曾国藩与胡林翼:农家子与官二代的两种人生

(7)、曾广璇嫁给了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四子李经馥。

(8)、在立言方面,曾国藩留下家书、家训,以及大量的桐城派散文,还有《十八家诗钞》等诗歌选集,也算是近代的一个学术巨擘,曾国藩、曾国荃推崇王船山,使王夫之的文集重见天日,也是学术上的一大功劳。

(9)、曾国藩的后代: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历史上晚清时期重臣,他是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者,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说说成曾国藩的后代。

(10)、在数学方面:曾国藩次子曾纪鸿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著作行世。曾纪鸿的后裔曾广钧、曾昭权、曾昭桓、曾宪源、曾宪琪,以及曾国潢的玄孙曾宪澄(美国史蒂芬斯学院数学系硕士),第六代孙曾卫(南京大学数学系学士、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南京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保险系主任)等都精通数学,他们或以数学为专业,或供职于与数学相关的公路、铁路、电机、采矿、计算技术等行业。

(11)、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

(12)、曾纪泽一生有原配妻子贺氏(原配)和继室刘氏两个女人,留下曾广铭、曾广銮、曾广阳等三个儿子和曾广璇、曾宝秀等两个女儿。

(13)、曾国藩的后代很多,现在定居大陆、港澳台、国外的都有,大部分人都过得很好,知识修养很高。

(14)、曾广铨是曾纪鸿的四子,过继给了曾纪泽,曾任驻英使署参赞、驻朝鲜公使等职。

(15)、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作为长子长孙,家族里很重视对他的教育。

(16)、辛亥革命后,曾广銮退职归乡,1920年去世。

(17)、第一个法则是:做事与做人同等重要。“耕读”可以代表做事,做事要有做事的态度。曾星冈、曾麟书以及曾国藩兄弟等对如何做事均有论述,归结到一个字就是“勤”,或者“早”。这个兴旺的家族,必定是个勤劳家族。“孝友”可以代表做人,做人更有做人的艺术。曾星冈、曾麟书以及曾国藩兄弟对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如何恭敬师长同僚、如何关心部属幕宾、如何友爱兄弟子侄、如何睦谊乡d邻里,也都有大量的论述。勤、早、孝、友是曾氏家族传家的法宝。

(18)、儿子:曾广铨(1870年生),兵部员外郎,曾纪泽养子,曾纪鸿三子,官至外务部左丞;曾广铭(1871年生),出生六个月后夭折;曾广銮(1873年生),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袭封侯爵;曾广钖(1879年生),八岁殇逝。

(19)、1883年(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主张“与法人辩,始终不挠”。又疏陈“备御六策”。1886年(光绪十二年)归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

(20)、附《曾国藩家书》课程表部分参考,可以看到,并非专注于的八股仕途,反而更注重自我约束和自身修养,十分开明,和现代的教育方式也有相似之处。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 杂。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锁。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 身不间断。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谨言、刻刻留心。

5、曾国藩唯一8代后人

(1)、三女:曾纪琛(1844—19字凤如),适罗允吉(1846—18字兆升,湘乡人,罗泽南子)

(2)、在立德方面,曾国藩本来是理学名臣,其一言一行多为后世法,毛蒋同时景仰曾国藩殊非幸至,其出身本末、修身之道、治家之法,都被后人广泛的研究和学习。

(3)、子:曾纪泽(1839—18字吉力刚,号梦瞻,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妻贺氏(1840—18婚后一年难产死,贺长龄女);继刘氏(1841—190继配,刘蓉之女。生子女各3人)

(4)、曾广銮只留下一个女儿曾宝苏,后来去了美国。

(5)、原因在于,决定家族成败的是你如何塑造子孙的品德,而不是你留给他们多少钱、多少官。在曾国藩的后代中,个个都很有出息。如曾祺弘、著名数学家曾光实、有机化学家曾昭时、曾昭贤等人,他们先后赴美攻读化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曾昭贤等人又赴美攻读化学博士,都是曾国藩后代中的杰出人才。

(6)、和很多三妻四妾的勋贵大员不同,曾国藩一生只有原配夫人欧阳氏和如夫人陈氏两个女人,留下了曾纪第、曾纪泽、曾纪鸿和曾纪静、曾纪耀、曾纪琛、曾纪纯、曾纪芬等三子二女。接下来,悦史君将对他们及其后代做一个详细的剖析:

(7)、● 人大主任力捧《曾国藩传》背后真相:励智

(8)、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原来出了这么多的名人,连国家领导人都是他的后代!内容就这简简单单的四则,在遗书的开头曾国藩对自己的一生做出了总结,他很谦虚的说道自己虽然官运亨通,位极人臣,但是学问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欠缺,并且德行操守也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境界,如今快要离开人世了,所以特地将自己这一生的经历总结成了四条遗训,希望后代子孙能够时刻谨记,并且严格要求自己。

(9)、四女曾纪纯,早年的时候被曾国藩许配给了自己的好友郭松涛的长子郭依永。婚后两人的感情也算美满,不久之后便生了孩子。但谁能想到,三年之后,郭依永便英年早逝,结婚仅三年的曾纪纯一下子成了寡妇。丈夫死后,曾纪纯的身体也日渐虚弱,在她3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10)、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建国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家高教部副部长等职,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11)、对比兄弟三人居所的建筑风格,曾国藩的宅邸无疑是书香气最浓厚的,曾国藩本人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曾氏后人许多在此后少有从政,大多在教育、考古、文学、化学等方向卓有成就。也有些后代泯然众人,成为普通百姓,没有一个成就超过曾国藩。他们虽因不以曾氏后人而傲人,却也以曾氏后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绵延八代而无给祖上抹黑的子弟。

(12)、曾广銮作为曾纪泽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花翎郎中衔,承袭一等毅勇侯,云骑尉世职,曾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13)、曾纪泽袭了爵位,出使英、法等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最著名的是经过与沙俄的谈判收回了新疆伊犁地区。清朝先是派崇厚去与沙俄谈判,结果崇厚私自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除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特克里斯河流域大片富饶的领土外,还赔款500万卢布。但也正是在曾纪泽的努力下,废除了俄国人在松花江行船、贸易,侵犯中国内河主权等规定。这是曾纪泽的一大贡献。

(14)、内而专静纯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15)、此后又有一次让他死里逃生,当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城时,慈禧命令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中。曾广钧听说后,同情珍妃的遭遇,为她写下了《庚叶落祠》诗二首借以凭吊。此诗歌在京师广受赞誉,然而慈禧一直不知情。

(16)、次女曾纪耀,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陈岱云的次子陈远济。但是陈家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但是曾纪耀总是牢记父训,多方筹划家务以尽妇道,还与陈家人和睦相处,虽然她一生都未生育,但是陈家人却对她依旧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她继养了两个女儿,其中次女成为了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朱启钤的第一夫人。后来,三十多岁的曾纪耀跟随自己的哥哥曾纪泽出国,39岁的时候病逝在了巴黎!

(17)、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到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先后被委任为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等职务。

(18)、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署吏部左侍郎,又充江西乡试正考官,曾国藩因母丧归家,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19)、那么问题来了,这位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究竟悟出了什么天机?能够让自己封妻荫子,子孙后代福寿延年大富大贵呢?据史料记载,曾国藩晚年曾专门给后代子孙立了一个特别的家规“自我以后,曾氏家族后代子孙永世不得入伍当兵”,也就是这一条诡异的古训,让曾氏家族至今依旧显赫不已。

(20)、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曾国藩是如何齐家、教子的吧。中国人向来讲求孝道,甚至很多朝代就是用孝道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政策。这其中尽管有着一些封建的糟粕,但不可否定其中的确还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的传承。听从祖先的教诲很大程度上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1)、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2)、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但也是晚清极具争议的人物,抛开他的功名成就,最让人熟知的便是曾国藩的家书。他曾留下十六个字的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对家人的教育与训诫让他的家族受益匪浅,后人也十分赞赏他的治家方略,直到现在,众多家庭仍然在学习与践行他的家训。

(3)、1883年(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主张“与法人辩,始终不挠”。又疏陈“备御六策”。1886年(光绪十二年)归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

(4)、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国藩参加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5)、女儿:曾广璇(1860年生),适李瀚章之子李经馥;曾广珣,适吴永(1865-1936);三女早亡(1869年夭折)。

(6)、曾纪泽(1807—18012),字劼刚,号梦瞻,清代著名外交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位驻外公使,与郭嵩焘并称“郭曾”。

(7)、光绪七年二月,曾纪泽代表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顺利收回了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权,这被认为是晚清时期一次较为成功的外交行动。光绪十六年,曾纪泽去世,被光绪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惠敏”。

(8)、附《曾国藩家书》课程表部分参考,可以看到,并非专注于的八股仕途,反而更注重自我约束和自身修养,十分开明,和现代的教育方式也有相似之处。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 杂。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锁。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 身不间断。 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谨言、刻刻留心。

(9)、值得一提的是,曾氏家族的女性格外出色。曾国藩的后人有成就的大多出于二房曾纪鸿一脉。教育学家曾宝荪就读与英国伦敦大学,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西方高等教育学位的女性。她的爷爷是曾国藩的二子曾纪鸿,是一位数学家。就连她的祖母郭氏也曾受过曾国藩的亲自教导,读过《十三经注疏》,在曾纪鸿早逝后一力抚育儿女。

(10)、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曾国藩继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11)、曾氏文化世家将耕读孝友作为治家理念,实际上向其子孙后代指明了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法则。

(12)、孙子:曾约农,教育家,为东海大学在台复校后首任校长。

(13)、不过提起代代出人才,那就不得不提曾国藩了,曾国藩死后,八代子孙分布在全国各地,没有出一个败家子,在医药、科学、农业、艺术等很多领域甚至出了一些大家,这与曾国藩对曾氏家风的塑造离不开干系,都知道曾国藩有家书传世,其实他还总结过一个治家口诀,你听过吗?

(14)、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发表《讨粤匪檄》,作战越来越得心应手,受到咸丰帝褒奖。

(15)、● 多读书读好书获得智慧l芒果园读书会张军《曾国藩传》分享会心得体会

(16)、曾广钧是曾纪鸿的第一个儿子,由于曾纪泽生小孩较晚,所以1866年出生的曾广钧成为了曾国藩的第一个孙子。他出生在湘乡,此时曾国藩正在山东剿捻,接到曾纪鸿的报喜,都忘记了战事不顺,兴冲冲地给自己弟弟曾国荃写信描述自己喜悦的心情:

(17)、曾国藩一生有着3各个儿子和6个女儿。除了夭折的一儿一女之外,其他的儿女经过他的悉心教育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过代代的繁衍,现在曾国藩一系的后代已经到了第八代了。让人惊奇的是,曾家的子孙一直都严守着曾国藩的教诲,纵使已经绵延8代,依然家风严谨,有二百多人都在不同的领域中对国家有着突出的贡献。

(18)、希望曾国藩留给子孙后代的遗言对此刻看文章的你有所启发。

(19)、长女:曾纪静,适袁秉桢,乃同乡好友袁芳瑛之子,性傲慢,不甚长进。

(20)、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曾国藩应参加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

(1)、然而,功成名就的曾国藩却并没有如同李鸿章般红光满面,相反则是整日忧心忡忡、满脸忧愁,原来曾国藩想到的是中国的一句古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担心自己功高震主会受到满清朝廷最高统治者的猜忌,进而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于是,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之后,曾国藩终于找到了一个保全自己家族的天机,并将这个天机告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如今曾氏家族的后代都成了大富大贵之人。

(2)、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同治三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七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3)、三女曾纪琛,其丈夫是湘军早期的重要将领之一“罗泽南”的庶子罗允吉。曾纪琛嫁到罗家之后,苦日子可没少过,她经常受到婆家人的欺凌。其丈夫又是一个性情暴虐的人,所以她只能忍气吞声地过完下半辈子。

(4)、梅州曾宪梓(金利来)和满清曾国藩是同宗,是曾子一脉,曾宪梓始祖在山东。所以曾宪梓不是曾国藩的后代。

(5)、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6)、曾国藩的侄孙曾广植:曾在美国留学,获得化学硕士学位,在1957年回国后,在中国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是我国味道化学理论创始人。

(7)、而说治国,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对晚清政权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正是他建造了中国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了首批赴美留学生,还兴起了众多的实业。再说平天下,曾国藩创立湘军,在两次鸦片战争大背景下,依然靠着自己的能力将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剿灭。

(8)、曾国藩本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家中共有五兄弟。其本人府邸名曰“富厚堂”,以求阙斋、归朴斋、思云馆、艺芳馆等四座藏书楼为特色,藏书超过30万册,主要为清代的一些军政史料和细雪典籍。相距数里是其弟曾国荃平定太平天国后修建的“大夫第”,以规模宏大,富丽华美而闻名。在曾国藩去世后的同治十二年,其弟曾国潢又在当地(荷叶镇峡石村)修建万宜堂,取义“万代千秋”、“宜室宜家”。这三座建筑共同构成了曾氏家族的府第建筑群。

(9)、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咸丰十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10)、子:曾纪泽(妻贺氏,贺长龄之妾所生。继刘氏,刘蓉之长女。)

(11)、众所周知,腐朽的大清之所以能够续命成功,与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功劳最大的莫过于有着扭转乾坤、再造社稷之能的曾国藩了。曾国藩出生湖南一个地主家庭,而唯一与历史名人不同的是,曾国藩小时候是出了名的笨蛋,面对老师给出的优秀文章,别的同学大都是过目不忘之能,而曾国藩即使看了一百遍也背不了。

(12)、曾国藩直系第四代孙共15人。依照惯例,族谱不上自家女子名字,而在此谱上,属曾国藩第四代孙的,却上了两个女子的名字——宝荪、宝菡,前面均冠有“贞女”二字,那是“终生不嫁”的意思。这15人中,除昭润、昭揆20岁早逝、昭榕于24岁早逝外,其余12人均取得了高等学校的学历,各有专长。

(13)、重伯书宗率更,稍参北碑,以廓其势,遒整方峻,晚而益和,不似其人之跅弛也。

(14)、正是因为曾国藩这四条人生智慧的提炼,他的子孙才能够始终让家族昌盛繁荣。而且子孙也时刻谨记着祖先的谆谆教导,并没有参加行伍,中国近代,凡是与军队扯上关系的家族,历来都没能逃脱衰亡的下场。

(15)、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从这段评论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如何治家的理念,读书勤勉固然重要,但只有讲孝悌、家庭和睦的家族才能传承,家族才能繁荣,才会有人才涌现。

(16)、六女:曾纪芬 自号崇德老人。适聂缉椝,衡山人,聂亦峰子,光绪二十六年,曾参与对英国裁厘加税交涉,在左宗棠提携下,官至浙江巡抚。

(17)、第一点就是参加劳动,事必躬亲,所以无所畏惧,不会有四体不勤的忧患,因为一生都在自力更生所以活得坦坦荡荡毫无挂碍,自然也就能够心平气和的安度一生。勤劳的确是一剂长生的秘方,一个好逸恶劳的人绝对不可能事事顺心,遭遇挫折时肯定会最先崩溃。

(18)、小编通过调查历史资料发现,曾国藩一生共有9个孩子,三个男孩,六个女孩子,但是也许是上天对曾国藩杀戮太重的惩罚,曾国藩的大儿子和一个小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但是,曾国藩剩余的七个孩子长大之后,个个都成了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曾经做过清朝特使的中国著名外交家曾纪泽。

(19)、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天京事变,曾国藩的形势有了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