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谐音的歇后语五年级【文案102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1-13 10:55:06 浏览59

带谐音的歇后语五年级

1、

(1)、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2)、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3)、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可免费下载打印!

(4)、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5)、阎王的参谋——诡(鬼)计多端三月的冰河——开了动(冻)

(6)、(51)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7)、(73)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8)、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9)、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0)、和尚的房子----------庙。(妙)。

(11)、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12)、(10)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3)、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14)、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15)、11)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16)、(4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17)、    林黛玉葬花——(              )     

(18)、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19)、(52)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20)、把知识编成儿歌,孩子一口气读下来,语文就该这么学!

2、

(1)、(87)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2)、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3)、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4)、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5)、(22)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6)、猪八戒吃胰子——秀(锈)气在内电线杆上绑鸡毛——胆(掸)子不小

(7)、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8)、6)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9)、(7)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10)、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11)、(57)屁股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12)、飞机上沏茶——高水平(瓶)湿水的炮仗——不想(响)

(13)、(55)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14)、(24)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15)、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16)、(10)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7)、他参加的几次比赛,都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了。

(18)、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19)、(147)药店里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

(20)、(19)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3、

(1)、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2)、(30)黏窝窝掺黄莲--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3)、(45)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4)、(55)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5)、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法  资料整理  研究结论 

(6)、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7)、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8)、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9)、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外甥找到姥姥家——有救(舅)

(10)、   (              )——说变就变          

(11)、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12)、(23)麻布袋草布袋--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3)、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14)、    宋朝人田登做州官时,以权谋私,蛮横地要全州人都避讳他的名字,不仅要避开“登”字,而且要避开一切与“登”字同音的字。由于“灯”字与“登”字同音,全州人慑于他的淫威,都把灯叫作火。到元宵节展放花灯时,州府出布告“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人们虽然当面不敢不从,但私下里却痛骂姓田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15)、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16)、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17)、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18)、(15)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19)、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20)、  在街头,城市广告、宣传画、招牌、标语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别字,同样,在同学的笔记本和作业本中也发现了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

4、

(1)、(13)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2)、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3)、外甥打灯笼                          净是输(书)

(4)、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5)、王老师推出了五年级语文下册所有必考的专项练习

(6)、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7)、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8)、(5)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9)、(46)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10)、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11)、(19)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12)、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13)、商家故意写错汉字,以此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14)、典故:当时正是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用计没使周瑜迫害自己.

(15)、    唐代大诗人李贺才华横溢,童年即能词章,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前辈李益齐名。等到他要考进士的时候,与李贺争名的人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所以他应进父讳不举进士。礼部官员昏庸草率,致使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参加考试。仕途失意的李贺,年仅27岁便郁郁而终。

(16)、(17)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17)、  谐音的妙处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汉字,喜欢上了语文,并对我们的祖先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是他们创造了这神奇的汉字,是他们给予了汉字富有魅力的读音,是他们赋予了汉字无限的活力。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字能像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样神秘莫测,没有哪个国家能拥有如此丰富的语言文字。我为汉字自豪,我为汉字骄傲! 

(18)、  中国民俗中常常利用谐音字表达某种愿望。 

(19)、(57)屁股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20)、    故事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5、

(1)、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2)、飞机打交(打架)——高斗 (自以为高人一等)

(3)、  笑话、歇后语中的谐音增加了用词的趣味性。 

(4)、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巧他爹打巧他娘——巧极(急)了

(5)、隔夜油炸鬼(油条)——冇厘火气(没点阳刚气)

(6)、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7)、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8)、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9)、针尖上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10)、(17)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11)、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12)、●.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13)、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14)、    齐、楚、韩、燕、赵、魏、秦“战国七雄”-“七叔舍烟找围裙”

(15)、扁担无钩——两头滑(比喻圆滑,怕负责任,碰到问题绕道走。)

(16)、(53)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17)、●.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18)、    贾宝玉:谐音“假宝玉”,表明了他是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妙玉:谐音“庙玉”,表明了她的身份,是出家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暗示了她们可悲的命运。

(19)、(24)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20)、(51)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1)、(48)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2)、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前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