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巧借东风的故事
1、诸葛孔明巧借东风的故事有哪些
(1)、这样,如果着起大火,战船不能分开,曹操的军队就会全军覆没。周瑜又使出“苦肉计”:当着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将黄盖,然后让黄盖去诈降曹操。
(2)、上联:孔明,因,出南阳,借曹箭,借东风,借荆州,收二川,排八阵;凭,六出七擒,鞠躬尽瘁,终成万世美名。
(3)、另一方认为书中实际上并未正面直接明言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书中提及作法借东风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对话中说起,并无作者叙述行文直接确认是法术所为。
(4)、 赤壁之战中,这么凑巧的东南风从何而来呢?
(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示风向呢?一般情况下,风向是由风向标来表示的,风向标是由风杆和风尾或风旗构成,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
(6)、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7)、 然而风萧萧兮易水寒,隔岸往定军山眺望,茶园正吐叶芽,油菜开着黄花,有人在琉璃井边摇辘,有人在八阵图中操练,有人在饮马池里放马,有人在武侯墓前凭吊。当我把目光撤回来,从古朴幽静的庭院,撑起轩窗的阁楼,香澜堂门前,手拉风箱、歌载歌载舞的煮茶人的笑容里,看见一个古老的民族,正奋起铁蹄从历史的沧海中呼啸而来。
(8)、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与麻木,两天之内属正常反应,可自行缓解。
(9)、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1)借助于金融服务转化、扩散技术创新成果,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使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资本与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例如,2015年12月31日,我国首只由中央、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引导发起设立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立,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中国首个知识产权投贷联动基金于2016年3月17日在上海浦东启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创新能够助推小微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将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新的动力。
(11)、《荀子·劝学篇》道出了“借”的真谛,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习大大也引用过!
(12)、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13)、银行账号:11001079200059166188
(14)、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15)、却说周瑜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帐中。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报吴侯,一面求医调治。鲁肃求助
(16)、 武侯祠博物馆主体建筑为庄严威武的汉代风格,两侧的徽式马头墙,隐隐透出江南风韵。
(17)、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18)、均衡饮食:多吃含硫、组氨酸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葱蒜、稻米、麦片等;茄类食物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尽量要适量或少吃,如西红柿、辣椒等。
(19)、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计划。
(20)、鲁肃十分担心。孔明却一点也不着急,他请鲁肃秘密借二十条船给他,每个船上都要三十个人,还要扎草人一千个,并排列在船的两侧。
2、诸葛巧借东风事例
(1)、作者:董新蕊(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专利三十六计》一书的作者)
(2)、上联——孔明,因,出南阳,借曹箭,借东风,借荆州,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鞠躬尽瘁,终成万世美名。下联——专利,虽,入北京,借技术,借机遇,借资金,劳四季,跑九州,若,三心二意,泡沫横生,难有千金价值。
(3)、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智谋,像极了著名的《游击队之歌》中所唱的场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有了好的地盘作阵地,有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条件,没有真正过硬的武器,要想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是不可能的。赤壁大战之前,周瑜让诸葛亮订下军令状,限期三日之内造十万支弓箭,以应抗曹急用。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周瑜嫉贤妒能,想以此找借口杀死诸葛亮。时间紧,任务重,且周瑜安排的工匠和物料都不应手,利用常规办法完成这项任务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诸葛亮充分发挥了创造性的颠覆式创新思维,饮酒谈笑间,没费吹灰之力,就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超额完成了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孔明令船只一字排开。军士擂鼓呐喊。曹军水军都督听到战鼓声和呐喊声,心想一定会有埋伏,便让万余名弓箭手在江边一字排开,向江中放箭。
(5)、在当今专利战中,“智借荆州”可灵活体现在专利金融中的“借财之力”和专利技术开发中的“借才兴业”两个方面:
(6)、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预测到了刮东南风的日期。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计划。
(7)、赤壁之战,孙权刘备两家联军共抗曹操80万大军,两军兵力相差十分悬殊。周瑜,诸葛亮决定用火计对付曹操。
(8)、《草船借箭》说的是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设计借着大雾用草船诓骗曹操大军的箭矢的故事。课文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个心胸狭隘的周瑜和一个忠厚老实的鲁肃,还塑造出一个生性多疑的曹操。
(9)、如今曹操平定其他势力,基本上占据了北方,如今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所以刘豫州逃到了这里。
(10)、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关张桃园结义后,刘备广招天下贤能志士,当得知诸葛亮是一位隐居民间的将才后,表示无论山高路远也要前去邀请。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往湖北襄阳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恰遇诸葛亮外出,三人扫兴而归。刘备回到河南新野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的情况,当得知诸葛亮已回到家中时,三人顶着风雪快马直奔隆中,谁知又未见着,只好留下书信表明择日再访。第二年春天,刘备决定三请诸葛亮,张飞和关羽劝阻无果后,三人又飞马至隆中,并等到诸葛亮午睡醒来才去求见。刘备诚恳的邀请终于打动了诸葛亮,于是他怀着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出任了刘备的军师。
(11)、隐逸隆中草屋,久居卑湿之地,难免受风寒湿邪之侵。
(12)、 失荆州使刘备元气大伤,他全然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亲自率军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结果惨遭火烧连营,兵退白帝城一病不起,在南方打仗的诸葛亮闻讯迅速赶到白帝城。永安宫内刘备对诸葛亮说,自得丞相后自己事业有成,如今看来他的病是难愈了,如果你认为刘禅是个当皇帝的料子就辅佐他,如若不是你就把他废黜了自己当皇帝-----。说罢,两人相拥而泣。诸葛亮跪下说,他一定全力辅佐刘禅,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公元223年6月,刘备病逝白帝城。
(13)、周瑜又使出“苦肉计”:当着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将黄盖,然后让黄盖去诈降曹操。实际上,黄盖在归降的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诈降时冲向曹营,发起火攻。
(14)、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5)、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把失效专利作为宝贵的信息和技术资源,充分挖掘失效专利价值,再进一步创新。据日本人自己估算,通过引进国外专利和使用失效专利,日本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大约节省2/3时间,9/10研究开发费用。企业在失效的专利中找到的不仅是可免费使用的企业急需的适用技术,而且从失效的专利技术中受到启发,萌发了许多新的发明点,并开发出新的方法、新的产品。从免费使用中获得,从免费使用中提高,从免费使用中再创新,并申请自己的专利,形成企业创新与保护的良性循环。利用失效专利发展比较成功的一个领域就是“仿制药”产业,2011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已超过1300亿美元。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仿制药市场发展的增速是专利药的2倍以上。今后几年,将是药品专利到期的高峰,这一庞大的市场,让不少以新药为主的外资药企开始重新调整战略规划。
(16)、——马世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冉耀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17)、且不论《平话》和《演义》对这段情节的描述好与不好,实际上在古代军队中,本就有“占候”这一门军事学科,一是用来给部队行军打仗作气象指导,二是根据天文和气象变化来预测吉凶。
(18)、“草船借箭”思维创新,“失效专利”宝库掘金
(19)、 诸葛亮六出祁山(实为五次)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中,虽然蜀军战果累累但终因各种原因退军,而曹魏也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后,向蜀汉发动反击,但因受蜀汉地形和天气影响而退军。公元234年冬天,诸葛亮率领蜀军与曹魏大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在渭水五丈原僵持不下。诸葛亮正欲屯田久战,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死后,蜀军按照诸葛亮事先的部署,安全退回汉中。
(20)、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病逝的当天夜里,一颗光芒四射的星星,自东北西南两次落下又返回天空,第三次才真正落入蜀军军营,故此后人将诸葛亮的逝世归结为“将星陨落”,他鞠躬尽瘁的事迹,也被历代文人用诗词歌赋的形式颂扬咏叹。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中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我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既怀揣着对诸葛亮忠心报国的赞誉和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又能从雄浑悲壮的语气中,感受到震慑人心的力量。
3、孔明巧借东风的歇后语
(1)、在现实的专利经营管理活动中,也不乏“草船借箭”进行创新的成功典型,那就是:在专利布局中就是合理利用失效专利。
(2)、不过《三国演义》本属小说,此段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后世有两种看法:一方认为是书中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其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3)、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4)、吴军的统帅周瑜和蜀军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
(5)、诸葛亮拜访周瑜,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诸葛亮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可以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
(6)、 眼前的诸葛茅庐,檐角风铃,门楣垂花,看上去更像一所古朴典雅的书堂。透过卷起的竹帘,我仿佛看见少年时代的诸葛亮正伏案阅书习字。又仿佛看见青年时代的诸葛亮相遇刘备,二人抱拳相恭后,席地畅谈,为刘备详细分析天下之形势,提出了先夺荆洲和益洲为根据地,再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时机成熟后两路出兵北伐,从而实现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
(7)、周瑜对众官道:“大破曹兵,在此一战。吾有一计,不知众位是否同心?”于是各人都在手掌上各写一字,开看之后,俱都写个“火”字,周瑜甚喜。独有孔明掌中却写一“风”字。周瑜问是何故,孔明道:“众人用火,我助其风。”周瑜不信,有诸葛瑾来说:“我家卧龙有不测之机。”周瑜道:“既是如此,待我退了曹操,然后囚禁诸葛。”
(8)、下联:专利,虽,入北京,借技术,借机遇,借资金,劳四季,跑九州;若,三心二意,泡沫横生,难有千金价值。
(9)、赤壁之战,周瑜和诸葛亮商量,决定用火攻烧毁曹操的战船。但当时西北风连日吹遍大江南北,火攻不仅能烧到北方曹兵,还能烧到自己的军营。周瑜因为东风,整天郁郁寡欢,卧病在床。诸葛亮得知此事后,给周瑜开了药方。周瑜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当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草船借箭。周瑜想杀掉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否则就杀了他,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
(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不但底蕴深厚,而且富有生命力,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一步挖掘和研究中医药这个宝库,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无疑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博览群书》杂志编辑部之邀,我们组织名家研撰了“听四大名著讲中医”这组文章,为正在与疫情顽强斗争的人们送去温暖与力量。
(12)、当时魏军的曹操拥兵百万,想吞并南方。吴、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魏。
(13)、 在诸葛古镇,你可以从浩浩荡荡的三国风烟中,领略到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的超凡睿智。也可以欣赏到冷兵器博物馆、天下武侯祠、诸葛影院、相府、空城计、白帝城托孤、学业堂、戏楼、郡丞府等9大文化展览和31栋中国不同地区的建筑风貌。
(14)、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15)、(原标题:跟诸葛亮学知识产权之“借”的智慧)
(16)、自先秦两汉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名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孙思邈等,他们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宋代以来,许多文士也开始留心医学研究,将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和医生悬壶济世的精神进一步结合。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是这种“儒医”精神的真实写照。
(17)、原来,要达到火攻的目标,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
(18)、治病与《三国演义》的情节推进——“听四大名著讲中医”
(19)、《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刊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撰写发刊词,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是我们的追求,“知识人写给知识人”、“名家作品名家看”,已被这本杂志坚守37年。
(20)、南征孟获时轻摇羽扇吹回木鹿大王的狂风,驱巨兽大破蛮兵;
4、诸葛孔明借东风是什么生肖
(1)、当时曹操的家底大都撤回乌林了,前沿其实没什么可烧的。何况,二里多地的范围,都烧多少?这要提到一个著名的事件,草船借箭。为什么孙权草船借箭的时候曹操这边没用火箭来射?因为营里没有火箭呀,都搬走了,满宠搬走的。满宠动作倒是挺快,但他就没报备,也耽误事了,这也导致满宠受了惩罚,将为代理奋威将军驻守当阳,之后十来年,满宠都没升过职。曹军基本上不是被烧败,而是病患太多,没法再打了。那场火,顶多算是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周瑜传》说得很清楚,“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九州春秋》里也说曹军“道遇暴疾”,曹操后给孙权写信,信上还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真正打败曹军的,主要是瘟疫,所以任何一部史书上,吴、蜀两家都没有好意思在赤壁之战上夸口,都知道自己是侥幸得胜。
(2)、《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我们知道大气运动是全球性的,也可能互相影响,当时谁也说不好冬至那天会不会从西伯利亚袭来一股强风到江南扑向江东。
(4)、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
(5)、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诸葛亮平时的生活状态,不难发现一些线索。
(6)、周瑜想杀掉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否则就杀了他,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
(7)、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8)、《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三国鼎立由此确立。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在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但只要冷静细想,人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真能借东风吗?如果不是,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
(9)、 《精神文明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00邮发代号61-彩色印刷,每周五出版,对开八版(周周五为对开四版),年订价为每份300元,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可破季订阅)。《精神文明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刊》全年共12期,每份订价为59元/年,如需单独订阅专刊可与报社直接联系。
(10)、 两汉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非常时期,它通过频繁的战争,一步一步建立起历史上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大汉王朝,又通过无数的分裂与重塑,使中国逐渐走向统一的阶段。在大汉王朝长达四百年的统治中,频繁的战争不但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造就了一大批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豪杰,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即丰富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又给两汉三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11)、一方面气温的变动导致气压的变动,这产生了气流,也就是产生了风,另一方面,风向变了,这是因为太阳直射(或基本上在)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能直射南半球和直射点远离北半球的最远位置),温差的变动导致气压的改变,也就导致了风向的改变。
(12)、》》》古有谚语:看云识天气 有一些不能算是法术 就是天上的星星排列或者月晕之类的都可以看出一些天气方面的东西 例子:从天上可以看出涨潮退潮 就算现在的天气预报的最原始的原理也跟古代是一样的. 孔明毕竟知道的多,也许知道一些星术之类的.
(13)、诸葛亮借东风,就是利用了这个气候条件。曹操把战船连锁起来,也源自他识天文、知气候。战船连锁有利于水上作战,只是怕火攻。但曹军的水军在长江上游,位于西北方,东吴水军在下游,位于东南方,农历十月是冬天,吹西北风,东吴缺少火攻条件。
(14)、“跟诸葛亮学知识产权智慧”系列,董新蕊今天推出第四系列——“借的智慧”。尝试通过横向学习1800年前诸葛亮借势、借人、借物、借才、借天、借地的智慧,借鉴于当今专利运用运营中,就是通过借钱财、借技术、借人才、借设备、借资源、借形势、借盟友等方式,寻求专利共赢的同时壮大发展自己的企业。
(15)、骨关节炎的患者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不少老人在遇到寒冷、潮湿阴雨天时,便会感觉膝盖疼痛,走路不便。有些患者会无奈道:“我这‘老寒腿’比天气预报都还要准”。其实,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做骨关节炎,是众多风湿性疾病中的其中一种。
(16)、 赤壁之战使曹操损兵折将严重,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三国鼎立时期。
(17)、《精神文明报》创办于1985年,是全国公开发行,以向上向善、创建创新为办报宗旨,以宣传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服务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综合性报纸。
(18)、过去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现统称为骨关节炎。
(19)、什么是风向?所谓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而会引火烧身。诸葛亮“借”来的东风,其实是他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此地会出现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
(20)、结果全都射在稻草人身上,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便得箭十多万支。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5、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战役是什么
(1)、一切都安排好了,周瑜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忧虑成疾,卧床不起。原来,要达到火攻的目标,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而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
(2)、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
(3)、治疗后休息3-4天,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
(4)、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5)、第三系列讲过,首先诸葛亮的出场就从口碑、宣传、战略等方面充分运用了“借”的智慧,从一个躬耕于南阳的农村土鳖通过完美的运营和营销策略,将自己一步一步推上了蜚声宇内、炙手可热的“明星产品”。诸葛亮出山后首仗就是借助火攻,火烧博望,火烧新野,有计划分步骤地撤退后,在几无容身之地、曹操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只能借助于坐拥江南六郡八十一州的富二代孙仲谋了,但是诸葛亮通过舌战群儒声明那不叫“借兵”而称为“联兵”,一字之差掌握了战略地位上的主动权。
(6)、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3岁丧母8岁丧父后,几经辗转与弟弟跟随叔父流落至湖北荆州襄阳城。少年时期的诸葛亮勤奋好学,苦读经书,熟知历朝兴衰之演变,在政治谋略和兵法方面颇有建树。青年时代受刘备三顾茅庐之邀,身经百战后官封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愿,南征北伐鞠躬尽瘁,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勉县定军山,被追谥为忠武侯。
(7)、 清明时节我走进了诸葛亮当年北伐的重要根据地,走进了位于汉中勉县的诸葛古镇,去见证这位传奇英雄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