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1、尚书中勤俭节约的名言名句
(1)、格言大意: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俛拾仰取):俛,同“俯”。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5)、自己当老板也好,给别人打工也罢,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
(6)、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7)、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8)、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9)、韩非子《韩非子显学》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10)、《论语》中记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段话的意思是为政必须( )
(1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2)、——王永庆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空气,阳光,水,其实就与钱没有太大的关系。至于人际和睦、心灵充实、情趣活泼、人格高贵等生命价值的重要内容,更不是钱能买来的。
(13)、格言大意:小乌鸦还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羊羔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这是劝导人们行孝的歌谣。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知凝聚了养育者的多少心血与艰辛!孝敬养育过自己的亲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14)、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5)、第四句话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末清初朱用纯,大意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一碗粥或者一碗饭,都要想到它得来不容易;对于衣服上的半根丝或者半根线,也要想到物资获得的艰难。
(16)、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
(17)、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
(19)、老外戈登描述他与曾国藩会面的情景:“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油渍斑斑。”
(20)、(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形容环境、习惯对人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2、勤俭节约 尚书
(1)、格言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2)、说明:本知识竞赛共50道选择题,均为单选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3)、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4)、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5)、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6)、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7)、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在《人类之天性》中引用中国古代名人的言论来论述有限的个体小我与无限的神圣大我的关系,这句名言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的作者是( )
(8)、(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9)、节俭乃充分利用生命之艺术,崇尚节俭乃诸美德之本。——(英)萧伯纳《革命家箴言》
(10)、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11)、站在任意取舍的君临位置,出自人类短期自私的利益,我们造成的破坏速度和范围,要数十倍,数百倍地大于我们允诺苟延残喘的濒危生命。
(1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3)、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4)、(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语出《诗经·豳风·鸱》“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15)、第二句话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代魏征,大意是:在安逸的环境中要考虑到潜在的危险,要消除奢侈,提倡节俭。
(16)、(出处)《尚书·大禹谟》(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7)、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18)、什么时候“抠门”,什么时候“慷慨”,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
(19)、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0)、赏析: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3、《尚书》勤俭节约的名言名句
(1)、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眼下,全社会再次掀起一轮节省节约的热潮,为了更加行之有效地予以落实,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种种举措,特别是在节约粮食方面。其中,一些举措,甚至已经偏离了正轨而引起众多进餐者的强烈不满。相比之下,通过劳动实践,应该是更为务实的举措。
(3)、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君子以检德辟难。
(5)、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宋·苏轼(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
(6)、家人去超市采购食物时,只敢挑最便宜的鸡腿和法棍面包,买衣服时,甚至会拣一美元的化纤毛衣,吃一顿中式自助餐,就是全家人最奢侈的享受。
(7)、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节俭的品德,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一种操守、品行和文化。------张抗抗(北京作家)站在任意取舍的君临位置,出自人类短期自私的利益,我们造成的破坏速度和范围,要数十倍,数百倍地大于我们允诺苟延残喘的濒危生命。
(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是从上到下,对粮食安全一定要有危机意识。总书记作出的这一重要指示,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加强落实。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餐桌浪费行为,培养全民“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意识和行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督,建立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杜绝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节约为荣的氛围。要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奖优罚劣工作,切实倡导社会风尚。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11)、——谚语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12)、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谚语
(13)、生活充满磨砺,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未来·电台
(14)、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一度功高震主,权倾天下,但他的起居生活却非常俭朴。
(15)、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一: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
(16)、就这样,三年以后,赵家和带着省吃俭用积攒下的20万美元回到国内。
(17)、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这句话是说后生可畏,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18)、格言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缕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这是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它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果实。
(19)、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
(20)、中华民族自古像蜜蜂般勤劳节俭。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国精神,“勤劳酿造中国梦”,“共同编织中国梦”!
4、《尚书》节俭的名言警句
(1)、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警言
(2)、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3)、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
(4)、C.《朱子家训》
(5)、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离不开每个个体“起而行之”。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粥一饭省起,真正走向“关心粮食和蔬菜”的诗意栖居。
(6)、首先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校园,都要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从小就把这一观念深植心中,落实在行动上,带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
(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8)、自古以来,立志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首先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中国古代有很多激励人们树立远大志向的名言警句,值得d员干部细细品味。下列名句,属于这一话题的一项是( )
(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0)、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11)、格言大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这两句诗借描述登高望远的情景,倡导一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12)、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节俭是福气的源头,奢侈是贫穷的先兆。)
(13)、魏征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有很多,比如“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分享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分享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14)、(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5)、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美食家,著名的“东坡肉”就是由他发明的。
(16)、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贞观政要·务农》
(17)、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下面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9)、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王安石
(20)、格言大意:做好事要积极参与,对坏事要避而不做。这句话强调,做人不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尽力做好事,永远不做坏事。
5、尚书中告诫我们要节俭致富的句子是
(1)、——-桓宽:《盐铁论·救匮》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三: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4)、(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5)、格言大意: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名言。它表明,无论是求学,还是修身,都要经常自我反省,这样才能保持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6)、——(唐)李商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A.《颜氏家训》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9)、格言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这句话说明,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10)、——《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1)、格言大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这两句诗借描述登高望远的情景,倡导一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12)、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1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14)、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15)、1998年,退休后的赵家和应邀去美国讲学,收入不菲,但赵教授却规定全家每月只能用100美元的生活费。
(16)、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不得不正视“两个中国”:一个是跨越发展、越来越富足的中国,一个是依然有大量困难群众的中国;一个是克勤克俭奋斗前行的中国,一个是惰性滋长耽于享乐的中国。如果能看到这“两个中国”,你就明白了大力倡导节俭之风的时代意义。
(17)、格言大意:一根枝条成不了树,一棵树成不了树林。后人引用这两句诗,说明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善于团结人,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18)、(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19)、第一句话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尚书》,大意是:一个人不仅能辛勤地为国效力,也能节俭持家。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注释)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