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1、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事例
(1)、见到这情景,不认真的同志也一丝不苟地按要领做了。
(2)、初次见面的时候,他显得有点腼腆,慢慢聊开来,才知道这是一位特别淳朴的小伙子。谈到对工作的认识,沈志雄说:“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的时候,只是觉得可以多学一门技术,慢慢地,喜欢上这份工作,因为这份工作给予我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3)、 客户看样品的时候,就直接半跪在地上,一边把零部件拿下来放在地上,一边趴着看样品的细节,当时让在场的所有车间工人为之感到震惊。客户是一位穿着得体、端庄大方的女士,在看样品的时候那种放下身段,一丝不苟的那种精神确实让人出乎意外。
(4)、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5)、(正音)当;不能读作“dànɡ”;冲;不能读作“chònɡ”。
(6)、(解释):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7)、(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8)、质量是一切东西的基础,没有质量,谈什么品牌、发展、竞争都是空话。那么质量又是从哪里来呢?
(9)、庖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10)、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处之泰然、面不改色、镇定自若
(11)、(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12)、公司开展的配合比设计大赛,我们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认真学习配合比设计规程,从理论配合比设计到实际试配时的调整,始终贯穿着质量的理念,我们为的就是设计出优质的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这次大赛,我们提高了自身质量意识,而且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有一定的学习。
(13)、(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14)、(反义词)得过且过、粗制滥造、敷衍了事、望文生义、因陋就简、一无所成、繁文缛节、铺张浪费、不求甚解
(15)、我为了手抄报做的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我一丝不苟的做,绝不敷衍。
(16)、(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17)、因树为屋,我们从他在这些小事情上一丝不苟的精神,可以保证,委托给他重大的工作也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
(18)、一个优秀的员工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确实很辛苦,但美好的生活是靠我们用双手劳动去争取的。我们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收获。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带给公司的是业绩的提升和利润的增长,带给自己的是宝贵的知识、技能、经验,还有财富。人生中任何一种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不能吃苦,不肯吃苦,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功的。
(19)、最后一条是管理质量落实的人的责任心及预见性,其实这条要求已贯穿在整个质量把控的每个环节。在这里我想说一说预见性,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要考虑到下一循环要做的事情,例如我经历过的一件事,我们的竖井开挖时,侧壁存在渗漏水的情况,当时并没有及时注浆,同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横撑,向下开挖几个循环后,发现侧壁渗漏水仍未停止,当时搭设脚手架,进行注浆,注浆时有一根横撑变形,随后拆除更换,但是重新安装后的受力已不如之前了。在这件事我学会到,工作要有预见性,如果当时开挖后就及时注浆,注浆后及时安横撑。然后在向下开挖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而且之后在搭设脚手架更换支撑也花费很多的时间,最后时间没有节省,在没注浆时还存在质量问题。
(20)、(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2、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近义词
(1)、(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2)、该订单从一月份开始第一次打样,到七月底的最后一次样品寄出,前前后后总共打样三次,一波三折。
(3)、这次培训会的对象全部都是红蚂蚁装饰工作在第一线的施工工人代表,培训内容是针对工人师傅们在自己所掌握的工种技艺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些更先进的专业知识,让自己在这一领域成为佼佼者。
(4)、我们做的是小事,追求的是极致,用的是耐心!
(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6)、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7)、张老师对待教学工作一向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8)、高楼饱经风霜而屹立不倒,大桥倍受风雨仍坚固如初,企业屡历竞争却愈发壮大,这就是质量!企业和个人的稳定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梦想,但现实却是一个城市有好几百家混凝土搅拌站,同一个项目有多家搅拌站在供应,现实存在严酷激烈竞争。
(9)、质量,做事的基础,如果做事不认真,没质量,终会害人害己。
(10)、 第一次寄出的样品是拆装宽卡,因为国外客户没有组装经验,组装过程导致样品损坏。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第二次打样我们采取的是拆装生产,整装发货,在工厂内组装完成后再打木箱。可能是因为体积大、物流运输发生错误,导致底板上的15kg配重部件开裂脱焊。第三次客户专门派国内办事处负责人从北京来到工厂,当时正好是郑州暴雨过后不久,高铁还处于停运状态,最后客户选择乘坐飞机,早上五点从北京家里出发去机场,九点半到的洛阳北郊机场,下机后直接去工厂看样品。
(11)、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汤知县。
(12)、(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3)、“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要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引申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高标准对待本职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努力使本职工作成为精品。要有精益求精的意识。
(14)、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响遏行云,可以绕梁三日。
(15)、工匠必须具有严谨的态度,必不能造伪器。每一项具体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扩散,往往都具有严格的规程和标准,来不得半点马虎将就,走捷径搞变通是行不通的。
(16)、(举例造句)他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17)、精益求精、千锤百炼、字斟句酌、尽心竭力、一丝不苟
(18)、(出自):从前他们又要办厂,又要做公债,也居然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茅盾《子夜》十七
(19)、(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20)、走进产品质量的重点区域──精炼区域,我们就能听到现场通电时电极的轰鸣声,在精炼炉的主控室内,就能看到当班的精炼炉长在谨慎细微的计算着加入钢包内合金的数量。从现场冶炼的工艺卡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精炼炉长所要加入钢包内的合金,它的内控成分要求就只有3个的空间。仅这一个成分的精确控制程度,就足以证明一般普通钢和现在我们所冶炼的特殊钢的最显著的特点了。
3、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区别
(1)、(反义词)碍手碍脚、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力所不及、势成骑虎、事与愿违、力不从心、身不由己、进退两难、无计可施、不知所厝、不文不武、心余力绌、力不胜任、扒拉不开、左右为难、无能为力
(2)、(例句)在扑灭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与烈火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3)、出处:《论语学而》:“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4)、余伟曾说过“我们干维修的,对设备必须用心,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备出故障就和人病了一样,只是我们的病人不会讲普通话而已,需要我们维修工仔细观察,用设备仪器分析出故障原因,排除故障,解决问题,保障生产。”
(5)、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出自《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后用"精益求精"说明力求更加精工美好。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盖事之出於人为者,大概日趋於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 毛泽东 《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6)、对于质量的好坏,我觉得就是材料本身的质量,人为加工的质量,以及管理质量落实的人的责任心及预见性。再次,我将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
(7)、(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8)、笔画的长短笔顺的先后,都必须一丝不苟才能不出错。
(9)、有人说,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10)、(示例):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11)、(解释):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2)、假如你是一位辛勤工作的小伙,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怀揣着女友的期盼,忍受着房价与丈母娘的双重压迫,辛苦若干年后,你终于买了房。可正当你们满心欢喜搬进去的时候,却发现这房有质量问题,此时的你,作何感想?没错,这正如晴天霹雳一样!简单的算一笔账:假如一年你能存10万,而一套房需要100万,那么一旦这房出现质量问题,就很可能意味着,你十年的努力白费了。人生有几个十年可以白费?由此可见质量的重要性。而想要拥有过硬的质量,则必须有严谨踏实的态度。
(13)、维修工的工作环境,不是高温就是高灰尘,苦脏累险常伴,虽然不在生产一线,不直接生产,但以余伟为代表的维修工坚持、坚守、坚强地从事着维修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为生产保驾护航。
(14)、(用法)凡首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受祸害;可用此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1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质量是一种态度。
(16)、质量是一种态度,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产品质量的保证,需要我们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员,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企业的发展才能带动我们的发展。在工作中,每个细微环节都需要员工认真敬业的工作。如果工作不细心,操作不规范,清洁不到位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一缕飞花,一个疵点,一次粗心,都是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成败。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质量与我们的每次操作,每个巡回都密切相关,只要我们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一定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我们把质量意识常放心中。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基本功,从每一次接头,每一轮清洁开始。
(17)、(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8)、踏实,较真,不糊弄,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我们倡导“工匠精神”,必须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各项工作。要立足实际科学谋划蓝图。
(19)、沈志雄是梦娇兰公司配料车间的一名配料员,进入公司4年了,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自己的岗位上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20)、有人说,工匠精神是指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4、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句子
(1)、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2)、工匠始于学徒、技工,应学会干实事、细事、小事。选择了某个行当,就应沉潜下来,不能心猿意马。要在一个领域精雕细琢、精耕细作,必须不忘初心、坚守理想,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3)、质量到底是什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样一个抽象的定义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弄懂的。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却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样的工具,同样的作业方法,同样的生产环境,但做出来的产品经检测质量却大相径庭。为什么?
(4)、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生活上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5)、在日常生活中,她待人友善,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她乐于助人,常常帮助同学和老师,积极参与班里组织的活动。课余时间她总会做一些小手工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看一些课外书籍来提高自己的气质,偶尔有兴致的时候还会写篇小作文记录生活和思考未来。
(6)、“不忘初心,逐梦前行”这八个字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提醒着她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时时刻刻记住要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7)、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8)、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沪东中华造船公司焊工张冬伟手工焊缝长14公里厚0.7毫米的内胆,先修“心境”而后达“技境”。古人说“熟能生巧”,正是因为不断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自我超越。
(9)、我们的产品又是怎么出来的?答案很简单设计生产制造出来的。质量又在哪里呢?答案也很简单在我们的产品里。那么质量是怎样进入我们的产品中的呢?有人说了质量是检验出来,检验可以区合格与不合格。又有人说了你检不检验质量都已经在产品里了,总不可能未经检验的产品质量属性就不在了。打个比方,就像唯心论说的你没看的东西就不存在,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看来答案就很明确了,质量是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出来的,检验是起到把关作用。
(10)、只有从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高度对待人才培养,无论处在哪个岗位,始终把人才培养当作本职,把带不出人才视作不称职,时时处处注重培养人才、锻炼成才、成就人才,方能培养出一批听d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型军事人才。
(11)、刘老师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是大家学习上的表率。
(12)、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