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字l歇后语
1、谐音歇后语带答案
(1)、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分别代表了字义和读音。如“星”的形旁是,声旁是。我还可以写出几个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3)、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4)、(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3分)
(5)、
(6)、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猜一字,答案是:默
(7)、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0)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9)、 “云上固阳”移动客户端
(10)、
(11)、1
(12)、蚊 闻 带 代 衣 依 浴 欲 咳 刻 屑 懈
(13)、
(14)、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15)、马尾丝拴饺子---提就露馅水边放岩炮---无处藏身半天云里跑牲口---要露马脚皮匠栽跟头---露了楦头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竹笼抬猪------露蹄了秃了头上的虱子------藏不住纸里裹火------藏不住纸老虎------就穿纸糊灯笼------就穿狗戴箩筐------藏头露尾狐狸尾巴---藏不住的烂颈蓑衣---披不得柳藏鹦鹉---语方向荆柯刺秦王---图穷匕现被窝里的事体------瞒不住破饽饽------露馅了破帽------露头了雪里埋人---久后分明雪隐鹭鸶---飞始见野猪的獠岂---包不住提着影戏人上场---好歹别说这层纸筛子做门---难遮众人目
(16)、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17)、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评评粘网的老蚰蚰如何?)
(18)、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用作“自己”的“自”。
(19)、
(20)、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2、谐音歇后语带谐音字的
(1)、守着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2)、(2)第六则谜面是画,谜底也是猜字。谜底:休、斗。
(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4)、⑤一个人站在大树下。(休)⑥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斗)
(5)、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6)、读第四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想这几样东西表达什么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写下来。(1分)
(7)、猜字谜常用的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会意法。
(8)、
(9)、针尖上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10)、11)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13)、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14)、(5)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15)、 ( ) ( )
(16)、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17)、
(18)、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19)、(45)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20)、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
3、谐音歇后语十则
(1)、⑤一个人站在大树下。(休)⑥时针和分针都指向(斗)
(2)、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书上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谐音:旧(舅)、无(吴)、输(书)、动(冻)、言(盐)、名(鸣)、枇杷(琵琶)。
(3)、还有一些歇后语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歇后语一般只在部分地区流传。比如“土默川的狼——善眉善眼吃人哩”,这句歇后语所述和狼外婆的故事差不多,表达的是“笑面虎虎吃人”的意思,就是指凶狠无比的坏人伪装出十分慈祥的样子,过去“土默川的狼”一般指算计别人的奸商或剥削长工的财主,后来大家互相开玩笑也引用,这句歇后语到了后山或偏西就变成“乌拉山的狼儿子——善眉善眼吃人哩”。再比如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有个二道河村,有一句歇后语叫“二道河的蛐蛐——斗眉斗眼”,原来是指二道河的蛐蛐不肯缠斗,只是跳来跳去互相对看,外地人不了解,但在当地流传开来。和林县还有一句歇后语叫“袁雀儿老婆坐车——再好活一阵儿”,这个笑话出自和林县西山,说一个农妇第一次从呼和浩特坐班车回家,坐班车既新鲜又舒服,到站乘务员让她下车,她说“再好活一阵儿”,结果到了清水河县才下车,成了当地百姓张口就来的歇后语。再比如土默川一带流传着“七虎子娉闺女——干忙没做的”,这大概是有一个七虎子这么个人,故事的内容已难详知。还有“沙海子的墓虎——漫得宽”,这句歇后语来形容那些瞎跑瞎逛的游手好闲之徒,在土默川一带广为流传。我的家乡离土默特右旗的沙海子镇只有约20公里,小时候我听大人们讲沙海子墓虎吃人的故事,吓得头发都上奓(zhà)了,晚上睡觉不敢朝玻璃外的院子看。
(4)、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彩缤纷 八仙过海 十全十美
(5)、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6)、(1)路上行人欲断魂 (2)把酒问青天 (3)西出阳关无故人
(7)、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用结绳记事或贝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8)、笑而不答 力所能及 源远流长 威名远扬 举世闻名
(9)、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10)、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11)、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12)、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土地菩萨打哈欠---神气飞机尾巴---翘得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手电筒---专照别人,不照自己头顶上长眼睛---旁若无人头顶生目,脚下生手---眼高手低龙王爷打哈哈---看你这般神气关上门做皇帝---自尊自大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寿星老爷卖妈妈---倚老卖老泥牛掉在河里---架子不倒空棺材出殡---木(目)中无人驼子翻筋头---两头翘参天大树---高不可攀城门楼上挂狗头---架子大脑门心长眼睛---望天猫尾巴--越摸越翘裁逢师傅的尺---只量别人喜鹊尾巴---老翘着瞎子坐上席---目中无人鲢巴头鱼---脑壳大戏台上喝彩---自吹自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3)、万盛及周边流行的歇后语基本没有故事类,有的都是借用,较多的是另外三类。
(14)、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15)、(4)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6)、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17)、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的东西。
(18)、(4)景: 。
(19)、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20)、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4、谐音歇后语带谐音
(1)、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2)、A.休 刘 明 鸟 B.凤 凰 虫 星
(3)、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4)、田鸡婆过垅---好热闹戏台下开铺---图热闹戏台上看火---热火加热火金钢钻包饺子---热闹得钻心烧开了的水---沸腾起来了半路上留客---口上热闹隔岸观火---看热闹粥铺里买卖---热闹一早晨喝米汤猜拳---图热闹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
(5)、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6)、要求:记述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认识,
(7)、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8)、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9)、(1)汉字产生于( )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10)、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11)、用“______”画出广告语中的错字,并改正过来。(6分)
(12)、 ( ) ( )
(13)、(13)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14)、 ( ) ( )
(15)、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
(16)、在当地方言的歇后语里,以事寓理的手法更多,听起来真是妙趣横生。比如“炉坑里头生豆芽了——可扎下灰根了”,形容打下了不好的基础;“圪针地里縻(mí,拴)毛驴——哪有你插嘴的地方”,用来骂那些多嘴的人;“尺八纸糊了个驴头——好大的脸面”,骂人不看自己的脸面;“脱了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形容干事情走了弯路或做了无用工;“大年下吃烧山药了——灰心入了肚了”,意思是心里不求上进,小孩子不好好学习经常被大人这样说;“赤?(音dú)子坐板凳——有板有眼”,形容干事情认真;“盖房请了个箍桶的——认错人了”,这是一个自我解嘲的歇后语;“跟上汽车拾粪——胡混了”,这形容得非常形象;“骑上扫帚搲蹦子(跑步)——后奓(zhà)的不行”,形容一个人轻佻得不行。还有一些以事寓理的歇后语看字面就能理解其意,比如“黄河里下豆面——碗大汤宽”“墙上挂麻袋——不像话(画)”“割了圪针喂牛——尽心了”“迎喜神提出个拨拉火棍——搬错牌位了”……这样的歇后语通俗易懂,人们经常挂在嘴上。“药铺门前卖棺材——你是想叫他活了还是想叫他死了”,这个歇后语在理解上要稍微绕个弯子,但绕过弯来你会哑然失笑。
(17)、
(18)、灯草做琴弦——一谈(弹)就崩;不值一谈(弹)
(19)、喻物类是用某种或是某些物件作比方。如“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汤”。
(20)、十月间的桑叶---谁人采(睬)你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大水冲了观音菩萨---流(留)神六月间的火炉---谁想你扫把打钟---响(想)也不响(想)戏台上喊阿爸---应的人多自行车下坡---不踩(睬)纺丝桌面---布里(不理)隔日的船票---订(盯)上了隔着长江扯媚眼---谁理睬你
5、谐音歇后语十条
(1)、扁担挑灯笼——两头明(比喻双方都公开。或指双方眼力都好)
(2)、哀 钓 冶 幻 心 住 矛 睛 凡 季 兔 币
(3)、
(4)、(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
(5)、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就象网上的“国共”、“
(6)、“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7)、(25)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8)、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9)、(1)路上行人欲断魂 (2)把酒问青天 (3)西出阳关无故人
(10)、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11)、(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
(12)、(23)麻布袋草布袋--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3)、④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哥哥有,弟弟无。周家有,李家无。(口)
(14)、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
(15)、(51)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16)、(5)卡: 。
(17)、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18)、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
(19)、砂锅里炒胡豆——哈不开(喻应付不了或忙不过来之意)
(20)、你会出谜语吗?经常出字谜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我们是自己子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和开发我们的智力呢。用下面的几个字出字谜,你能做得到吗?赶快试试吧!(自由发挥)
(1)、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3)、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4)、
(5)、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评评粘网的老蚰蚰如何?)
(6)、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7)、当文字继续发展时,象形和指事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更多意思,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8)、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9)、《有趣的谐音》中有六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10)、(3)明明周末和爸爸下棋,他一次也没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真是________。”
(11)、(2)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老师批评,父母责骂,他仍是_______;
(12)、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这牛屎铺里肚子不好
(13)、材料:一项调查显示,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受访者中仅9%的人经常手写汉字,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手写汉字的频率一般,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经常手写汉字。
(14)、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测试卷及答案,可下载!
(15)、(49)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16)、“象形”和“形声”是汉字产生初期十分重要的造字方法。
(17)、看看这些字是怎么从图变成字的,把现在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8)、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19)、2
(20)、
(1)、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2)、文中加点字应该怎么读?用“”划去错误的读音。(3分)
(3)、“‘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
(4)、千年的枯庙--没声(僧),(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
(5)、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配就的土地喊城隍---神呼(乎)其神六月里吃萝卜---图新鲜六月烤火笼---在奇不在暖开园菜---新鲜见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巧他爹打巧他哥---巧上加巧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刘老老进大观园---看的出神过滤了的空气---新鲜和尚不吃豆腐---怪斋(哉)城隍菩萨的马---不见骑(奇)做贼的遇见截路的---赶巧了葫芦藤上结南瓜---没见过的事黑老鸦白脖子---新鲜样腊肉打汤---图新鲜大姑娘的荷包---花样多瞎子寻了个没眼的---赶巧了
(7)、(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3分)
(8)、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9)、
(10)、2
(11)、F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3)、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14)、闭着眼睛进山洞——难免碰壁有谐音的歇后语拓展一婊子骂娼———路货色(比喻都是同一类人。)
(15)、一雷天下响---处处皆知十字街口告示---众所周知大年三十吃肉---还用你说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心里开个窗户---明白了天明下雪---明白水晶棺材---透明手心里的虱子---明摆着的事石灰窑里装电灯---更加明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电灯照雪---明明白白西瓜子拌豆腐---黑白分明豆腐炒韭菜---一青(清)二白豆腐煮猪血---黑白分明苍蝇落在饭碗里---黑白分明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浅碟子装水---一眼看到底单眼看老婆---一目了然画匠不给神作揖---知道你是哪块地里的泥周文王请姜太公---尽找明白人浊水里放明矾---看得见底玻璃菩萨---明神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萤火虫的屁股---亮通通的蜈蚣吃萤火虫---心里明白
(16)、(38)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