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千古名句欣赏(文案精选7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21 10:38:17 浏览59

孟浩然的名句及出处

1、孟浩然的名句名诗

(1)、译文: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2)、另外,孟浩然在诗体的运用上往往突破固有程式的拘限,读来别有滋味。例如《舟中晓望》诗,平仄声律全合五律格式,但中两联不作骈偶,似古似律。胡应麟《诗薮》认为此类诗“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又如《夜归鹿门山歌》,这是一首歌行体的诗,但通篇只是把夜归的行程一路写下来,不事铺张。其篇制规模类似近体,并吸收了近体诗语言简约的特点,而突出歌行体的蝉联句法,读来颇有行云流水之妙。 (9)

(3)、上面说过,孟浩然有句著名的诗,叫作“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表面看是谦虚,其实是发牢骚,意思是我没什么本事,自然不招皇帝待见,身体又不好,总生病,给别人添麻烦,朋友们也躲着我。这种酸溜溜的话,私下里发发牢骚也就罢了,要命的是,他把这首诗当面念给了皇帝听!关于这次堪称车祸现场的面试,历史上有许多记载,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后人杜撰的故事,不足取信。到底真相如何,错过上次科(bā)普(guà)的小伙伴可以读读《孟浩然真的贡献了史上最差面试表现吗》。不论这次偶遇玄宗的经历真实与否,孟浩然终身布衣是显见的事实,他的诗中,也常有隐逸不仕的意趣,这在读书人争相求仕的时代,可以算是个性鲜明了。

(4)、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5)、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6)、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如《彭蠡湖中望庐山》。清人潘德舆以此诗和《早发渔浦潭》为例,说孟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养一斋诗话》),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的重要特征。盛唐著名诗评家殷璠喜用“兴象”一词论诗,在评述孟浩然的两句诗时,也说“无论兴象,兼复故实”(见《河岳英灵集》)。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重“兴象”其实也是孟浩然诗普遍的特点。这通过几首不同的作品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这三首诗都写了江湖水景,但性格各异。第一首作于孟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他为自己的抱负能够有一试的机会而兴奋,曾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之类诗句。正是这种昂奋的情绪,使他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势磅礴的名句。第三首均作于落第后南游吴越之日,前者以风鸣江急的激越动荡之景写自己悲凉的内心骚动,后者则以野旷江清的静景写寂寞的游子情怀,它们的神采气韵是很不相同的。本之以“兴”,出之以“象”,突出主要的情绪感受而把两者统一起来,构筑起完整的意境,这是孟浩然写景诗的重要贡献。

(7)、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8)、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9)、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1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1)、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12)、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3)、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4)、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5)、唐·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6)、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17)、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18)、还有一位不得不说的朋友,就是王昌龄。孟浩然集中写给王昌龄或与王昌龄有关的诗有很多,比如《送王大校书》《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与王昌龄宴王十一》《送王昌龄之岭南》等,不是和王昌龄一起玩就是送别王昌龄,思念王昌龄,可见他和王昌龄交谊颇深。王昌龄被贬岭南,一年后遇赦北归,途经襄阳,自然要拜访孟浩然。没想到这一聚,竟成了永诀。孟浩然为了和好友畅叙旧情,食鱼饮酒,病发身故。遇到这样的事,真是难以想象王昌龄的心情。不过孟浩然一生散淡放逸,这样的死法,也算是得其所了。

(19)、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20)、18岁那年,孟浩然参加了科举考试,取得了全县城的高考状元。

2、孟浩然的千古名句欣赏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3)、第三联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伴随着荷花的香气,轻风吹来,竹叶上滴下露珠,发出阵阵清响。这是诗人从嗅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写乘凉时那种舒适快意的感觉,荷花只是淡香,所以有风吹来才能感受到,月夜寂静,所以能听到轻微的水滴声,滴水可闻,细香可嗅,当真是让心灵都纯净,这两句描写的意境太美,因此被后世称道,清代沈德潜更是高度赞赏,“一时叹为清绝”,夏夜的美好,被孟浩然这两句诗写出了新的高度。

(4)、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

(5)、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孟浩然《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7)、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孟浩然《凉州词》

(8)、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9)、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0)、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11)、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3)、当时孟浩然在襄阳郊外居住,有一位好友,叫做辛谔,人称辛大,是孟浩然的同乡,这位同乡经常在夏日夜晚来到南亭乘凉,常常与孟浩然琴酒相会。后来,辛大远出,只剩孟浩然一人,这天又是一个安静的晚上,诗人沐浴后独自一人乘凉,突然想起了辛大这位好友,于是挥笔写下了下面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诗作,此诗浑然天成,意境清雅,既表现了夏日乘凉时的清爽适宜,又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三联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首诗也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中。

(14)、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15)、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8)、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19)、孟浩然有一首极为著名的五律,起笔四句大开大合,写尽了人生今古、江山社稷。带着雄豪的气魄走笔如龙,最终,却以呼天抢地的一哭收尾。

(20)、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以五言古诗见长,诗风平淡自然,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风气之先,深受李白、杜甫景仰,与王维并称“王孟”。

3、孟浩然的名句及出处是什么

(1)、出自唐·孟浩然《断句》。微薄的云雾,淡淡的飘浮在银河边;清冷的小雨,稀疏地滴落在梧桐上。这两句描写秋夜的清丽淡雅,是孟浩然的名句。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孟浩然虽然一生未仕,但才华卓越,诗名远播,与他交游的都是当时文坛第一流的人物。比如李白就对他不吝溢美之词,他的《赠孟浩然》简直不能更直白:

(4)、黯然退世的结局,对于一位盛世才子来说,未免太过于遗憾了。

(5)、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6)、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9)、孟浩然虽然一介白衣隐士,但生在盛唐,又何尝不想纵马山河,赢得一个生前身后的赫赫声名呢?

(10)、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1)、译文: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12)、诗句描写江上思乡之情。前句写人在异乡,思乡流干了眼泪。这是夸张,意在突显其乡思之深切。后句写家在远方而遥不可及的孤寂悲苦之情。“孤帆”,明写船单影只,暗写船上之人的寂寞之情。“天际”,夸张家乡之远,远在天之尽头,以此强调归乡而不得的悲情。

(1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14)、羊祜曾登过岘山,还说过一段很经典的感怀话语:“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

(1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6)、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秋宵月下有怀》

(18)、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孟浩然《田园作》

(19)、1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

(2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4、孟浩然名句加出处

(1)、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2)、这四句出自《与诸子登岘山》。岘山在湖北襄阳,晋代名臣羊祜镇守此地,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他死后,当地百姓在这里树立羊公碑(又叫堕泪碑),以此来怀念他。孟浩然与晚辈们登高望远,遥想古人,感慨万千,留下了这样壮阔的诗句。

(3)、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出自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由于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因此,圣明的君主就不重用我;因为自己体弱多病,旧时的好友也逐渐疏远我了。

(5)、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8)、10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9)、其实,孟浩然得到过不止一次面见玄宗皇帝的机会。据《新唐书》记载,时任采访使韩朝宗很欣赏孟浩然,想向玄宗推荐他。这位韩朝宗以爱才著称,乐于提携后进,士林传言“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连李白也曾写过《与韩荆州书》,想要与他结交。能得到他的青眼,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机遇。面对他伸出的橄榄枝,孟浩然起初也欣然接受,和韩朝宗一起到了长安,准备面圣。结果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恰巧有朋友来访,孟浩然和朋友相谈甚欢,喝得酩酊大醉。有人提醒他与韩公有约,酒兴正酣的孟浩然毫不在意:“酒都喝了,哪顾得上别的事!”如此不管不顾,得罪了韩朝宗,引荐一事自然泡了汤。如果说偶遇明皇的故事是民间附会,那么饮酒爽约,放弃觐见,这就真的很任性了。

(10)、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夜归鹿门歌》

(11)、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2)、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

(1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4)、只有在山上,面对浩瀚星辰与历历前人的灵魂,孟浩然才彻底“破了防”,将真实的自己完完全全展现出来,没有“欲济无舟楫”的扭捏,也没有“不才明主弃”的阴阳怪气。

(15)、“浩然兄,今日天气甚好,一起登山去如何?”

(16)、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7)、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18)、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9)、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