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名句名诗
1、孟浩然的名诗名句
(1)、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2)、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山歌》
(3)、翻译: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4)、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
(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译文: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7)、《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8)、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在兰江与建德江之间的江南秘境。
(9)、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如《彭蠡湖中望庐山》。清人潘德舆以此诗和《早发渔浦潭》为例,说孟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养一斋诗话》),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的重要特征。盛唐著名诗评家殷璠喜用“兴象”一词论诗,在评述孟浩然的两句诗时,也说“无论兴象,兼复故实”(见《河岳英灵集》)。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重“兴象”其实也是孟浩然诗普遍的特点。这通过几首不同的作品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这三首诗都写了江湖水景,但性格各异。第一首作于孟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他为自己的抱负能够有一试的机会而兴奋,曾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之类诗句。正是这种昂奋的情绪,使他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势磅礴的名句。第三首均作于落第后南游吴越之日,前者以风鸣江急的激越动荡之景写自己悲凉的内心骚动,后者则以野旷江清的静景写寂寞的游子情怀,它们的神采气韵是很不相同的。本之以“兴”,出之以“象”,突出主要的情绪感受而把两者统一起来,构筑起完整的意境,这是孟浩然写景诗的重要贡献。
(10)、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留别王侍御维》
(11)、出自唐·孟浩然《题义公禅房》。见到莲花如此的洁净,才知道它虽然出自淤泥之中,但却没有半点污垢。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应保持高尚的节操。
(12)、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13)、(赏析) 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
(14)、《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6)、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17)、-梅城大道-严陵路-江南秘境·七里扬帆景区
(18)、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19)、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0)、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孟浩然名言诗句
(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3)、《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4)、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5)、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6)、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
(7)、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8)、《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9)、房日晰在《略谈孟浩然诗风的清与淡》一文中指出:“纵观孟诗,其诗风之淡,大致有三:一为思想感情的淡,没有激切的情绪的流露;二为诗意表现的淡,没有浓烈的诗意的展示;三为语言色彩的淡,没有绚丽色彩的描绘。
(10)、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
(1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1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 孟浩然 (朝代)唐。
(13)、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14)、“唯见长江天际流”紧承上句,写出诗人在帆影消失后的感受。
(15)、经过多年的变革,三江口与建德市其他山水的清虚气没有被破坏,三江口的自然风光反而更加出色了。
(1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从诗中来看他在这建德江中发现与创造了一个清虚境界,而这个清虚境界,竟将他前两句所咏的新生客愁一扫而空。
(17)、江南秘境位于建德东部“两江一湖国家风景名胜区”严东关-七里泷区域,地处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三江交汇处,坐享富春江山水之精华,拥有江、岸、坞、村、谷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1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9)、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20)、不知不觉初秋的夜晚在渐渐增长,清风习习再次感到了凉爽之意。
3、孟浩然名句名诗大全
(1)、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2)、出入古近的体格饶有洒脱自在的情致,也是孟诗创造性的表现之一。孟浩然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例如他的名篇《过故人庄》。通篇侃侃叙来,似说家常,和陶渊明的《饮酒》等诗风格相近,但陶写的是古体,这首诗却是近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联句,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一个环抱在青山绿树之中的村落的典型环境。还有那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也是以天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
(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译文: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6)、这里绿草如茵,繁华遍地,江浮小山,树摇谷口,房舍朴拙,天地清幽,这里人、文化、山水三者之间关系融洽,在这里,民风淳朴,怡然自乐。
(7)、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8)、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 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
(9)、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10)、《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唐诗鉴赏(作品介绍) 《晚泊浔阳望庐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
(11)、《送朱大入秦》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写解下千金剑赠朱大,既衬托了朱大的豪侠性格和对朱大的期望,也把自己平生创建功业的壮志豪情寄托其中。
(12)、译文: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13)、译文: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1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5)、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7)、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18)、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19)、翻译: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0)、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4、孟浩然诗歌名句
(1)、孟浩然还主张作诗不必受近体格律的束缚,应当“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孟浩然集》有诗267首,其中五言古诗63首,七言古诗6首,五言律诗130首,七言律诗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绝句19首,七言绝句8首。从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风外,全是近体诗,而五言律诗又最多。可以说他是盛唐诗人大量写作近体诗的第一人。但这些诗大都不能算是严格合律的近体诗。如《舟中晚望》《洛下送奚三还扬州》《洞庭湖寄阎九》《都下送辛大之鄂》《与诸子登岘山》等诗,皆与五言律诗的对偶不合。但诗品家对它们的评价却相当高。严羽《沧浪诗话》就说:“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的民谚家喻户晓。从严子陵钓台至严州间,无风是七十里,有风则只需船行七里的时间就可到达。
(5)、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
(6)、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7)、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9)、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10)、(注释) 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挂席:张帆。
(11)、待到重阳节那天,我还来和你一起观赏菊花,饮菊花酒。
(1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13)、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14)、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
(15)、《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6)、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17)、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整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怅然和真切的思乡之情,格调深沉含蓄。全诗如下:
(18)、这首诗堪称孟浩然诗中传播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全诗如下:
(1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5、孟浩然名句有哪些?
(1)、译文: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2)、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3)、当年峡谷中常年有东北风,舟船竞发,白帆点点,若天鹅鼓胸,行驶如飞,蔚为壮观。至今“七里扬帆”一景,远近闻名。
(4)、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5)、《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6)、微风送来荷花的清香,竹叶上的露珠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
(7)、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去他乡村田家玩。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8)、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9)、这儿的风景,你一定要亲自来看看,才能感受到当年孟浩然的所见所感。
(10)、这是孟浩然七言诗的代表作,全诗运用口语,融合叙事、写景、抒情,用最简单的笔调勾勒出了最高远的意境。全诗如下:
(11)、《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12)、在诗歌创作的艺术形式方面,孟浩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主张诗歌要用形象思维,通过诗的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显示诗歌的意旨。读者“弃象忘言”而得意。他在《来闍黎新亭作》诗中写道:“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孟浩然借用了佛学和道家哲学中的“弃象忘言”说,提倡诗歌创作的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13)、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14)、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5)、这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也是著名的干谒诗,全诗既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伟景观,又表现了自己渴望入仕的心情。全诗如下:
(16)、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1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18)、炎热的酷暑天早已消退,茅屋周围甚是安静,台阶下的草丛出现了露水珠的光亮。
(19)、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20)、在波涛浩渺的三江口周围,南北两峰及方门诸山曲曲如屏,三江碧水和三岸绿树重重似画,南北两塔亭亭玉立,似天外飞来的神女,流连不去。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这是一首送别诗,朱大名去非。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